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的重要人物之一,因為生得粗壯黝黑,故有「黑旋風」之稱。因為相似的外形和膚色,這個來自加納的小夥「李逵」的中文名也由此得來。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能像李逵一樣,在新說唱的舞臺上颳起一陣「黑旋風」。
「19年的新說唱竟然來了一位血統純正的非洲兄弟!」這可是節目開辦三年來的頭一遭,之前總說Al Rocco的音色和唱腔夠黑人,這次居然直接就來了個黑人!作為在新說唱上的首位外國人,像他自帶黑色濾鏡的膚色一樣,李逵的表現也可謂是引人注目,算是一匹不大不小的「黑馬」。
早在海選階段,他就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給我加點辣,讓我的嘴巴繼續說話,我們都不怕,你們吃的根本都不辣,來自加納兄弟吃辣椒,everyday,配上可樂...忘記介紹自己,you can call me 逵逵,不知道的話,那你現在就曉得。」這段Acapella行雲流水,讓他成功贏得了導師鄧紫棋的青睞,順利晉級。
作為第一個出場就炸翻全場的選手,1v1時《我要RAP》前奏一響起,李逵雄渾的嗓音一下就將觀眾帶入他所營造的氣氛之中來。更讓人驚喜的是,他英文、四川話、普通話切換自如,引得在場的導師選手連連驚呼。鄧紫棋直接來了個「 海獅式鼓掌」,潘瑋柏也感嘆這非洲小哥的普通話說的比自己都溜。
節目裡這個帶著川味的黑人小哥,直言成都說唱「最巴適」。只聽聲音,你會覺得他完全就是個成都人。如果深入了解的話,你會發現他和成都有著深厚的不解之緣。
時間退回到2007年,那時還沒有現在的網紅「嘿人李逵」,只有一個普通的加納小夥Forster。常年在中國做生意的媽媽讓他來到中國留學,目的是學好中文以便接管家族生意。而且那時的Forster就已經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於是他便踏上了去往中國的求學之路,來到西南財經大學學習國際貿易。
但剛到成都,李逵就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因為語言不通,他根本沒法和人正常交流,這讓他產生很大了煩惱。於是他給自己定了個目標,一定好好學習中文。甚至為了更好的練習口語,勤奮的李逵每周四天都要去外面跟陌生人聊天,不到五個月,他的中文就已經說得非常流利了。
中文上的飛速進步,讓李逵萌生了用中文做說唱的想法,他也認識了很多成都喜歡說唱的朋友們。他們在一起freestyle,彼此對音樂產生了很多共鳴,這樣舒服的相處方式還啟迪了他用四川話做有成都特色的音樂。
李逵家境優渥,見過從紐約到巴西各種城市的風景,卻只對成都生了情。他覺得,成都給了他很多包容,讓他找到了第二個家——這就好比是用什麼拴住了他,並且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最終他選擇在成都定居並娶妻生子,到現在已有十多個年頭了。
合作賽互選時,嘿人李逵選擇了劉炫廷。早在劉炫廷炸翻全場的60s表演後他就對這個年輕小夥讚賞有加,於是他們一拍即合,組成了「嘿旋風」組合。二人搭檔創作的《black&yellow》以中非友好為主題,李逵身著唐裝,用自己的出色節奏感搭配劉炫廷的花式Flow。
二人輕車熟路的駕馭不僅拿到了節目誕生以來的第一個4Pass,還成功用副歌洗腦了一大批選手和觀眾。在選擇門階段,李逵被選人一向很嚴格的吳亦凡選進了自己的戰隊。
而在20進18中,李逵對陣楊和蘇,他帶來了一首《常回家看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對老婆孩子的思念。不過由於楊和蘇的《吹又生》flow和歌詞實在太適合現場演出,與這位最終的冠軍相比,李逵還是稍顯遜色了些,因此遺憾落敗,止步於全國20強。
對於嘿人李逵的離開,不少選手和觀眾都頗感遺憾。他本人也表示了對節目的感謝以及中國說唱的熱愛,比賽當然有輸有贏,重要的是在這個舞臺上留下了自己滿意的作品,這就夠了。
李逵出色的說唱實力和中文水平給觀眾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嘿人李逵」的話題熱度也一直居高不下。微博話題#吳亦凡戰隊李逵淘汰#的閱讀量就高達1.1億,討論量也突破過萬, 隨節目的曝光而來的是他微博粉絲數的高漲,目前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180萬,可以說李逵絕對是參加新說唱後漲粉最快的rapper之一。
同時,為了更廣闊的進行說唱文化分享,也為了多給新生代們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嘿人李逵還做了檔節目--《高校說唱聯盟》。他走訪了成都十所高校,讓大學生們展示自己的說唱。嘿人李逵會提前三小時告知主題,讓學生們開始寫、背歌詞,唱給他聽,在他的發掘下也有不少新人rapper脫穎而出。
斜槓生活讓李逵的人生充滿可能性,拋卻Rapper這層身份,李逵還是名DJ、音樂製作人、百大DJ御用MC,還曾經拿下不少DJ比賽的冠軍…你以為這就完了嗎?這些不過都是他眾多身份中的一個,除此之外,李逵還是人氣極高的網紅。
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上,李逵擁有超過1000萬粉絲;因為自己的膚色和一口流利的中文,李逵已經不止一次登上央視等大型平臺,《開門大吉》《央視端午情》《黃金一百秒》等央視的大型綜藝節目上都有李逵的身影,他甚至被稱為「全網最火的外國人」。
