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了大製作,但我們有大故事「這是落座採訪新銳青年導演周偉說的第一句話。致敬Beyond、青春勵志網絡大電影《搖滾天堂》於8月8日在愛奇藝VIP會員獨家上線,這是周偉導演繼《欲望贖金》後的又一部網絡大電影。
「低調、努力、穩健」是大家對新銳青年導演周偉的評價,從學音樂到表演到導演,周偉一直在不斷嘗試,而他對自己的規劃也越來越清晰,「拍作品比演戲更過癮,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給更多觀眾看,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賺錢不是根本
能把一部作品拍到極致才是成功
據骨朵數據統計,自2017年開始,網大數量呈下降之勢(2016年有2271部,2017年1763部,2018年上半年有651部),而精品化的網大作品則越來越多。這意味著,網大已經進入了野蠻成長期,逐漸進入品質和口碑期。
「有些網大比院線電影質量要高,認真講好故事才是最重要的」而這也是導演周偉在籌拍一部作品最基本的考量。縱觀周偉的履歷,作品並不多,對此周偉表示:「我會拍自己擅長的題材,不急於出作品,想好好的認認真真的把每一步作品拍到極致。」
(新銳青年導演周偉專訪:致敬Beyond,我們是認真的)
對於網絡大電影來說,現在依然會有不少人為此貼上「低門檻、成本低、三俗 」的標籤,甚至覺得「唯有暴富才是圓了導演夢」。而當問周偉導演拍網絡大電影是不是為了賺錢,周偉導演說到:「對於我來說拍網大給更多青年導演創作機會,在低成本的基礎上,能讓我們實現電影夢、導演也好、編劇也好、演員也好,拍電影不像以前那麼難,這樣我們有了更多機會,才能不斷成長。」
一個真誠的導演,我們足以相信帶來的必然是真誠的作品。的確如此,網絡大電影《搖滾天堂》從大綱到劇本的創作整整用了半年時間,這對於一個網絡電影來說是超乎想像的。正是因為導演太追求極致的真實感,往往一場戲一個鏡頭就要拍幾條甚至等待幾天。
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對於《搖滾天堂》來說亦是如此,周偉導演分享到: 「在影片最後一場演唱會的戲,本來在操場上搭建了一個很大很氣派的舞臺,因為天宮不作美,暴雨把燈都淋壞了,但是沒有放棄,看了天氣預報,重新去調整設備,而最後因為各種原因,會有些許小遺憾。」
打開愛奇藝網絡電影時間軸,在近期要上線的網絡電影中《搖滾天堂》顯得格外清新脫俗,沒有吸睛的噱頭、沒有誇張的海報,但一切又顯得很美好。從2013年導演周偉就一直有個想法,想拍一部青春勵志,關於自己成長情懷的電影,讓更多的人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不要放棄,所以就有了搖滾天堂的大綱,直到2017年才有了機會去完成這部網大。
青春勵志題材網絡電影中確實不多,但若是大家把這部電影看完,絕對能從中感受到共鳴。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曾經經歷過太多東西被遮擋住,而在《搖滾天堂》周偉導演絕對是用真心對待每一個觀眾。
「從小學開始就聽Beyond的歌,覺得很好聽,也是因為他們而學的吉他,開始組樂隊,因為心中的那份崇拜才會踏出家門學習音樂。」對於80後新銳青年導演周偉來說《搖滾天堂》則是自己的圓夢之作,這幾年在大小熒幕關於致敬Beyond的作品不少,會被不少人貼上「賣情懷」的標籤,而對於《搖滾天堂》來說沒有刻意去販賣情懷,而是通過「今天只留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等耳熟能詳的歌曲將觀眾帶入那個屬於Beyond那個年代,無需過多語言,觀眾則能不自覺進入回憶情緒中,對於熟知Beyond的觀眾來說《搖滾天堂》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音樂盛宴。
在《搖滾天堂》中追憶逝去的青春年代,影片中最大程度的還原了90年代的細節,磁帶、摩託車、平底涼鞋等無一不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相信70.80.90定能從中引起共鳴。除此之外,在這部電影中我們還能感受到一份最清純的愛情,《搖滾天堂》作為一部有青春元素的電影,愛情是其中必不可缺少元素,然而在周偉導演的鏡頭下將感情處理的非常巧妙,從一份友誼展開,在電影中我們能感受到微妙的情感變化,「友誼至上、戀人未滿」一切都來的剛剛好,相信對於觀眾來說看到最後才知道「哦,原來這才是我們普通人的青春。」
「我算是一個有理想的電影人,一直都在堅持著,沒錢也在堅持,有錢也在堅持,國內導演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馮導、寧浩、徐崢這種類型的導演,他們的敘事風格、幽默性、專業性我還是比較欣賞的。」作為新銳青年導演,周偉用「極致」和「堅持」為我們認真講一個故事。
「逐夢年華,用青春演繹精彩」「致敬Beyond,為夢想不曾喊痛。」8月8日,《搖滾天堂》正在愛奇藝VIP會員獨家上線,搖滾不死,青春不滅,用真心等你來赴約。
BEYOND帝國官網:www.Beyonddiguo.net
最權威的BEYOND網站,歡迎觀看!
(BEYOND帝國公眾微信平臺:bydiguo 歡迎您的關注!)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轉發,攜手一起將Beyond音樂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