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網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出新歌了!《因為你》

2021-01-08 福州新聞網

廈門六中合唱團在錄製為今年教師節創作的MV《因為你》(8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只因為你,路上總有歌聲陪伴我們同行;只因為你,青春的光芒閃耀不息……」以純真歌聲和清新形象贏得大眾喜愛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在今年教師節以一支MV《因為你》,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吉他伴奏聲中,青春少年穿著素淨的校服,聲音澄澈明亮,笑容溫和優雅,為敬愛的老師送上美好祝福,動聽的歌聲讓人產生了深深的共鳴。這是合唱團痛失指揮高至凡老師後,排演的第一支歌。

《稻香》《青花瓷》《送別》《夜空中最亮的星》……廈門六中合唱團近年以無伴奏阿卡貝拉的新穎形式,推出一首首歌曲,清流般湧進心田,令人耳目一新,成了「網紅」。有人說,這就是「教育最美的樣子」。

去年教師節,全國教育大會提出「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育人之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在立德樹人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今年教師節前,記者來到廈門,走進六中,在這塊「美的土壤」尋找答案。

美育的「廈門六中現象」

廈門六中合唱團的一支支「單曲」在網上廣為流傳,因此,當今年7月年僅28歲的合唱團指揮高至凡突發重疾辭世的消息傳來,網友的悼念如雪花般鋪天蓋地。帶出了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的高至凡老師一直不願拋頭露面,當他因英年早逝才廣為人知時,人們不僅大呼可惜,也對美育話題產生了深深關切。

新學期伊始,廈門六中綠樹紅牆,校園清新整潔,迎面而來的,是一張張充滿青春朝氣的臉龐。「在這裡,美就像空氣一樣,雖然觸摸不到,卻滋養著每一個孩子。」廈門六中藝術團團長陳琦說。

打開六中的課表,「美」的氣息撲面而來。從初一開始,學校就開設了面向全體學生的舞蹈、朗誦、書法、皮影戲、合唱等藝術選修課。選課模式也別出心裁,學生可根據喜好來體驗式學習,還能進行調整。「最像大學的中學」,六中畢業生如此評價道。

「這是對母校最大的肯定,」廈門六中校長歐陽玲自豪地說,高校對廈門六中的學生顯得「格外偏愛」,給出的理由是他們身上「散發著自信」。

六中的評價體系也很「美」。和許多學校不同,六中在綜合素質評價中設置專門的「德育分」模塊,其中美育有很大比重。「學生只要有特長都會受到肯定,在這裡,每個孩子都會嘗到成功的快樂,」廈門六中副校長戴鷺堅說。這種多元評價的一個重要支撐是社團,六中社團五花八門,要求人人參加,這樣,既不會影響學習成績,學生也各得其樂。

六中本來是廈門教育中的小字輩,歷任校長認準六中要做一個有特色的全面發展的學校,確定以創新和美育為核心,賦予學生文化創造力,培養自信的人。早在1995年,廈門教育局就特批學校成立了藝術團,藝術團的孩子們分布在各個班級,像火苗一樣,帶起整個學校的藝術氛圍。

六中美育的成果受益於廈門發展均衡教育的豐厚土壤和重視美育的良好環境。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鄭朝南介紹,廈門長期堅持開展中小學藝術節音樂周、高雅音樂進校園、優秀傳統藝術進校園等活動,構建了「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實踐活動」三維互動的美育工作大平臺。「鷺島花朵」(舞蹈戲劇曲藝)、「鷺島少年」(合唱)、「萌芽杯」(器樂)、「讀冊歌」(閩南童謠)、「為馬拉松喝彩」(啦啦操)等學校美育品牌深入人心。

「今年,廈門市新招聘藝術教師103人,佔全市招聘教師總數的6.5%,比例可以說是很高的。」鄭朝南說。

什麼是教育最美的樣子?

培養什麼樣的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全國教育大會明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美育到底有什麼用?

