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6天,8月27日下午,CWF華語國際編劇節2020首場活動——「人工智慧遇見影視編劇」華語編劇產業推動論壇,在北影節主會場懷柔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北京名赫集團主辦,北京名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北京海馬輕帆娛樂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共吸引了約50家編劇相關的團體和機構在此匯聚,一起致力於促進編劇產業的工業化、專業化發展。
CWF華語國際編劇節組委會秘書長/名赫集團副總裁楊麗君、電影《八佰》編劇胡坤、海馬輕帆創始人/CEO 劉笑逸、名赫文化首席創意官徐衛兵、凡影諮詢創始合伙人李湛、影視工業網創始人/CEO盧放林、芒果桃禧陽光互動娛樂總裁孟麗華、《女兒國》編劇王倬庭、製片人魯巖、導演黃雷等嘉賓出席了此次活動。索尼影視、環球影業、恆業影業等公司代表均有到場,熱播的劇集《白色月光》的編劇王安安也在美國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了論壇。
論壇以「編劇產業如何擁抱人工智慧?」為主題,以內容為核心,以故事為原點,以產業為連結展開深度討論,輸出的多種觀點令人有所啟發。
-應運而「聲」, 多方聲音助推協作力量-
當下兩大熱映影視作品《八佰》、《白色月光》的編劇受邀參加活動。電影《八佰》的編劇之一胡坤,同時也是網絡劇《隱秘的角落》的劇本策劃,他在現場對編劇產業化如何健康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擔任熱門都市情感懸疑劇《白色月光》編劇之一的王安安,也談到了對編劇產業化之路的建議,他們認為,CWF華語國際編劇節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希望有更多的行業人員借著這樣的活動發生更多的對話,讓同行之間有更多的交流。
-多方集智,科技賦能編劇產業-
在過去的幾年中,CWF華語國際編劇節立足行業前沿,為推進編劇產業化進程而努力。因此,本次論壇匯聚多方力量,剖析最新視角,聚焦人工智慧對影視編劇行業的影響,探討編劇行業的變革與機遇。
在前進的過程中,CWF華語國際編劇節感受到了科技帶來的推動力。楊麗君表示:在過去的許多活動中,我們收穫了行業內外人士的支持,也獲得了一些成績。就如,在第二屆評選中,與阿里影業投資的海馬輕帆人工智慧合作,用大數據技術的思維模式,為編劇創作開拓新思路,藉助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力量,從近千本徵集劇本中選拔出一部喜劇題材和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優秀作品,目前已經進入開發籌備階段。帶著對未來趨勢的疑問和思考,CWF華語國際編劇節也將開啟品牌轉型之路,融合產業集群,賦能編劇產業,讓故事驅動更多產業。
在談到AI與編劇產業的關係時,海馬輕帆創始人/CEO 劉笑逸說:「未來,AI與編劇一定是相互融合的,海馬輕帆在這些年的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劇本數據與業務數據,利用產研結合的優勢直接將AI用於自身及影視製作產業鏈上。同時,我們也是全國最早啟用NLP技術,對敘事性文學作品進行研發的公司。加以十幾年積累的編劇行業的豐富經驗,所以這是一個天然的跨界結合改變行業固態的技術創新。」
CWF華語國際編劇節也將與海馬輕帆攜手,共創更多模式、共拓更多渠道,共同助力編劇產業化升級,並肩為編劇產業賦能。
-腦洞大開,各路高人各抒己見-
AI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為許多行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升級的可能。當AI遇上影視編劇,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在名為」AI賦能編劇產業「的圓桌論壇中,名赫集團文化集群首席創意官徐衛兵、海馬輕帆創始人/CEO劉笑逸、製片人魯巖、凡影諮詢創始合伙人李湛、導演黃雷腦洞大開,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度討論,現場乾貨滿滿,金句頻出。
-轉型煥新,前瞻產業創造未來-
無論從環境角度還是專業角度,2020都是影視行業的變革之年。隨著CWF華語國際編劇節2020品牌「熠星計劃」啟動, 其品牌也進入了轉型煥新之年,楊麗君表示:CWF華語國際編劇節將持之以恆地推動編劇產業化發展,挖掘好故事、好劇本、好編劇,尤其是好的編劇公司,不斷積聚力量,助力推動編劇工業化進程。
論壇現場,楊麗君與編劇胡坤共同發布了CWF華語國際編劇節青島和廈門活動的前導海報。名赫文化首席創意官徐衛兵也發起了編劇企業聯盟倡議,影視工業網創始人/CEO盧放林、芒果桃禧陽光互動娛樂總裁孟麗華等均表示響應,願為編劇產業添磚加瓦,近日在芒果TV上線的中國首部雙線互動影集《叩響明天》,目前已在CWF華語國際編劇節平臺上得到大力支持。
後續,CWF華語國際編劇節將推出一系列品牌活動,「編劇產業聯盟計劃「也在籌備當中,歡迎有發展潛力的、國際視野的、有實力、有創新精神、力爭一流的編劇廠牌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