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春晚釘子戶,「有事您說話」的好人郭子必定佔一席之地。
可在近幾年,我們似乎鮮少在春晚的舞臺上看到郭冬臨的身影了。曾經被人笑談「鐵打的郭子,流水的老婆」,如今這句話也成為了舊歷史。就因為2017年的一句臺詞,郭冬臨毀掉了自己辛苦打拼多年的成果,實在是讓人遺憾不已。
出生在藝術世家的郭冬臨,5歲開始跟著母親一起在演藝界打拼,10歲就可以獨立登臺演出了。在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就讀時,郭冬臨勤奮刻苦的學習專業知識,被老師同學笑稱「戲瘋子」。可正是因為這些曾經的努力,才能在多年後一鳴驚人吧。
1993年,郭冬臨初次登上春晚的舞臺,表演了小品《市場速寫》,煙火氣十足的表演給春晚節目組留下了深刻印象。1995年,他和買紅妹合作的《有事您說話》,正式開啟了郭子的時代。在那之後,他接連21次登上春晚舞臺,成為春晚舞臺上有名的常青樹。
可這一切,因為2017年的一場意外就戛然而止了。這一年,郭冬臨搭檔《家有兒女》中的姥姥一起登上了北京衛視的春節聯歡晚會。舞臺上他們本身表演的作品《取錢》不管是演出效果還是作品立意都很好,可就是因為一句話讓處於巔峰的郭冬臨走下了神壇。
在《取錢》這個小品中,姥姥飾演的大媽遇到電話詐騙。郭冬臨飾演的熱心小夥,在聽到騙子的話時,立馬識破了騙子的手段,勸阻大媽不要給對方打錢。可大媽竟然把好心人當成壞人,兩人爆笑互懟。
可問題就出在這個「騙子」身上。可能是故意設置的口音,騙子全程對話都是使用河南話。郭冬臨在聽到裡面的人剛說河南話,就問了一句「你是騙子吧?」也正是因為這句話,郭冬臨被網友扣上了「地域歧視」的帽子。
尤其是河南網友,一致要求郭冬臨給個說法。中國那麼多種語言,為什麼偏偏選中騙子的口音偏偏就是河南話。況且小品中,所有人都是用普通話對話,為什麼到了壞人的部分就是河南話了呢?
事情愈演愈烈,甚至連律師都出來為他們「伸冤」。一位在西安工作的河南律師,他以地域歧視和侵犯河南人名譽權為由,將郭冬臨一舉告上法庭,要求他向每一個河南人賠償一元錢的精神損失費,並且還要公開向河南人道歉。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河南保守估計有1億人左右。這就意味著,郭冬臨因為這一句話,將面臨一億元的巨額賠償。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最後《取錢》的編劇發聲了。他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公開道歉,並且承認這是自己的失誤,和郭冬臨老師無關。
正主都出來承認錯誤並且公開道歉了,這件事自然也就和郭冬臨沒有太大的關係,當時的那場官司也就無疾而終了。雖然事情本質上並不是郭冬臨造成的,可最終承擔一切後果的,都是這個站在最前邊的人。
有了這個「黑歷史」後,郭冬臨要想再次登春晚就難度很高了。從那之後,郭冬臨就鮮少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了。就連去年和邵峰合作的小品《愛的代駕》,也是在春晚的備選中一波三折。
2019年備戰春晚時,郭冬臨就經常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表示正在積極準備。可不久後,就有小品被斃,無緣春晚的消息傳出。那時滿心委屈的郭冬臨還發了「為什麼???」表示不甘。可就在春晚臨近之際,這個被斃掉的節目突然復活了,郭冬臨激動表示了3次心想事成。最後,郭冬臨和邵峰如願以償的登上了春晚。
除了僅有的這一次問鼎春晚後,其餘時間郭冬臨幹起了副業。在短視頻平臺上,郭冬臨註冊了一個叫做「暖男先生」的話題,時常上傳自己的搞笑小視頻。可是許多媒體都將其塑造成了一個「中年危機下敗給生活壓力,英語放低身段、突破自我的傳統藝人」。
視頻中光頭,一臉笑意的郭冬臨,似乎還是我們記憶中的模樣。每一個小視頻都做的趣味十足,為此吸引了許多路人前去觀看。在短短的幾年中,他竟然成了坐擁兩千多萬粉絲的大博主,被眾人戲稱「短視頻霸主」。
不僅如此,他所拍攝的短視頻閱讀量已經累計百億,影響力極大。通過這個平臺,他有了更多的機會在舞臺上表現自己,讓更多的看到自己的作品。相信在他兢兢業業的不停更背後,更是被喜劇的無限熱愛。
正如他在春晚舞臺上一次次介紹自己時說道的,「我是好人郭子」。他盡力展現著自己的溫暖,把笑聲帶到千家萬戶,讓更多人能夠因為他而快樂。可他的滿心付出,在今年年初卻被網友們惡意解讀,雙方爭吵不休。
眾所周知,今年突如其來的災難毀掉了多少幸福的人家。身為同胞,眾人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渡難關。郭冬臨因為個人的原因停更了一段時間的短視頻,卻被網友路人追著詢問捐錢了嗎?鐵公雞一毛不拔?
在郭冬臨還沒出現時,網友就自發爭吵了起來,還分成了兩個派系。回歸後,郭冬臨第一時間便對此事做出回復。做好事原本只是為了幫助別人,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利用公益兩個字炫耀,甚至以此吸引粉絲。
郭冬臨原本並未在社交平臺上說過任何捐款的事,可輿論的壓力硬生生把他逼到這個地步。他在發文中寫到「人的身體病了,可以治,要是心病了,良知滅了,那可就真完了。本來做這點小事不足掛齒,但為了那些相信我的善人,我就證明一下自己吧」。
在最後,郭冬臨無奈的曬出了20萬的捐款單。可卻還是被網友指責,那麼有名氣才捐這麼點,「小氣」「鐵公雞」等等依舊還是往他身上套。但幸好,54歲的他抵抗住了這些惡評,依舊還是堅守在輸送快樂的道路上,從未停息。
那個充滿夢想的男人,努力地向夢想靠近,卻被一盆冷水潑個透心涼。可是他依舊還在追尋夢想,這條路不通就換另一條路,數年如一日的堅守著。可為什麼總有人那麼一些人,用惡意去解讀別人的夢想。活的陽光一點,不好嗎?
嚴以待己,寬以待人,才是王道。你覺得呢?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