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去《柳熙烈的寫生簿》了
想聽《共感》交響樂版LIVE
2017年2月7日,鄭俊英攜正規專輯《第一人稱》SOLO回歸了,這是一張抒情搖滾專,與之前的《共感》風格一脈相承,聽完了全專之後感覺他越來越專業了,「專業」這個詞有點不太合適,就是覺得他更會玩音樂了,或許和換了公司環境有關係,從音樂中竟然聽出了自由。
寫這篇文章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不知道是鄭俊英自己的問題還是前公司的問題,留給他的藝能資源永遠比音樂資源多,害得不少認識鄭俊英的人都以為他就是一個長得帥的Gagman、藝能放送人。為了收集資料而去知乎上點開「如何評價鄭俊英」的問答,收穫到的全都是「性格開朗,藝能感爆棚」,明明有著那麼鮮明的音樂執念,怎麼就沒人知道呢?
所以,這篇文章重點還是放在音樂吧。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問題,因為無論是哪個國家,搖滾都已經自成一派發展壯大了。只不過,無論在哪個國家,搖滾都沒有成為大眾音樂。
搖滾,也叫Rock and Roll,是一種音樂類型,起源於1940年代末期的美國,1950年代早期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實際上搖滾也包含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廣義的搖滾除了Rock之外,還包含了Funk,金屬、Dream Pop、Sadcore等看似無關實則一脈相承的音樂類型,總稱為」Rock Music「。而狹義的搖滾則專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種早期的搖滾,也就是專指廣義中的Rock類型。
搖滾的根本起源是從黑人音樂那裡傳過來的,因為種族優勢,黑人音樂一直都在引領著美國音樂的發展,而他們的音樂實際上也是帶有種族特色的,所以並不適用於白人。所以,不甘示弱的白人為了形成自己的音樂風格,一直在努力從黑人音樂中尋找能夠跳脫出框架的音樂類型來為己所用。
以前我寫過一篇關於R&B的文章:
R&B | 一入此坑深似海,不妨你也來聽聽韓國歌謠界現在正流行些什麼?
這篇文章中就已經詳細說明了黑人音樂與R&B的歷史淵源,而實際上,搖滾的祖宗就是R&B,外加上以吉他為主要表演樂器的鄉村音樂。最初是被樂評人用來形容節奏比較快的R&B歌曲,後來美國南部黑人R&B直接變成黑人Rock,然後白人看到了之後覺得「誒,貌似我可以在這裡做點文章」,於是結合了一些鄉村音樂後,演化為山區搖滾(Rockabilly),與主流搖滾、溫和搖滾並肩。山區搖滾的代表人物就是Everly Brothers。這一類型有更多的鄉村音樂元素在裡面,聽上去跟之後的硬核搖滾相差很大,而初步入門聽搖滾的時候從這種類型的音樂入手是比較容易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尤其是1952年Dwight David Eisenhower就任總統後,美國經濟開始恢復,整個社會也穩定下來。這時候,美國中產階級開始壯大,大家活的都太開心了,所以當時出現了一個生育高峰期。青少年的人數越來越多,在社會中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位。當時,電視節目的內容千篇一律,老人孩子能夠欣賞到的音樂也都差不多,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雖然無聊,但也比較健康。那時候,"大樂隊"非常流行,也就是演奏爵士樂的樂團,流行於美國30年代初到50年代末的搖擺年代(Swing Era),大樂團的編制通常有10到25位樂手,包括演奏薩克斯風、小喇叭、伸縮喇叭、鐵琴的樂手,還有歌手以及負責鼓點的樂手。另一種流行的音樂就是叮砰巷歌曲。叮砰巷是個地名,位於紐約第28街(第五大道與百老匯街之間)。從19世紀末起,那裡集中了很多音樂出版公司,各公司都有歌曲推銷員整天彈琴,吸引顧客。由於鋼琴使用過度,音色疲塌,被形容為「跟敲擊洋鐵盤子一樣」,於是有人戲稱這個地方為"叮砰巷"。叮砰巷歌曲的歌詞經常表達單純的愛情,音樂也不帶威協性,給人一種舒適、安寧的感覺,現在大家所知道的「POP」音樂就是從叮砰巷那裡衍變過來的。
