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各地減塑限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

2020-12-22 騰訊網

「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及餐飲外賣和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今年年初,我國加強版「限塑令」對部分地區作出明確要求。

臨近2020年底,我國多個省市(區)在推進「限塑令」方面加快了腳步。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市出臺相關塑料汙染治理政策法規。

浙江、河南擴大試點範圍,京版「限塑10條」變化較大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以下簡稱80號文)。隨即新一波限塑浪潮蔓延至全國各地。從3月19日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的公告,到11月23日湖南省發改委和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湖南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持續近一年的限塑浪潮與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就目前出臺的相關文件來看,涵蓋範圍比80號文要求更廣。比如在浙江,80號文只對杭州、寧波做出要求,但浙江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等9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辦法》加入了第3個試點城市紹興。在河南,80號文只對鄭州做出要求,但河南省印發的《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加入了洛陽、濮陽、許昌三市。」季君暉說。

此外,上海新版限塑令著重強調塑料製品的源頭減量、循環使用、再生利用和環保處置,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明確提出分階段目標和系統性治理要求及任務措施。

季君暉表示,目前來看,我國多數省市都以80號文為基礎,結合各地實際,發布相關政策意見,其中北京發布的新版限塑令變化較大。

11月10日,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就《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與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條」為北京市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汙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以加大減塑力度。

京版「限塑10條」不僅加強對堂食的管控,還針對外賣平臺明確了更多鼓勵措施。如在2021年底前,北京市鼓勵外賣平臺在點單環節設置「無需餐具」等選項,並給予積分等形式的獎勵,鼓勵通過發放平臺「專屬綠色優惠券」等措施引導消費者進行綠色選擇。此外,網購環節也將「減塑」。相關規定明確,到2020年底,北京全市郵政快遞及電商配送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要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要達到95%以上。

「可降解」是高頻詞,但不是「萬靈藥」

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可降解」一時成為各地出臺文件中的高頻詞。

什麼是可降解材料?可降解塑料是指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物質的材料。這類可降解材料是在熱力學和動力學意義上均可降解的材料。按降解的外因因素來分,可分為光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

那麼,可降解塑料是治理塑料垃圾的「萬靈藥」嗎?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海洋項目專家楊松穎告訴記者:「近年來,像生物塑料這樣的可降解材料變得受歡迎了,不論是生物基塑料(bio-basedplastic)還是生物降解塑料(biodegradableplastic),其需求在不斷增長。但我們應當注意,這些塑料同樣有其局限性。」

一般而言,可生物降解塑膠袋使用天然材料製成,如用玉米澱粉、木薯根、甘蔗等可再生資源製成,或由糖和脂質經過細菌發酵轉化形成天然聚羥基脂肪酸(PHA)。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降解需要高溫條件。「可生物降解」這種說法可能會讓消費者誤認為這些袋子可用於家庭堆肥,或者能夠自然而然地在環境中迅速分解,實際上大多數可生物降解塑料只能在高溫下分解。目前,只有焚燒廠才能滿足這些條件,自然環境中很少能實現。

WWF最近發布的淨塑自然研究報告《中國塑料包裝再生現狀白皮書》,梳理了中國塑料回收和再生行業中關於塑料包裝物產業鏈的回收和再生現狀,評估了垃圾分類對於塑料回收再生帶來的影響。報告顯示,塑膠袋的可降解替代品與不可降解的材料相比,其價格是後者的3倍以上。可降解替代品的經濟性是現實挑戰。

報告指出,目前針對塑膠袋、紙袋和可堆肥塑膠袋的比較有不少研究。在環境影響表現方面,塑膠袋質量輕,和紙袋相比,其生產過程中能耗和水耗較少。紙袋作為替代品,其溶水性好,不易對動物產生纏繞、構成生命威脅。而其他替代產品如無紡布袋,須重複使用10次以上甚至百次以上才能起到替代作用。

「我們不能一看到可降解,就與環境友好劃等號。當前,替代技術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以市場上販售的可降解塑料餐具為例,絕大部分僅能在工業堆肥條件下處理才能夠實現降解,隨意丟棄或者進行垃圾填埋並不能達到預定的降解效果,如果進行焚燒處理則與普通塑料無異。國內現有的廢棄物管理體系沒有對可降解塑料進行分類處理的機制,也缺乏相匹配的工業堆肥設施;只有在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情況下,可降解塑料才能發揮應有作用,國內目前處理條件尚未成熟。」楊松穎說。

可降解塑料成為大自然循環系統的一環,能否期待?

