點讚!市委書記給這群人發慰問信!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報的創辦者...

2020-11-18 澎湃新聞

@江門的媒體朋友,這有一封市委書記給你們的信,

請查收!

△市委書記林應武到江門日報社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聞工作者再出發

奮力譜寫絢麗出彩的江門新篇章

——致全市新聞工作者的慰問信

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

金秋送爽,碩果飄香。值此第21個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江門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新聞戰線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新聞工作者是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近年來,全市新聞工作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疫情防控、六穩六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等重大主題、重大活動、重點工作宣傳以及輿論監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以實際行動履行了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擔當。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新聞工作者逆向而行、奔赴一線,推出了一大批及時客觀、互動性強的報導,採寫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對江門企業復工復產進行報導,央視《新聞聯播》以長達一分鐘的報導,點讚江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充分展示了僑鄉奮進新時代、實現新作為的嶄新風貌。實踐證明,我們的新聞工作隊伍是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隊伍。

江門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歷史薈萃。五邑籍報人在我國新聞發展史上星光熠熠,他們中間有第一份中國人在海外創辦的華文報紙《沙架免度新錄》創辦者司徒源,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輿論界之驕子」梁啓超,中國民主革命派第一張報紙《中國日報》的創始人陳少白,曾任新華社社長的吳冷西,等等。他們以時代的擔當、敏捷的思維、優秀的作品,在中國近現代新聞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和行動的楷模。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擔當需要新作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是全市新聞戰線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務。我市正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的重大歷史機遇,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開啟江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希望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巨大動力,秉承先輩的家國情懷、專業精神,守正創新、與時俱進,自覺擔當職責使命,大力宣傳黨的主張,深入反映群眾呼聲,全力助推改革發展,牢牢把握好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勤奮耕耘、多出精品,用心用情傳播僑鄉好聲音、講述僑鄉好故事,為奮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開啟江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凝聚起磅礴力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後,衷心祝願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中共江門市委書記 林應武

11月6日,在第21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市委宣傳部和市新聞工作者協會舉行慶祝記者節活動。會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應武專門發來《致全市新聞工作者的慰問信》,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新聞戰線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鼓勵大家向五邑先輩報人學習。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冀出席活動。

△市委宣傳部和江門市記協舉行慶祝活動

△視頻短片:《我們的節日》

陳冀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新時代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廣大新聞工作者要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堅持走基層轉文風改作風,要大力推進媒體融合的多項改革任務。

陳冀要求,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凝心聚力,銳意進取,一起做大做強具有江門特色、中國風格、世界傳播的城市形象,為江門打造成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冀發表講話

活動頒發了2019年度五邑新聞獎證書,以及抗疫慰問金,感謝一線記者在抗疫中所做的貢獻。市新聞工作者協會響應林應武慰問信的要求,向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發出倡議:爭當名記者、名編輯、名主持人,傳播好江門「好聲音」!

2019年度五邑新聞獎獲獎名單

△活動頒發了2019年度五邑新聞獎等獎項和抗疫慰問金

新時代僑鄉記者風採

堅守初心,講好江門故事!

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

江門是中國第一僑鄉,五邑報人則是在近百年中國新聞發展史上開風氣之先的先鋒隊,對中國走向世界、走向現代化有著重要貢獻。

△陳少白主編的《中國日報》

如,開平旅美華僑司徒源創辦的華文報紙《沙架免度新錄》,據考,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報紙;江海陳少白先生,奉孫中山之命,1900年在香港創辦了中國民主革命派第一張報紙《中國日報》;新會梁啓超先生則從日本開始,創辦了《清議報》和《新民叢報》兩份著名的報紙;《美洲日報》《世界日報》《華僑日報》《金山時報》等報紙在美洲、亞洲、歐洲和大洋洲紛紛創立,來自五邑的傑出知識分子,不是參與主辦,就是擔綱主筆。還有傑出的華僑代表司徒美堂先生,是公認的五邑先僑報界掌門人,曾創辦《紐約公報》,在抗日戰爭期間不止一次率海外僑報發言宣言,支持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保家衛國事業……江門先僑以報人報國情懷,以家國命運為主題,用手中之筆捍衛華夏尊嚴,書寫圖強篇章。