到了50年代中期,當時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長成為思想成熟的青少年了,由於沒有吃過苦,深受家裡父母寵愛,而且家境又比較富裕,青春期與社會環境的雙重夾擊,讓他們不理解父母的追求安逸的生活方式,想辦法逃出這種「牢籠」一樣的生活。這個時候,正好搖滾樂出現了。搖滾樂特有的直白、簡潔、有力深深吸引了大批青少年的目光,而很多搖滾樂的歌詞也正是青少年所關心的話題,比如生活、刺激感等,可以說,後來,這批青少年成為了傳播搖滾樂的中堅力量。
講著講著就有點亂了,而且越講越多,那我就簡單一點說好了。
早期搖滾主要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這一階段還沒有形成氣候,但是已經出現了幾位搖滾界頂梁柱,為搖滾樂的定位打下基礎。一位就是我們熟知的「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利(Elvis Presley),這我真的不想開篇寫,一寫就收不住了的感覺。重點講一下另一位頂梁柱:比爾·哈利(Bill Haley)。1954年,比爾·哈利發行了《晝夜搖滾》,起初並沒有引起轟動,但在1955年的電影《黑板叢林》播出後,這首歌一下子火爆整個美國。可以看出,早期的搖滾還是有很強烈的爵士、鄉村音樂的影子。
早期搖滾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隨之而來的就是主流搖滾(Main Stream Rock)。主流搖滾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節奏,所以其實我個人一直覺得Rock和HIPHOP是可以相互貫通的,其實鄭俊英也實踐過啊,當時給SHINee的鐘鉉一起公演的時候就唱了Rap,和Kisum合作了,在《Teenager》中的《我對我自己》主歌部分也是Rap,而且他自己也說挺喜歡HIPHOP。搖滾樂一般為四四拍,也就是「強、弱、次強、弱」這種模式,而許多主流搖滾卻強調二、四拍力度,也有的主流搖滾會直接改變為「強、強、次強、強」。主流搖滾比R&B在節奏上的變化更快些,給人的感覺更強烈。從這一時期開始,鼓手漸漸成為樂隊的中堅力量,有時候吉他和鍵盤也會特意構成節奏,而不是構成旋律。主流搖滾的代表就是貓王啦,比如這首《監獄搖滾》。同時,這一時期山區搖滾和溫和搖滾也在發展。
鄭俊英的偶像Bon Jovi樂隊也是以主流搖滾見長,不過他們也玩重金屬,所以我無法直接把他們當作主流搖滾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這首《It's My Life》就是主流搖滾與重金屬的結合體。
到了六十年代,美國的主流搖滾逐漸滅了熱度,這時候取而代之的是英倫搖滾,也就是以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為首的新一批搖滾音樂人佔領了搖滾市場。披頭四樂隊的主要貢獻大概就是音樂創作模式上的變革了。主流搖滾的節拍一般都是一貫到底的四四拍,而在披頭四的音樂中,四二拍、四三拍等節拍混合使用,這在當時是非常另類的。
在披頭四的音樂中,因為麥卡特尼和列儂的創作風格,所以時而溫和、時而粗獷,但總體上看來,披頭四的音樂都是偏向溫和的。這時候,硬核音樂上就需要新的掌門人了,於是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出現了。他們與披頭四樂隊反其道而行之,在黑人傳統音樂的基礎上,強化布魯斯音樂的濃烈風格,突出搖滾樂的厚重節拍,「狂亂、張揚、囂張」的搖滾印象大概就是從他們這裡留下來的。1969年,滾石樂隊在西海岸舉行了一場類似「伍德斯託克(Woodstock)」的音樂會,由於安排不當,現場出現混亂,造成4人死亡。說道這個「伍德斯託克」,李安有一部電影《製造伍德斯託克》,就是講述這個音樂節創始人的故事。總之,滾石樂隊成了搖滾史上帶著最鮮明的「反叛」、「享樂主義」標籤的象徵。