在廈門六中,記者偶遇一場精彩的「美」的實踐。課間,同學們在音樂聲中跑步,在高至凡老師改編的校歌中跳集體舞,最後邊欣賞世界名曲邊跳繩。

「六中的孩子比較happy(快樂),學藝術的孩子不太可能成為壞孩子,」戴鷺堅說,今天學生聽到或演唱的一首名曲,若干年後可能成為鼓勵他渡過困難、找到生命力量的支撐。「美育之力不是實時能夠顯現的,但卻一定能夠讓孩子受益終身。」

廈門六中認為,立德樹人,從大的方面說,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小的方面說,是要培養幸福的人。

「我發現,孩子通過學習藝術找到了自己的專注點,對周圍的人有更多的愛和理解。」六中合唱團一位團員的家長說。

「每次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想起『老高』樂觀向上的精神,讓我會努力想辦法,而不是愁眉苦臉的。」合唱團學生許鈺欣說。

「美育給孩子們帶來了豐富的人生情感體驗,教會了他們自主品味生命的酸甜苦辣與厚度,幫助他們找到自我,讓孩子學會如何成為一個幸福、有品位的人。」歐陽玲說。

社會開放多元,網際網路影響喜憂參半,物質生活愈發優越……今天的教育面臨很多新挑戰。「教育的本質,就是要讓好的、美的東西去吸引和佔據學生,讓他能不斷培育自己的活力,創造力。」戴鷺堅說。

廈門六中合唱團「走紅」,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年輕態」,這正是高至凡和徐聰等老師創新的方向。這創新是有意思的,也是成功的:新奇好玩的阿卡貝拉加上熟悉的音樂作品,經由青春少年的純真聲音演繹,傳遞出溫暖治癒的感覺,無數的男女老幼不禁被打動和吸引。

廈門六中合唱團在「愛閱之城——悅讀·家@萬家」主題活動表演阿卡貝拉合唱《魚歌》(8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魏培全 攝

美育的「痛點」與期待

美育,是立德樹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維度,也是每個孩子該享受的權利。全國教育大會明確提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不通則痛」,美育得打通很多環節,才能充分釋放育新人的「軟實力」。結合美育的廈門六中現象,有識之士的思考具有啟發性。

痛點一:什麼是美育?認識上存在兩個誤區。

將美育窄化為音樂和美術課,是當前美育認識上的一個誤區。鄭朝南指出,美育應是「大美育的概念」,存在於育人的各個環節之中,課程間是相互滲透的。

歐陽玲形象地舉例:「不僅語文老師會在課上引導學生欣賞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詩詞元素,數學老師講課中也會告訴學生數學之美。」

將美育和智育對立,是美育認識上的另一誤區。一些學校美育課程教師由「主課」兼職現象嚴重,動輒在美育課堂上講「主課」內容,結果美育課形同虛設。「從廈門的實踐來看,美育教育的推廣非但沒有讓高考升學率下降,反而出現了美育和智育齊頭並進的喜人局面。」鄭朝南說。

痛點二:放心做美育,評價激勵機制需完善。

美育做得好不好,和拿獎多少能劃等號嗎?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教師趙亮指出,「美育課程效果難以評價,僅靠拿獎來判斷一個學校美育開展的好壞是不利於美育發展的,教育部門要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讓美育真正發揮育人作用。」

趙亮說,美育評價體系似乎「看不見摸不著」,這也是導致美育長期得不到足夠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陳琦說,學校「第二課堂」以及學校舞蹈團的訓練、演出等,目前政策暫時不算課時數,這讓老師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很多老師是靠著責任心在做事情。」美育教師們希望,對他們的評價也要突破傳統教師評價的固化思維,採取更加多元的方式,增強美育教師的「獲得感」。

痛點三:加強美育,「重硬體輕軟體」是誤區。

關注學校美育的學者注意到一種現象:一些學校為了參加全國性比賽,裝修一個音樂教室投資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但在內容建設上,特別是聘請人才、培訓藝術教師等方面卻「資金不足」。

「發展美育教育,師資是關鍵,」戴鷺堅說,像高至凡這樣有創造力、專業特長完整,把學生享受音樂視為對自己最大肯定的老師,是很稀缺的。

「希望全社會支持美育,建立更多美育基地,讓更多的高至凡脫穎而出,讓美育遍地開花,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他說。

不久前,教育部追授高至凡「全國優秀教師」。高老師雖然走了,但他未竟的合唱事業仍將繼續。

他志同道合的好友徐聰,接過了六中合唱團的指揮棒。「至凡生前寫了兩首新歌,還沒來得及排練。我會繼續在他的音樂教育道路上堅持下去,這也一定是他所希望的,」徐聰說,「熱愛音樂,才是對老高最好的紀念。」

