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福康公主為何悲劇一生?罪魁禍首是這個原因

2021-02-07 網易

2021-01-06 10:53:21 來源: 李小松影劇天下

舉報

  之前倍受關注的宋史正劇《清平樂》終於落下了帷幕,塵埃落定,多少人還沉浸在福康公主一生的悲劇中無法自拔,其實公主的悲劇在冥冥之中早有註定,佛說萬般皆有因果,這個因自然是仁宗親手種下的,只不過這個苦果被他親手餵給了自己唯一的女兒。

  

  宋仁宗時期,這是史書所記載的北宋的一段太平盛世,在宋仁宗統治期間,四海昇平,文人士子的才能得以被君主賞識,晏殊、範仲淹、歐陽修、韓琦等名士輪番上陣,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些的前提都離不開一位賢明的君主,王安石曾有言:「仁宗為君,仰畏天,俯畏人。」這句話可以說是仁宗一生執政的準則,身為君主,他執政如持杆,如履薄冰,平衡朝局各方勢力,為了廣開言路,他統治的時期,諫官的權力達到了最大化。宋朝有不殺言官的制度,又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諫官死諫的事情屢見不鮮,這便是宋仁宗造就的時代。

  

  少年時代的仁宗,生母健在卻不能見,終究是成為了心底永不可見光的耿耿於懷,生母逝去,這份愧疚終於是變成了內心深處對母家無法釋懷的虧欠,這也是以後仁宗一心想把福康公主嫁給生母侄子的主要原因!由於自己對生母的愧疚,想要把有公主尊榮的女兒嫁到生母家,為母家添光,沒想到生母家只是市井小民出身,惡毒的婆婆,還有隻圖公主這個尊榮的夫婿,讓從小被仁宗親自教養長大的福康公主和這個家庭格格不入,從此福康公主墜入了萬丈深淵!

  

  有人說,為什麼仁宗可以護著囂張跋扈的張貴妃,卻不能成全最愛的福康公主的幸福呢?答案很明顯,仁宗寵愛張貴妃,而張貴妃卻是一個孤女,她沒有強大的母家,朝臣嚴格把控張氏一族的升遷,剩下的只不過是君主對哪位妃子多些寵愛而已,朝臣自然不會對仁宗寵愛張貴妃發表多大意見。

  而福康公主的婚事卻沒有那麼簡單了,作為仁宗唯一的女兒,公主的婚事一不小心就會打破帝王苦心經營的朝局平衡,這也是仁宗為何不把福康公主嫁給公主初戀曹評的主要原因!仁宗口口聲聲說曹評太過花心,不是公主良配,然而實際上,卻是身為帝王的仁宗在皇后身上看到了自己最怕的先太后的影子,他怕後宮皇后的勢力過於強大,所以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把唯一的女兒嫁給身為皇后侄子的曹評!

  

  只是他為了掩蓋自己的害怕而說是因為曹評過於花心,實在太讓人失望。曹評若是花心大蘿蔔,又怎麼會有後來扶著懷孕的妻子,彼此相愛的模樣呢?想必當公主親自看到曾經被自己的父親說是花心的人,如今卻是一副好丈夫好父親的模樣,心裡苦楚會更多!

  身為一位父親,宋仁宗希望女兒有一位忠心不二的丈夫,生母家侄子自然成了最好的選擇,同時也成全了自己對生母的愧疚,可是這樣一場得到群臣稱讚的婚事,卻將自己生動的女兒打入了無間地獄,身為最受寵愛的皇家公主,天之驕女,卻有一朝被逼夜扣宮門,打破了這個時代最嚴苛的規則,一石激起千層浪,將皇家公主的醜聞放到朝堂之上,最終也將仁宗和福康公主推到無可選擇的絕境。

  

  仁宗的執政理念,強勢的臺諫制度,使得仁宗無法像一個普通的父親一樣憐愛女兒,更不可能像一個有權有勢的父親一樣,將女兒救出苦悶的婚姻。而仁宗最大的錯誤就是為了成全自己對生母家的愧疚之心,親手把自己的女兒送入了這段讓福康公主倍受煎熬的婚姻。他的一生,成為了天下人心中的仁君,卻沒有做成女兒心中的好父親!