近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戰線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開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教育實踐,湧現了一批名作品、名記者、名主持。進入新時代,僑鄉江門新一代新聞人秉真求實,堅守初心,踐行使命,緊跟時代步伐,講好江門故事。

江門日報社記者風採↓

江門市廣播電視臺記者風採↓

活動中,來自江門日報社的2019年度五邑新聞獎代表圍繞落實「走轉改」、踐行新聞「四力」發言,江門市廣播電視臺和開平市融媒體中心的代表分享了抗疫期間深入一線採訪的親身經歷。讓我們一起聆聽這些新時代僑鄉記者的故事和心聲。

△詩朗誦《相信春天》

江門日報社教育事業部首席記者婁丹:

讓內容生產更加適應時代要求

江門日報社教育事業部首席記者婁丹結合去年獲得五邑新聞獎的作品,以及自己採寫教育新聞的經歷,就如何踐行「走轉改」、增強「四力」,談認識、體會與感悟。「好新聞永遠在路上。」婁丹說,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領導、前輩的關心與指導,也離不開記者踐行「四力」的實踐和努力。

去年5月7日,《江門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推出《上好思政課江門新實踐》欄目,並推出首篇報導《江門紫茶小學教師周麗娜創新教學方式,以前枯燥的思政課在新時代「香噴噴」,老師愛教,學生愛聽——課堂「搬到」小火車 上課請來「喜羊羊」》,報導江門市紫茶小學教師周麗娜創新教學方式的事跡。該作品獲得2019年度五邑新聞獎一等獎。

確定選題後,婁丹和同事連續一周蹲點紫茶小學,聽課、跟拍實踐活動,一起上門家訪,採訪周老師的同事、學生、校長……拿到第一手素材後,又在謀篇布局、凝練文字上下功夫,僅標題就取了好幾個。報導從調動積極性、增強主動性、發揮創造性幾個方面,詳細報導周麗娜老師通過創新形式,從而使思政課堂「活」起來、「動」起來、「燃」起來。

「在如今這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我們的筆力已經不僅限於寫好文章,還應當用好鏡頭,講好故事。」婁丹介紹,去年以來,江門日報社圍繞增強「四力」,組織了多場學習培訓,並在內部刊物《江門報人》開設《增強「四力」提高本領》專欄,組織採編人員撰寫學習體會,交流心得,在深度報導及新媒體方面,均湧現不少優秀稿件。

「成績屬於過去,現在我和同事們要做的,依然是不斷地探知社會的底色與紋理,踩著媒體融合發展的步伐,不斷增強『四力』,使內容生產更加適應時代要求,堅持講好僑鄉故事,傳遞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婁丹說。

江門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時政採訪部副主任潘小波:

在疫情面前,我們絕對不能後退

作為一名廣電一線記者,江門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時政採訪部副主任潘小波分享了她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聞報導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感悟。「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有人問過我,你害怕嗎?面對這場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傳染病疫情,怕,是心理的第一反應;但是,我們是新聞人,疫情就是命令,準確報導、客觀紀實、傳播科學、鼓舞士氣,這些恰好是疫情降臨時市民最需要的……在疫情面前,我們絕對不能後退。」潘小波說。

從1月27日起,潘小波就參加編輯值班工作,除了密切關注國內抗疫的最新動態,還緊密聯繫市衛健局、疾控中心和各大醫院,為同事的採訪鋪路搭橋,為大家高質量完成疫情報導創造了必要的保障。

