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收屍」,單身青年這個自嘲有內味

2020-12-07 南風窗NFC

11月28日,歌手楊丞琳零點發文悼念好友黃鴻升,祝他「生日快樂」,此時黃鴻升離開人世已經兩個多月。

歌手楊丞琳悼念好友黃鴻升的微博

9月16日晚,黃鴻升被曝在浴室滑倒,無人發現救治不幸去世。之後,經紀人對外公布,真實死因是因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而猝逝。

不管真實情況哪一種,一個事實是確定的:36歲,獨居,出事的時候身邊無人陪伴,驟然離世。

許多人猛地被戳中。

社會上許多單身青年,似戲謔,似嚴肅,其實已經在考慮病、亡無助的問題。

豆瓣上,有一個「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人數達2萬多人。同城「孤寡人士」相互組隊,每天晨起睡前微信打卡溝通,如遇情況互相幫忙求助送醫,這些正是這個小組創立的初衷。黃鴻升去世的消息,就在這個小組裡掀起了漣漪。

豆瓣「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

類似的,還有1萬多成員的「不婚不育互助社區」等小組。

他們很大一部分是正當盛年的青年人,卻早早地考慮起養老規劃,幻想幾十年後自己能和一幫好友生活在一起。

不結婚,不生孩子,打算「互助收屍」,這一現象背後,是年輕人的隱痛。

單身,主動與被動

「孤寡人士=覺得自己這輩子不想/不能結婚也不想找人同居,朋友也不是很多的獨居人士……孤寡是一種接受孤獨擁抱孤獨的狀態,而不是想找對象想得不得了但因為種種原因而單身。」孤寡互助小組的組規裡如此介紹。

許多組員都表示自己主動選擇獨居的狀態,對於愛情抱著隨緣的心態。

他們的姿態更像姜太公釣魚,維持現狀很好,但也期待著一段緣分撞上來。有就最好、沒有就成「孤寡」,這其中多少有些無奈的意味。

姜惠就覺得自己這輩子可能結不了婚了。

她今年35歲,上一次戀愛還是6年前。分手後姜惠一直是單身狀態,前幾年也曾在父母安排下相過幾次親。相親對象都是親友、同事幫忙介紹的,知根知底。但姜慧從幾次相親中感覺到,大齡女青年常常被動降低擇偶標準,在他人眼中配對成功就是完成了任務。

「相親就像找個夥伴一起組隊,去玩生活裡的闖關遊戲。如果兩個人沒有默契,不能很好地協作,那還會彼此成為負擔,我不願意變成這樣。」幾次沒有結果的見面過後,姜惠開始推託並拒絕相親。

一開始,姜惠還會覺得焦慮,父母方面壓力重重,自己也感到迷茫、不靠岸。這樣過了兩三年難熬的時光,她的焦慮削弱了。「寧缺毋濫。」

電影《勝者為王》截圖

在現實中,無所謂的態度仍然是一個藉口。隨著年紀增長,身邊的未婚男青年越來越少,她自己交際圈又很窄,缺乏認識新異性的途徑。

青年人對網際網路最為熟悉,知道什麼東西靠譜,什麼東西不靠譜。有數據顯示,多數青年對婚戀網站、社交APP持不信任態度。

時間最後會讓人養成一些頑固的習慣,包括單身。

大學畢業之後,張麗從湖北來廣州工作。29歲的她目前仍是單身,一直保持獨居狀態。家裡的人多次催著她回老家相親結婚,但張麗堅決拒絕。

「他們管不了我,這是我自己的生活。」目前的生活狀態很自由,偶爾和朋友一起約飯,大部分業餘時間放在自己的愛好上。到了周末,張麗也喜歡宅在家裡,「懶宅」成了年輕人的常態:又懶又宅。

刷到孤寡互助小組的時候,張麗覺得挺有意思。她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一些同好的人,隨心所欲地暢談、互相鼓勵。張麗所在的互助收屍打卡群裡,有樂隊的演出視頻、分享嘗到的美食以及養的萌寵,大家無所不曬、不談。

「一輩子不結婚也是可以的。」但她不是獨身主義者,她希望記者有合適的異性也可以幫忙介紹。

許多互助收屍打卡群的成員跟她一樣,真實的心理狀態遠沒有看上去那樣輕鬆。

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裡克·克裡南伯格觀察到,很少有單身者傾向於將單身定義為自己未來的選擇,單身往往被視為一個現階段的暫時狀態。

要是能有甜甜的戀愛,又有多少人願意單身呢?

