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影視作品,帶你看懂美國大選

2020-10-29 環球銀幕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今天,甚至之前的幾個月,你一定或多或少參與了這部四年來最狗血「美劇」的上演。



無論老川或是拜登誰能當選,這場選舉早已刷新了人們對「喜劇」的認知,以及對美國的認知。



話說,如何成為美國總統,這些年來在好萊塢也講了不少故事。


緊張的故事情節,不斷反轉的劇情和代入感,讓這些影視劇很大程度上成了我們這些局外人的「大選入門指南」。


無論是「選舉人票」、「搖擺州」等術語,以及明面上的謾罵,私底下的黑幕,銀幕上應有盡有。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9部影視作品,帶各位看懂「美國大選」。


從初選開始...


《總統殺局》



初選,就是美國各政黨,主要是民主、共和兩黨先選出一個代表該黨的總統候選人。


如果對面黨派的候選人處於劣勢,拿到本黨的候選人資格,離當總統也就不遠了。


在喬治·克魯尼自導自演的《總統殺局》裡,就演繹了一位民主黨候選人——莫裡斯。



如果贏下黨內初選,前途一片大好。


不過,他需要先搞定一位手握大量票源的俄亥俄州參議員,如果這位參議員倒向對手,一切將功虧一簣。



這名參議員卻向莫裡斯提出交易,以國務卿的要職換取支持。


問題在於,莫裡斯並不喜歡他,二人政見也不和。


關鍵時刻,瑞恩·高斯林飾演的競選經理成為左右時局的關鍵。



但他不得不面臨「為理想毀掉前途」和「為前途泯滅操守」的抉擇。


最終,和很多美國政治電影一樣——理想大崩壞,靈魂大出賣。



另外,片中還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超級星期二」。



這一天,美國多個州將同時舉行黨內初選。


3月15日還被稱為「第二個超級星期二」,票數最集中的五個州將舉行投票,其中就包括了本片發生地俄亥俄州。


俄亥俄州,是美國大選最著名的「搖擺州」之一。


那麼,該如何拿下「搖擺州」?


《關鍵一票》



美國大選期間,每個州選民的投票結果只能決定該州「選舉人票」的歸屬。


選舉人票全美國 538 張,得票超過半數當總統。


該州人口的多少,確定選舉人票數的多少。


俄亥俄州面積不大,但人口全美第七,擁有 18 張選舉人票。


同時,民主共和兩黨在這裡都沒有明顯優勢,所以為了這 18 票,他們都不惜斥巨資去爭奪,這就叫「搖擺州」。


2000 年小布希與戈爾的競選中,戈爾就是因為最後在佛羅裡達少拿了 537 張普通選票而丟掉了這個搖擺州,最終以 266 :271 的選舉人票數輸掉了競選。


在《關鍵一票》中,凱文·科斯特納飾演的小人物就是一位自己的一票將決定美國總統歸屬的人物。



然而,這位老兄卻是一個要啥沒啥的Œ屌絲,離婚、失業、酗酒……投票就是為了哄女兒開心。



突然之間,他成了全國的焦點,究竟自己要投給誰?


如果票數一樣,該怎麼辦?


《副總統》



可以說,美國大選的一切,都在這部戲裡。


這部劇圍繞一位極其不靠譜的副總統和與她同樣不靠譜的團隊展開。


映射了當今美國社會在一群不靠譜人的領導下走向更加不靠譜……



故事中的女副總統原本是個擺設,但總統中途被彈劾,她竟一夜間升級為總統……


可是還沒來得及高興,又要馬上投入連任。



這過程中洋相、黑幕、狗血段子齊飛……還出現了兩次平局。


最終,一個你看劇覺得最沒存在感的人當了總統……


川普如果連任真不是笑話


《天生贏家》



你可能會有疑問,老川口無遮攔,「反智」,侮辱女性,侮辱少數族裔,應對新冠疫情一通騷操作,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支持他?



