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選自《洛神賦》)
《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曹植在《洛神賦》中採用浪漫主義的手法,通過夢幻的境界,描寫人神之間的真摯愛情,但終因「人神殊道」無從結合而惆悵分離。
全賦辭採華美,描寫細膩,想像豐富,情思綣繾,若有寄託。
第一次讀《洛神賦》的時候,我還是一個高中生,當時看完這篇作品後,我只覺得驚訝萬分。因為沒想到世上竟有這樣美的女子。
要知道曹植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既是文採斐然的大才子、又是自視甚高的貴公子,能讓他用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這些美好的詞語形容的女子,肯定不是一般的世間女子。
當我迫不及待地查閱了相關資料後,才知道這位「洛神」是曹植的嫂子,也就是曹丕的妻子甄洛。
甄洛,是一位擁有絕世容顏的溫婉美人,她與才華橫溢的曹植一起談詩詞歌賦,惺惺相惜。可惜紅顏薄命,這位絕色美人因為觸怒曹丕而被其下令賜死。
關於《洛神賦》的本意向來爭議較大,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感甄說
這種觀點認為,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指的就是自己的嫂嫂甄氏。這種觀點來源於《文選》李善注引《東觀漢記》。
第二種觀點:君臣大義說
這種觀點認為,「洛神」並不是甄氏,曹植和甄氏也沒有發生過戀情。宋人劉克莊說,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實之」。明人王世貞說:「令洛神見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傖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輿、丁晏、張雲等人,反對洛神即甄氏說。
第三種觀點:亡妻崔氏說
上述兩種觀點一直以來都佔據著主流,後來學術界出現了另一種觀點,認為洛《洛神賦》所描寫的其實是曹植的亡妻崔氏。崔氏因穿衣太過華麗被曹操所殺。
不管是哪種觀點,在大家心裡,甄洛已成洛神,《洛神賦》亦成愛情絕唱。#曹植#
不一樣的古風:古詩詞中的文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