  

  身為君主,這樣一個多重身份下的人,顧全一面必然丟失另一面。仁宗為福康公主選的婚事,沒有打破他維持的朝堂的平衡,沒有給諫官反對的理由,甚至得到了群臣的稱讚,也彌補了自己多年對生母的愧疚。他認為給福康公主選了天下最合適的婚姻,最合適公主的人,就會讓女兒一生幸福,實際上,正是由於仁宗的這多方考量多方取捨,才造成了福康公主一生的悲劇。

  

  所以說而造成福康公主悲劇一生的罪魁禍首是——生在帝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熱劇《清平樂》,歷史中真實的福康公主
    清平樂福康公主與梁懷吉近期熱播的清平樂引來無數人的追捧講述的是宋朝文化是中國文化歷史中的豐盛時期另外劇中的公主的感情也是我們關注的焦點,講述歷史中真實的公主福康公主與梁懷吉的故事。宋仁宗的子女稀少,福康公主是宋仁宗最寵愛的女兒,她冰雪聰明,孝順可人,在萬般寵愛的長大,梁懷吉是福康公主身邊的宦官,面容乾淨,顏值又高,從小伴隨公主以起長大,「影子在公主的腳下,懷吉在公主的心裡」這是《清平樂》中梁懷吉對公主的守護與深情。
  • 清平樂:福康公主為何會愛上一位宦官?
    朝中官員紛紛為李瑋求情,揭露公主的罪過。嘉祐七年,李瑋哥哥代為上奏請求和離,公主終於離開不愛之人。但沒想,宋仁宗病重之時,預感自己時日無多,內心對李家的愧疚再次溢出。他升公主為兗國公主,李瑋恢復為駙馬都尉。兩人不復相見,做著有名無實的夫妻。宋仁宗駕崩後,福康公主的待遇便不似從前風光了。公主駙馬日漸形同陌路,連公主生病,李瑋也不聞不問。
  • 任敏《清平樂》:患精神病、鬱鬱而終,誰是趙徽柔悲劇的兇手?
    她的一生,雖貴為公主,備受宋仁宗寵愛,但婚姻悲劇,最後更是因為婚姻患上精神病,鬱鬱而終,年僅33歲,悲劇一生。 任敏的趙徽柔,在《清平樂》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講述她的一生,反映了當時的宋朝文化、反映了宋仁宗的無奈,反映了仁宗和大臣的博弈。
  • 《清平樂》:福康公主被婆家欺負,為什麼?宋神宗卻為她出頭了
    熱播劇《清平樂》接近尾聲了,整部劇主要是講述宋朝宋仁宗(王凱飾演)的一生,還有皇后、張貴妃的感情事,而在劇裡,沒有宮鬥反而官家(王凱飾演)最疼愛的福康公主徵柔(任敏飾),她的感情事十分吸引觀眾。古代的女子到了婚嫁的年齡,都是&34;,連公主、王子都是無法自己主宰,哪怕是疼愛與不被疼愛,都是如此。不是出身高貴的公主們就能如願嫁個好的夫婿,平安、幸福的過一世,說不定是個悲劇呢。
  • 《清平樂》中公主的悲劇原因是什麼?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該劇由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改劇由小說孤城閉改編,然而不同於小說中男女主為主線。電視劇中開始以宋仁宗,曹皇后為主角,增加了很多前朝的戲份,增加了這部劇的厚重感,而不是古裝言情劇。劇中的服化精美,布景美輪美奐,儘可能還原北宋年代的人情面貌。這幾集正式進入到小說悲劇開始,任敏飾演的徽柔已經嫁入李家,然而這正是徽柔悲劇的開始。
  • 清平樂沒有交代的:福康公主下場悽慘原因有三,可惜一個都沒躲開
    熱播劇《清平樂》已經落下帷幕,劇中趙徽柔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一個太平盛世的大宋公主,命運卻是如此慘澹,沒法決定自己的夫婿也就罷了,就連自己的家務事也被眾多臣子拿出來不斷鞭撻。福康公主與駙馬李瑋幾次三番都沒能離婚。兩個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就這麼硬被捏合在一起。嘉祐八年,宋仁宗駕崩,七年後,鬱鬱寡歡的福康公主最終離世。