在2020年這個不平凡的春天裡,潘小波與同事們一道,在抗疫最前線踐行「四力」,到基層傾聽最真實的聲音。「在這段難忘的經歷中,我再次深刻全面地體會到了新聞記者對於人類生活的不可或缺,也對我們記者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潘小波還分享了江門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吳細源的故事:「1月29日,江門市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當天,他就帶隊成立了由6名黨員和團員組成的江門市廣播電視臺疫情防控深度報導組暨電視紀錄片攝製組,並向臺黨委遞交《請戰書》,深入隔離病房,重點記錄報導疫情防控最關鍵最艱苦的廣大醫護工作者。從2月1日第一次穿上防護服,到3月18日最後一次脫掉防護服,他率領攝製組先後8次進出隔離治療區……」

「這場『戰疫』也必將激勵我們新聞人牢記囑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中再出發。」潘小波說。

開平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黃慧儀:

在抗疫一線感受團結與大愛

2020年的春節,對黃慧儀以及開平市融媒體中心全體新聞工作者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除夕夜,臺裡就發出了『集結令』——所有人員取消休假,我們開平媒體人隨即進入抗疫報導的戰鬥模式。」黃慧儀說。

從除夕開始,黃慧儀就與同事第一時間多角度、全方位報導疫情防控情況。「記得開平市出現首個確診病例時,社會輿論突然緊張。當我看到黨員同事集體宣誓並在《決心書》上按下紅手印時,我被感動了,也被鼓舞了。我毅然投入了戰鬥,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歷練了自己的意志。」黃慧儀說。

「疫情初期,網絡上有一條視頻點擊率特別高,視頻顯示開平市區一家超市出現米麵糧油被搶購一空的現象,並引發了市民的熱議。」黃慧儀說,2月4日,她跟隨開平市發改局的工作人員到超市和糧油調劑服務中心走訪發現,開平市的食糧儲備一直處於充足狀態,未曾出現過短缺。隨後,她與同事對此進行報導,呼籲市民按需購買,為市民打下一劑「強心針」。

活動中,黃慧儀還分享了自己採訪中遇到的感人故事。「作為年輕的記者,作為這場戰『疫』的親歷者和記錄者,我曾與一個又一個英雄相遇,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時時感動著我、激勵著我,有親人去世堅守抗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有舍小家顧大家奔赴武漢的醫護人員,有因勞累暈倒在街頭的防疫工作者,有堅持為一線工作人員送餐的普通市民……他們的故事,給予我成長的力量。」

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黃慧儀感受到了記者擔負的厚重責任,她說:「作為媒體大軍的其中一員,我特別自豪和驕傲,收穫了太多的感動,也激勵我成長。」

街坊們都知道

江門五邑是著名僑鄉,

也許你不知道

它還是名報人、名記者之鄉

近代以來,大量先民漂洋過海,他鄉尋夢。他們積極向家鄉傳播新知識新思想新事物,中西方文化在這片故土激蕩交融,海外盛行的報業文化也在僑鄉紮根。這裡先後孕育出了30多位耀眼的名報人、名記者,在中國新聞史上產生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第21個記者節到來之際,

讓我們走近他們,

再一次感受前輩的光榮與夢想

司徒源:創辦世界第一份中文日報

辦事處設在洗衣館中

美國華僑司徒源於1856年12月

創辦的《沙架免度新錄》

是中國新聞界公認的

由海外華僑創辦的

第一份中文日報,

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報。

△《沙架免度新錄》

該報的創辦人司徒源(又名黃泰)

是和美國人合作辦報的

報頭上標明的出版者是

Fletcher E.Webster

辦事處設在興泰洗衣館

據考證,司徒源祖籍為廣東開平。從他刊登在該報的廣告裡可以知道,司徒源當時在沙架免度唐人街的興泰洗衣館,設址經營《沙架免度新錄》。業務包括接刻印唐字,承接刊登廣告,並招徒教授「番語」。司徒源是一個通曉文墨、懂得英語的知識分子。據猜測,他可能是教會學校出身的人物。