到了六十年代末,出現了民謠搖滾(Folk Rock),代表人物是鮑勃·迪倫(Bob Dylan)。民謠搖滾的特點是把民間的曲調、歌詞與電聲、低音線條和搖滾節拍相結合。但是當時的民謠搖滾主要還是用來抨擊社會,而這之中,鮑勃·迪倫的歌詞創作往往含義深刻,富有文學性和哲理性,經常使用隱喻、象徵等手法,雖然有時也有點晦澀難懂,但的確是把搖滾樂的歌詞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準。
同一時刻,美國又再次主領大局,以Jim morrison、Jimi Hendrix和Janis Joplin引領而起的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搖滾樂,它介於早期以藍調為基礎的搖滾音樂,以及前衛搖滾、藝術搖滾、實驗搖滾、硬核搖滾,甚至重金屬之間的過渡時期。寫過一篇關於Jimi Hendrix的文章,畢竟他是鄭俊英最喜歡的吉他手嘛。
Jimi Hendrix | 他的手指,價值千金
到了七十年代,David Bowie(就是前段時間去世的那位搖滾音樂家)引領而起的華麗搖滾(Glam Rock)開始崛起,同時還有一種叫做震驚搖滾(Shock Rock)並駕齊驅,這兩種搖滾類型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誇張的妝容與服飾。但稍稍區別一些的地方在於,華麗搖滾的妝容更加趨向女性化,有種妖媚的感覺。華麗搖滾的風格也不是很穩定,但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帶有現代感,比較新潮。
在這一時期,出現了新浪漫運動(New Romanticism),以精緻的妝容和精緻的流行化的音樂為特點,總體而言,是個流行化的音樂運動。一般認為,1985年的Live Aid演出是其頂峰,從此走向衰落。此外,前衛搖滾、古典搖滾和藝術搖滾也隨即而起並成為當時樂界的新像,既而爵士搖滾逐漸揚名,再然後,最受歡迎且最長壽的重金屬產生了。
八十年代之後,在重金屬的強勢帶領下,除了藍領搖滾、流行搖滾和融合雷鬼曲風的搖滾外,要能闖出一片天就得以技巧取勝,所以一些強調速彈和速度的搖滾應運而生,而他們引起的風潮亦不容小覷,至今仍然有廣大的聽眾。接著,九十年代初期引領搖滾潮流的是西雅圖之聲油漬搖滾,但隨即被融合了電子音樂的英倫搖滾所淹沒,而因這些來自英國各地的樂團很快的徵服新一代的搖滾迷,故將之稱為第二次英倫入侵。這之後,另類搖滾崛起,這種類型已經把Rap融入進去了,另外加入了大量的電子樂。比如瑪麗蓮·曼森(Marilyn Manson),話說瑪麗蓮·曼森可是我相當喜歡的搖滾歌手啊,他也被稱為邪惡的代名詞。
如果你對搖滾產生了那麼一點興趣,那麼推薦兩部電影《爆裂鼓手》和《搖滾校園》。《搖滾校園》的主演傑克·布萊爾上過《無限挑戰》哦。
另類搖滾與Nirvana
關於另類搖滾,我想單獨開一個段落,因為鄭俊英的風格是絕對受到這個類型音樂的影響的,並且他的偶像Nirvana樂隊就是另類搖滾的先驅者。
在另類搖滾出現之前,就像上面提到的,西海岸一種油漬搖滾(Grunge Rock)率先出現,最具代表的就是鄭俊英的偶像Nirvana樂隊(涅槃樂隊)。它隸屬於獨立搖滾的音樂流派,由硬核朋克,重金屬和獨立音樂發展演變而來。和朋克不同的是,油漬搖滾音樂的節拍稍慢但卻擁有一種不對稱的和諧性。歌詞方面,呈現出了一種典型的極端焦慮狀態,作品大多表現了憤怒,挫折感,厭倦,悲傷,恐懼以及消沉的情緒。但並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喧囂的狂野節奏,也有很多作品採用黑色幽默的形式,詼諧有趣的創作歌曲,比如Nirvana的《In Bloom》,在20世紀80年代,油漬搖滾音樂多含有對重金屬以及其他搖滾音樂形式的諷刺。
Nirvana樂隊是垃圾搖滾以及地下搖滾流行文化的代名詞,他們將另類音樂納入了美國的主流文化,在他們之前這是從未有過的事。而在他們把垃圾搖滾發揚光大之後,另類搖滾(Alternative Rock)從地下爬到了地上,成為主流了。
