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電影院遲遲未能復工,院線電影市場陷入了完全的停擺,網絡電影憑藉獨享市場的紅利,反倒呈現出日漸崛起的態勢。
截至今年5月初,一共有25部網絡電影票房分帳過千萬,創歷史之最。
與院線電影不同,網絡電影不受排片量、檔期、上座率等因素影響,只需依靠網絡的傳播優勢做好宣發,吸引更多的觀眾付費點播即可。
但如今的網絡電影多如過江之鯽。所以,如何快速吸引網絡用戶越來越稀缺的注意力,成為眾多網絡電影相互角力甚至絞殺的「修羅場」。
也因此,依靠點擊量的網絡電影之於院線電影,如同傳統文學之於網文,往往要極盡裝點門面、營造噱頭之能事。
比如最近熱播的《龍虎山張天師》。
電影的宣傳噱頭
1.一線演員
近期大賣的網絡電影幾乎都會有1到2名一線演員參演。《倩女幽魂人間情》有元華和徐少強,《法醫宋慈》有于震和潘長江,《巨鱷島》有羅嘉良,《辛棄疾1162》有謝苗,《大魚2020》有狄龍和常戎。
因為網絡電影尚未從根本上擺脫大眾對其粗製濫造的印象,如果有票房號召力高的一線演員助陣,很大程度上會拔高電影的檔次,至少從表面上讓電影立馬有了高級感。
更重要的是,這些演員大都成名已久,被觀眾所熟知。在多如牛毛的網絡電影中,他們的存在往往能顯著提高一部電影的辨識度,從而留住觀眾匆匆掃過的目光。
《龍虎山張天師》啟用功夫明星樊少皇,也是沿用了這種套路,利用知名演員的影響力和辨識度吸引關注和流量。
2.選好題材
與「居廟堂之高」的院線電影不同,「處江湖之遠」的網絡電影更強調「爽點」、「網感」,所以,網絡電影基本上採用古裝奇幻、神怪誌異、怪獸災難、動作武俠等類型。
《龍虎山張天師》的主角張道陵是道教首次創立教團組織的祖天師,其宗教地位不言而喻。
電影海報上,樊少皇飾演的張天師身著青色道袍,手持佛塵,背負雌雄斬邪劍,身後是一個巨大的八卦圖案,這些都是鮮明的道教文化元素。電影中的扶桑神樹也是取自道教經典《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說到張道陵其人,相傳當時在巴蜀一帶,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淫祀而害民。張天師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平定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此後,當地一直流傳著張天師以太上老君劍印符籙大破鬼兵的故事。
《龍虎山張天師》正是以這個故事為藍本。電影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選擇了討喜的古裝奇幻類型。
3.做好開局
如何充分利用開篇免費的前6分鐘,吸引觀眾點播是網絡電影賺取票房的關鍵。也因此,網絡電影必然不能和院線電影一樣節奏溫吞沉悶,而是要迅速掀起高潮,牢牢抓住觀眾眼球。
在這部《龍虎山張天師》開局的前6分鐘,以對一條蜈蚣的大特寫拉開帷幕,同時運用盜墓、襲殺、死人復活等元素,輔以陰森昏暗的環境、詭異驚悚的背景音樂、遽然而起的衝突,在氛圍的營造、節奏的把控和情節的渲染上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之前提到的《倩女幽魂人間情》《法醫宋慈》《巨鱷島》《辛棄疾1162》《大魚》無不採用這種方式,在開局的前6分鐘快速進入正題,營造氛圍,製造懸念,從而成功勾起觀眾繼續看下去的欲望。
4.平臺造勢
除了上述的三點之外,《龍虎山張天師》還有一個獨特的宣傳優勢,它是首部三平臺(騰訊、愛奇藝、優酷)聯合獨播的網絡電影,這個名頭不可謂不響亮。
國內視頻播放市場基本就是愛奇藝、優酷、騰訊的三分天下,《龍虎山張天師》打出這個旗號,不僅基本實現了國內視頻播放市場的全覆蓋,達到了曝光量的最大化。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視頻播放三巨頭「聯合捧場」的廣告效應,再次拔高了電影的檔次。
噱頭十足,卻依然撐不起一部好電影
在收穫可觀票房的同時,《龍虎山張天師》的豆瓣評分卻僅為4.9分。這個分數顯然是不及格的,但也確實是這部電影質量的真實反映。
1.道家文化外衣下,是各種元素的雜糅
《龍虎山張天師》很少有創新的部分,它是在道家文化的外衣下,用各種元素雜糅、堆砌而來的產物。
影片開頭的盜墓情節有《鬼吹燈》系列的既視感。
中間古瑪法師喝血後從虛弱中恢復的畫面與《西遊記》中蟒蛇精喝血後從蒼老變年輕的橋段如出一轍。