該報之所以叫《沙架免度新錄》是因為它的創刊地在加利福尼亞州首府薩克拉門託,當時華僑譯之為沙架免度。因19世紀40年代末,聚集在舊金山這兩個地區和加州其他地方的華人,到1852年約有25000多人,美國當時報業已很發達,為中文報紙的誕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沙架免度新錄》的英文名為ChineseDaily News(曾被譯為《中國日報》),這是中文出版物名稱中第一次出現Daily News。這是一份16開兩版的中文日報,毛筆楷書刊刻,文字通俗。該報第一版內容主要是報導當地唐人(華僑)新聞,並參考英文報刊摘譯各地新聞和有關美國官方的消息、法令等。第二版主要介紹火車、輪船的啟行期和時間,以及刊登其他商業廣告。

由於當時美國華僑尚少,識字的華僑更少,而報紙的發行量有限,經費不足,所以該報在美國西海岸出版3年便停刊了,但它仍作為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報載入新聞史冊。

伍廷芳:開創近代中國人自辦中文日報先河

先後擔任過司法總長、外交總長

伍廷芳祖籍新會。1858年,他剛滿16歲時,與友人在香港創辦《香港中外新報》 (簡稱《中外新報》),為近代中國人自辦中文日報之始。伍廷芳留英習法律,為清修律大臣,草擬刑律,開中國法律新紀元。武昌起義時,他又首倡清帝退位之議,被推為議和代表,先後擔任過司法總長、外交總長等職。

《香港中外新報》 1858年在香港創刊,起初為兩日刊晚報;1864年改為日刊,以四開白報紙單張印刷。該報每日四開一小張,是中國最早採用西方報紙形式進行編排的報紙。新聞及廣告多來自香港英文報《開刺西報》,小部分來自《京報》。欄目有「京報全錄」「羊城新聞」「中外新聞」等,偶爾也有論說及譯作,注重商品行情,廣告約佔版面的三分之一。另印行貨價船期一頁,名為「行情紙」,隨報附送。初時訂費每年3元。該報在香港、澳門、廣州等地均有發行,最多時逾萬份,1919年停刊。該報前後歷時61年,為香港創刊最早,早期影響較大的一份中文日報。

後來,伍廷芳雖在政府為官,仍十分重視新聞工作。戊戌變法前後,他曾為上海《時務報》撰寫過「費城商務博物會記」等類似報刊通訊的文章。辛亥革命後,在臨時政府,對柳亞子等人的辦報活動,伍廷芳曾經給予支持。

伍盤照:創辦早期全美最大的中文報紙

免費印刷《革命軍》11000本

伍盤照,1868年生於臺山縣(今臺山市)四九鎮下坪雙潮村一戶農家。1881年,他隨堂兄前往美國華僑較為集中的舊金山。他大學畢業後,得到同鄉伍於衍、伍時雨等人的支持,於1899年5月2日在洛杉磯創辦《華美新報》,專心致志從事新聞事業。

△伍盤照

1900年2月,為了更好發揮報紙的作用,他又將報社遷往華僑眾多的舊金山,將《華美新報》改名為《中西日報》,自任總經理,實踐其改良社會、教育僑民的理想。《中西日報》內容充實,且又弘揚祖國文化,深得僑心,是美洲較早的一家華文報紙。為了把報紙辦好,他還親自到日本學習先進印刷技術。

△《中西日報》

伍盤照為了支持孫中山宣傳革命真理,

在《中西日報》免費為其印刷

民主革命家鄒容著的《革命軍》11000本,

由致公堂分寄美洲、南洋各地僑胞,

起到很好的啟蒙作用。

伍盤照博學多才,致力於社會事務,在美國社會多有建樹。1909年,他被美國政府委任為美國太平洋岸商會代表。1913年,伍盤照被委任為中國駐舊金山領事館副領事。1931年,伍盤照去世時,遺產不豐,而藏書甚多。

五邑報人中,

不能不提到的一個重量級人物,

就是維新變法運動的傑出代表

——梁啓超

梁啓超:中國近代報業先驅

一篇討袁檄文被開價20萬元

梁啓超是中國歷史上

以政治家身份從事報刊活動的第一人

善於利用報刊進行輿論宣傳

是他一生政治活動的突出特點和優勢

△梁啓超

他的如椽大筆在中國政海曾幾度攪起過巨波狂瀾,推崇他的人稱讚他為「輿論驕子」,痛恨他的人詛咒他是「文壇野狐」,他自己則以言論界、思想界之陳涉(即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字涉)自任。