在應該相愛的年紀愛不動

在孤寡互助小組裡,討論孤獨終老、不婚主義的話題是最常見的帖子。

這些人裡,有人遭遇了婚姻挫折後決定單身,有人不願為結婚而結婚,他們相信純粹的愛情但又對愛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感覺悲觀。

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截圖

太原人林傑今年36歲,至今未婚。對於婚戀,他越來越缺少了追求的激情。在稍早幾年,家裡還不斷地為林傑張羅,介紹對象。林傑長相干淨,性格老實,既不抽菸、也不喝酒,在當時的相親市場上還挺受歡迎。

「可能也是年輕,就想著要求再高點。你要是說為了結婚而結婚,隨便找一個也能解決終身大事。但總想著找個看對眼的。」

林傑說,自己拖了幾年,就到了現在的年齡,連家裡的弟弟也成家了。

林傑有時候考慮,要是想開了,娶一位二婚人士或者去當上門女婿,也能解決問題。但時間一長,跨過了某種無形界限,家裡和自己好像就都不那麼著急了。現在他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工作、房貸,偶爾孤獨了才在收屍群裡問:「有處對象的群嗎?」

年輕人把心思放在經濟生活上,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也並不成功,在消費貸助推下,許多人賺得少花得多,被負債壓得喘不過氣來——詳見《他們以為沒在花錢,直到負債纍纍》。

許多社會人都語重心長地勸誡,在大學裡趕緊談一場戀愛。背後的意味是,校園戀愛是純粹美好的,並且大學裡更容易產生愛情。大學裡有更充裕的相處時間和對金錢更少的需求,相比「打工人」的婚戀少了許多顧慮。

步入社會以後,生存是第一步的。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無數的小鎮青年擦乾了眼淚,留在大城市尋找工作。年輕人很難一下子買房定居,既沒有購房資格也拿不出首付。

根據2019年對城市白領生活的調研報告,租房是白領最普遍的居住形式,佔比42.07%。此外,半數白領的收入主要花在房子上,其次則是吃飯。

為了有房住,有飯吃,已然精疲力竭,獨居成為年輕人最典型的狀態。他們不認識合租的室友,現實交際圈只有同事,被996、007的工作以及長時間的通勤佔據大量業餘時間。年輕人陷入一種孤立而疏離的「倦怠社會」。

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截圖

一位女網友自稱是「母胎solo」,即從小到大從未談戀愛。她並不認為自己長得好看,但也被誇過漂亮,周圍同事都不相信她沒談過戀愛。「我真的異性緣很差,是那種常年只能羨慕別人、自己很想戀愛但是根本沒地方找的這種。」即便是玩遊戲,她也似乎找不到可以奔現見面的人。

沒有了去愛的衝動。

此前網上熱議的新詞「自殺式單身」正是形容這種心態:一直單身又不主動擴展社交範圍去認識新朋友,卻每天幻想著能擁有愛情的行為。

「這不正是說我嗎?」被說中的她笑著笑著就哭了,應該享受愛情的年紀卻早早過上了無欲無求的生活。

「自殺式單身」成網絡熱詞

「愛,真的需要勇氣。」情歌天后梁靜茹早已告訴大家戀愛的秘訣。愛情是奮不顧身是一往無前是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現在的人卻都打算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迎接愛情,要先有房有車有工作。