實際上,另類搖滾在70年代是地下的,在80年代是半地下的,在90年代上升為主流,這時候仍然被叫做「另類」其實就只是想把它區分出來而已。自Nirvana在90年代變得流行以後,另類泛指所有的非主流亞風格類型,因此另類搖滾並沒有一個固定的風格,它更像是一個總和的概念,油漬搖滾應該算是另類搖滾的一種。另類搖滾中的區分並不一定很明顯,因為有些已經變成了主流音樂商業市場的一部分。當1991年Nirvana樂隊的《別介意(Nevermind)》一經上市,另類搖滾的狂潮立刻淹沒了其他一切音樂。
在另類搖滾領域,瑪麗蓮·曼森樂隊、Nirvana樂隊、R.E.M樂隊都是典型代表。中國搖滾中,唐朝樂隊、黑豹樂隊、二手玫瑰、清醒樂隊都是另類搖滾。
此外,有一個女性搖滾歌手Tori Amos,她可是九十年代最當紅的另類搖滾歌手,歐美屈指可數的鋼琴搖滾女魔頭,一頭紅髮是她最經典的造型。啊,曾經我的最愛啊,大概是受到巖井俊二《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這本小說的影響,反正那段時間一直覺得聽Tori Amos的音樂逼格很高。《Sweet The Sting》真的超級好聽,她特有的呻吟式歌唱法驚為天人,這首歌並不是傳統認知上的搖滾風格,應該能歸為爵士搖滾。
我查了那麼多資料,關於鄭俊英的評價竟然全部都是「好帥好帥」、「大寫的逗逼」、「好暖的男人」以及「對搖滾樂超級執著誒」。不禁有些心酸,真的沒有人認真的分析一下他追求的搖滾是什麼風格嗎?真的都是因為他的顏值、藝能、性格才關心他的嗎?
好吧,雖然一開始我也是。現在倒覺得,如果能多關心一下他喜歡的音樂,也是能升華一下自己的少女心。
個人覺得,鄭俊英是深受Nirvana樂隊影響的。畢竟這是搖滾史上相當年輕的搖滾類型,而且不受固定框架的限制,更加自由。不過說實話,既然他的偶像是Nirvana,那麼多多少少肯定會跟著偶像的步伐前進,那其實也難怪他的音樂身上有著油漬搖滾的影子。
但是吧,我也並不能給他下定義,因為他的偶像太多了,基本上搖滾樂隊都是他的偶像。我只能說,從我聽過的他的音樂上來看,鄭俊英受到的另類搖滾影響最深,並且也因為Jimi Hendrix的影響,帶有迷幻搖滾的元素。講道理,其實鄭俊英已經算是創造出了一種自己的搖滾風格,這在他組建樂隊之後表現的更強烈了。
鄭俊英,1989年2月21日生於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
2012年,參加韓國音樂選秀節目《Super Star K4》並獲得季軍。《Super Star K4》讓所有人認識了「一心願為搖滾亡」的鄭俊英。他在國外長大,會五種語言,去過無數國家生活,韓國認證的學歷卻是小學,因此他也無法在韓國服兵役。「酒、煙、女人」都是他的關聯詞,總是一臉無所謂地說玩搖滾是因為那樣會很帥,但是他始終堅守著他心中搖滾那一片淨土。沒有人會討厭這個人,他才華橫溢卻向來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鋼琴、吉他、小提琴、作曲都不在話下卻喜歡吊兒郎當萬事置身事外。在參加SSK4節目前常年組成地下樂隊進行小型演出,但因為隊員的籤證問題,他隻身一人去了比賽,憑著無所畏懼的強大心臟最終獲得第三名。後來,他參加《我們結婚了》、《兩天一夜》等等綜藝,性格和形象天下唯一,就像車太賢和金俊浩等人評價的那樣,他是瘋子,不過是「有禮貌的瘋子」。
《Super Star K4》上跟Roy Kim合作的《化為塵埃》已經被我推薦了一百八十遍了,可是能怎麼辦呢,我都聽了兩三年了都沒聽厭,當然要繼續推薦咯。不過還是推薦去看這場比賽的視頻,比聽歌要震撼。
2013年10月1日,鄭俊英發行首張迷你專輯《1st Mini Album》,主打曲目為《離別前10分鐘》。據說他自己並不怎麼喜歡這首歌。
《是病啊》也不是典型的樂隊搖滾,但是他的搖滾嗓擺在那裡,聽著聽著就搖滾起來了。
這兩首歌《知道的號碼》、《真的?》也都是抒情風格。
終於回歸了搖滾,他也用這首歌的名字《Be Stupid》開了個人綜藝。
這也是一首搖滾,這張專輯我最喜歡這首歌。吉他旋律好棒。他的搖滾唱法基本上也是在這首歌裡面確定下來。
2014年1月2日,鄭俊英為電視劇《漂亮男人》演唱OST歌曲《하루만(一天)》,《漂亮男人》就是IU和張根碩主演的電視劇。