梁啓超的報刊活動使中國近代形成第一次辦報高潮,作為立憲派首領的梁啓超在這次辦報熱潮中獨領風騷。他一生所創辦和主筆的報紙不勝枚舉,最主要的有《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新民叢報》留給歷史的最大貢獻是將馬克思的名字首次亮相於中國人的眼前,梁啓超稱馬克思為社會主義泰鬥,預言社會主義必將磅礴於20世紀之世界。

△《時務報》

以梁啓超的政論為代表的時務文體,自由放縱,不拘一格。它不僅風靡一時,對辛亥革命時期乃至「五四運動」以後的文風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開啟一代文風。此所謂:「時務報起,一時風靡海內,數月之間,銷行至萬餘份,為中國有報以來所未有,舉國趨之,若飲狂泉。」

1915年6月,袁世凱在北京進行復闢帝制活動。梁啓超怒不可遏,寫了篇論國體問題的文章。文章草成後,尚未發印,袁世凱已有所聞。他派人送來20萬元巨款,說是給梁老太爺的壽禮,被梁啓超婉言謝絕。之後,梁啓超毅然在《京報》上發表了「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立即產生了極其廣泛的影響。當日發表該文的《京報》銷售一空,「而凡茶館、旅館因無可買得只可向人輾轉抄讀。又有多人接踵至該報館請求再版。」這篇被袁世凱出價20萬元的討袁檄文,如一聲斷喝,讓江河止水,四方景從。袁氏開價之高,竟高出僱人暗殺近代民主革命領袖孫中山的賞金1倍。

△梁啓超故居。彭偉宗 攝

陳少白:中國資產階級革命報業第一人

主持了多次筆戰

陳少白創辦的《中國日報》

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第一份機關報

他最早追隨孫中山

進行革命活動

逝世時

人們給他的輓詞

「是天民之先覺者也」

這是對他一生的最好總結

△陳少白與孫中山等人合影,左二為孫中山,右二為陳少白

1869年8月27日,陳少白出生在新會縣外海鄉(今江門市江海區外海街道)南華裡。1897年,陳少白髮表「東亞聯合要旨」一文,洋洋灑灑4000餘字,他認識到,中國要發展進步,取得革命的成功,「非濟以文字不可。」

陳少白故居 羅開傳攝

1899年,孫中山派陳少白返回香港創辦革命機關報。1900年元月下旬,陳少白用服部次郎的化名,創辦《中國日報》並親任該報社長和總編輯。該報力倡「教國保民」「復興中國」,後來更直接刊載革命黨人起義的文告和消息,在鼓吹民主思想,推翻滿清統治上,起到了革命的喉舌作用。

△陳少白主編的《中國日報》

陳少白的開創性工作:

一是吸取了日本報紙分欄編排的優點,採取短行分欄排版的格式。起初各報不以為然,但陳少白堅決推行,一段時間後,香港、廣州甚至上海的報紙競相仿效。

二是開設副刊「鼓吹錄",專門刊載歌謠、雜記、掌故、打油詩等輕鬆詼諧的文字,與新聞、評論等嚴肅文字形成補充。這是中國報紙副刊之濫觴。

陳少白通中、英、日3種語言,口才敏捷,文筆犀利。曾每日譯《幾度山恩仇記》一段,在《中國日報》以書頁形式登載,可以另行裝訂。在辦報過程中,他主持了多次筆戰,既與清政府的官方報紙論戰,也對保皇派進行撻伐。

