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巴塞電影
(ID:MovieBase)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1
抄襲,似乎成了最近影視圈的一大「主題」。
當然,今天不是要講某部抄破了底線的院線大電影,不值得。
8月8日,編劇王晗羽發布文章,宣稱《西虹市首富》抄襲了她的劇本《繼承者》。
自《西虹市首富》上映15天來,這已經是它第二次陷入「抄襲門」。上次有網友指控它抄襲《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後來發現製片方買過版權,《西虹市首富》是合法的翻拍作品。
搞到最後非但不是黑料,反而成了尊重版權的典範。
Brewster's Millions (1985)
但是這次,性質完全不同。
按照王晗羽的說法,《西虹市首富》多處細節與《繼承者》相似,其中包括不少本土化的原創橋段。
當初製片方把馬麗換成宋芸樺,觀眾們一百個不樂意,如今看來或許另有蹊蹺。不過這只是王晗羽的單方面說法,目前僅停留在指控和爭論的階段。
當晚1點,著名編劇、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餘飛,就此事發布文章。餘飛認為,王晗羽找出的相似點「不足以說明問題」,而想要證明《西虹市首富》主創接觸過《繼承者》劇本,則更是難上加難。
據餘飛分析,如果打起官司,王晗羽很難證明被抄襲,而她自己反而涉嫌抄襲原版電影——因為《繼承者》與《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的相似度也很高。
由此看來,關於抄襲、借鑑、巧合的一系列問題,又要展開一場大戰了。
2
說到抄襲,這些年真是風波不斷。
2015年底,瓊瑤訴於正侵權案迎來終審,《宮鎖連城》抄襲《梅花烙》事實成立,前者被強制下架,被告人於正須道歉並賠償500萬。
前文提到的餘飛,就是當時參與鑑定的專家之一。
2017年初,餘飛鑑定網劇《熱血長安》抄襲《張公案》,製片方下線相關內容並道歉。
經過這兩場「漂亮仗」,餘飛名聲在外,一度被視為鑑定抄襲的權威專家。不料幾個月後,他在鑑定《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時,出人意料的認定唐七公子沒有抄襲《桃花債》。
同一位專家,面對同樣被網友扣上抄襲帽子的作品,鑑定結果卻截然相反,不免讓人大跌眼鏡。
事實上,關於抄襲,文創圈裡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到底什麼是抄襲?怎樣判定抄襲?抄襲和借鑑的界線到底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一直處在眾說紛紜的狀態,其複雜程度不言而喻。
對維權方來說,舉證是十分困難的,既要指明「相似點」,又要給出「接觸證據」。好比你做了一道菜叫「西紅柿炒西瓜」,我抄襲出來一道「血色雙西」,你怎麼證明我抄襲?
首先你得證明這道菜是你的原創,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的,人證物證都是什麼。
然後你得指明我的菜哪裡和你相似。如果你說口味相似,那好,誰做菜不用鹽?大家都用鹽,憑什麼說是我抄你?如果你說我抄襲配方,不好意思,那只是一個巧合,況且我比你多放了一味蘇丹紅。
你好不容易找到幾條立得住腳的相似點,抬頭一看,困難剛解決一半——你還得證明我接觸過你的菜。
等你耗心費力的集齊所有證據,還要面臨舉證被駁回的風險。就像錄音證據不受法律支持一樣,網絡上流傳的「調色盤」也不能直接作為證據使用。
一來二去就算你最終告贏了,你能保證得大於失嗎?搞不好,你的餐館早就因為打官司被拖得倒閉了。
所以,雖然抄襲風波有很多,真正打完官司的案例並不多。就算官司打贏了,對方也不會真的被告倒,於正這不是又攜《延禧攻略》回歸了嗎?
3
說來也巧,巴塞君的一位編輯朋友,上個月剛被指控抄襲了一篇文章。
某男星的母親因為控制欲太強,遭到網友口誅筆伐。朋友就此展開聯想,想起一句經典臺詞「媽,你到底要讓我死幾次?」,於是破題成文。
不料文章發布後,有人打上門來,非說朋友抄襲他的標題和立意。朋友百口莫辯,對方理直氣壯,爭論半晌,最終不了了之。
像這樣「疑似抄襲」的巧合,在創作圈裡比比皆是。
《西虹市首富》、《繼承者》和《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三部作品都有「僱傭保安」的細節,誰能說得清哪個是抄襲、哪個是巧合?
有些網友一看到抄襲指控就跳著腳的支持,從不相信世界上存在巧合。這種缺乏理智的情緒化聲援,看似是在維護市場秩序,實際起的都是負面作用。版權意識歸根結底是法律意識,不能由著性子站立場、下判斷。
此外還有更複雜的「借鑑」問題。
人們通常認為「原創」就是從零開始的、百分之百的純粹創作,但實際上「絕對的原創」早就不存在了。
以編故事為例,人類講了幾千年故事,從洞穴夜話到文字小說再到電影電視,「元故事」早就被講絕了。今天所有的故事作品,某種程度上都是對舊作的改造、翻新和融合。即便作者無意這樣做,他也無法逃脫這個過程。
往大了說,這是由人類社會的發展邏輯決定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繼續前行」的一種體現。
每個成熟的故事作者都明白,靈感是靠不住的,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大量吃進現成故事,分析、消化、吸收,融合成為自己的故事功底,這是「故事手藝人」的入門基礎。
其中的關鍵在於,原樣照搬屬抄襲,有機轉化是借鑑。道德高尚的作者懂得自律,自己知道嚴格把控借鑑的尺度,而個別投機取巧的作者則完全相反,專門在抄襲和借鑑之間的模糊地帶耍花樣。
由此可見,不但指控抄襲的舉證困難,就連區分抄襲、巧合和借鑑也並不容易。
文創產業發展到今天,抄襲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亂麻,簡單的道德評判和法律界定根本無從下手。
4
說回《西虹市首富》。
編劇王晗羽認為,製片方購買外國電影版權,是為了掩蓋抄襲《繼承者》的事實。
製片方說,「我公司願意與您共同委託法律專家或具有鑑定資質的專業機構對相關作品進行評估鑑定」。
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小編劇在蹭大電影的熱度,簡直就是碰瓷兒。
還有觀眾覺得,網絡小說的「敗家流」由來已久,根本就不存在抄襲。
眾說紛紜之下,巴塞君對維權方進行了簡短的微信採訪:
可見王晗羽女士打定主意要走法律程序了。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交給法律總是沒錯。比起那些情緒化的、煽動輿論的大鬧特鬧,王晗羽冷靜而果決的姿態更顯合理。
在這個法律制度不斷健全的年代,百分百地將問題交託給法律,就是我們對法制建設最有力的推動。
談到大義時,她又說了這樣一段話:
健康的行業環境,是無數文創工作者夢寐以求的天堂。
我們不知道這場官司會打成什麼樣,更不知道一場官司能否改變整個行業,但這種勇於維權、冷靜訴訟的處理方式,是更高級的文明社會必須普及的文化。
以上內容為商務合作,
文中觀點與商品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繫:
zhongdu@lifeweek.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