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杭州大象
拍過日出和日落的人,都知道挺難拍的,由於日出和日落時,光比反差很大,而我們的數位相機寬容度又不高,拍的時候,曝光沒控制好的話,要不成了剪影,要不成了慘白一片。
這次有機會去了寧波象山的一個小島——漁山列島,一個只有十戶人家的小島,但由於已在外海,空氣通透度、海水顏色都比較理想,就試著拍了幾組海上日出和日落,總結了一些經驗,大家一起學習下。
1.裝備:
三角架必備,如果沒帶也沒關係,找塊石頭,架好相機,但注意千萬別讓相機掉到海裡哦。
快門線,由於是慢門拍攝,此物必需,如果真沒有,可以用2秒延時拍攝。
鏡頭,建議選擇廣角,有條件的話,18-55這種狗頭就放棄吧,為了拍攝絲綢般的海平面,我們會把快門放慢,而小光圈會讓快門慢小來,狗頭在F8以下時,畫質會急劇下降。
濾鏡,CPL,GND,ND其實都是可選的
手電筒,這個東西很有用,日出基本上天黑的時候就要出門了,有手電筒,不會摔跤哦,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用處,往下看吧。
看到了沒有?所有裝備都不是必需,我們不是器材控,我們是玩攝影,不是攝影玩我們。
2.相機設置:
格式最好採用RAW+JPG,現在存儲卡比白菜還便宜,不要省了,多備幾張16G+的卡吧。
白平衡,如果你很懶,我建議你用日光模式,但日出和日落色溫急劇變化,所以,最好採用手動調整色溫。其實調錯了也沒關係,如果你採用了RAW,後期隨便你整。
ISO,當然200以下,一是畫面為了細膩,二也是為了快門,所以,有50絕對不100,有100的絕不要200。
拍攝模式,大多數現在相機估計都有日落模式,但我建議你以後拍照都忘記相機有這些創意模式吧,相機有三個檔就夠了,M檔(手動)、A檔(光圈優先)、S檔(快門優先)。今天我們最好用M檔,後面搖黑卡會講到。
3.構圖
有幾個要素,一定要記:
一是海平面一定要水平。
二是太陽的位置,一般你應該把太陽放在畫面的右或左上角處。也就是俗稱的黃金分割構圖法,除非有特殊考慮,初學者切忌把太陽放在畫面的正中央。
三是前景,要考慮太陽在整個畫面中所佔的比例,適當的用前景烘託氛圍,比如樹木,雲彩,石頭等等,沒有前景或天空彩襯託的,就拍一個完整的太陽畫面(一個鹹蛋黃,有啥好拍的?)也毫無美感可言。
所以為了有前景,儘量把機位放低,越低越好,但不要讓海水濺到你的鏡頭上哦。
4.對焦
有人問,你對焦也要講,因為是廣角風景,直接無窮遠好了呀。此言差矣,上一條講到構圖,為了讓畫面有縱深感,我們都會放入前景,那麼,無窮遠的對焦,只會讓這些前景虛掉,正確的對焦,應該是在畫面下1/3處,比如前景有三處巖石礁(如下圖所示),分別是近、中、遠,那麼焦點肯定是中間的位置。如果偷懶(其實我就是),直接調到MF模式,看鏡頭的焦距窗,手工調到1m-3m處,這樣的設置,基本上不會失焦。
5.曝光
這是本文的重點了,下面講的搖黑卡,是這個的進階版。
前面說到日出和日落時,光比反差大,一個畫面的高光區(太陽周圍)和低光區(前景,如巖石)可能會差數十倍。
通過相機的曝光設置,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是點測光,一般我們即不對太陽,也不對前景測光,而是取畫面中度區,那哪裡是這個所謂的中度區呢?一般是海平面,但一定不是太陽旁邊的海平面,如果一個畫面的構圖,採用前面所說的黃金分割法,太陽被你放在左上角,那麼右邊的海平面消失線位置差不多就是了。
第二種方法是直接平均測光,然後曝光再減1/3檔,記住,稍微欠曝點,RAW都能拉回來,天空死白了,基本上後期拉回來的可能性就較低了。
按照如上所說,其實,你仍會發現,你拍出來的片子,還是會有光比問題。怎麼辦?濾鏡可以幫助,GND(漸變灰)是最好的工具之一,由於非本文重點,不展開了。
6.搖黑卡
在長時間曝光下,暗部與亮部的曝光差距會更大。若測光以暗部為主, 亮部必然過度曝光,飽和度不足,層次喪失;若測光以亮部為主,暗部會幾乎 變成黑色剪影,紀錄不到暗部的細節。
剛才說了GND可以幫助控制光比,但不管是幾級的漸變灰,都是死的(即上面灰色的程度),很多時候,需要手動去計算。
所以,人類上場了。在說如何搖黑卡之前,首先要先計算曝光值,搖黑卡的目的,是讓高光區和暗部區域都正確曝光,也就是快門值。
我們假設光圈值是F22,ISO100,A檔(光圈優先),使用半自動的方式測光,先對高光區測光,比如天空,我們測出來是1秒,然後再對暗部區域測光,比如巖石,快門值是5秒,這樣用兩值相減,5-1=4,兩者差4秒。這計算出來的4秒很有用哦,往下看。
有了這個數值以後,開始用三角架固定好機位,構好圖,調到M檔,對好焦,一手拿快門線,一手準備好黑卡——等等,什麼是黑卡?黑卡就是一張黑色不反光的硬紙張。其實這裡的黑卡是範稱,如果手邊真沒有黑卡,鏡頭蓋總有的吧,這東西就是黑卡了。
好了,東西都準備好了,按照我們剛才的測光值,此時,把相機參數設置成如下,M檔,光圈F22,ISO100,快門5秒。對!快門值是暗部區域的值,按下快門前,先用黑卡遮住天空部分,按下快門,保持4秒鐘(剛才兩值相減計算得出來的值)後,把擋在鏡頭前的黑卡拿掉,讓天空再曝光1秒鐘。這就完成了,簡單吧。用相機回放看下吧,整個畫面曝光都準確了吧。
等等,天空與海平面怎麼會有一道比較明顯的線?對,那是黑卡的痕跡,所以下面就讓我們搖起來!
前面動作不變,在用黑卡遮擋的時候,輕微左右晃動,就這樣,多試拍幾次,你肯定能拍出你想要的片子了。
最後說手電筒吧,這東西是神器,由於日出和日落,太陽位置都很低,前景基本上背光,而且需要的曝光量也不一,怎麼辦?人工補光,把手電筒打開,照亮需要補光的地方,記住,也是要搖起來,專業名詞叫——刷牆。但有時候,又要拉快門線,又要搖黑卡,所以,刷牆最好交給你同行的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