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室內盆栽植物最困難的一點,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澆水,對於養花新手來說,學會正確地判斷土壤的乾濕情況,再合理地給植物補充水分,就已經是成功一半了。
上面是白掌盆栽澆水前後的狀態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分辨室內植物什麼時候需要水分,如何檢查盆土的乾濕狀況?判斷室內植物什麼時候需要澆水,這是有很多方法的,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給室內植物澆水之前,一定要了解這類植物的生長習性,它們是否喜歡水分?就比如常見的君子蘭、金錢樹、酒瓶蘭、蟹爪蘭、長壽花、玉樹和虎刺梅等植物,它們都是不太喜歡水分的,需要等土壤完全乾透之後才能補充水分,水多就容易引起爛根、黃葉。
而有一些植物則是特別喜歡水分的,土壤乾燥就容易導致植株乾枯,比如常見的鐵線蕨、鳥巢蕨、波士頓蕨、觀賞竹芋、觀賞椒草、網紋草、翠雲草、姬鳳梨、空氣鳳梨、嫣紅蔓和冷水花等植物,這些植物需要經常澆水,還需要維持較高的空氣溼度,它們才能生長良好,如果土壤長期乾旱,葉子很快會幹枯。
1.用手指測試土壤是否乾燥
用這種方法來測試土壤是否幹透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使用一些疏鬆透氣和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沙壤土栽種植物,如果是用園土栽種植物,手指是很難插入盆土下的。
監測土壤的乾濕狀況時,並沒有太多花裡胡俏的技術,只是要將我們的手指輕輕插入土壤中,就可以檢測土壤的乾濕狀況,並且可以測試到土壤的乾燥程度,如果土壤表面看起來幹了,但土面下還是潮溼的,那就要延後澆水,等土壤稍微幹透了,再給它們補充水分。
上面是鷹爪十二卷
當然,如果是特別喜歡水分的植物,在春夏生長季節可以及時給植物澆水,維持土壤微微溼潤的狀態。
上面是黃金葛(花葉綠蘿)
有些植物養在室內盆栽後,基本就不用怎麼澆水了,特別是一些大型的盆栽綠植,包括常見的一葉蘭、虎皮蘭、蘆薈、金錢樹、龍血樹、千年木、琴葉榕和發財樹等。基本都是25~30天以上,才需要澆透水一次的,在冬天更要控制澆水了。
2.用棍子或乾燥木棒測試土壤乾濕
檢查花盆底部的土壤是否缺水是非常關鍵的,不要被表層乾燥的土壤欺騙了。
有些朋友給盆栽植物澆水時,只是澆一點點,甚至只是土面上澆一點水,澆水沒有完全澆透,土壤下面還是很乾了,植物的根部就無法吸收水分,這樣澆水肯定會導致植物黃葉。
所以每次澆水要緩慢地澆,直到盆底排水孔處有水慢慢地流出來,就達到澆透水的效果了。
我們可以用到一次性的筷子,或是一些乾燥的木棒,來測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最好是選擇一些沒有經過染色處理的乾燥木棒,甚至可以用到乾燥的雪糕棒。
將乾燥的木棒插入土壤中,要避免弄傷植物的根部,沿著盆沿的土壤插進去,再過20~30分鐘後再取出來,就可以檢測到土壤的乾濕情況了。
將木棒取出來之後,如果整根木棒都是比較幹的,那就要及時澆透水一次,如果木棒底部還是比較溼潤的,那就證明土壤下面還有水分,可以過幾天之後再測試,如果土壤幹透了,再給它們澆透水。
3.是否有枯萎和下垂的葉子?
