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國際大學生節」。在即將迎來明年的成都大運會之際,「體育之於成都的大學生,乃至成都這座城市,意味著什麼?」這樣的思考就顯得格外有意義。大學生是充滿著朝氣與創造力的群體,是愛心與拼搏精神兼具的高素質群體。少年強則國強,而體育則是為中國大學生豐滿血肉、鍛打意志的「淬火之器」。
用體育涵養奮進精神,以賽事營造美好生活。在「國際大學生節」這一天,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幾位成都高校學生,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隨著成都大運會的日益臨近,運動健身,正愈發成為成都大學生們爭相追求的健康生活美學。
朱霖峰:
希望第三次參賽並第三次奪冠
西華大學體育學院研二學生朱霖峰今年25歲,如果能夠通過明年的選拔,他將第三次參加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此前的兩次,他都拿到了桌球團體冠軍。如果此次能夠參賽,他將有機會衝擊「三次參賽、三次奪冠」的紀錄,再加上又是在家鄉父老面前表現,朱霖峰對於明年的成都大運會充滿渴望。
朱霖峰出生在自貢,5歲開始在業餘體校學習桌球,當時主要是想鍛鍊身體,沒想到後來便一發不可收拾。在他10歲那年,成都市乒校的教練看中了他,並將他招入成都市桌球隊。經過這幾年的鍛鍊,朱霖峰在同齡人中表現越來越突出,2009年進入國家隊。
朱霖峰參加了兩屆大運會,第一次是2017年在中國臺北,最後拿到了團體冠軍;2019年義大利那不勒斯大運會,朱霖峰在桌球項目中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男子雙打亞軍、男子單打季軍。
自桌球列入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競賽項目以來,中國隊已連續七屆蟬聯該項目男子團體冠軍,但還沒有哪一位運動員能夠三次參賽,同時三次拿到冠軍。如今,創造紀錄的機會擺在了朱霖峰面前。不過,大運會參與資格需要選拔,他也一直為此做準備。「如果我能參加,這不僅是自己的主場,這也是我最後一屆大運會了,希望在明年的大運會上,在全力以赴去拼搏團體冠軍的同時,能夠在單項比賽中有所突破,把句號畫好。」
朱霖峰告訴記者,自從成都獲得大運會舉辦權後,大學校園裡的體育氛圍都濃厚了很多,「每次我回學校,都會有同學找我打球,要我給他們指點桌球技術,我也很樂意。我幫助他們提高桌球技術,鍛鍊身體,他們幫助我在學習成績上提高,互相幫助,多好!」
尚婷:
體育運動為我打開了一扇窗
成都中醫藥大學大四學生尚婷正在成都市錦江區牛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習,大學專業是健康服務與管理的她,每天都在照料著社區的老年人們。今年22歲的尚婷,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102個小時,不幸失去了雙腿、左眼和左手食指。
「我小時候很喜歡跑步,想成為一名運動員。」從小就熱愛運動的尚婷出生在四川汶川,在小學運動會上拿過很多獎。但在2008年5月12日,還在讀四年級的尚婷被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改變了命運。100多個小時的黑暗中,她一直有個堅定的信念,「我是爸媽唯一的孩子,我一定要活下去,他們還在等我。」尚婷是映秀小學最後一個被救出的孩子。
在家人的悉心照料和社會好心人的幫助下,尚婷陸續進行了多次手術與康復訓練。在震後的第5個月,她就重返了校園,在映秀的「板房學校」裡重讀四年級。地震後的第二年,尚婷來到友愛學校讀小學五年級,它是一所殘健融合無障礙的九年義務學校。
早在2010年,尚婷就接觸過輪椅籃球這個項目。當時,才12歲的她僅訓練了2個多月,就代表四川隊前往北京參加輪椅籃球錦標賽了。輪椅籃球的經歷給尚婷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讓她意識到:殘疾人也是可以當運動員,可以馳騁賽場。尚婷在初中時期,利用暑假和晚自習時間,陸續學習了遊泳、坐式排球、田徑等項目。
2017年,尚婷成為了成都中醫藥大學的一名學生。2019年,尚婷入選四川省輪椅籃球隊,同年代表四川參加了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體育帶給了我生活的希望,我希望能夠可以用自己所學去幫助到更多的人,這就是體育對於我這樣一位大學生來說,最大的影響。」尚婷說。
孫緒林:
「賽事名城」建設助推我的創業夢