1934年陳少白病逝,他作為追隨孫中山致力革命最先進的同志,被國民黨隆重公祭。

在華僑所立的七大功勳中,

「革命報刊的創辦者」赫然在列,

無疑,華僑是辛亥革命宣傳的主力軍。

僅從江門先僑來看,

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

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都曾留下他們鼎力支持革命的佳話,

而陣容整齊的五邑報人支持、宣傳革命的

事跡和淵源更是清晰可見。

辛亥革命前後,海外的華文報業有了較大發展,不僅數量激增,思想活躍,而且版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這時期五邑籍華僑辦的華文報刊,對宣傳革命思想和推動革命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 1898-1922年,五邑籍華僑就創辦了26種報刊。旅居美國的臺山籍華僑投身華文報刊的人數最多。

臺山籍進步青年李是男、黃伯耀、黃超五、黃芸蘇、溫雄飛、黃杰亭、許炯黎等於1909年在舊金山組織「少年學社」,出版油印刊物《美洲少年周刊》,鼓吹反對封建帝制,走民主共和道路。1910年,《少年周刊》改為《少年中國晨報》,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大力宣傳革命。黃伯耀任總經理,黃超五任總編輯,黃芸蘇任主筆,李是男負責副刊和新聞的編輯工作。

△李是男等主編的《少年中國晨報》

臺山附城鎮的溫雄飛,1900年便在同鄉梁朝傑創辦的《文興報》當排字工,1903年任該報翻譯。1906年溫雄飛應聘為恩平籍華僑唐瓊昌等辦的《大同日報》翻譯兼助理編輯,後與李是男等創辦《美洲少年周刊》, 1908年赴檀香山與人創辦該地同盟會機關報《自由新報》並任總編輯。

臺山端芬鎮的梁朝傑,是維新運動的骨幹分子。1899年,他赴舊金山創辦《文興報》。該報後改為《世界日報》,梁朝傑在該報當主筆40多年,還曾創辦《交通旬報》。

祖籍恩平君堂鎮的唐瓊昌與朱三進等人一起於1902年在舊金山創辦《大同日報》,並任總司理。該報積極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熱情宣傳民主、共和思想,鼓勵華僑熱愛祖國。祖籍恩平東城鎮石橋頭鄉寨村的梁菊東,辛亥革命前應聘任《大同日報》總編輯。

祖籍新會的李嘯嶽, 1904年出生,早年僑居馬來亞檳榔嶼,20多歲投身報業,出任馬島的《中南晨報》編輯。不久,李嘯嶽受聘為《光華日報》主筆,長達7年。他是一位資深的華文報業開拓者。

印尼華僑司徒贊,1922年創辦《工商日報》;1927年編輯出版《教育月刊》;1928年出任巴達維亞《工商日報》主編。

祖籍鶴山的馮斯欒1899年與鄭貫一(號自立)、馮自由一起創辦《開智錄》,世人稱之為「三自」(馮斯欒號自強)。該報抨擊清朝賣國行徑,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為辛亥革命的發動作出了貢獻。

當年,五邑籍華僑華人雖處山海之遠,

卻以報人使命為職守,

以家國命運為主題,

用手中之筆

維護海外華僑華人以至中華民族的尊嚴,

書寫海外僑胞創業的動人篇章。

在第21個記者節到來之際

讓我們再次向五邑先輩報人

致敬!

