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黑暗料理」這個詞,許多人可能都會想到譬如田鼠幹、土筍凍、英國菜(?)之類的存在。
不過,真要追根溯源的話,「黑暗料理」這個詞,還是從《中華小當家》這部80、90後們無比熟悉的動畫中開始流傳出來的。
而最近開始播出的《中華小當家》新作也是在這兩個群體中投下巨石,許多人在聽到這個消息時都不禁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忍不住前去觀看。
在老觀眾記憶中,《中華小當家》這部動畫就是童年的象徵之一,胡亂改動是要向全中國的80、90後們謝罪的。
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其實《中華小當家》這部較老的動畫中,充斥著許多魔改元素,論還原度還真不高。
首先就是動畫標題,漫畫原作的名字其實是《中華一番》,但引進大陸的是臺版《中華一番》,當時動畫由統一集團贊助,所以老版動畫的名字乃至出場人物都被冠以旗下產品的名字以作宣傳。
出場角色也做了許多修改:
女主周梅麗→嘟嘟(滿漢嘟嘟好香腸)
女主的父親周瑜→及第師傅(及第水餃)
上海富二代、男主基友 唐三傑→阿Q(阿Q桶面)
「掃地僧」羅鋈大師→十全大師(十全雞精)
最慘的還是主角,變成零食的名字就算了,動畫中出現過的真名「劉昂(ang)星」,還是個丈育翻譯過來的。因為他在漫畫中的真名,叫「劉昴(mao)星」。
但眼尖的觀眾還是能在動畫的開頭看到《中華一番》這四個大字,也算是彌補一部分損失吧。
其次是角色形象,就拿頭髮顏色這件小事來說,動畫中的小當家是藍發、及第師傅是綠髮,但在漫畫中他們頭髮都是黑色的。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動畫組在劇情上增加了許多的原創。
比如鍋巴料理的劇情,動畫版中女老闆原本還想獨吞技術,把小當家和四郎捆綁在柴房裡,兩人逃出來後才把真正的技術還原。而漫畫版根本沒有這麼多曲折,小當家搗鼓一陣之後直接就做出來了。
甚至動畫版的結局劇情:蘭飛鴻被黑暗料理界抓去洗腦,黑化後與小當家展開御前料理對決。這在漫畫中是沒有的!!!漫畫中的蘭飛鴻自始至終都站在主角團這邊。
所以,當時年少不懂事的80、90後們在看完動畫版後,都會產生疑惑:這就完了?傳說中的廚具呢?黑暗料理界的最終boss們呢?
《中華一番》漫畫是由日本漫畫家小川悅司創作,講述了晚清時期少年廚師劉昴星在中華大地上歷練廚藝的故事。
最早的原版漫畫分為 《中華一番》和《真 中華一番》兩部。
漫畫第一部《中華一番》劇情從菊下樓與邵安比拼麻婆豆腐開始,隨後前往廣州拜師,獲得特級廚師資格,外出歷練收四郎為徒,到做銀河面結束。這裡面的美味佳餚比如六味麻婆豆腐、青椒肉絲、黃金炒飯等等,都還算的上是中規中矩的家常菜,現實中也有人嘗試成功將它做出來過。
而到了漫畫第二部《真 中華一番》,故事從烏骨雞的劇情開始,小當家結束歷練回到廣東,遇見解師傅、雷恩。隨著黑暗料理界和傳說廚具的世界觀逐漸展開,作者筆下的美食也開始放飛自我了。
動畫中的劇情還只是到第二部漫畫的前半段,真等到黑暗料理界中的頭目「五虎星」出場時,就已經是開始用超能力做菜了。
比如豹子頭-亞刊,使得一手炎爆絕技,比賽的時候直接把長江點著了,就為了烤魚……你說這怎麼玩?
還有青眼虎-密拉,擁有「血輪眼」一般的能力,可以copy對手的料理,最後搭配自己得意的香料,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拜託,你們換個馬甲就以為觀眾不認識了?血輪眼、火系忍術,都是隔壁《火影忍者》劇組宇智波家族跑過來的吧?
在打完黑暗料理界後,雖然有完整結局,但還有很多伏筆沒有消除,比如小當家的父親身份等等。
而為了填坑,以及恰飯,2017年小川悅司再開了漫畫連載《中華一番!極》,這部作品中的劇情更是超越火影,達到了《龍珠》的地步。
因為小當家他們已經開始去尋找仙人了!仙人還是真實存在的!
看了漫畫的劇情後,是不是慶幸小時候動畫組將結尾改成御前廚藝對決了?
在時隔二十年後,《中華小當家》又帶著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回來了。
說它陌生,因為它不僅改動了人物形象,連動畫名稱都改了,現在的它,叫《廚神小當家》。
看著這海報上的人物,看來隨著歲月發胖的,不僅僅是那些童年熱愛這部動畫的80、90後觀眾,連劇中人物都變成小圓臉了。
不過,在看了第一集後,臥臥菌發現新作中還是有著熟悉的味道。
比如常見的不發光的料理不是好料理這個觀點仍在得到貫徹。
以及茅野愛衣、杉田智和、中村悠一等實力聲優參演,相信很快就有人開始玩起聲優梗了。
希望這個橫跨二十多年,在一代人心中排名第一的美食神作新作,能給更多的人帶來歡樂,以及口水。
只是如果現在的動畫都打起90年代老番新作的旗號的話,也從側面證明著,業界藥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