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兵豆知識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電視劇《殺戮一代》劇照,劇中由男演員Stark Sands飾演Nathaniel Fick中尉這一角色
因為後續本號會逐集開始細講HBO電視劇《殺戮一代》,所以也算在這之前做一個小系列,拓展一下電視劇中部分人物在劇中故事線之前,暨伊拉克戰爭之前的一些經歷。
這個系列最先要說的就是劇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屬偵察營B連2排的排長Nathaniel 『Nate』 Fick中尉。《殺戮一代》原著作者Evan Wright說起來,這位年輕的中尉也是他在隨行採訪一開始,最先認識到且印象深刻的一位陸戰隊員。
電視劇中只描述了記者Evan Wright跟隨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屬偵察營B連2排出發後的故事,而對於人物描述只有在原著中有所提及。
■美國新罕布夏州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
Nathaniel Fick中尉最早上的是新罕布夏州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雖然學院有開設後備軍官訓練團(ROTC)但他沒上。
而是選擇大三之後投考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候補軍官訓練學校(OCS),並於1999年正式委任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少尉。
■《殺戮一代》原著中提到Nathaniel Fick中尉第一次參加任務的橋段
剛畢業後不久的Nathaniel Fick少尉,被分配到的第一個崗位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團1營(1/1)B連武器排,擔任排長。
在1999年9月,也經歷了他第一次海外部署行動,也就是當年爆發的東帝汶局勢危機,在聯合國多國維和部隊的幹預下,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和維和。
Nathaniel Fick當時所在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團1營參與了此次行動,主要負責人道主義物資的押送和發放。美軍方面也將此次行動,直接明了的稱之為「穩定」行動(Operation Stabilise)。Nathaniel Fick也因為這次行動,獲得了一枚「人道主義援助」獎章。
■Nathaniel Fick本人最後以上尉軍銜退伍前的一張正裝照,勳略中的那枚「人道主義援助」獎章則是授予其在1999年9月至2000年2月參與東帝汶人道主義援助的經歷
後續的一段時日,Nathaniel Fick暫時沒有什麼太多值得一提。直到2001年「911事件」事發,阿富汗戰爭隨即打響。
Nathaniel Fick少尉所在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團1營(1/1),當時正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5遠徵部隊(15th MEU)的框架下,直接從東帝汶搭乘LHA-5「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前往阿富汗。
■《殺戮一代》原著中,提到Nathaniel Fick中尉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正式打響當日,參與過一次「黑鷹」型直升機墜落後的營救行動
到這裡就有意思了,Nathaniel Fick向記者Evan Wright有所描述,自己在阿富汗戰爭打響當日,參加了一次前往巴基斯坦境內的行動,以營救一架墜毀的「黑鷹」型直升機。
歷史上確有其事,在2001年10月19日,美國陸軍第160特別航空團(SOAR)的MH-60K型直升機,當晚就負責在行動開始前,搭載美國陸軍遊騎兵前往臨近阿富汗邊界的巴基斯坦境內,鞏固一處臨時據點。
而其中一架機號為91-26374的MH-60K型直升機,便因沙塵導致的電氣設備故障,當場墜毀,美國陸軍第75遊騎兵團第3營B連的2名遊騎兵當場墜亡。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5遠徵部隊(15th MEU)當即也派出了快速反應部隊前去接應,這也就是Nathaniel Fick所說那次行動的原型。
■《殺戮一代》原著中,提到Nathaniel Fick中尉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期間隨第1陸戰團部署在坎大哈「犀牛」營。配圖為Nathaniel Fick本人在「犀牛」營拍攝的照片
所以照記者Evan Wright有所轉述的字眼來看,Nathaniel Fick沒有參加到當日攻佔「犀牛」目標(Rhino)的行動。
所謂「犀牛」(Rhino),則是2001年10月19日當晚,陸軍第75遊騎兵團第3營的遊騎兵最先在坎大哈西南拿下的一處目標據點。美軍用這種當時看極為大膽的方式,實施了夜間兵員投送,並用極短的時間,通過MC-130P「戰鬥爪」型特種作戰運輸機投放的軟質油箱建立起了「前線油料補給點」(FARP)。
之後,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5遠徵部隊(15th MEU)常規陸上部隊抵達後,接管了這處據點,也就有了我們後來看到的阿富汗坎大哈「犀牛」營。
Nathaniel Fick在阿富汗的部署只持續到2002年3月,被升為中尉後回國參加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偵察部隊的一系列訓練,並於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前,接手了第1師屬偵察營B連2排的排長職務。
海兵豆知識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