來源:江門日報、部分資料引自《五邑報業風雲》《五邑華僑華人史》

原標題:《點讚!市委書記給這群人發慰問信!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報的創辦者原來是這一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長三角日報】淮北、蚌埠、宿遷市委書記到任
    1、張永任淮北市委書記,王昊任宿遷市委書記,黃曉武任蚌埠市委書記12月22日上午,淮北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宣布安徽省委關於淮北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省委決定:張永同志任淮北市委委員、常委、書記;黃曉武同志不再擔任淮北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另有任用。
  • 景德鎮「創文」成功 市委書記鞠躬致謝傳遞出啥信號
    ■江修興、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魏文彪/文    市委書記鞠躬感謝全市人民為創文作出的努力    近期,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其中,景德鎮市等市縣區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 蕪湖市委書記潘朝暉出任安徽省政府秘書長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綜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合肥12月24日綜合報導 據安徽人大網消息,2020年12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定任命:潘朝暉為安徽省人民政府秘書長;趙振華為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決定免去:白金明的安徽省人民政府秘書長職務;李和平的安徽省教育廳廳長職務。
  • 一份來自家鄉的問候 大慶市為援鄂援哈醫護人員送上溫暖「補給包」
    本次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愛心企業、熱心群眾、巧手繡娘紛紛獻上一份愛心,為前線的女性醫護人員送去一份貼心的溫暖。大慶市委書記韓立華、市長何忠華向醫護人員們發出親筆籤名的慰問信。 大慶市委書記韓立華、市長何忠華向援鄂的巾幗英雄們發出親筆籤名的慰問信。
  • 共青團北京市委書記易人
    李軍會公開簡歷顯示,李軍會,男,生於1977年11月,河南太康人。2002年7月參加工作,199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北京大學哲學系倫理學專業),哲學碩士,講師。曾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團委幹部、書記,院長助理;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督查室主任;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豐臺區委盧溝橋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北京市豐臺區王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青海玉樹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副局級),第二批援青幹部領隊,青海玉樹州委常委
  • 王昊由宿遷市長轉任市委書記,陳忠偉任宿遷市委副書記
    江蘇宿遷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宿遷新任市委書記王昊主持會議並作表態發言據《宿遷日報》報導,12月21日下午,宿遷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宣布了宿遷市黨政主要領導人選。宿遷市長王昊「就地轉崗」,任宿遷市委書記;之前已升任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的張愛軍不再擔任宿遷市委書記。
  • 嚴問:市委書記真是「富婆」又何妨?
    原標題:嚴問:市委書記真是「富婆」又何妨?  近期,一組關於江西省吉安市委書記王萍佩戴大量手錶、首飾的網帖在網絡流傳,引發網友關注。23日,吉安市對此回應稱,經查,網帖系吉安市峽江縣涉嫌受賄、正在由檢察機關查處的原縣長塗建忠的家屬所為,屬惡意誹謗中傷,以達到向地方領導及檢察機關施壓、幹擾司法調查和司法公正的目的。
  • 這位市委書記的舉動,讓全市教育工作者感動不已!
    3月1日下午13時14分,浙江經視名嘴舒中勝微博發圖,並配文稱:「為鞠躬到90度的龍泉市委書記打call!」微博截圖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當天上午,在龍泉全市幹部大會上出現了令人感動的一幕,在給龍泉教育特殊貢獻獎以及「雙下沉兩提升」特殊貢獻獎的頒獎過程中,龍泉市委書記王順發與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松平一道給獲獎者深深鞠上了一躬。  這令在場的教育和醫護工作者備受鼓舞。
  • 駐市委辦紀檢監察組:為優秀點讚 向榜樣看齊
    按照市紀委監委安排部署,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周永開同志先進事跡,駐市委辦紀檢監察組通過多種形式再掀向周永開同志學習熱潮,為優秀點讚,向榜樣看齊。 重溫感人事跡,讓先進的精神入腦入心。駐市委辦紀檢監察組及時召開組務會,系統學習了《中共中央關於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的決定》、市紀委監委《關於深入開展向周永開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等文件,重溫了周永開同志感人事跡,讓全組幹部職工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思想洗禮,更加懂得了周永開同志「黨是一生的追隨」座右銘的精神內涵。集體觀展點讚,讓優秀的品質教育幹部。
  • 齊靜任北京市委政法委書記
