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雷米導演的《蜘蛛俠3》,因為包含了眾多的反派,而令人印象深刻。這部電影的評價也並不是很好,許多影評人都認為,電影中眾多的反派,造成了敘事的混亂。其實,山姆·雷米本人也承認,在這些反派中,他並不想將毒液加入到內。
毒液這個漫畫角色,首次登入電影的大銀幕,是在山姆·雷米的《蜘蛛俠3》電影中,但是這個角色的塑造在當時並不是很成功。蜘蛛俠在電影的大銀幕上,有著一段有趣的歷史。早在2002年,山姆·雷米就推出了他的第一部蜘蛛俠電影。當時託比·馬奎爾扮演的彼得·帕克,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很快,蜘蛛俠的故事就迎來了續集。
山姆·雷米導演的《蜘蛛俠》,被認為重新定義了現代超級英雄類型,成為夏季大片,而《蜘蛛俠2》則提高了所有超級英雄電影的標準,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最有影響力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一。遺憾的是,《蜘蛛俠3》卻不是這樣。在山姆·雷米的第三部蜘蛛俠電影中,蜘蛛俠要與三個反派對抗,其中就包括了毒液。《蜘蛛俠3》因其次要情節過多而飽受批評。要是當時的索尼電影公司沒有催促山姆·雷米將這個角色統一加入電影中的話,《蜘蛛俠3》所遇到的問題,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綠魔」哈裡·奧斯本的加入,是因為山姆·雷米想要結束,他從第一部電影開始就建立起來的故事情節,沙人的加入,則是因為山姆·雷米認為這個反派在銀幕上,會具有出色的視覺魅力。另一方面,山姆·雷米根本沒有考慮讓毒液加入,但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阿維·阿拉德要求他將毒液加入到電影中。山姆·雷米本想加入禿鷲,作為這部電影的第三個反派,然而製片人認為,山姆·雷米太過於依賴於自己喜愛的反派,而不是照顧到觀眾感興奮的角色。至於為何山姆·雷米不讓加入毒液,是因為他不喜歡違背自己的個性,但是在製片人的要求下,他還是同意了拍攝一部取悅電影公司和觀眾的電影。
山姆·雷米承認,當他研究電影中的角色時,他承認《蜘蛛俠3》的毒液並不是粉絲們所期待看到的,因為特效看起來非常的奇怪,而且埃迪·布洛克直到最後,才變成了毒液。除此之外,毒液在這部電影中刻畫得非常的失敗,他更多只是推動了其他惡棍的陰謀,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反派。在《蜘蛛俠3》受到了許多責罵後,製片人阿維·阿拉德後來也表示,不應該強迫導演做他不喜歡的事情。
當然,毒液的銀幕之旅,並沒有因為《蜘蛛俠3》的失敗而止步。多年後,索尼開啟了湯姆·哈迪的《毒液》時代。雖然影評人並不是很看好這部電影,然而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反應卻很積極。由於蜘蛛俠如今可以同時出現在索尼和漫威電影宇宙,所以蜘蛛俠和毒液的相遇,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