廈門六中藝術團有一個「夢想計劃」:將合唱、器樂、舞蹈、朗誦等表演形式融於一體,用3年時間,打造一部閩南特色舞臺劇作品。

「用愛教育,靜待花開,」陳琦說,「我們要的,就是學生最美的樣子。」

(記者 顧錢江、孟昭麗、陳弘毅)

相關焦點

  • 廈門六中合唱團出新歌了,他卻只在字幕裡……
    近日,廈門六中合唱團發布了最新歌曲《有沒有那樣一個地方》,這首歌也是今年7月去世的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生前參與製作的最後一首作品
  • 廈門六中合唱團發新歌《因為你》,紀念離世老師高至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廈門六中合唱團發新MV《因為你》,紀念離世老師高至凡。新京報訊(記者 王洪春)9月9日晚間,廈門六中合唱團發布原創單曲《因為你》,獻禮教師節。今日(9月10日),該單曲製作人徐聰介紹,今年7月,該合唱團的指導老師高至凡病逝,年僅28歲。這首新歌亦是對高至凡的紀念。高至凡生前指揮合唱。受訪者供圖據新京報此前報導,今年7月19日,廈門六中合唱團指導老師高至凡因突發重疾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年僅28歲。
  • 廈門六中合唱團新歌又被人民日報轉了
    (廈門六中 供圖)  「積極正能量的歌曲,詞寫得真好!」昨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微信推送了廈門六中合唱團為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演唱的推廣曲MV,引上萬網友轉發點讚。昨日,本報記者找到廈門六中藝術團團長陳琦,了解六中合唱團此次新歌發布背後的故事。
  • 火遍全網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又開口了!最純淨的聲音唱出最純美的...
    火遍全網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又開口了!最純淨的聲音唱出最純美的《送別》 《送別》節選近代·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 臺灣粉絲追到廈門六中,就為了合唱這首歌……太好聽了!
    z廈門六中的合唱團有多火?說個上周發生的事吧!有臺灣粉絲從臺灣追來了! 上周五臺灣高雄文府中學合唱團,在校長的帶領下,訪問廈門六中。交流是這樣進行的:在六中排練廳,六中合唱團獻唱了閩南話歌曲《魚歌》的合唱版。
  • 廈門六中合唱團教師節新歌《因為你》 展示「教育最美的樣子」
    「只因為你,路上總有歌聲陪伴我們同行;只因為你,青春的光芒閃耀不息……」以純真歌聲和清新形象贏得大眾喜愛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在今年教師節以一支MV《因為你》,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吉他伴奏聲中,青春少年穿著素淨的校服,聲音澄澈明亮,笑容溫和優雅,為敬愛的老師送上美好祝福,動聽的歌聲讓人產生了深深的共鳴。
  • 廈門六中合唱團《彩虹》
    不過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卻不是彩虹合唱團自己演繹的版本,而是由我國非常優秀的少年合唱團—廈門六中合唱團所演唱的版本,童顏的旋律成人和少年的聲音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是否會呈現不不同的效果呢?您不妨聽聽看,這歌聲有沒有讓你想起少年的自己,想起那些感動的瞬間!
  • 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28歲的「幕後人」卻走了
    受訪者供圖姓名:高至凡性別:男年齡:28歲去世原因:病逝去世時間:7月19日生前工作:廈門六中音樂老師7月21日下午,廈門福澤園安親堂,廈門六中合唱團再次現場唱響那首紅遍網絡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指揮高至凡老師卻永遠地缺席了。
  • 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的老師,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當無數人對廈門六中合唱團給予榮耀和讚美時,身為這支風靡全國的合唱團的指揮——高至凡卻刻意低調,他或許害怕名利會影響了自己對音樂的純粹。如果不是學校安排,他通常不接受媒體訪問。他的同事評價他是一名「佛系」老師,熱愛音樂,對評職稱這類事不屑一顧,他說,「我只做我的合唱,我不評職稱不行嗎?」
  • 《生僻字》已經聽膩了,王源為粉絲改歌詞,新歌火遍全網!
