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蘭拓「影像新手訓練營」!這是我們的第一節課。在這裡,我們會教你如何設置和使用你手中的相機。本教程是系列課程,會採用語音和圖文的方式,為你排憂解惑,保證你在拍攝時可以順利上手,走上攝影高手之路。之後大家還可以將拍攝的照片傳到蘭拓的微信圈子「照片故事會」。以下是音頻教程。
以下是教程的圖文版
📷
第1節 選擇哪個類型的相機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目前主流的相機種類,在剛開始用相機的時候,我們可以簡單把相機分成可換鏡頭和不可換鏡頭兩類,不可換鏡頭相機比如徠卡 Q2這樣的定焦鏡頭相機,還有尼康 P1000這種大變焦相機。
不可換鏡頭的徠卡 Q數位相機
在蘭拓,大部分朋友都會選擇鏡頭群豐富,操控選項比較豐富的可換鏡頭相機。可換鏡頭數位相機大致又分為兩類,第一是單反——也就是單鏡頭反光相機。第二類是微單,或者叫無反——也就是無反光板相機。這兩種相機的最大區別就是,單反擁有一個光學取景器和反光板,其結構傳承於膠片時代的相機,機身比較厚。而隨著數碼技術發展,微單則採用了電子取景器或者直接用屏幕取景,機身比較輕薄。
可換鏡頭相機擁有更多焦段和類型的鏡頭可供選擇
目前頂級的相機,如尼康D6等都採用了單反結構,而目前尼康、佳能和索尼也都擁有非常優秀的微單類產品。從使用方面來說,單反體積較大,重量比較沉,不過因為設計成熟,操控性非常好,鏡頭群也非常豐富。而更加數碼化,也容易入門的微單則擁有更好的輕便性,主要靠顯示屏和有限的按鈕操作,適合入門者使用。
學習卡 #1
第2節 拍攝前要幹什麼?
和手機一樣,當你拿到一臺新相機,也需要一些準備工作,才能愉快地拍攝。首先,你需要給相機的電池充電,將電池從相機中取出,一般電池蓋都在手柄位置下方,將它放入充電器內進行充電,充好電之後,給相機安裝電池,並裝上儲存卡和鏡頭,現在就可以開機,進行初始設置啦。
相機中大多數都有RAW和JPEG格式可供選擇
如果你拿到的是一臺全新的相機,需要根據指引設置時間與日期,在前期設置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在菜單中選擇拍攝的格式,作為入門選手,蘭拓君建議大家可以選擇JPEG格式,這種格式兼容性強,可以直接傳到手機裡進行分享,如果你想用後期軟體處理,也可以選擇RAW格式。選好了格式,基本上就可以拍攝啦!拍攝的時候,單眼相機要使用取景器取景,所以我們會採用眼鏡貼在取景器上,右手握住手柄,左手拖住相機底部,拇指和食指握住鏡頭的姿勢,將兩肘貼在胸前保證相機穩定。微單相機大部分都是用屏幕取景,我們依然採用類似姿勢,將相機保持在距離臉遠一些的位置即可。有些相機可以直接點擊屏幕拍攝,蘭拓君建議用左手託住相機,右手點按屏幕。
第3節 讓你的相機進入拍攝狀態
在拍攝前,我們需要進行幾步設置,讓你能拍出曝光正常、焦點清晰的照片。首先你需要選擇拍攝模式,在大多數相機上都有模式撥盤,或者在Mode菜單中選擇模式,其中會有比較專業的M擋(即手動擋)、A或Av擋(即光圈優先)、S或Tv擋(即快門優先)以及比較智能的P擋(程序曝光)、Auto擋(即自動模式)以及人像、風光等場景模式。在還沒有懂得曝光原理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P擋或者根據場景選擇相應的模式,相機會根據這些場景的拍攝特點為你選擇合適的參數。這一步的設置是保證曝光正常。
學習卡 #2
