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站臺》劇情講述的就是一個人吃人的現實世界。
劇情不錯,演員演技在線,眼神到位,肢體動作細節到位,服裝道具化妝一看就是用心了。
本人膽子小,看的時候真的是吊著心。
現實的結局:最底層的女孩是不存在的,被送上去的只是一個義大利布丁,而且被廚師們認為是因為布丁裡有一根頭髮,所以才沒人吃,工作人員對監獄塔發生的一切依舊毫無感知。
嚴格的等級制度,每往上升一級就能享受到更多的食物,在這部影片中食物和室友就是最重要的兩個點,食物就代表了資源,室友代表身處的環境。
越往上就越能享受美味的食物,身邊的室友就會越看似恭敬謙和,熱情善良,知書達理,他們之間不存在殘酷的競爭關係,當一個人擁有資源越多的時候,往往就會表面上返璞歸真,可是這在踩著別人的骨血的基礎上,就像是披著羊皮的狼,等到一個月的時候將至,就會拋去皮囊,面目猙獰,漏出殺人的獠牙,畢竟殺了室友才能往上走。
男主到這裡來只稱是為了戒菸而來,唯一能帶的東西也只是帶了一本書,《堂吉訶德》,男主就成了地獄裡的堂吉訶德,他滿腹理想,對監獄裡的生存法則很不認同,他想著如果每個人都吃定量等份的食物每個人都能生存下去,可是當下層人成了上層人,就會報復,這是一種人生來就有的本性,我也要讓你們嘗嘗當下層人的滋味,剝削與被剝削,人為而已,自私與幸災樂禍,本性而已。
他在監獄裡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第一個室友的口頭禪就是顯而易見,多麼的老成,看似渾身的經驗,他就像是一個等著看笑話的前輩,將經驗傳授給男主,然後看著男主一點一點的淪陷,看著他開始吃骯髒的食物,告訴他殺了人才能成為上層人,他時時刻刻都揣著一把匕首,就是為了自保和殺人。
當手握匕首的時候,這把匕首的作用就不僅僅是保護自己了,所以當手握利刃,如何保持初心,考驗的不僅是個人的本性,更是大環境。
如果一個人的手上並沒有沾染獻血,但是他吃了惡魔果實,你能說這個人是好人嗎?
在這個垂直管理的地獄裡沒有一人是無辜的,上層人剝削唾棄下層人,下層人為了生存人吃人,每個人都想活下去,每個人都想做上層人。
男主也想過要改變這裡的生存方式,就在他吃了得了乳腺癌的女性管理員之後,管理員只會禮貌地勸說,得到的都是謾罵,當男主威脅他們以後起了一點作用,可見平和的說服並不能改變暴力,暴力還得靠暴力的方式來解決。
堂吉訶德終於遇見了他的僕人,和他一樣理想主義,竟想著靠著繩索和上層人的幫助來逃出生天,但是這世界上最靠不住的就是人心,你想要爬上去,我偏要踩你進地獄。他們一路用暴力血腥威脅的方式來到了最後一層,終於見到了小女孩,手裡捧著蓋著琉璃瓦罩的果凍,它是那麼潔白無瑕,嬌弱易碎。
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壓抑,我嘆息,壓抑的是我無法言說世界的好壞,嘆息的是飢餓站臺就是人間失格。
我認為根本沒有小女孩。
影片中最大的爭議就是小女孩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我卻寧願相信她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她一直蜷縮在最後一層,她嬌弱,她潔白,她從不殺人,她是這個人間地獄裡最後的善良和純淨,她是最後一朵花,就像是菩提坐下的蓮花,她用自己的純白託起了整個的人間。
在小女孩之前的超低樓層,已經是全員死人,我說的是超低樓層,單純的低樓層,還有互相殘殺,吃對方的肉,起碼還有動靜,但超低樓層,只剩黑暗,兩個人都自殺了,沒有一點人氣,寂靜的絕望,小女孩怎麼可能還毫髮無傷的一個人待在那麼低的樓層?
她還有精力動彈,臉上有肉,不像很久沒吃過飯的,而且之前的管理員說過,不會有小孩。
所以,這個小孩是幻想出來的,主角們也從來沒有把她當那個女人的小孩,只是一個無根無緣的希望象徵。
最後那個蛋糕,廚師長因為裡面有頭髮,把其他廚師臭罵一頓,說明這個蛋糕主角確實沒吃,主角死了,因為他跟已經死去的人走了。
至於屍體,可能是掉落了,被高速上行的氣壓壓碎了,或者他的離開就是從桌子上下來,在最後一層才死了,又或者,他的屍體直接被忽視了,廚師們只關心蛋糕裡有頭髮,至於頭髮的來源就有很多了,經過那麼多樓層,那麼多打鬥,進頭髮有可能,或者主角以為帶上去的是孩子,其實是自己放了根頭髮上去,臆想的。
至於女人,主角兩個大男人都累死了,一個女人,能堅持下幾個樓層?
一開始她還能反抗,到後來,要麼挨艹,要麼被啃,這麼多層,重複一次又一次,不知道死在哪層才是正常結局,而女人每月下去一次,那她怎麼就能回來?
主角下去的時候,看見女人死在中途,更反應出之前女人一次次下去還活著在主角面前露面的荒誕。
但考慮到這個電影就是帶點科幻的,有些細節就不用太較真,圖個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