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11月19日電 11月15日上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揭牌儀式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建設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出席會議並致辭。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王榮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顧海良,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等出席會議。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向波濤主持開幕式。本次研討會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舉辦。
陳旭致辭 張玉光 攝
陳旭在致辭中指出,清華大學有著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優良傳統。近年來,學校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依託,整合全校資源優勢,大力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和發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在清華的設立,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材建設精神的重大舉措,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和助力。陳旭還對基地建設提出了要求,希望基地建設成為課程教材研究領域的專門人才庫和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成為課程教材建設規律研究的理論高地,成為課程教材建設的數據資源平臺,成為課程教材研究成果交流傳播的平臺,成為課程教材建設創新發展的諮詢服務平臺。
申繼亮致辭 張玉光 攝
申繼亮在致辭中對基地揭牌表示祝賀,並介紹了開展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建設的背景與基本情況。他分析了基地所具有的獨特性和重要性,認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這本教材是與學生成長成才關係最密切的,對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他還對下一步的基地建設提出了建議:一要提高站位,要認識到教材建設首先是一項政治任務;二要把準定位,要體現「三個服務」,即服務於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服務於教材管理、服務於教材政策的制定,要做好「三個服務」,就要實現「三個專」,即專業化的隊伍、專門化的機構、專項化的研究;三要增強這門課和這本教材的品味,實現「三變」,即一變多、虛變實、靜變動。
嘉賓共同揭牌 張玉光 攝
陳旭頒發聘書 張玉光 攝
與會嘉賓共同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揭牌。向波濤宣讀了基地顧問、管理委員會主任與委員、學術委員會主任與委員、基地主任與副主任名單。陳旭依次為出席會議的基地顧問、學術委員會主任與委員、基地主任與副主任頒發聘書。
(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王榮華、顧海良、靳諾、吳潛濤發言 張玉光 攝
基地顧問王榮華、顧海良,學術委員會主任靳諾,基地主任、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吳潛濤分別發言,強調了基地成立的意義,指出了基地建設優勢條件與基本思路等。
會上,顧海良還作了題為「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高校思政課教材建設」的主題報告。主題報告由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主持。
研討會現場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基礎課分教指委副主任、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大文,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指委基礎課分教指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樹蔭,國務院學位委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盧黎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指委基礎課分教指委委員、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院長李輝,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王易,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宇文利分別作主旨發言。主旨發言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雯姝主持。
分論壇現場
來自全國50多所高校的從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一線教師、全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標兵和能手以及清華師生代表80多人參加了會議,並就基礎課教材建設的創新與發展進行了分論壇討論與小組討論總結。各位專家學者與一線教師積極為基地建設、基礎課教材建設研究獻言獻策。
與會嘉賓合影 張玉光 攝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遵循,立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聚焦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研究,力爭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政服務、學術交流、資料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不斷實現新突破,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建設構建專業化的支撐體系,成為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研究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的專業智庫。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李晨暉
審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