    北京日報客戶端12月31日消息,北京政法網「領導簡介」欄目近日更新,據最新名單顯示,齊靜已任北京市委政法委書記。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曾任北京市政府法制辦法規草案審核處副處長,社會處副處長、處長,法制二處處長,複議處處長,市政府法制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市國資委助理巡視員、辦公室主任,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市殘聯黨組副書記、執行理事會理事長、黨組書記,懷柔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區長、區長、區委書記。
  • 山東這位市委書記請客下館子,吃的烤肉,點了啤酒……
    5月22日傍晚,濰坊市委書記惠新安到濰城區十笏園文化街區板橋美食街上的一家特色烤吧「下館子」,就餐完畢後掃碼結帳「請客」。在被眼尖的服務員認出後,濰坊市委書記到店消費的消息被傳開。「親民,繁榮夜間經濟」「領導模範帶頭,發展活力夜經濟」……不少市民為惠新安的接地氣點讚!
  • 王昊任宿遷市委書記 張愛軍不再擔任
    據新華日報22日消息,江蘇省委決定:王昊同志任宿遷市委書記,張愛軍同志不再擔任宿遷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張愛軍,1964年2月生,日前已任江蘇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
  • 王昊任宿遷市委書記,陳忠偉任副書記
    據《宿遷日報》報導,12月21日下午,江蘇省宿遷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宣布省委決定:王昊同志任宿遷市委書記,張愛軍同志不再擔任宿遷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陳忠偉同志任宿遷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文奇代表省委講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兩新」工委書記周為號宣讀省委決定。會議由王昊主持。王昊、陳忠偉分別發言。
  • 哈報第二輪直播首場獲「贊」超百萬
    本報記者 張大巍 楊子怡攝 哈爾濱日報第二輪直播,網友們已經和主播混成了老熟人,嘮起了家常嗑。直播間內熱度不減,兩家企業連續補貨。6月13日18時,20款人氣火爆的商品將亮相直播間,還有3000張哈囉單車免費騎行卡在哈爾濱新聞網官方微信發放。
  • 起底大同市委書記豐立祥落馬:文人氣 不得罪人
    當天上午,豐立祥主持召開大同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10月7日聽取省紀委工作匯報後的講話精神及省紀委常委會的部署要求,中央紀委常委、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曉薇在全省紀檢監察系統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研究大同市貫徹落實意見。  會議強調,山西省紀委要求各市要進一步加大查辦案件力度,大同不能掉隊、不能落後。
  • 南京市委書記市長輪流「做東」,請企業家吃早餐
    南京市長韓立明邀請企業家共進早餐一碗皮肚面,配上菜包、蝦仁蘿蔔餅,一份頗具南京特色的早餐套餐端上桌。南京市長韓立明帶著兩名副市長,與企業家們環繞而坐,邊吃邊聊。5月18日早上,南京企業家服務日早餐會再度舉行。
  • 黃曉武任蚌埠市委書記 汪瑩純另有任用(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綜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蚌埠12月22日綜合報導 據蚌埠發布消息,12月22日下午,安徽省蚌埠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宣布安徽省委關於蚌埠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  安徽省委決定:黃曉武同志任蚌埠市委委員、常委、書記;汪瑩純同志不再擔任蚌埠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另有任用。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黃曉武,男,1965年2月出生,此前擔任淮北市委書記。
  • 羅永斌任大理州委常委 接替高志宏任大理市委書記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大理2月24日綜合報導 據云南「大理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消息,今天下午,大理市召開領導幹部會議,宣布大理市委主要領導職務任免。羅永斌同志任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大理市委書記;高志宏同志免去中共大理市委書記職務。
  • 福建日報頭版頭條點讚莆田
    3月6日,莆田市舉行「開放·招商」全球雲推介會暨招商項目線上簽約活動。僅當天,就有40個項目在線集中簽約,投資總額達547.6億元,其中在主會場籤約的項目8個,投資總額270.5億元。為進一步健全招商機制,莆田市成立開放招商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組長,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同時組建了工業和信息化、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等五條戰線招商組,七個縣區(管委會)對應設立機構。比學趕超,爭先創優。各招商組真招實招頻出,把招商工作做實做細。
  • 市委書記趙萬山到友好區、伊美區調研
    市委書記趙萬山到友好區、伊美區調研 發布日期:2019.11.21 來源: 伊春日報社 11月19日下午,市委書記趙萬山深入到友好區溪水森林經營所、伊美區梅花河旅遊度假村,就冬季旅遊冰雪項目謀劃、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和旅遊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