因為他真的道出了很多美國底層保守派民眾的心聲。


也或許,真真切切代表了美國越演愈烈的民粹主義潮流,代表了在全球化和移民潮衝擊下失去安全感的美國人的聲音。


畢竟,他已經贏了一次希拉蕊


在蒂姆·羅賓斯自導自演的《天生贏家》裡,他扮演一位民謠歌手。



靠鼓吹「吸毒該死」、「掙錢有理」、「政府都是陰謀家」等煽動性言論最後居然成為了參議員……



競選,最怕的還是豬隊友……


《規則改變》



總統候選人都會挑個副手做競選搭檔,如果自己當上總統的話,那麼副手就是副總統。


一般來說,副總統其實沒啥實權,最大的作用就是當替補,如果總統掛了、殘了、變植物人了、被彈劾了,副總統就自動接任總統。


從競選角度說,一般會選擇與自己優勢互補的人當副手。


比如當年資歷尚淺的歐巴馬就選擇了「老江湖」,如今的總統候選人之一拜登作為副手。



而歐巴馬的競選對手,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就被自己的「豬隊友」,競選搭檔薩拉·佩林坑了。



在《規則改變》裡,伍迪·哈裡森飾演的麥凱恩和朱莉安·摩爾飾演的薩拉·佩林惟妙惟肖地把這段故事展現到人們面前。



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美國這些政治人物,你可能會知道雖然薩拉·佩林是一個很棒的演說家,還是阿拉斯加州長,但事實上這位姐姐對外交、經濟、國家安全的了解還不如一個小學生。


說白了,誰是普京,哪兒是朝鮮,哪兒是韓國,誰策劃了「9.11」,估計還沒你清楚。



你可能會問,這麼二的人物,怎麼能混進總統大選?


《規則改變》也說得很明白——


薩拉·佩林是女人、是辣媽,共和黨需要拉攏女性選民;


她一口氣生了5 個孩子,反墮胎、虔誠、重家庭、愛國,符合保守派選民價值觀;


共和黨也一時衝昏了頭,沒做太多考察就選了她。


儘管薩拉·佩林作為政客可以將智囊團為她準備的十萬個為什麼倒背如流,但紙包不住火,還是遭到媒體的連番炮轟。



但從選情上看,薩拉·佩林並沒拖太多後腿,《規則改變》也沒有取笑她的意思。


只是如今美國大選的遊戲規則早就改變了,選總統一定不是選那個資歷最深、最有經驗、最正派、誠實、有能力的人,而是選明星,選最出風頭,選口號喊得最響的那個人。這也是這部劇的片名和主旨。



會有境外勢力幹預麼?


《諜影迷魂》(1962)



當年希拉蕊應對郵件門的策略之一就是將一盆黑水潑向普京。


就連川普也曾經表示希拉蕊團隊對自己的污衊是受了普京指使。


有一段時間真是心疼大帝,吃著魚子醬還要就著馬桶水……



拍攝於1962 年的《諜影迷魂》曾被視作最傑出的政治驚悚片。


講述了一名美軍士兵被俘洗腦後成為敵方國家的殺人工具。


而他的任務,就是刺殺總統候選人,以讓一名潛伏多年的蘇聯間諜成為美國總統……



競選團隊究竟有多強大?


《作戰室》



社交媒體的興起,讓人越來越沒有主見。


美國大選,實質上就是一場經營自身的同時玩命詆毀對手的宣傳戰……


總統候選人只需要做聽話的木偶就好,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經過競選團隊的包裝。


1993年拍攝《作戰室》就跟隨了比爾·柯林頓的競選團隊參與了當年的大選。



鏡頭裡的競選總部真讓人以為是進了傳銷組織,簡陋而嘈雜,文件和報告胡亂堆放,電話響個不停。


競選團隊中很多「常春藤精英」們穿著T恤、牛仔褲、大嚼爆米花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


不間斷的頭腦風暴,最終那句打敗老布希的話——「這是經濟,笨蛋」恰恰就出自某個靈光乍現的時刻。



政治目標能跟理想主義共存麼?


《風起雲湧》



這部影片在1998 年柯林頓性醜聞期間上映,隱喻的是誰明眼人一下就看得出來。


片中約翰·特拉沃爾塔飾演的總統候選人到處沾花惹草,連多年好友的親閨女也不放過。



艾瑪·湯普森飾演的妻子則「深明大義」,甘願為老公擦屁股。



影片以一位年輕競選顧問的視角展開。


一面要面對未來總統的種種下作,一面要昧著良心收拾殘局。


最終,一個躊躇滿志的年輕人變成了冷酷無情的老油條。


如何在選舉中搞個大事件轉移公眾注意力?