對焦方面,我們可以直接選擇自動對焦,讓相機自己來選擇對焦點,相機會識別主體,並在你半按快門的時候進行對焦,鎖定焦點後相機會發出滴滴聲等提示,之後就可以按下快門拍攝。如果你拍攝的是人物,一些相機擁有人臉、人眼識別對焦,在菜單中將其打開,這樣可以更精準地拍攝到清晰的畫面。很多觸屏相機支持直接點按選擇焦點,這個操作與手機一樣簡單,只要點擊屏幕,相機就會對此區域進行對焦。各個品牌和型號的相機,功能的位置各不相同,你可以在蘭拓小程序的器材租賃頁中,下載相機的說明書來檢索功能的位置。
第4節 曝光三要素
當你可以拍攝到曝光準確又清晰的照片,那這時候就要有更高的追求了,比如虛化背景,或者是慢速快門得到霧化流水等等。相機的參數如何配合,得到各種效果呢?這時候我們就要認識相機曝光的三要素:光圈,快門與感光度。這三個參數共同完成了曝光這個操作。
光圈就是鏡頭的進光量,光圈的數值以F值呈現,光圈的數字越小,實際光圈開的就越大,進光量就越大,光圈除了進光量,還會對虛化造成影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景深效果。光圈越大,前後景的虛化效果就越強烈,主體就越突出,所以大光圈鏡頭也更加昂貴!
學習卡 #3
快門速度是曝光時間,曝光時間越短,就越能鎖定運動瞬間,比如飛馳的汽車,飛濺的水花等等。曝光時間過長,則可以虛化運動的物體,得到人眼看不到的效果,如絲綢般的流雲,霧化的流水等等。
學習卡 #4
感光度又稱ISO,是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程度,高感光度可以提升感光元件的敏感程度,所以可以使用更快的速度得到正確曝光,在快門速度不夠的時候,我們會把感光度提升,但是高感光度同時會造成畫質損失,讓照片出現噪點,所以我們要儘量使用低感光度來得到更好的畫質。
學習卡 #5
如果將用水龍頭接滿一杯水,來比喻照片曝光正常,那光圈就是水龍頭的水量大小,快門速度則是灌水的時間,感光度是杯子的大小。這三者配合才能得到曝光正常的照片,比如你要鎖定一個動態物體,那就可以使用很大的光圈,用比較高的ISO,大光圈和高感光度可以得到很高的快門速度將運動鎖定。如果你拍攝的是帶有流水的風光,你就可以使用小光圈得到很大的景深,並使用低感光度來得到最優秀的畫質,同時利用很慢的快門速度來虛化流水。
所以當你覺得P擋和Auto擋無法滿足你的時候,蘭拓君比較建議光圈優先模式,並使用自動感光度選項,這種模式可以控制光圈得到合適的景深,而自動感光度則能讓你獲得比較快的速度,不至於拍虛,想要深造的小夥伴可以從這個設置組合入手哦!
本次課程,我們講解了相機的種類、拍攝前的準備與設置,以及拍攝的設置推薦,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關係,希望大家玩的開心!下一次,我們會講解一些相機的深層次設置,讓你的到更好的效果!
聽了本次的課程,你是否已經想去拍照了呢?那我們來一起實踐吧!蘭拓君為大家留一些課後作業,幫助大家深化對相機的認識,你可以將這些照片上傳的蘭拓的圈子「照片故事會」,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心得。
作業1:在光圈優先模式下,使用從最大、中等和最小的光圈值拍攝4張同一個主體的照片(如F1.4、4、8、16),觀察景深的變化。
作業2:選擇100、400、1600和6400的感光度拍攝同一個環境,觀察快門速度的變化,並將照片傳入電腦或者手機,放大照片來觀察畫質的變化。
本次課程就到這裡,謝謝大家收聽!租相機,找蘭拓!希望大家能用手中的器材,拍攝出滿意的照片!
器材資訊?
專業評測?
眾測福利?
數據對比?
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