要說缺少勇氣,這屆年輕人更缺少的是安全感。

青年人與死亡尊嚴

沒有安全感就會產生焦慮。

「本組不販賣焦慮,也不要在本組販賣焦慮,本組雖然叫送醫收屍組,但是並不是絕望系,一定要分類的話,更接近無緣社會。」孤寡互助小組在簡介裡稱。

「無緣社會」,揭開的正是現代人的孤獨老死現象。

當社緣、血緣、地緣都斷了,一個人只能無聲無息地死去。紀錄片《無人知曉》曾展現特殊清理公司去處理孤獨死者遺體的震撼一幕:死後三周才被人發現,肉身早已腐爛,體液四處橫流,地上密密麻麻蠕動著屍蛆……

紀錄片《無人知曉》截圖

這正是組員們所憂慮的灰暗想像。

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其中超7700萬成年人為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會上升至9200萬人。

艾裡克·克裡南伯格在《單身社會》書中指出,獨居人口的急劇增加並不是一個社會問題,但它加劇了原本就存在的社會問題:老齡化、貧富差距和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社會的發展無法逃避這一現象,和老齡化問題一樣,它也亟待從各個角度去探索解決思路。」

獨居者的焦慮是切實的。焦慮的背後是孤獨,是擔憂,甚至是恐懼。年紀輕輕,但他們不怕死(至少口頭上這樣說),怕的是無法有尊嚴地或是太過痛苦地走完最後一段生命旅程。

今年32歲的鄧娟是一位單身獨居人士,不久前因心肌受損就醫。心悸,胸悶,氣短,身體亮起了紅燈。疾病,往往讓人意識到生命的無常與脆弱。這次生病後,鄧娟開始忍不住擔心意外的出現。

上海白領的體檢異常率逐年上升。圖源水印

鄧娟自從踏出校園以後就一直單身,對於普遍看臉談條件的戀愛關係提不起興趣,更願意自己一個人獨處。

她想過自己幾十年後的養老生活。或許退休後可以發揮餘熱到山裡支教,要麼找個海島辦民宿,在村裡修四合院種地感覺也不錯。

鄧娟覺得在城市生活久了很累,對別人的信賴和期待會降到最低。「但人生變數多,還是要看以後發展再決定。」

一切似乎都沒有定數。一種脫離了傳統社會所期待的生活軌跡、長達數十年的未知人生,這正導致了他們安全感的缺乏。

「85後,不想湊活將就結婚生子,但也希望有小夥伴能一起互相陪伴互相幫助,類似於日本那幾個老太太那樣。彼此做鄰居或者一起挑一個喜歡的城市買一個別墅,有沒有人報名?」村田幸子的故事是許多組員理想的現實模板。

80歲的日本老奶奶村田幸子組建了一個7人單身養老團。老奶奶們各自買下了同一棟公寓的不同單間,平時互相串門彼此照應。

7位同居養老的單身姐妹

關於生死,她們也達成了共識:「不提供護理幫助」、按自己的心願處理後事。成立十多年,姐妹團度過一段愉快的老年生活。

但現實是殘酷的,大多數孤寡互助群聊的命運都是逐漸沉寂。

「所有的微信小組最後都會無人講話紛紛退群,這是人類天性,請做好心理準備。」成立已7年的小組在組規裡說道,令人感覺殘酷而冷漠。

但這是現實的映射:相較於聯繫強烈的社緣、血緣和地緣,通過聯繫更淡薄的網際網路尋找數十年後的養老夥伴,的確是更為飄渺的美好幻想。

一位組員長篇設想了找到好友抱團租用護工保姆、組成私人養老院抑或是以房養老等理想規劃。最後,他還是無奈總結:

「人生很難如你寫的劇本那樣演出,何況看起來似乎也許大概還有一大段的路要走,走一步算一步。」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為化名)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徐觀

