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市場復甦之際,管虎《八佰》果斷上映,這個決定,仿佛在平靜的湖面扔下一塊巨石,掀起了千層波浪。沒想到這部電影票房勢如破竹,高歌猛進衝入了30億的大關,這令其他電影都莫敢與之爭鋒。
自然而然,國慶檔則成了其他影片的必爭之地。
國慶檔如果看作是神仙打架,那麼《姜子牙》無疑是旗開得勝,預售票房就破億,如今更是16時破4億。《急先鋒》早在國慶前夕就正式上映,急倒是急,卻沒有先鋒猛衝之勢,《奪冠》名字雖然霸氣,但票房口碑皆不盡人意。
10月2日,截止此篇文章的發布時間,《姜子牙》已經逼近五億大關,票房成績喜人,並且這部電影還破了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就這樣一項來說,已經超過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績。
然而《姜子牙》看似輝煌的票房之下,卻隱藏著不小的危機——口碑崩盤。豆瓣評分只有7.1分,不過是一個及格分,並且相比上映之初的7.5分是呈下降的趨勢。
就連貓眼評分也只有8.5分,淘票票更是低至7.4,這個評分遠低於《奪冠》的9.1分,甚至不如《急先鋒》的8.2分。《急先鋒》已經有被吐槽為爛片的,而《姜子牙》評分更低,那豈不是坐實爛片?
其實並非如此。
我想《姜子牙》之所以票房與口碑成反比,多是源自於對《哪吒》的記憶吧,或許大家以為這是兩部風格相似的電影,結果截然不同。這部電影主題非常沉重,沒有《哪吒》那種逆襲的快感。
同時《姜子牙》的劇情有些鬆散,讓人抓不住主幹。
救一人還是救蒼生,這是《姜子牙》的大主題,同時在這個主題之下,又包含著很多小主題。
想在電影中表現更多東西,那麼導演編劇對情節故事則需要有超高的駕馭能力。顯然《姜子牙》沒有駕馭住。
申公豹一直崇拜姜子牙,但循規蹈矩,不敢質疑權威,可是最後他還是突破了自我,成為了自己心中的英雄。
同時他與姜子牙有著濃濃的兄弟情誼,所以自願陪姜子牙放逐北海,卻掩飾說是天尊讓他來的。
申公豹應該可以更感人的。
九尾狐與天尊做交易,卻被算計,導致全族被鎮壓。她應該是愧疚和痛苦的,但電影中也沒很好地體現。
小九的人生經歷,是無奈而又悲慘的,應該令人心疼的。
《姜子牙》把每個人背後的故事內心展現了出來,但又沒有講透,如同隔靴搔癢。而這些人物,反過來又把大主題給淡化了,所以全片的高潮「幽都山」,並沒有將觀眾的情緒引導出來。
不過這些小主題帶來的思考,卻令這部電影變得有深度。
比如統治三界的天尊,捨棄小部分人拯救大部分人的做法是對是錯?比如天尊封神是守護蒼生還是變相的統治?
這部電影蘊含的意識形態和哲學思考,註定了它不是一部合家歡的「爽片」。也正是捆綁《哪吒》做宣傳太厲害,反差之下,導致觀眾有種被欺騙的感覺,期待值太高,越就越失落,所以有很多低分。
儘管《姜子牙》有劇情發展與人物刻畫有不盡人意之處,但這依舊是一部值得觀看的電影。只是這部電影的票房,註定不會太高,也很難成為黑馬了。當初未播之時,許多人預測它會不會超過《哪吒》的五十億票房,可如今想破20億都是難上加難了。
文丨小五 納蘭澤自媒體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