2014年3月,在世界盃D-100助威出徵儀式上與《Show Me The Money》冠軍出身的Soul Dive合作了《Always Red》,搖滾與HIPHOP的結合終於實現了。
2014年5月29日,發行與Yoonha共同演唱的單曲《一同另類》。一年多之後,Yoonha成為了他的BOSS,嘖嘖嘖人生無常。
2014年6月26日,鄭俊英發行第二張迷你專輯《Teenager》,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張專輯,說過了好多次。同名主打曲仍然偏抒情。
《帆船》帶有超級明顯的迷幻搖滾風格。
《Hold On》聽上去真是悲傷,而且他一開嗓就嚇我一跳,假聲好溫油哦。
終於又到了推薦這首歌的時候,《我對我自己》,愛到沒話說了。從歌詞到旋律簡直就是完美達到當時我對鄭俊英搖滾風格的期待值。這首歌主歌部分用的就是說唱。
2014年12月5日,為李弘基主演的電視劇《摩登農夫》演唱OST《같은 자리(同一位置)》,這首歌很入耳。
2015年10月29日,與SHINee的鐘鉉合作了一首《愛月》。《愛月》是鍾鉉與鄭俊英去濟州島旅行期間,在觀賞優美風景的時候獲得的靈感,編寫成了一首描寫陷入愛情的心情歌曲節選一段官方介紹:兩種截然不同聲線的結合,為歌曲增添許多不同的元素與魅力。
2015年12月3日,他為神奇寶貝劇場版《神奇寶貝:光輪的超魔神胡帕》演唱主題曲《Come To My Dream》。
2016年2月24日,鄭俊英換到了新公司C9 Entertainment,關於這個公司我以前也詳細講過,在今天的第二條推送裡再次給大家介紹一下。
發行了SOLO專輯《共感》,還是用抒情曲為新公司刷第一次臉。據說,《Amy》是從他的同學隨手彈得一段吉他旋律中獲得的靈感,歌詞是想著他平時就很喜歡的Amy Winehouse而寫的。《共感》的鋼琴與大提琴的伴奏非常酷。
Amy Winehouse,是英國出身的爵士女歌手,風格受到R&B和HIPHOP的影響挺大。可惜在她27歲死於飲酒過度。在《KPOP STAR》上經常有人翻唱她的歌,比如《Rehab》。《Like Smoke》和《Stronger Than Me》都表現出了強烈的HIPHOP風格。
2016年4月23日,為TvN電視臺的電視劇《기억 (記憶)》獻唱OST《봄, 추억 (春,回憶)》。
在2017年2月7日以正規SOLO專輯《第一人稱》回歸,專輯中也收錄了《共感》與《Amy》兩首歌。在這張專輯中還把《共感》改編成了交響樂版本,這版聽現場肯定很棒呀。整張專輯是抒情搖滾,突出的大概是鄭俊英的感性吧。在韓國,搖滾一向都是沒法出現在主流舞臺上的音樂類型,可能是因為人們的刻板印象,以為搖滾就是嘶吼、叛逆、反抗。抒情搖滾也屬於搖滾的類別之一,但是與抒情(Ballad)也很難完全區分開,抒情搖滾的目的大多數並不在於表達自我,更多的還是抒發某種情懷,比如講愛情,講親情等等。
Intro是一段獨白,伴有筆摩擦紙的聲音,進入整張專輯的前戲。這是一張有故事的專輯。
主打曲《你和我》的Featuring是張慧珍,大觸級資歷非常老練的人物,1968年5月15日生,1991年出道。代表曲是和Vibe合作的那首《那個男人 那個女人》,話說這首歌貌似還出現在《兩天一夜3》女性朋友特輯中,也算是一種緣分吧。
《Star》這首歌我第一眼沒看上,多聽兩遍就著迷,在這首歌中,鄭俊英有兩個聲音,一個是磁性低音,一個是高音域假聲,兩種聲音轉換交替。
在Melon上試聽全專的時候,就愛上了這首歌,對於這種吉他前奏毫無抵抗力。從這首英文歌中也會知道英倫搖滾對他的影響也挺深的。
沒想到一個Outro竟然如此成為點睛之筆,歌詞只有一句「想你了」。旋律有些迷幻,電吉他的聲音仿佛把人帶到了視野開闊的荒郊馬路上,就像是Teaser中出現的那樣。
愛HIPHOP的鄭俊英
HIPHOP、R&B、搖滾不分家,雞扣、Crush、鄭俊英好基友,多開心。
平時鄭俊英也會時不時體驗一下HIPHOP文化,在《深深打破》廣播和《親密的朋友》廣播上常常秀Rap實力,也是可愛。和Roy Kim一起主持《親密的朋友》那時候秀出了CP粉紅最巔峰,視頻是他表演的「Do You Know HIPHOP?」。
莫名的覺得,實力真的不差啊,「YO」的很有感覺啊,歌詞傳達力也不錯,肺活量也足夠,而且真的都踩在了節奏上啊!