編輯 | 黃靖芳

排版 | 李倩鈺

相關焦點

  • 當代「孤寡」青年:不結婚不生孩子,自嘲「互助收屍」
    社會上許多單身青年,似戲謔,似嚴肅,其實已經在考慮病、亡無助的問題。 豆瓣上,有一個「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人數達2萬多人。同城「孤寡人士」相互組隊,每天晨起睡前微信打卡溝通,如遇情況互相幫忙求助送醫,這些正是這個小組創立的初衷。黃鴻升去世的消息,就在這個小組裡掀起了漣漪。
  • 七千萬人孤寡獨居:有人加入送醫收屍互助小組,打卡確認彼此活著
    七千萬人孤寡獨居,90後 成為「租房獨居」主體根據統計數據,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而其中有超過7700萬人處於獨居狀態。2018年全國一人戶的比例則達到16.69%,相當於每6戶家庭,就有1戶是獨居狀態,而90後 則成為了「租房獨居」的主體。小陳是杭州的一位獨居女性。
  • 沒內味、沒內味了是什麼意是什麼梗?有內味的反義詞了解一下
    沒內味、沒內味了是什麼意是什麼梗?有內味的反義詞了解一下時間:2020-06-02 16:13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沒內味、沒內味了是什麼意是什麼梗?有內味的反義詞了解一下 沒內味,指的是某些半土不土的視頻或者人沒有達到觀眾心目中的土味,就會被評論為沒內味兒!
  • 【婚戀觀察】7700萬人單身生活最害怕的事
    因為你發現,為了預防意外,獨居青年們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出門後擔心家裡的煤氣閥門關了沒?7700萬人單身生活最害怕的事03國家民政部統計: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一個朋友告訴我,豆瓣上有個「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裡面的組員,大多都是獨居的年輕人。所謂「中老年」,更多是一種自嘲。小組裡有一個活動,獨居的孤寡人士可以相互組隊,每天晨起睡前電話溝通,確認健康情況。
  • 這個街道為單身青年搭建鵲橋
    這個街道為單身青年搭建鵲橋 2020-11-13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注意 「家中的危險地帶」,更要關注7700萬人單身最害怕的事
    被發現時已經屍體僵硬,由於黃鴻升呈趴臥狀態,口鼻都有出血,初判有可能是準備洗澡時走路滑倒後撞到頭部不幸身亡。7700萬成年人獨居,兩億人單身,不是什麼好事!據民政部發布《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結婚率為7.3‰,創下2008年以來近11年的新低。據數據統計,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超過7700萬成年人獨居。
  • 百名單身青年搭乘內蒙古「共青團號」青春專列為愛啟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石佳)7月31日18時許,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火車站,來自戰「疫」一線和在其他領域取得優秀業績的100名單身青年以及因疫情推遲婚禮的青年代表,他們將乘坐內蒙古「共青團號」青春專列為愛啟程。內蒙古青年代表宣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百名單身青年乘坐內蒙古「共青團號」青春專列為愛啟程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劉曉君)7月31日18時許,呼和浩特火車站迎來了來自全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一線、在各自工作領域取得優秀業績的100名單身青年以及因疫情推遲婚禮的青年在自治區團委舉辦的「為奉獻者奉獻——『愛在北疆』內蒙古『共青團號』青春專列」啟程儀式上,自治區團委書記、黨組書記陳曉東為專列青年志願服務隊授旗,並授予專列「內蒙古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年志願服務站」牌匾,勉勵全體青年繼續弘揚「奉獻
  • 單身狗自嘲的段子 雙11光棍節單身狗搞笑幽默段子經典語錄
    單身狗自嘲的段子 雙11光棍節單身狗搞笑幽默段子經典語錄  2018年雙十一你「剁手」了嗎?單身的你除了一句話能證明單身,也就只能自我「剁手」了,畢竟沒有另一個人能幫你清空購物車。雙十一光棍節單身狗自嘲搞笑段子了解一下,安排一下,或許明年就過起了情人節。
  • 80後男明星洗澡突然死亡,揭開7700萬人單身生活最害怕的事