《搖尾狗》


歐巴馬在2012 年競選連任的時候,颶風「桑迪」肆虐美國東海岸,這時的他立刻擺出一副親民總統的架勢,慰問災區,親近災民。


不停發自己有多麼多麼心繫災區之類的推特,最終成了戰勝對手羅姆尼的關鍵。



將公眾注意力轉移,是展現候選人危機處理能力的大好機會。


由達斯汀·霍夫曼和羅伯特·德尼羅兩位影帝聯袂出演的《搖尾狗》就講了一個「人為製造大事件」的故事。



總統在競選前夕被爆出性醜聞,於是孤注一擲請來一位好萊塢製片人,炮製了一場根本不存在的戰爭,用愛國熱情重新引導輿論。



電影是電影,我們其實不用入戲太深。


美國大選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各種「門」,也不是各種醜聞,而是當各大團體吵得不可開交時,網絡博客、自媒體(你甚至可以把維基解密也算上)、算法、大數據……已經無聲無息地,從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操縱、改變並顛覆了這個世界。


生活在這樣的媒體時代,不知該不該慶幸。

相關焦點

  • 五部電影看懂美國大選
    最新一屆美國總統大選就將揭出分曉,美國迎來了史上最不受歡迎的兩位候選人。這麼說是因為10月份一項針對美國年輕人的民調顯示:23%的18歲至35歲美國人認為,寧可讓流星撞毀地球,也不願希拉蕊和川普中任一人當選。
  • 關於美國大選,這10部電影知道的太多……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9部影視作品,帶各位看懂「美國大選」。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2020)導演: 艾倫·索金  編劇: 艾倫·索金主演: 埃迪·雷德梅恩 / 艾利克斯·夏普 / 薩莎·拜倫·科恩 /  更多...
  • 看完這部禁片,也就看懂了美國大選
    今天,美國大選到了決戰日。 目前投票已經終止,但計票結果還未出來。 孰勝孰負,尚未定論。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川普本屆已經拿下了多個搖擺州的選舉人票。
  • 2020美國大選,帶你看清這24小時的大起大落
    2020年11月3日,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總統大選日。在長達幾個月的拉鋸戰後,拜登和川普終於迎來最後一關:大選數票。圖源:Fortune競選關頭,難免有些動蕩,美國各地商家也未雨綢繆,早早關門,擔心大選結果出爐後,會有人示威遊行鬧事。
  • 2017豆瓣9+榜國產影視作品僅14部, 竟有9部是紀錄片
    作者:抽抽涼   來源:傳媒大眼影視測評組 對於影視從業者來說,能交出一部口碑、市場雙豐收的作品,難度不亞於在鋼絲繩上保持平衡。這樣的標準對國產影視行業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在對去年豆瓣評分破9的各類影視作品進行收集整理時,我們發現躋身9分榜的國產影視作品,14部中竟有9部都是紀錄片。
  • 美國大選2020時間倒計時 美國大選支持率現狀如何?
    美國大選2020時間倒計時,美國大選支持率現狀如何?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是指美國第59屆總統選舉。美國實行總統制,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美國總統選舉制度為選舉人團制度。根據現行的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美國總統任期4年,可以連任一屆。2020年美國大選時間為11月3日。
  • 為什麼美國的大選日總是在星期二?
    導讀: 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北京時間9日中午),美國大選投票結果將正式公布。但是不管是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還是兩年一次的中期選舉,美國的全民大選日總是在11月的星期二進行,你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 美國大選計票結果實時更新 2020美國大選計票結束時間
    目前,美國大選的計票工作還在進行當中。根據福克斯新聞網的統計,共和黨候選人、現任總統川普獲得214張選舉人票,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獲得264張選舉人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統計則顯示,川普和拜登目前分別獲得選舉人票213票和253票。得到選舉人票超過270張的候選人將獲勝。
  • 美國大選實時票數統計 美國大選實時票數更新
    據美聯社和福克斯新聞等多家媒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北京時間周三(11月4日)16:27,2020美國大選實時票數統計:拜登238VS川普213。目前大選陷入了膠著狀態,暫未有媒體宣布獲勝者。2020年美國大選好戲或許還在後頭?關鍵搖擺州仍未公布最終結果。
  • 《美國大選》的真人秀結束了,這裡還有四部美劇幫你了解美國政治
    雖然結果已經塵埃落定,但是見過大世面的本姑娘也不禁感嘆:論套路,還是美國人深啊!雖然大選的過程跌宕起伏堪比美劇,我等吃瓜群眾看得不亦樂乎。但是估計這會兒心塞的還是美國人民吧,美國人民在川普和希拉蕊之間選一位美國總統的心理陰影面積的話,大概和面對「馬蓉和葛天你更喜歡誰」「你媽和我掉水裡了先救誰」這樣的問題一樣吧。
  • 2020年美國大選對美股有什麼影響?美國大選美股會怎麼樣?