鄭俊英所有的SOLO基本上都是走抒情,樂隊則是妥妥的另類。這就得說到在2015年他組建樂隊JJY Band的時候。
2015年5月,鄭俊英終於有了自己的樂隊。他說是因為一個人做音樂太累了,所以才組了樂隊。關於隊名其實我覺得這也是有淵源的,當初他籤約CJ E&M的時候,CJ承諾將把他培養成韓國的Bon Jovi樂隊,而Bon Jovi實際上就是用主唱名字來命名的,於是鄭俊英有了JJY Band。但其實在我看來,他們的這種狀態更像是瑪麗蓮·曼森樂隊,尤其是改了名字「Drug Restaurant」之後。鄭俊英的樂隊成員還包括Vanilla Unity樂團出身的吉他手DammIt(大旻)、MUNK樂團和Fantastic Drugstore樂團出身的貝斯手碩元、以及MUNK樂團出身的鼓手Drok.Q。
2015年5月27日,專輯《逃離日常》發行,主打曲《OMG》公開。加拿大出身的美國著名搖滾音樂製作人Brian Howes擔任Main Producer,《OMG》這首歌作曲是大旻哥、鄭俊英和Brian Howes共同完成。鄭俊英也算是實現了心願,當時Brian Howes在美國忙著Bon Jovi的專輯製作,在亞洲則忙著鄭俊英的專輯製作,與偶像共命運,多激動啊。
沒什麼好說的,都是妥妥的另類搖滾。鄭俊英很會玩單小節旋律重複的把戲,並且他的音樂融入了非常多的大眾音樂元素,這就是我覺得最神奇的地方。明明是搖滾,但是並不覺得與一般的音樂習慣脫節。
除了受到前面囉嗦了那麼多的搖滾風格影響之外,其實身為韓國人,他也的確是受到了K-POP的影響的。
要說明一點,K-POP並不是什麼很低端的東西,某些聽歐美音樂的人總會習慣性瞧不起喜歡K-POP的人,這我就不太理解了,POP樂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叮砰巷音樂演變而來的,實際上就是現在所熟知的流行樂,而聽歐美音樂的人不少人也都是聽的POP樂,K-POP無非就是Korea POP的簡稱,它也是HIPHOP、Dance POP、現代R&B音樂的融合形式。只不過美國流行音樂沒有加上A-POP等特定標籤而已,並不構成哪個高端哪個低端的概念。
2016年5月27日,JJY Band改名成了Drug Restaurant,希望能以團隊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而不是以鄭俊英為唯一核心。讓我們用三秒時間熱烈慶祝全員出道啦!這個新的名字說是取「做出比藥店裡的藥還要讓人舒適的處方」,也是略帶中二,不過我喜歡哈哈哈。
出了新專輯《Drug Restaurant》,主打曲是《Mistake》,雖然前奏聽著有一點點的雜,但是主旋律入耳,整體回歸了搖滾風格。最讓人驚喜的是,他越來越知道什麼樣的音樂屬於大眾音樂了。畢竟在搖滾這個「非主流」領域,了解如何完美融入大眾元素還是很重要的。
不過這張專輯的第五首《When The Money's Back》只能從CD上聽到,這不就是勾引粉絲去買專輯麼。
真實的他
在出了鄭俊英SOLO回歸消息的時候,黃阿瑪(微博:@黃阿瑪天才)發了一篇關於鄭俊英的採訪翻譯,當時徵求了她的同意,在此節選出某些片段,為大家呈現一個沒有粉絲濾鏡沒有主觀評價的鄭俊英他本人。
Ceci Music Star 採訪 2017年1月
黃阿瑪公眾號:stupid1109
關於他這次回來令人震驚的髮型:
- 都等待著鄭俊英,卻以「菠蘿哥哥」回歸了,話說畫報主題是清澈、抒情的青年吧?