目前,可降解塑料替代一次性塑料的風潮正在興起。但WWF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可降解塑料年產量為40萬噸,遠不能滿足其作為替代性材料的需求。此外,可降解塑料在工藝和性能上仍需不斷完善,以滿足環境和供應的要求。

「由於生物可降解性完全取決於最終的環境條件,並且難以預測,因此任何類型的塑料都不應大量進入自然環境。」楊松穎表示,不要試圖讓大自然循環系統回收塑料,而應該讓塑料在循環經濟中被重新定義價值。材料性能需要改革,替代技術可以升級,但必須與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延長塑料產品使用周期以及加強塑料製品管理等舉措並行。

12月1日起,《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海南進入「全面限塑」階段,將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使用。

目前,海口市部分商超已提前試用全生物降解塑膠袋,農貿市場將全面停用傳統塑膠袋。與傳統塑膠袋相比,全生物降解塑膠袋上面還多了一個二維碼。

「這個二維碼也是電子監管碼。掃描後,你可以快速識別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真假,獲取這一塑膠袋的生產企業、批次、成分等信息。而且在一次性餐具的最小銷售包裝上也可以找到這個二維碼。」季君暉告訴記者。

海南省已經率先邁出一步。限塑令還將在全國更多省市發揮作用,改變國內乃至全球的塑料供應鏈。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循環普惠專委會秘書長蔣南青表示:「塑料供應鏈與全球貿易體系關係緊密,中國的限塑行動對於實現全球總體回收目標和減緩氣候變化都非常重要。全球供應鏈的發展需要各國共同協作,中國的產能和技術、實踐和應用可與全球分享,貢獻中國在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塑料汙染治理方面的經驗。」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減塑限塑應準確把握方向與目標 使用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源頭減量、循環利用才是根本》