    富國銀行證券(Wells Fargo Securities)策略師警告稱,「大選日」過後,市場波動性或將大幅上升,而非下降。  「通常情況下,你可能會認為選舉日是超級波動的,」富國銀行證券宏觀策略主管麥可•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美東時間周二(9月15日)表示。
  • 2020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美國大選2020結果公布時間
    周一(11月9日)亞市早盤,現貨白銀震蕩上漲,目前交投於25關口上方。美國大選方面最新消息,當地時間7日,拜登率先獲得270票,美國媒體宣布拜登獲得勝利,將成為下任總統,這引發了川普的不滿,受此影響,美元五連跌再創新低。
  • 美國演員布萊恩·丹內利去世 生前出演一百多部影視作品
    4月17日,據外媒報導,美國資深演員、製片人、導演、編劇,兩度獲託尼獎的布萊恩·丹內利於當地時間4月15日晚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家中逝世,享年81歲。據其女兒伊莉莎白透露是自然原因去世,與新冠無關。布萊恩·丹內利生前出演一百多部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其中因出演《推銷員之死》、《長日入夜行》而兩獲託尼獎。2000年曾經憑藉《推銷員之死》獲得金球獎電視電影類最佳男主角。國內影迷對他的作品比較熟悉的除了《第一滴血》,還有1985年朗·霍華德導演的科幻片《繭》。參演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尋找顧巴先生》、《拳頭大風暴F.I.S.T.》
  • 2017豆瓣9+榜國產影視作品僅14部, 其中竟有9部都是紀錄片!
    傳媒內參導讀:2017年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14部國產影視作品,有9部都是紀錄片。可見,國產影視作品的口碑與市場關注度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態勢,進而造成一種國產影視作品想拿高分,就必須先遠離大眾的錯覺。在對去年豆瓣評分破9的各類影視作品進行收集整理時,我們發現躋身9分榜的國產影視作品,14部中竟有9部都是紀錄片。除了一部《白夜追兇》外,其餘國產高分作品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評分人數少。國產影視作品的口碑與市場關注度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態勢,進而造成一種國產影視作品想拿高分,就必須先遠離大眾的錯覺。
  • 美國大選2020結果公布時間 美國大選2020時間線一覽
    2020年總統大選的重要日期:  9月29日:第一次總統辯論,凱斯西儲大學和克利夫蘭診所,俄亥俄州克利夫蘭。  辯論原計劃在印第安納州的聖母大學舉行,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該學校取消了主辦權。  10月22日: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貝爾蒙特大學,田納西州納什維爾。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最新消息 美國大選誰當選了美國總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消息,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確認了選舉結果。  報導稱,拜登預計將獲得306張選舉人票,而川普預計將獲得232張選舉人票。選舉人票總計有538張,而要獲得總統職位,需要270張票。
  • 美國大選美元會升值嗎?美國大選美元是漲還是跌?
    美國大選引爆全球輿論,也導致金融市場巨震。除了美國大選之外,當地時間周三美國還將迎來美聯儲決議!目前由於郵寄選票,使得大選開票仍在進行,主要是在賓州、密西根州等六大搖擺州……  由於大選結果的不明朗,整個市場依然圍繞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黃金多空也繼續膠著。
  • 全球最大色情網站美國大選時這波操作把我看呆了!
    江湖上可謂一直流傳著Pornhub的傳說,一組數據帶你看懂為什麼說它是全球最大色情影片分享網站之一這件事當然還是要跟本月全球最熱門政治事件——美國大選掛上鉤了!  美國大選剛開始進行投票時,所有美國用戶打開pornhub首頁,看到的不再是各種色情片的預覽圖,而是替換成了一則通知,從早上9點一直到晚上9點,貫穿一整天
  • 美國脫口秀演員艾傑西:一副墨鏡為啥這麼重要,大選還是帶貨?
    美國脫口秀演員艾傑西:一副墨鏡為啥這麼重要,大選還是帶貨?歡迎收看觀察者網獨家系列視頻「大選小事」,我是脫口秀演員艾傑西。 現在離競選只有(不到)40天,美國24小時都有人聊大選。但我在中國媒體上看到的大選內容大多只搏眼球、沒有內容。所以我做這個系列,是希望大家能了解大選、消除誤解。看小事兒,了解大選。 這期的主題:拜登的墨鏡!
  • 一文看懂Facebook、YouTube、Twitter如何備戰美國大選
    據報導,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俄羅斯人在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上發布各種真假難辨的消息,煽動美國選民的情緒。經過四年的充分準備,這幾家網際網路巨頭如今都在極力確保今年11月的大選不再重蹈覆轍。他們花費數十億美元提升網站安全性,完善政策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