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戀》
現如今的熱搜上會時不時的出現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詞條,比如:什麼固定同行人、宇宙鴻荒、宇宙少年等等,而若是點進去就會發現這些詞居然代表的是情侶。不過這種"情侶"可不是真正的情侶,而是從一開始的小眾,變成現在大眾的"CP"文化。
像是"固定同行人"、"宇宙鴻荒"不過是所謂的"CP名"。而隨著"CP文化"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並喜愛,演藝圈看到了其可以帶來的巨大收益,便開始了大量的"CP炒作"。但其實早在80年代,中國就出現了最初的"熒幕cp"——郭凱敏和張瑜。
CP是英文couping的縮寫,是情侶、配對的意思。最早源於日本的同人圈,一開始只是用於二次元的世界——比如動漫、漫畫的角色。在90年末,這種CP文化開始傳入中國,逐漸將其應用到小說、影視劇領域。到了現在,則是應用於現實中,一切可以進行配對的人物。
《一起來看流星雨》
"CP文化"流行於中國的時間,應該是在2008,2009年,無數浪漫偶像劇層出不窮的時期。比如2009年《一起來看流星雨》的播出,堅強的楚雨蕁與霸道的慕容雲海,這兩人歡喜冤家的相處模式,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蕁海CP"就此而生。
雖然"CP文化"在中國流行的時間比較晚,但是它卻早在80年代,就已經出現在中國觀眾的面前了,只不過當時大家並沒有"CP"的明確概念,只覺得這部劇好甜,男女主之間的氛圍也太"粉紅"了吧。用現在"CP圈"內的話來說,就是太好看了。
這部劇就是1980年播出的電影《廬山戀》,飾演男、女主的演員便是郭凱敏和張瑜。他們可以說是,中國內地影視圈的第一對"熒幕CP"。要知道在思想還比較傳統的年代,電視劇裡牽個小手都是小心翼翼的,而這部《廬山戀》居然是中國的第一部吻戲。
《廬山戀》
尤其是在張瑜飾演的"周筠",在郭凱敏飾演的"耿樺"的臉頰上,落下淺淺一吻後,兩人滿臉羞紅的模樣,讓觀眾大呼甜蜜。也是因為這部戲,兩人"情侶"的身份深入人心,很多不知情的路人觀眾,還以為兩人真的是情侶。
因此《廬山戀》受到了非常多觀眾的喜愛,甚至創造了"在同一家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紀錄——放了6300多場。郭凱敏和張瑜更是憑藉這部電影,證明了自己的演技,成為了一線當紅演員。但其實在出演《廬山戀》之前,二人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狀態。
張瑜自華山中學畢業後,就進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開始了自己的演員生涯,憑藉著自身優越的條件。在進廠的第一年,就參與拍攝了電影《一分之爭》,之後又出演了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的影片《青春》,飾演金阿燕一角,並在《啊!搖籃》中因為出色的演技,廣受好評。
張瑜
可即便觀眾們對張瑜的演技認可度很高,但是她的知名度依舊不是很高,只能算的上是"小明星"。不過張瑜並沒有氣餒,反而一直十分努力的鑽研自己的演技——有空的時候,就會觀摩當時著名演員們的影片從中學習,並尋找自己的不足點;也會主動詢問導演,這場戲這樣演行不行,需不需要再進行一些調整。
正是因為張瑜堅持不懈的努力,所以才可以在《廬山戀》——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出現時,緊緊握住了它。張瑜當時試鏡的時候,幾乎是一遍過,當場就定下了女主角的位置。而《廬山戀》中張瑜的出色演技,更是讓她獲得人生中第一個獎項"百花獎",躋身於一線演員。
《廬山戀》
之後,張瑜憑藉著《巴山夜雨》的精湛演技,獲得了"首屆金雞獎",等到1981年,她更是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一年內連獲四冠的演員——金雞獎、百花獎、文匯獎等等,星途一片光明。至於,郭凱敏進入演藝圈的過程,與張瑜有一點點的不同。
郭凱敏是在自己還未中學畢業的時候,就被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星探發掘,召進了廠裡。從此他對演藝事業,有了濃厚的興趣,他飾演的第一個角色是一位海軍小戰士,顯而易見,這是一個小配角。因此郭凱敏並沒有太大的名氣,但是他的運氣卻非常好。
郭凱敏參演的第三部電影,就是與張瑜合作的《廬山戀》,在劇中十分相配的兩人,還上演了一出吻戲,這極大刺激了當時的觀眾。而之後郭凱敏更是,與當紅一線女演員龔雪合作《好事多磨》,又獲得了一次居高不下的熱度,眾多觀眾開始關注起了他。
郭凱敏
郭凱敏在兩部影片中精湛的演技,也讓他一躍成為了一線演員。等到1987年,他更是首次執導了處女作《洋涇浜兄弟》,只不過獲得的反響平平。之後,他又相繼做過主持人,參與舞臺劇演出等等活動,更是和幾個朋友一起創建了影視公司,直到現在他還活躍在銀幕上。
既然"CP"是可以被粉絲配對出來的,那自然是有真有假。郭凱敏與張瑜雖然先後又合作了幾次,但是兩人始終沒有走在一起,反而是有自己的家庭,不過他們兩人的婚姻經歷既相似又不同。
郭凱敏一直對演藝事業抱有熱情,不只想做演員,也想當導演、當投資人拍自己的片子。但是當時的影視業發展時好時壞,但是郭凱敏對自己很自信,一直都堅持投資。然而因為他專心於投資影視業,忽略了家庭,引得妻子十分不滿,最終選擇與郭凱敏離婚。
郭凱敏
就在郭凱敏遭受到愛情與事業的雙重打擊時,他的現任妻子劉曉春出現了,她非常支持郭凱敏的事業,一直都在一旁為他加油打氣,因此兩人的婚後生活非常甜蜜。至於張瑜與她丈夫張建亞,還是由郭凱敏介紹相識的。
只不過張瑜正當紅的時候,她並沒有乘勝追擊,反而是選擇了去美國深造。在交通、科技這麼發達的現在,能抗住異地戀的情侶也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說在當時科技比較落後的時代了。長達幾年兩人分隔兩地,張瑜與丈夫張建亞的感情終究是變淡了,於是張瑜回來後,兩人就離婚了。
張瑜
與郭凱敏不同的是,張瑜離婚後便一直保持著單身,她將所有的熱愛都放在了影視創作上。1993年,張瑜從中國臺灣返回內地,內地的影壇,終於等來了她的回歸,她也沒有辜負影迷們的期望,同年她就獲得了表演藝術家特別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