如果發現植物整個植株都已經低垂了,葉子缺乏水分。出現低垂蜷縮的情況,並且植株底部的葉子已經開始枯萎乾脆,那就需要及時澆透水一次了。
植物的葉片上是有很多氣孔的,是用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如果土壤中沒有足夠多的水分,這些植物就會關閉氣孔保持水分,也就是停止了呼吸作用,整棵植株就會開始低垂枯萎。
就比如常見的盆栽白掌,它有一定的耐乾旱能力,但如果土壤長期缺水,整個植株的莖葉都會低垂下來,看起來就像攤大餅一般,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澆水一次,還要往葉片上噴一些霧狀水,擺放在通風遮陰處,過了3~4個小時,澆透水後的盆栽白掌就能慢慢恢復健康,它的葉子會重新挺立的狀態。
對於這些過度缺水,導致莖葉低垂的植物,澆水的時候一定要緩慢,要保證50%以上的環境溼度,葉子要適當清潔。
想要讓盆土完全澆透水,還可以用到「浸盆」的方法,就是準備一盆清水,將盆栽浸泡在清水裡,讓盆土緩慢地吸收水分,水面上會冒出氣泡,過了10秒鐘左右,土壤就完全吸飽水了,就可以拿起來瀝乾水分了,這樣就可以保證土壤能完全溼透。
注意:
上面是水分過多,導致葉子腐爛的白掌
當然盆栽白掌的植株出現低垂的情況,也有可能是土壤過度潮溼導致的,如果土壤一直是處於溼潤或積水的狀態,就會引起爛根,植株就會低垂,甚至會有葉子發黃腐爛的情況,不過這些狀況都是很容易判斷的,看一下盆土的乾濕就可以了。
如果盆栽白掌出現爛根的情況,一定要將整個植株拔起來,將爛根的部分切除,並且要將病葉清除乾淨,浸泡殺菌溶液之後,重新用新的盆土栽種。
4.檢查是否有葉子發黃?
這種情況是很容易判斷的,盆栽植物是否澆水過多或過度乾旱,植物的葉子都會表現出來的。
如果你發現植物的葉子邊緣處和葉子尖端開始變得比較幹,摸起來比較脆,葉尖乾枯,那就是由於過度缺乏水分或空氣溼度過低導致的,需要及時增加環境溼度,並且將乾枯的葉子剪掉。
如果枝條底部的葉子也乾枯了,那一定是土壤過度缺水,光照過度強烈,或者空氣過度乾燥引起的,需要及時澆透水,並且搬到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避免暴曬。
5.根據土壤的顏色
這一點就全靠經驗了,可以根據土壤的顏色來判斷土壤是否有幹透。
平常養護植物的時候,如果發現表層的土壤已經幹得發白了,那盆土就已經幹了一段時間了,就需要及時澆透水一次了。
如果只是表層土幹了,但是土面下還沒有幹透,那也別先急著澆水。
6.掂量盆土的重量
平常我們養護植物時,一定要注意定期檢查植物的生長狀態,偶爾可以將植物端起來掂量重量。
另外,養在窗臺上的植物,還要注意定期轉盆,每隔兩三周將花盆轉動180度,這樣為了枝葉受光均勻,植株會長得更加整齊。
平常澆透水之後,可以用手掂量一下盆土的重量,等過了一段時間,土壤完全乾透的時候,再重新掂量一下花盆的重量,這樣就可以了解了本土乾燥和溼透時的不同狀態。
後期只需要將盆栽拿起來,就可以了解土壤是否有幹透了,盆土越輕就越需要水分。
7.土壤乾濕測量儀
對於喜愛養花的朋友,又不想用太麻煩的方法探測盆土的乾濕狀況,就可以買一些土壤乾濕測量儀,只需要將儀器插在盆土裡,就可以檢測出土壤的溼度。
如果顯示的溼度過低,那盆土肯定是完全乾了。土壤乾濕檢測儀,刻度範圍一般都是在1~10的,1是表示非常乾燥,而10則是表示特別潮溼。
有一些土壤乾濕測量儀還可以檢測土壤的pH值,它們的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對於想要偷懶的朋友,可能會比較適合。
不過,我們還是要自己總結一下養花的一些經驗,不要太依靠這些電子產品。土壤是否乾燥,其實在植物的葉片上都有表現出來。
給室內盆栽植物澆水時,並沒有固定的時間表,一定要根據土壤的乾濕狀況合理地澆水。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澆水的頻率,包括盆土的排水狀況,環境光照,溫度和空氣溼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