這大概是李逵的高光時刻:他甚至還獲得了成都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聯合成都本土Rapper,發行了一首滿懷當地情懷的單曲《歡迎來到成都》。他remix的《芒種》大獲成功,在YouTube播放量破400萬,網易雲評論更是突破999+。
李逵對Auto-Tune的完美駕馭讓不少網友瞬間刷新了對這首歌的認知,感嘆這首歌居然還能這樣唱。不得不說,李逵的改編能力確實贊,在加入Rap元素之後,這首歌也並沒有丟失原版的味道,反而又多了新的感覺。
不但登上了主流媒體的平臺,還收到一些知名平臺的邀約。這個加納小哥似乎登頂了人生巔峰。然而,那曾經美好的網際網路世界,卻亮出了它的爪子和牙齒。
新說唱之旅結束後,李逵趁熱打鐵,回成都創建了自己的音樂廠牌,卻因為廠牌名稱鬧出不小風波,被扣上了「辱華」的帽子。李逵的廠牌之前名為「Colony Record」,取義是「一群人聚在一個地方過得很開心」,但在19年9月30日,微博有人舉報「colony」是殖民地的意思。當時正臨近國慶,這件事甚至驚動了成都市警察局和文化局,不過經過調查,最終證明是一場誤會。
政治紅線是所有公眾人物堅決不能碰的一條底線,相關的言論和表達必須要慎之又慎、嚴格把關。因為廠牌名事件,李逵經歷了20多萬的大掉粉。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似乎很難在短期內消弭。但部分網民的過度聯想和「對號入座」,是否也演變成了一種網絡暴力?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獲取不像以前那樣被動,這就導致了我們獲取到的信息不一定是全面的。特別是一些消極而極端的言論,容易讓人們走向極端。順著李逵的廠牌名事件,有很多無知又極端的「網絡噴子」對於黑人展開了明顯越界的調侃和謾罵攻擊,並且這些言論藉助網際網路大肆傳播。
而缺乏獨立思考意識、「聽風就是雨」的從眾者,也大大助長了他們囂張的氣焰。在他們眼裡,只要是黑人,就是有錯的。這種以膚色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論調,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也有人覺得,李逵是無心之舉。他畢竟是個外國人,不可能比中國人更懂中國文化。而且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嘿人李逵在我們文化的基礎上也做了挺多努力,寫下這麼多作品,說實話作為中國人還是感到自豪的,認為他不像是會辱華的人,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問題。
李逵自己也道了歉,公司名字也及時做出了更改。他表示,自己公司剛開業的時候負責宣傳的也是個外國人,因此在對中文的認知上存在偏差,而自己作為負責人也沒有注意到,才造成了如此大的麻煩。然而對於李逵的解釋,有些網友依然不買帳,這讓他不免有些心塞。
客觀來看這件事,李逵確實有不察之處。也正是因為一件事情允許被討論,每個人才能清楚的知道言語的價值,才能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但「憤青式」愛國成為潮流並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在評論區無腦刷彈幕且時不時口吐芬芳,這樣真的好嗎?這樣真的對嗎?
馬丁路德金在演講上說:「希望有一天,人們評判他人的標準不是以他的膚色,而是以品格和優劣來評判他們。」但試問到今天為止,我們很多人是否還對非洲充斥著「貧窮、落後、好吃懶做」的偏見呢?
其實,「廠牌名稱」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早在這之前,就有人表現出了對他的「不滿」,說他一個外國人,不用英文唱rap,為什麼強行要用中文?這樣質疑的言論,顯然是對hiphop尊重團結精神的挑釁。不論作為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本質上都是熱愛hiphop文化,就不應該有什麼偏見。
而且,也正是因為hiphop是一種舶來文化,所以現在中國大部分rapper們做的東西都還停留在模仿歐美音樂的這個階段,很少有自己的特點和吸引別人的地方。眼下,找到自己相應的定位去弘揚中國文化,或者說對外做文化輸出,也成為了中國Rapper們要解決的問題。
輿論上颳起的風讓李逵沒能倖免,直到現在他在網絡上還經常會收到惡評。甚至在百度詞條上搜索「嘿人李逵」,緊接著彈出來的就是「辱華」、「殖民地」等詞彙。在b站上的那條道歉視頻,至今還是他被搜索最多的視頻之一。
原本,李逵的目標是抖音粉絲破千萬,同時也將觸角延伸至其他平臺,不再局限於抖音。但目前看來,這個目標落空了。事發之後,一些非常好的合作機會,都離李逵遠去。
而李逵自己則已經比較看開了,他選擇回歸到最初,將時間放在了自己最愛的音樂上。光今年年初,他就發了6首歌。四月份的時候,他和劉炫廷再度合作,創作了《BY MY SIDE》。
這首歌結合了非洲元素和流行元素,再加中英文混搭,目的是想讓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到中文也能糅合不同的音樂風格,迸發出不一樣的火花。除了做歌之外,李逵也忙著拍短視頻健身減肥,還給網友科普了最近超火的「黑人抬棺」的由來。
2020年的新說唱,李逵繼續揚帆起航,選擇報名參加。無論如何,他始終記得自己當初說的話:「作為一個外國人,我用普通話和四川話創作歌曲,立志要帶著中國的Rap走向世界。」按照當下所處的環境來看,他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希望他能夠堅定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