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立董事長用兩個詞來定位「芒果季風」——超夢幻、後現代,關於季風劇場,芒果希望可以兼具高概念強劇情以及對現實的關照。具體表現在,第一是題材類型更真實,第二是創作手法更多樣,第三是表達更貼近現實受眾。
作者:藍二
編輯:王子之
版式:王威
芒果TV影視中心總經理 唐藩
一個巨無霸體在短劇集領域入場了。
湖南衛視與芒果TV聯合推動的短劇「芒果季風」計劃,是在一個多月前的湖南衛視招商會上被初次提及,放在今年短劇集爆發的背景下,湘軍的動作並不令人意外,而數日前的金鷹節期間,這一計劃的合作陣容、播出模式以及首批劇集等等落地信息被一次性釋放,更令行業真正看到了他們在短劇上的決心和力量。
畢竟,相比其他平臺將短劇視作內容精品化的未來趨勢,湘軍則將其緊要性似乎更提了一層。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芒果超媒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華立看來,這是湘軍為應對迫至眼前的長視頻行業危機(比如部分長劇集注水或大成本版權劇,但口碑坍塌的不在少數)而拿出的重要方案。
湘軍的進入,從長視頻平臺維度來看,是所有大角色都已完成入場,而從傳統電視臺維度來看,則是引領性的第一家。臺網聯動的陣仗,高舉高打的姿態,「電影人+爆款團隊+新銳力量」的各方集結,跳脫出固定類型的多元化布局,以及藉助這一動作正在試圖為國劇生產模式爭取變化契機——湘軍的出擊,可能會對整個行業的短劇勢能布局帶來一份加速力。
負責「芒果季風」內容層面操盤運作的芒果TV影視中心總經理唐藩,接受了黑白文娛獨家專訪,來談談他們的短劇布局邏輯。
1
湘軍的真正布局並不算早,但動作極快。
「今年6月,華立董事長提出要策劃一個精品短劇帶,從策劃到拍板,一個月的時間,全集團上下就達成一致,明年就推出,並且打通整個臺網資源來做。」
「芒果季風」劇場,以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為載體,雙平臺共同投入,共同營銷,共同聯播,互動引流。
內容組織和製作層面由芒果TV的團隊負責。唐藩團隊花了兩個月時間,與行業內大量的優秀內容團隊溝通,從市場投遞的300多個項目中,優選適合「季風劇場」的首批項目。
到了8月底,第一個項目,由曹盾、高翔執導,秦昊、尹昉主演的反盜獵題材劇《狂獵》,已經開機。
短劇集的存在,是在長劇集與電影之間開闢出了一個新的創作空間和創作語境,它於內容創作領域的興奮點就在於,很多過去無處呈現的內容題材,現在有了合適的落地載體。
「有時候奔著一些典型的項目去談,討論卻會發現不太符合我們的需要,而創作者翻出一些收藏已久的想法,常常卻會跟我們一拍即合」,「正處保密中」的與陸川導演正在策劃的一個系列化項目,就是這樣的情況。
由此也可以看出,短劇內容領域仍處於「萌新」的探索階段,類型、題材、故事,與短劇體量、敘事特點之間還需進行更多的適配嘗試。就行業第一步的嘗試來說,追求高能敘事、緊湊節奏的懸疑冒險類型天然地成為了短劇的第一塊陣地。
但對湘軍來說,類型化劇場之外,還有更大的企圖。
從「芒果季風」的正式發布來看,無論是站在臺上的導演編劇們,還是獲披露的首批作品,已經覆蓋了政史、軍事、喜劇、懸疑、青春、都市情感等多種題材類型。
「從湖南衛視到芒果TV,芒果本來就是大眾化的平臺,國民度非常高,如果我們做一個類型化劇場,是在將自己的輻射視野收窄。與此同時在我們的考量中,類型化劇場的後續升級方向,不可避免的是在激烈度、尺度上做文章,這與我們的價值導向並不相符。」
更關鍵的是,就像前文提到過張華立對「芒果季風」的定性,短劇的規劃發展,對於湘軍的長視頻內容體系不是一種品類的跟風補齊,而是要來起到升級作用的,這也就更決定了它的多元化布局。唐藩將他們的短劇定位為每一條內容賽道上,處在產品梯隊更頂級位置的類別,對於每一個大眾比較喜歡的基礎類型,他們都要布局上,既形成賽道競爭的差異化,也形成對相應梯隊的帶動升級。
短劇集的存在,是在長劇集與電影之間開闢出了一個新的創作空間和創作語境,它於內容創作領域的興奮點就在於,很多過去無處施放的內容題材,現在有了合適的落地載體。
從「芒果季風」的正式發布來看,無論是站在臺上的導演編劇們,還是獲披露的首批作品,已經覆蓋了政史、軍事、喜劇、懸疑、青春、都市情感等多種題材類型。
「從湖南衛視到芒果TV,芒果本來就是大眾化的平臺,國民度非常高,如果我們做一個類型化劇場,是在將自己的輻射視野收窄。與此同時在我們的考量中,類型化劇場的後續升級方向,不可避免的是在激烈度、尺度上做文章,這與我們的價值導向並不相符。」