  • 福康公主悲劇一生,分析了她的性格特徵之星座篇,終於找到了答案
    情竇初開的小姑娘做夢都想嫁給這個有顏有才的神仙哥哥。奈何官家不允,徽柔為了成全爹爹對母族的孝道,同意以公主的軀殼嫁入李家。歷史上的李瑋也是很有才華的,要不然仁宗也不會為心愛的女兒選了他。奈何駙馬低調,畫作完成就丟棄,所以留作不多名氣不大,又不善言辭。因此,即便他有再好的內在,沒有神仙顏值,是無論如何也入不了「顏控」公主的眼。
  • 福康公主那糟心的婚姻生活——帝女的情感遠沒有《清平樂》精彩
    仁宗不許,理由是李瑋並無過錯,雖不能取悅公主,也無致命過失。《清平樂》播到這個時候,劇情並不明朗,公主與懷吉與李瑋,究竟會糾纏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按《孤城閉》的結局,公主與李瑋最終解除婚姻,懷吉與她,有再堅強的愛情,最終還是沒結為愛侶,而是隔牆相望。
  • 熱播劇清平樂,福康公主愛上一個宦官,她的下半生令人不由唏噓!
    熱播劇清平樂,福康公主愛上一個宦官,她的下半生令人不由唏噓!大宋嘉祐五年,一個消息傳播了傳遍了宋朝人的耳朵,那就是宋朝第一老實人,駙馬李瑋被一個宦官給綠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福康公主和內侍太監梁懷吉的故事,故事還要從福康的老爹官家說起,他是一個劉皇后包養的孩子,他的親媽李氏,在宮裡其實就是一個透明人,沒人重視,當官家繼位後一直都想補償李家,於是他機靈的小腦瓜想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和舅舅家結親,這樣的話李家和趙家就變成一家人了,親上加親
  • 《清平樂》:張貴妃為爭寵,陷害福康公主,幸江疏影深明大義
    《清平樂》:張貴妃為爭寵,陷害福康公主,幸曹皇后(江疏影飾)深明大義。正在騰訊視頻熱播的古裝傳奇劇《清平樂》,最近更新的劇情更加吸引人,隨著宋仁宗最愛的寵妃張妼娢的上線,原本平靜,一片祥和的後宮開始熱鬧起來,是非不斷。
  • 宋仁宗嫁女,為何釀福康公主終身悲劇?趙家病史才是害人的根
    福康公主與李瑋的婚姻就是一場悲劇,嚴重傷害了兩個家庭。福康公主的一生,可以用幼時閨中可愛、出閣可恨、晚景可憐來形容。宋仁宗給他選擇的夫婿李瑋,是母親家族子弟,其人絕不平庸,只是長得醜不中公主心意。源於對母親的懷念之情,仁宗將兩個最愛的人捏合在一起,豈料婚姻不是算術題,被強扭在一起的二人,最終釀成了婚姻悲劇。
  • 愛情不美滿,婚姻難湊合,清平樂中的福康公主最終走入了一場悲劇
    這個女人便是宋仁宗的長女——楚國大長公主,也就是《清平樂》中的那位被宋仁宗趙禎始終捧在手中的明珠—福康公主。楚國大長公主薨逝的消息傳入宮中,宋神宗當即決定,親臨駙馬府邸去送別自己這位大姑媽,自己幼年之時,曾隨父皇入宮,多在大姑媽宮內停留玩耍,只是後來姑媽與駙馬復婚,父皇不久登基即位,雙方再見面的機會便少之又少了,但有著先前的那層關係在,無論如何自己還是應該去送一程的。
  • 歷史劇|《清平樂》:公主想離婚,為何這麼難?
    如果福康公主在仁宗死後遭遇李瑋的虐待,為什麼不再次回到皇宮去?這其中還有一個隱藏的原因:英宗登基以後,仁宗晚年還在宮中的幼女不得不將宮室讓出,給英宗的公主居住。福康公主實際上已經沒有「娘家」可回,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司馬光當初說公主不可能久住皇宮,竟然不幸言中了。但是,也正是因為強烈要求公主回到無愛的婚姻中,反而推進了公主的死。
  • 在正史上,宋仁宗的長女福康公主的結局如何?