編輯:周亞楠

相關焦點

  • 一起加入必勝客「少塑派」 爭做綠色減塑人
    12組家庭的小小環保志願者在現場學習環保知識、製作環創手工,為減塑環保代言!活動旨在呼籲減塑限塑從我做起,通過家庭一起帶動全社會加入必勝客「少塑派」行動,少用塑料,做綠色減塑人,推動綠色環保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進家庭。
  •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問題...
    近期,商務部發布有關辦法,要求相關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告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回收情況。食品夥伴網依據相關法規,結合收到的企業諮詢,歸納整理了與食品行業相關的禁塑限塑、回收報告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答:禁止使用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針對的是餐飲行業,預包裝食品不在此次禁用範圍內。   問:預包裝食品中隨附的塑料餐具是否要換可降解材質?   答:預包裝食品包裝中隨附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不在此次禁用範圍內,不需要替換為可降解材質。
  • 減塑日 一起來做「少塑派」——必勝客發起減塑倡議 呼籲消費者...
    11月28日,為積極響應政府對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必勝客發起減塑倡議,呼籲消費者共同加入到減少使用塑料製品的行動中。同時,上海、杭州和廈門三個城市率先上市環保包裝,包括紙吸管、紙袋,以及生物降解塑膠袋,2020年底,中國內地所有必勝客餐廳將停止使用塑料吸管。
  • 減塑環保新探索 酒店領域將採用可降解減塑方案
    倡導綠色環保,酒店行業減塑行動持續升級。作為酒店業推行環保措施的主要方向,在沐浴產品方面升級新的減塑措施成為新趨勢。近日,又有酒店集團大力推進減塑措施,以沐浴產品為突破口,推出行業領先的可降解減塑方案,致力於停止使用客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 必勝客發起減塑倡議 呼籲消費者共同行動
    同期,全國36個城市的餐廳將把現有包裝更換為紙袋或生物降解塑膠袋,預計一年可節省約9千萬個塑膠袋和7千萬支塑料吸管,預計相當於每年約減少1000多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眾所周知,塑料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土壤、海洋、生物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一起來揭秘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一起來揭秘 今年1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 關於減塑環保必勝客做了件大事 而且還做得挺漂亮
    11月28日,為積極響應政府對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必勝客發起減塑倡議,呼籲消費者共同加入到減少使用塑料製品的行動中。塑料吸管換成了紙制吸管,原來的塑膠袋也換成可降解的塑膠袋。外賣的包裝盒也被哈爾濱的孩子們用充滿想像力的小手變成了各種DIY小景觀。
  • 傳統塑料製品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比如,記者點了某披薩外賣,雖然食物包裝都是紙盒、紙袋,但外邊依然套著一個不可降解的大塑膠袋。「這不是還沒到年底嗎?」「傳統塑料製品的存貨還有不少,得先用完再換。」「等期限到了,我們會停止使用不可降解購物袋的。」……不少商家對禁塑限塑持觀望態度。「訂單量不多,進行可降解塑料替代的商戶是少數。」
  • 實探|塑料之鄉的禁塑令「前夜」:all in可降解=賭博?
    但在巨大風口下,沒有訂單讓一眾大中小塑料企業不得不「剎車」——一邊繼續生產即將過時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一邊敏銳探知著可降解的風口真正到來。「市場會很大,但這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現在轉也就像是在賭博一樣。」當地一家企業主表示。此番轉向,被部分人視作80年代在承包責任書上簽字的小崗村村民。
  • 肯德基發布「自然自在」可持續發展宣言,廣州「減塑人請就位」號召...
    「廣州減塑人請就位」,肯德基為地球減少白色汙染2020年底起,為積極響應國家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肯德基分地區相繼落實「減塑」行動。2021年1月起,塑料吸管將在全國6900餘家肯德基餐廳全面停止使用;6300餘家肯德基餐廳堂食、外帶將用木質餐具替換一次性塑料餐具;3800餘家肯德基外帶、外賣中使用的塑膠袋將全面更換為紙袋或可降解塑膠袋。預計從2021年起,全國肯德基餐廳每年將減少使用超過7000噸不可降解塑料。近日,一場特別的「減塑人請就位」活動在廣州中信廣場的肯德基餐廳舉行。
  • 「禁塑令」來了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迎風口
    明年1月1日起,部分城市將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受「限塑令」升級影響,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可降解塑料相關領域,業內人士認為,該領域具有較大市場潛力。昨日,A股27隻可降解塑料相關概念股迎來一波強勢上漲行情,其中22家上漲,只有5家下跌。
  • 深圳「減塑」:肯德基全面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12月27日,在深圳萬科雲城肯德基餐廳,深圳肯德基聯合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邀請深圳海濱實驗小學的同學們來到肯德基餐廳,開展了一場主題為「『減』單生活,擺脫『塑』縛」的環保公益活動,宣傳「減塑」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踐行更加環保的生活方式。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依法查處生產、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和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等行為。  (2)加強對零售餐飲等領域禁限塑的監督管理。各地商務等部門要按照《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要求,結合當地政府工作安排,加強對商品零售場所、外賣服務、各類展會活動等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的監督管理。  (3)推進農膜治理。
  • 2020年限塑令新規出爐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
    11月16日消息,可降解塑料概念早盤走強,截至發稿,蘇美達封漲停,金丹科技、長虹高科、揚農化工、美瑞新材、齊翔騰達、莫高股份等多股拉升。  消息面:  今年,各地密集出臺新版限塑令。日前,北京發布《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分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分步實現限制目標。
  • 減少使用8000噸塑料!百勝中國推進「減塑」行動
    1月5日,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勝中國」)宣布旗下品牌推出一系列減塑及環境友好包裝行動,將現有塑料包裝替換為紙吸管、紙袋、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等,以響應國家倡議。
  • 西安商家"禁塑"動起來:制定"禁塑"新舉措 上線紙質吸管降解袋
    不過因紙質吸管會對飲品口感造成一定影響,記者留意到,目前主動選擇這類吸管的人並不是很多。  藥店:張貼告示建議顧客自備環保袋  「我們接到『禁塑令』的相關通知了,目前已經在尋找相應的替代品,但更建議顧客自己帶環保袋。」
  • 可口可樂第三次被評最大塑料汙染者 面對塑料汙染我們可以做什麼
    專家表示,這些塑料廢物不會完全降解,而是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最終被海洋生物攝入,影響極大。為減緩塑料汙染危害,目前多個國家、地區已經開始制定法案,要求限制塑料製品使用;多個企業也開始推行「減塑」措施,如餐飲企業不提供塑料吸管、用紙袋代替塑膠袋,官方積極倡導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全面推進「禁塑」後替代品供給能力建設。
  • 禁塑令提上日程,可降解塑料原料料需求增大
    餐飲業不得主動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到2020年底:廣東全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單位食堂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省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地級以上市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有2600餘家可降解材料相關...
    另外,《意見》要求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推廣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據中新網報導,麥當勞中國宣布自6月30日起,北上廣深近千家餐廳的堂食及外帶率先停用塑料吸管,相關減塑舉措將於2020年內覆蓋中國內地所有餐廳,屆時,預計每年約減少400噸塑料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