更關鍵的是,就像前文提到過張華立對「芒果季風」的定性,短劇的規劃發展,對於湘軍的長視頻內容體系不是一種品類的跟風補齊,而是要來起到升級作用的,這也就更決定了它的多元化布局。唐藩將他們的短劇定位為每一條內容賽道上,處在產品梯隊更頂級位置的類別,對於每一個大眾比較喜歡的基礎類型,他們都要布局上,既形成賽道競爭的差異化,也形成對相應梯隊的帶動升級。
「我們發現市場上幾乎絕大部分短劇儲備都是涉案類項目,所以我們團隊也不得不找一些小說,以及策劃一些話題,讓編劇們去改編創作。這幾年很多劇集走入了一個非常懸浮和套路的模式,季風劇場我們希望可以做到三點,第一是題材類型更真實,第二是創作手法更多樣,第三是表達更貼近現實受眾。華立董事長他是用兩個詞來形容——超夢幻、後現代,我們希望兼具高概念強劇情以及對現實的關照。」
比如芒系根本性的青春基因,儘管一直在出爆款內容,但他們也在思考青春題材要如何升級。
「像今年的《下一站幸福》《以家人之名》,都是偶像元素打底,調和一些現實元素,嘗試偏現實的拍攝手法,但是我們可能又跟那種純北方系的生活劇不太一樣,所以是在摸索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青春現實方向。」
「芒果季風」第一時間邀請張一白導演合作,就是希望在這個賽道上藉由短劇創作進行內容升級,「青春不應該讓大家感覺就是比較輕飄,就是小孩子看的,重要的是怎麼去升級表達它,一定不是說我們現在要做一個高級的東西,就把青春元素給拋棄了,而是說我怎麼去在更高的要求之下,去做更打動人的青春和愛情。青春的質感,這是我們和一白導演一直在探討的東西」。
2
湖南衛視真身出動,對於行業來說,其影響力依然驚人。
與視頻平臺今年在短劇上以新銳創作力量為主力軍不同,「芒果季風」最大的亮點則是將電影圈和偏正劇圈的頂級創作者們,拉到了隊伍中來。
「張一白老師成了我們的義務宣傳員,他看到合適的好項目就會說,你快去跟芒果季風合作。」
在唐藩看來,傳統創作者們對於電視臺依然有情結和信任,願意在這個平臺的支撐下去進行創新劇集的創作;與此同時,臺網聯動帶來的可能性,也對他們形成了非常大的吸引力。
「電影導演們對於來我們這裡嘗試拍電視劇,反饋都非常積極和熱情。」在發布臺上,張一白、陸川、高群書、葉偉民、俞白眉成為了電影圈導演的代表,而唐藩則向我們透露,事實上陳思誠、郭帆、路陽等導演也談到了合作意向,「郭導和路導原本也是要來參加發布會的,因為趕上《金剛川》後期和上映才沒能來」。
電視臺的吸引力,顯然不僅僅在於情結,尤其是省級衛視中收視第一的湖南。如果說優愛騰平臺先探出了短劇的部分創作規律,並完成了短劇的第一輪用戶普及與認知,那麼計劃全年排播的「季風劇場」,就可能從更廣泛的接觸面上,去對傳統收視進行碰撞,在更大更廣眾的樣本層面上,給整個行業一些新的短劇集經驗。
比如在項目製作中,既有習慣長篇創作的劇集創作者從一端向文本的精細化進行,也有電影導演從另一端出發進行電影語言的擴展性嘗試,兩者的各自嘗試可以為處於中間地帶的短劇帶來更多的創作可能性。
又比如,將創新的內容視角,和偏於犀利、高濃度的劇情,落到電視觀眾這樣更寬泛的收視視野中,會影響到真正跨越不同圈層甚至階層的大眾,帶來更深層的觀賞習慣的改變。
而不同於視頻平臺密集播映的方式,「季風劇場」採取周播模式,在時間跨度上拉得更開,若內容足夠好可能會為短劇形成更長的爆發期,相反如果內容吸引力不足,則會讓觀眾在更長的等待更新期中失去興趣。這也就對內容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並且據唐藩介紹,目前圍繞著周播的更合理設計,產品技術層面針對臺網聯動播出互動模式的設計,依然在優化進行中。
整個「芒果季風」是一個跨維組局的狀態,除了電影圈,爆款劇集創作圈,以及正在成長中比較優秀的新創作者,都進入了創作生態之中。一方面,這與創新內容的多元化創作梯隊建設有關,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芒系對於短劇集操作的核心考量。
「第一是好故事,第二是好題材。至於要用什麼團隊去操作,用什麼樣的成本去支撐,只會考慮是不是能達到最恰當的呈現效果,投入本來就不應該被當作一個最大賣點。小的故事,我們就精巧地講,恢弘的故事,我們就做更大的考量。」
這是中國劇集網臺聯動的新嘗試,「芒果季風」計劃將掀起一場怎樣革新的颶風,我們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