    看過《清平樂》這部電視的朋友應該都會為徽柔公主與內侍梁懷吉之間的愛情故事所感動。但歷史上的徽柔公主的結局卻比電視上更加慘烈。徽柔公主也就是福康公主,福康公主是宋仁宗最喜愛的女兒,說是被寵上天也不為過。宋仁宗的子女皆早夭,作為當時僅有的健康長大的福康公主自然非常受寵。
  • 史解熱劇《清平樂》:福康公主真敢夜叩宮門?真相比大劇更狗血!
    史解《清平樂》:福康公主真敢夜扣宮門?真相比大劇更狗血!歷史上的福康公主:4歲差點和親,婚後遭受虐待,33歲抑鬱而終!01/《清平樂》中的福康公主改編自網絡作家米蘭lady所寫的古代言情小說《孤城閉》的古裝大劇《清平樂》,一開播就吸粉無數。該劇主要講述了北宋仁宗長女福康公主趙徽柔和內侍梁懷吉之間的繾綣愛情故事。
  • 理清《清平樂》情感線,為何這五位女子影響了宋仁宗一生?
    分別是太后劉娥,郭皇后,曹皇后,張貴妃和愛女福康公主。劇中的趙徽柔的歷史原型就是福康公主。福康公主對仁宗來說意義非常,因為仁宗子嗣少,尤其是成年的少之又少,福康公主曾是仁宗十幾年裡唯一的孩子,這就可以理解仁宗為什麼這麼寵愛這個女兒了。福康公主還是宋朝第一個有冊封禮的公主,仁宗可是說是女兒奴了。但是宋仁宗為福康公主選的駙馬可不咋地。也是宋仁宗對生母李氏的愧疚,想抬高李家的地位,宋仁宗把女兒嫁給了李瑋,李瑋是宋仁宗舅舅的二兒子,是仁宗的表弟。
  • 一部《清平樂》讓我們心疼劇中的徽柔公主,網友:來世不生帝王家
    最近比較火熱的電視劇《清平樂》,讓喜歡追宮廷歷史劇的朋友們又虐了一把,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裡面的徽柔公主。從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是大宋最耀眼的明珠。徽柔公主是宋仁宗最寵愛的女兒,仁宗盼了很多年,才盼來這個孩子。是仁宗第一個女兒,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是仁宗唯一的孩子。所以非常寵愛,想讓她做天底下最幸福的姑娘,他也確實做到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寵愛。
  • 清平樂:徽柔下嫁李家!悲劇拉開序幕,公主的不幸到底是誰的錯?
    目前從電視劇來看,徽柔和懷吉註定會是分離,只是公主作為劇中最被寵愛的角色,卻得到了這樣的結局。公主之殤,背後深層原因到底是為何呢?悲劇的根源,在於公主的性格。公主出生的時候,宋仁宗曾經立下誓言,要讓這個他第一個來到人間的孩子,做全大宋最快樂的孩子。所以公主從小到大,是趙禎的心頭肉。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但凡和徽柔有關的事情,仁宗都是特殊對待的。
  • 比《鶴唳華亭》的太子還慘的,是《清平樂》中的福康公主趙徽柔
    然而,《清平樂》中的福康公主,那個宋仁宗最喜歡的女兒趙徽柔,卻比蕭定權還慘,這三苦都佔全了,所以大家提起徽柔,始終意難平。趙徽柔是宋仁宗第一個子女,第一次做父親的他,興奮不已。他給徽柔按照皇太子出生的規格辦了慶典。宋仁宗給趙徽柔的封號也是最高規格的。徽柔聰明乖巧,深得宋仁宗歡心。宋仁宗對她寵愛有加,並說要讓徽柔成為天下最快樂的公主。
  • 宋仁宗有多渴望子女長壽,從僅存的4位公主稱號就可以看出來
    王凱、江疏影、任敏主演的古裝歷史劇《清平樂》已進入尾聲,儘管這部劇的口碑褒貶不一,還是讓很多觀眾感受到了宋朝的制度文化和生活氣息,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宋仁宗趙禎的一生。,因此受盡了皇帝的寵愛,也正因此,福康公主被寵壞了的性格造成了她的婚姻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