電影中的巫鹹無論從造型還是性格上,都高度類似《射鵰英雄傳》的老頑童周伯通。而且,老頑童用老泥丸當毒藥、糊弄五大高手的橋段也被依葫蘆畫瓢照搬到影片中來。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駝背巫師所念的咒語「克蘇魯」,克蘇魯是美國小說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中的存在,屬於西方文化的範疇。卻在以著重突出道家文化的電影中被反覆提及,加上演員誇張賣力的表演,真是讓人尷尬又出戲。
這些橋段和元素倒不是不能借鑑,只是影片將其不加修飾、簡單粗暴地雜糅在一起,不僅未能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反而使電影風格飄忽,變得「四不像」。
2.一線演員加持,卻淪為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
電影中的人物像是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只是在機械地執行劇本的設定,毫無理性與邏輯可言,從而讓電影存在不少硬傷。
主角的睿智與無腦。
電影多次展現出張天師的睿智和持重,比如一眼看出穿著破爛的老頭巫鹹不簡單,一眼看出古瑪法師的騙人把戲,迅速推斷出徒弟王長和紅纓哥哥一定有什麼相似之處。
但在強行推進劇情的同時,又多次體現出張道陵的輕率和無腦。
比如,徒弟王長之前已經中過桃花瘴,並且張道陵也鄭重叮囑「此地巫術盛行,你小心中了邪啊」。
然而,在荒郊野外中遇到飯店,理應吸取教訓、有所懷疑才是,但張天師卻突然「唐僧附體」,將該有的謹慎拋諸腦後,任由徒弟王長吃下有毒的飯菜,中了蠱毒。
紅纓剛給張道陵師徒下毒,是敵是友還不明朗。緊接著,毫無徵兆地,張道陵就對其放下戒心,並讓她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就因為紅纓長得像個好人,而且說自己沒有惡意?
反派的忽強忽弱。
在竹林一戰中,反派展現出強大的實力,不僅將王長擄走,而且將張道陵打傷。照這樣的趨勢,影片結尾勢必會有一場惡戰。
然而,原本以為的大決戰卻最終草草收場。
古瑪大法師作為電影的頭號反派,他類似楊戩的天目本來是一個可以大做文章的終極殺器,卻徹底淪為擺設。他至始至終都沒有表現出與自己身份相匹配的實力,甚至還不如手下駝背巫師。既然如此,駝背巫師為什麼要低聲下氣地受其驅使?而且,在駝背巫師用幻蠱將張天師和巫鹹全部困住時,古瑪為什麼沒有利用這次良機剷除他們?
3.缺少鋪墊,導致情節生硬
電影在起承轉合上缺少鋪墊,導致部分情節顯得突兀,甚至沒有道理可言。
按照電影的解釋,幻蠱是將人的欲望、恐懼、脆弱無限放大。中了幻蠱後,徒弟王長的表現對於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而言倒也可以理解,但張道陵中了幻蠱後的畫面卻又從何說起?這裡因為缺少足夠的鋪墊而顯得生硬、潦草且缺乏說服力。
又如,巫鹹找到龜殼時所說的一句「蠱母應該就在這個龜殼裡」也著實讓人哭笑不得。王長和紅纓哥哥的性命危在旦夕,巫鹹卻如此草率地用了「應該」而不是「肯定」,人命關天卻如同兒戲,就算是老頑童本人也沒這麼不靠譜吧?
其實憑藉巫鹹對蠱毒的熟稔,影片只要在之前稍加鋪墊,比如借巫鹹之口旁敲側擊地介紹一下存放蠱母的常用裝置,影片也就不會顯得那麼突兀了。
噱頭無可厚非,但質量更加重要
在如今的中國網絡電影市場,《龍虎山張天師》這樣噱頭十足卻質量欠佳的電影絕非孤例,它的身上存在著國產網絡電影的通病。
這些電影在題材選擇上投觀眾所好,在演員陣容上斥下巨資,以及在開篇費盡心機博取關注,但整部電影的質量卻讓人不敢恭維,往往使劇情顯得七拼八湊、人物沒頭沒腦、前後設定矛盾,充斥著這樣那樣的不合理之處。
這些電影在票房上雖然也能取得成功,在口碑上卻總是不盡如人意。之前提到的《倩女幽魂人間情》《法醫宋慈》《巨鱷島》《辛棄疾1162》《大魚》莫不如是。
這一點,與一些有「標題黨」的之稱的網文倒是異曲同工,它們往往標題吸引眼球,摘要噱頭十足,吸引力強,等讀者點進去才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
僅僅依靠宣傳伎倆賺取豐厚票房畢竟只能維持一時,而獲得觀眾的認可和口碑卻是長久的。長遠來看,網絡電影要想在競爭激烈的電影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必須要在質量上下足功夫,從而留住更多的觀眾,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