    因為你發現,為了預防意外,獨居青年們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2億單身成年人,其中7700萬人處於獨居狀態。一個朋友告訴我,豆瓣上有個「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裡面的組員,大多都是獨居的年輕人。所謂「中老年」,更多是一種自嘲。
  • 什麼是互助?2018年互助平臺有哪些?互助的含義是什麼?
    什麼是互助?其實互助很簡單,就是大家抱團在一起,然後湊份子錢。湊完份子錢之後,比如說我有100萬的會員,其中有一個會員得癌症,需要湊30萬治療。那每一個會員湊3毛錢,就可以湊30萬。互助所有會員均自願加入和自由退出,秉承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進行捐助式互助,健康時利用幾元零錢去幫助有需要的會員,當自己患病時則及時獲得他人的回饋幫助,現在小編所知道的互助平臺有:橙心互助、水滴互助、輕鬆互助、e
  • 網絡流行語科普 有內味了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有內味了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3-23 17:31   來源:天晴資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有內味了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有內味了,是有那味道了的北方版。
  • 「茉瑞塔」中秋賞月猜燈謎暨凰崗青年互助會二周年慶活動圓滿成功!
    「2020年10月1日晚,茉瑞塔」中秋賞月猜燈謎暨凰崗青年互助會二周年慶活動圓滿成功!本次活動由茉瑞塔服飾冠名,凰崗青年互助會承辦,這是凰崗首次舉行中秋猜燈謎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 單身青年交友聯誼
    活動現場,單身青年互動交流。 寶安日報訊(記者 金晶 通訊員 林文靜 甘明彥 文/圖)12月6日,泰華梧桐島園區內一片歡聲笑語,航城街道百名單身青年相聚在這裡交友聯誼。為了豐富航城街道青年文化生活,航城街道團工委舉辦「圳好是你·青春遠航」的大型青年交友聯誼活動,鼓勵單身青年相互增進了解,實現抱負。
  • 《刀劍神域》官方逼死同人:如果換成這個豬頭,就有牛頭人內味?
    而且刀劍第12.5集還不是會員限定為前提,第13集開播後12小時裡沒有破一百萬來看(發稿前已經突破百萬),要麼第12.5集作為新番首集效應已經利用掉了,要麼刀劍動畫走下坡明顯,這個也不用小編說,大家知道小野學,刀劍可能在B站即將誕生的新番三幻神裡排第三,當然這需要我們一起見證。
  • 北京單身青年相親會 北京單身交友相親群
    單身的夥伴們均可免費參加!名額有限,請抓緊時間報名北京單身青年相親會 北京單身交友相親群03愛情保衛戰,話題大拷問等更多有趣桌遊(20:00—21:00)交換位置,通過其他有趣的遊戲走近彼此,在上一個環節中,沒有遇到默契的,在這個環節,一定不讓你失望。04心儀互選,浪漫告白(21:00—21:30)整個活動的高潮就在此了,今晚是否能獲得芳心,收穫愛情,答案全在此了!
  • 隱形單身青年鑑定指南
    最近我聽說,在窮人的分類上,又有了新品種——隱形貧困人口:指的是那些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實際上存款為零的人。他們不像我們印象中那樣的吃了上頓沒下頓,更沒有流落街頭以乞討賣藝為生。這樣的人,富得外強,窮得中幹。
  • 聖凱薩琳,大齡單身學術女青年的保護神
    圖1為一堆大齡單身學術女青年朝拜聖凱薩琳的場景,朝拜凱薩琳的風俗來源已久,從何時開始已經難以考據。不過聖凱薩琳本身的故事本身有著豐富的內涵,值得研究和探討。圖1 大齡單身學術女青年膜拜聖凱薩琳凱薩琳(約287-305)出生於亞歷山大的富官家庭,從小就聰明美貌,有米蘭大教堂裡的圖2為證。
  • 監管「點穴」網絡互助,機構回復「期望監管」,互助監管尺碼何時有?
    水滴互助 作為提供互助計劃的平臺,公開透明公正是最基本的底線,從成立開始就堅持用戶實名註冊和使用,互助資金存管在商業銀行的專項存管帳戶,每筆互助金的使用申請都會有第三方獨立機構進行調查;堅持將資金、互助事件、均攤信息定期進行全員公示。
  • 呼和浩特千名單身青年「敖包相會」
    活動現場。新華網 郝芳芳攝    活動現場設置了多個互動環節,通過遊戲和自我介紹、才藝展示等形式,方便單身青年相互了解。現場還發放愛的明信片,參加活動的人員可在卡片上寫明自己的編號和心儀的異性編號,表達自己的愛意,或登上舞臺表白。雙方都有好感的單身青年可以騎行環遊敕勒川草原,進行更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