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見聞VIP」APP 作者樂鳴,為見聞付費會員文章,現作為粉絲福利免費試讀放出歡迎下載「見聞VIP」,即時見證歷史。
導讀:財政、貨幣與戰爭。
黃金從昨天美國時間上午11點鐘的時候開啟新一輪的狂飆,直接誘發因素是美國民主黨嫌1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太少,提出需要3.4萬億美元!
同時,黎巴嫩首都發生蘑菇雲大爆炸,市場有點擔心中東火藥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後來以色列和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黨都否認;再後來,黎巴嫩的調查結果顯示是港口2750噸易燃易爆品出現意外;再再後來,川普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美國軍方認為這看起來不像是生產設施爆炸,更像是襲擊造成的爆炸)
總體上來看,黃金開始狂飆的直接誘因就是民主黨的3.4萬億。
由於市場原先預期是本輪實施1萬億美元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但如今民主黨不同意,並提出3.4萬億,這表明兩黨要最終達成協議,肯定需要在1萬億基礎之上加碼,預期規模變成了1-3.4萬億之間。
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的避險情緒(財政刺激計劃出現不確定性),但本輪刺激通過是大概率事件,「問題」出在更大規模。
01財政貨幣政策更大的規模意味著,美國財政部目前1.8萬億的現金可能在本輪刺激後就會打光,需要向市場大幅淨增發美債,來為下一輪財政刺激「蓄力」。
但問題是,在如此低的收益率下(目前10年期美債只有0.5%),市場可能不願吃,也吃不下下一輪的大規模美債增發;同時,美國財政部也不太可能通過提高收益率的方式來吸引更多市場資金(因為美債規模已經太大,債務/GDP比率已經快速從年初的100%左右,快速爆升至超過120%,過高的利率將讓美債無以為繼——如果最後算下來未來稅收連利息都付不起,那就「完了」)。最後只能由美聯儲買單。
國會的僵持造成了市場預期的連鎖反應:更大的財政刺激➡️更大規模的美債淨髮行➡️美聯儲比預期更早以更大規模擴表。
上次黃金牛市和本輪黃金牛市背後都有同樣的推動因素,即美聯儲的擴表,但這一次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幾年前甚至連「想不不敢想」。
首先是財政擴張的速度前所未有:美國建國以來用了兩百年時間才跨過了1萬億美元累計債務的門檻,如今美國的債務擴張速度是1個月1萬億美元;同時,美聯儲的擴表的預期前所未有:在上輪危機中,美聯儲雖然進行了三次QE,但每一次QE都是有規模上限的,而這一次美聯儲的許諾是至少買多少,至多……「上不封頂」。
這種無上限的財政和貨幣刺激力度,讓市場的預期也找不到「錨」,繼而導致黃金價格向上狂飆。
02黃金成為正收益資產另一個史無前例的預期是,黃金通過市場的預期,正在成為正收益資產。
黃金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之所以被「束之高閣」,不僅僅是因為金本位本身的崩潰,從投資角度來看更是因為黃金本身無法產生真實正收益,頂多跟通脹同步。由於其他資產真實正收益的存在,導致持有黃金將出現負的機會成本。
黃金一直以來這樣的地位,正在目前情況下快速改變。
目前無風險收益率的基準,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只有0.5%,而美國今年核心通脹水平將超過1%,導致持有黃金會有0.5%的真實正收益。當然,未來美債收益率繼續下行至0附近,而美國通脹進一步上升將是大概率事件,並導致黃金的真實正收益進一步上升。
更為關鍵的是,黃金真實正收益的預期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由於債務規模的過度膨大,各國已經很難在10年內提升無風險收益率,而隨著逆全球化趨勢的進步一加深,通脹長期有上升趨勢。
總體效果就是,無風險收益率與通脹間的差值傾向於長期維持較大差值,有利於黃金長期保持真實正收益率。
03戰爭預期最後一個此前難以想像的黃金助推因素,是戰爭的陰霾。
在核威懾、保證相互摧毀的現代戰略制衡的格局下,大規模戰爭仿佛是難以想像的。
但是,局部衝突的可能性卻越來越高,而戰爭一旦打響,未來路徑將非常不可控。
目前黃金的漲勢,從速度上來看,已經超過了上一輪單純由流動性預期驅動的牛市,說明地緣因素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地緣驅動的黃金牛市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上漲特別猛烈,但牛市持續時間相對較短。
以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的第一個黃金牛市為例(以前是沒有黃金市場的,因為黃金的價格是固定的):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黃金由於流動性推動走出了長達7年的大牛市,金價從1972年底的63美元,一路漲到1979年底400多美元/盎司。1979年底,地緣因素加速了金價上行:1979年11月發生了伊朗挾持美國人質事件,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使得金價快速直線飆升。
圖:1979年11月黃金「大牛市」以瘋狂的速度飆升
但是,只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黃金牛市過早終結:持續2個多月後,黃金就在1980年1月見頂,並開啟暴跌。
圖:1980年黃金創出900多美元的歷史新高之後暴跌
進入地緣預期推動之後的黃金牛市,其不確定要比單純流動性推動的牛市高很多,因為裡面的不可控因素更多:本國央行和財政的節奏可以人為控制,但沒有人知道鬥爭前進的方向和速度。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