沒有去過巴黎吧?(我去了很多次)是不是只去艾菲爾鐵塔之類的有名觀光景點?不過為什麼不懂這種感覺呢。(笑)只是覺得在巴黎的街道上看到了覺得很好看,一回到首爾就換了髮型。
- 周邊反應怎麼樣呢?粉絲說好不好之類的。
挺好的,我是認為粉絲們現在還沒有實際看到。[ 我:不好意思,看到之後表示很衝擊 ]
關於這段時間的空白期:
- 有堅定的自信心呢,休息的期間過得怎麼樣?出道以來不是還沒有像這樣休息過嘛。
是的,製作專輯、喝著酒,也沒什麼特別的度過的,本來專輯就製作了大部分了,因為那件事延期就追加創作了。
- 為什麼去了巴黎呢?
本來想去紐約後來改變了想法。呆了將近兩個月,就像閒良一樣度過了那段時間。想起床的時候起床,肚子餓的時候吃飯,想喝酒的時候就出去喝酒,過得很自由。去巴黎之前有1個人知道,現在差不多有30個人了。(笑)還偶然遇到了高中的朋友,也有新認識的朋友,經歷了各種度過了愉快的時間。
- 真的是驚人的親和力呢,因為也不算100%的空白期,到現在為止堆積的工作也會受影響,不擔心嗎?
不擔心,對人們說的話也完全不會費心思,既是消災,也有可能成為轉折點,我想的比較積極。
- 之前不是也有要忍受不想做的工作嘛,才能繼續給大家聽喜歡的音樂。
雖然做音樂也很忙,但也因此不用對每件事情費心思,也不會特意看SNS或者新聞,周邊人和我說也覺得就那樣。在外國呆了段時間回來後更是那樣,不管怎麼說離開了就也不會經常想首爾。
- 有沒有想再站上舞臺或者思念舞臺呢?
這麼說的話因為是很短的期間很尷尬,比起這個還是要感謝等待我的粉絲們吧,說實話這次去巴黎也是懷揣野心去的,不是玩而是要升級自己,這樣下定了決心。說著我要寫曲子,做運動,學法語,但是兩天左右時間我的決心就消失了。(笑)
關於夢想、音樂與幸福:
- 你之前有在拉斯維加斯的家裡生活,去俄羅斯火車旅行,成為pokemon master各種夢想,現在的夢想是什麼呢?
因為我原來是即興的選擇一樣事情的性格,所以那麼說。現在您說的夢想都沒有了,好像一直那樣,沒有偉大的夢想,今年還沒有定,打算慢慢地想想看,不過還是想經常去旅行。
- 如果要在酒、遊戲、音樂中選第一的話?
音樂是我人生中佔最大的比重這一點是不會變的。不過想擁有更多除了工作之外的個人時間,去各個地方積累一些經歷,對作詞作曲也很有幫助。會受環境的影響,心情也會隨氛圍改變,在巴黎的時候好像就寫了很多歌詞。
- 音樂還是像以前一樣有趣嗎?
當然了,有意思啊。創作的時候不會受到很多壓力,工作的時候累就停下,第二天再重新開始就行了。
- 上次有說過自己的幸福是最優先的,現在還是這樣想嗎?
那個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說幸福,現在也沒有變,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最近很幸福,一直很幸福。
鄭俊英想對粉絲說的話:
走在路上或在餐廳的時候,有走過來說讓我加油的人,我知道是以怎樣的心意說的,我很感謝。不過每當聽到那些話的時候,我就感覺很無力,會有自己的存在其實是很渺小的想法。看sns也是,評論的100%都是'加油',反而有些東西看不到,大家是擔心我難受吧,不過我真的沒事兒,只是對家人、粉絲、周圍的人感到抱歉,我難受的這件事並不重要。特別是粉絲們也想見我,幾個月都不能見面,也不知道我的心理是怎樣的,在想些什麼,對於這個真的抱歉,現在請不要擔心,因為我現在很幸福。
信息量略大,
如果看得頭大的話,就光點開歌聽吧。
抄襲必究,但是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