    《生僻字》已經聽膩了,王源為粉絲改歌詞,新歌火遍全網!前段時間一首叫做《生僻字》的歌火遍網絡,這首歌從抖音爆紅,火了之後在網上的點擊量也是超級高的,甚至不輸給主流歌曲。生僻字在火了一段時間後,網上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因為單純的音樂的角度來看,這首歌的旋律太簡單,而且歌詞也沒有意義。至於能迅速走紅網絡,得益於抓耳的節奏和文字的魅力,這就引起了聽眾的興趣。但是幾乎沒有人會單曲循環這首歌,大多數人聽過幾遍就失去興趣了。現在很多人已經聽膩這首歌了,而王源的新歌《我不知道》正在火遍全網。
  • 陳雪凝《綠色》已經過時,宋雨琦的新歌火遍全網,成00後的最愛!
    陳雪凝《綠色》已經過時,宋雨琦的新歌火遍全網,成00後的最愛!身為網紅,陳雪凝的走紅之路並不是很容易,很早就已經活躍在網紅圈的陳雪凝,唱歌雖然很好聽,但是認識她的人並不是很多,直到《綠色》這首歌走紅之後,身為原創的陳雪凝才開始受到關注。
  • 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的老師走了,年僅28歲....
    每隔一段時間,來自廈門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就得霸屏,他們演唱的新曲目總是能成為焦點。2014年,高至凡從廈門大學音樂系畢業後,來到廈門六中當一名音樂教師。廈門六中合唱團成立於1995年。高至凡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一開始,他和其他人一樣,覺得合唱是很「老派」的東西。但是自從帶廈門六中合唱團的這群孩子之後,孩子們讓他對合唱有了新的理解。有個性的老高總想在音樂上做一些有意思的、別人沒有嘗試過的東西。
  • 廈門六中合唱團,愛音樂的孩子該有的樣子!
    如果你喜歡周杰倫,一定看過廈門六中合唱團那個「敲著杯子唱《稻香》」的視頻:用這樣的無伴奏合唱的方式,他們不僅唱過《稻香
  • 廈門六中合唱團推新歌了:《送你一朵小紅花》 也《送我一朵小紅花...
    廈門六中合唱團推新歌了 ——《送我一朵小紅花》 廈門六中合唱團X電影推廣曲《送我一朵小紅花》,送給每一個積極生活的人
  • 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的指揮高至凡離世,年僅28歲!
    7月20日,廈門六中發布訃告,7月19日18時30分,廈門六中合唱團指導教師高至凡不幸離世,年僅28歲。
  • 廈門六中合唱團唱響《夜空中最亮的星》送別高至凡老師
    高至凡帶領廈門六中合唱團參加鷺島少年合唱音樂會。(廈門六中供圖)歌聲中送別指導廈門六中合唱團的高至凡老師——夜空中,划過一顆最亮的星東南網7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嘆息。
  • 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的老師高志凡不幸離世 年僅28歲
    7月20日,廈門六中發布訃告稱,廈門六中合唱團音樂老師高至凡於7月19日突犯重疾不幸離世,年僅28歲。他曾帶出風靡全國的中學生合唱團,演繹過《夜空中最亮的星》《稻香》《青花瓷》《魚歌》《魚戲蓮葉間》《送別》等諸多作品,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聞名網絡。
  • 廈門六中合唱團指揮高至凡離世,年僅28歲!
    ▲廈門六中合唱團《稻香》畫面片段所以,高至凡在培養廈門六中合唱團的過程中,也無形中促進了整個廈門中小學的合唱發展,為全國中小學合唱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在廈門六中合唱團演唱的《稻香》中,就貫穿著敲杯子的環節。高至凡曾在採訪中說道:「其實訓練敲杯子超級難,這讓成人做也很難。一個人打清楚就很難了,更何況14個人要打得一模一樣。而且這是我們專門為稻香這首歌設計的,因為稻香這種歌節奏偏快,所以說相應的杯子速度也很快。所以這個練了很久,是最難的地方。」
  • 廈門六中學生現場合唱送別高老師,高至凡去世原因是什麼?
    臺海網7月2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文 陸軍航/圖)「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嫋嫋升起,隔江千萬裡……」2017年底,廈門六中12名孩子在高至凡老師的指導下,用阿卡貝拉和身體打擊形式重新演繹這首經典,MV一出,
  • 廈門六中學生送別高老師,現場合唱震撼,大家都哭了
    關於廈門六中合唱團您了解多少?這支中學生合唱團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聞名,他們演唱的歌曲在各大媒體點擊量累計數超過數億次。不少人說是一個奇蹟締造這個奇蹟的大功臣是一位年輕的音樂老師。視頻截圖7月20日,他因突犯重疾搶救無效驟然離世年僅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