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電影院中看電影,大家最初看的是什麼?或許最早看的是影片名字,之後再看主演,然後再看編劇,如果在30分鐘就能找到比較熟悉的地方,相信大家都會選擇在電影院中仔細觀看一番。
但當我們看到名字叫《家和萬事驚》,主演是香港的著名影帝吳鎮宇和古天樂,配角也有袁詠儀飾,人們都覺得這部港片值得去電影院花錢去觀看,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有些差強人意,這部作品在上映當天票房低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突破300萬。
這對於一部普通的作品來說實屬正常,但是對於有多位影星參與的作品,還真是讓人覺得這部劇到底是什麼地方不好,吸引不了大多數人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所傳遞的一種消極滿滿的樣子,有人說現在的作品到底用怎樣的方式,能夠讓大家為之一振呢?就是和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又比較專業的話,那就是曲子與現實高有限講述的就是以香港大環境,以及天價的房價作為背景,無數人生活的非常壓抑。
他們在忙碌的生活中,為了能夠節省房租,甚至讓自己活得更好,能夠背負房貸,不得不壓榨自己在各方面的投入,甚至讓很多人覺得就是因為背負巨額的債務,讓他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此話一出也是讓很多網友們感慨全場氣氛異常的壓抑,這部劇怎麼能夠賣出好的票房呢?
本以為這部劇的最後形成反轉,但不得不承認從頭到尾,給人更多的感覺還是由於房價所致,但是最重要的轉折點是來源於當他們緩解心情的一幕海景,變成了巨大的廣告牌,就仿佛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般,他們也開始了反抗,但是對於古天樂和吳鎮宇來說,畢竟他們是演員,演員是拿片酬的,也就是意味著他們必須得讓資本方甚至導演和編劇的方式來,雖然說在劇中演繹的讓人覺得演技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不得不承認,或許是因為劇本或許是因為傳達出的那種讓人無力吐槽的樣子,還真是讓人覺得這部劇看完之後真是有一種莫名的憂傷和無力感。
其實多說無益,港片之所以能夠備受關注,其實也是分題材,明顯能感覺出槍戰片或者燒腦片,香港拍的還是非常不錯的,無論是《寒戰》系列還是《無雙》都能夠看得出香港,作為在十多年前被稱之為是每一部作品,都可以拿到內地賣出天價票房的作品,到現在也許是因為人才的流失,也許是由於資本不願意支持,到現在為止只能拍出一些本地化的作品。
或許在香港當地大家看的能夠感同身受,但是不得不承認,當傳到內地之後,或許內地的房價不足以支撐大家有如此大的遐想,但也能夠看得出確實壓垮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人都表示看完這部劇之後,其實更多的是有一種悲傷的感覺,去電影院更重要的是消遣和放鬆,而不是把現實中的壓力在放大,在影片中,去找到自己的所為原型,這一裡一外,真心讓人覺得如果是正常一個想要獲得開心快樂的人,或許不會選擇這部作品。
當然作為能夠現在支撐起香港票房的兩大影帝,吳鎮宇和古天樂即使在劇中拼盡了全力,但依然沒有辦法拯救低迷的票房,其實不管怎麼說,一部劇最重要的是利益反映現實是好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挖掘出,大家想看什麼能夠巧妙的方式去迴避一些消極的地方,在電影中追尋我們心目中的柏拉圖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