22歲的孫緒林今年7月從成都體育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戶外專業畢業,目前在成都一家戶外運動公司工作。大學期間,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進入到了攀巖運動群體中。體育之於他,不再只是一項愛好,而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個人價值的一條最好途徑。
孫緒林是廣元人,從小熱愛體育運動,從進入大學起,他就開始接觸攀巖這個項目,通過自身努力,幾年下來,已成為成都攀巖界小有名氣的達人。孫緒林2017年在大學期間曾參加全國大學生攀巖錦標賽,但未入決賽;2018年參加中國大學生攀巖南區賽,獲難度賽第三名;2019年參加四川省第八屆攀巖錦標賽獲攀石賽第六名;2020參加四川省第九屆攀巖錦標賽獲攀石賽第五名,難度賽第七名。
2018年12月13日,成都成功申辦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成都也開始加速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步伐。政策的利好,大環境的改變,彼時正面臨畢業的孫緒林意識到:隨著成都加速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未來成都體育相關產業必定會迎來迅猛的發展期。
通過這幾年深入成都攀巖群體,孫緒林對於成都攀巖產業的發展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2018年之前,成都的專業攀巖館幾乎沒有,參與人群也不過100多人,但這兩年,成都的專業攀巖館數量迅速擴大到6家,今年還會陸續有三家開業,再加上以體驗為主的一些攀巖機構,成都市內能夠進行攀巖運動的機構達到十多家,這還沒算上各大高校裡的攀巖設施。日常能夠經常性進行攀巖運動的人數也達到了2000人左右。按照每人每年消費1萬元來計算,這也是一個達到2000萬元級別的市場,而且規模還在迅速擴大。」
參與人群的擴大,意味著相關產業的發展機遇更多,孫緒林也認準這是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絕佳機會,「今年7月我畢業後,選擇了在一家戶外運動公司工作,積累經驗,人脈,為未來創業,實現擁有自己的攀巖館這一夢想而努力。」體育貫穿了孫緒林過去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未來,體育同樣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保持著每周鍛鍊3-4次的習慣,「攀巖、跑步、戶外運動,通過體育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念,永遠都不會改變。」
黃張嘉洋:
渴望在家鄉展現藝術體操之美
參加成都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各運動隊名單,要到明年才能正式出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成都體育學院運動系大二學生,中國藝術體操隊主力隊員,20歲的成都妹子黃張嘉洋希望非常大。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按照慣例,中國藝術體操隊應該會以目前國家隊的現有人員為主參加成都大運會,而黃張嘉洋是在讀大學生,在家鄉舉行的大運會肯定都不希望錯過。」
黃張嘉洋是地道的成都妹子,8歲開始練習藝術體操,2012年進入省隊,2015年進入國家隊。在全國藝術體操冠軍賽少年個人單項決賽上斬獲球操和帶操雙冠;2018年在「葡萄牙藝術體操世界盃挑戰賽」上,黃張嘉洋和集體全能項目的隊友們一道,奪得了成年組集體全能冠軍,這也是國家藝術體操隊首次在世界大賽中榮獲集體全能冠軍。在2019年藝術體操世錦賽上,國家藝術體操隊獲得集體全能第七名,成功拿到東京奧運會的入場券。
黃張嘉洋告訴記者,從小開始,體育就磨礪著她的意志,在藝術體操這個項目上,「無論什麼情況,只要到了賽場上,藝術體操運動員都是面帶笑容的,我們向觀眾們傳遞的,是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這種體育的精神,也是我們成都大學生所崇尚的精神!」
今年7月24日封閉集訓結束後,僅過了兩天時間,中國藝術體操隊就趕到了都江堰。之所以將結束封閉後的首站選在了成都,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藝術體操部部長、中國藝術體操隊領隊張瑩表示,成都在氣候、體育硬體設施、後勤保障、疫情防控上都做得非常好。這也堅定了黃張嘉洋在家門口再獲佳績的決心,「藝術體操是美的運動,我希望屆時能在家鄉父老面前展現藝術體操之美。」(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何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