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粥左羅
來源 l 粥左羅
ID:fangdushe520
最近在看特別火的一檔綜藝節目——《心動的offer》,其中講的一些職場問題,讓我對職場話題又有集中思考。90%的人,隔三差五都會陷入糾結的一個問題是:我該不該辭職?你走進任何一家公司,都能發現很多人在錯誤的道路上消耗自己,或許你自己也是如此。比如:上篇我講了能力圈,但選題做得爛,好多人沒點開看,我稍微再說一下。一個人找工作,換工作,就是從自己的能力圈出發,匹配工作,升級能力圈,再匹配的過程。查理芒格說:你必須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玩那些別人玩的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註定一敗塗地。要認真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裡競爭。任何技能,只要你願意學,都能進步,但想做到牛X,就要去找匹配自己能力圈的工作。我曾經拼命的做了8個月銷售,想拿第一,一次沒拿到。後來我去新媒體公司,三個月後我就是第一。很多人是,明明知道自己不適合一份工作,還在那「堅持」,不知道堅持個啥。奇蹟不會發生。我今天離職了,對小組業務、對部門業務、對公司業務,有多大影響?我今天離職了,領導再招一個人來頂上這個位置容易麼?原來,我是一個能隨時離開、離開後對公司幾乎毫髮無傷、而且隨時能找到人替代的員工。每個公司都有一定的離職率,所以你在一個稍微有點規模的公司,就會發現每個月都有離職的人。相反,你也能看到一些員工,他走了,大家都能感知到,業務進展會變慢或變弱,領導會著急招人甚至會親自頂上做一段時間,因為那個工作太重要了。很多在大公司的人,更要警惕,因為你在大公司,享受大公司的平臺光環,而且當初你面試、筆試時困難重重,而且面試官和後來的領導都給你講的高大上...這些都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很重要,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其實很多大公司,會把很多工作包裝描述的很高大上,同時大公司有錢,能給一個高出行業水準的工資,其實目的是招一批高材生,培養成最好用的螺絲釘。這種工作,看似高大上,其實你進入小半年,各種流程熟練之後,再積累幾個案例經驗就足夠用了,其實並不需要多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甚至不需要多少「智力付出」,時間久了,你會發現自己雖然在大公司,但依然做的是「流水線工作」。很多人待的公司,別說行業前列,中列都沒到,在尾巴上。你在一個行業尾部公司上還指望著自己長成行業高薪人才、頂級人才?很多人待的公司,自己都知道,一直在走下坡路,別的你不知道,公司每年的整體收入你可大概知道吧,人家公司都在翻倍增長,你們公司一年不如一年,自己心裡是有數的。你們公司的銷售團隊或者市場團隊規模怎麼樣?那些員工日子怎麼樣?剛過去的春節年終獎怎麼發的?這就是答案。很多人待的公司,現在尾部,將來也沒有希望往前列走,那你就別耗在那了。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文章題目《公司是船,我在船上》,我壓根沒看這個文章,也不知道具體講什麼,但對這句話我有自己對理解,就是:一萬艘船在海洋上往前跑,你個人能力再強、跑得再快,你也跑不過自己待的那條船,就像你沒法揪著自己耳朵把自己提起來。最近我面試的時候,都會問一句,你介不介意我是個小公司,因為有人會看中。有個面試的很聰明,他說他調查了,還去看了行業裡三個榜單,知道我雖然公司小,但我在新媒體運營上肯定是行業前列,我打磨課程的能力也是行業前列,我的號在成長領域也在這個細分領域的前列。我接觸的寫作的人不少,也有些來找我諮詢,我就告訴他:先離開你那個天天做轉載、發低質內容的號再來找我,你想提升寫作能力,先找個做原創、對內容有追求的號再說。經常有做新媒體的人諮詢我工作,我就告訴他:先離開你那個閱讀量只有幾百個號再來問我。你在那裡工作,我縱有萬般能力也救不了你。我之前講過一句話:很多人離職,不是不喜歡同事,不是不喜歡公司,不是不滿足薪水,而是——那次主要不是講這個話題,所以沒展開講。這篇稍微展開說兩句。提倡加班文化,動不動讓你寫工作總結和心得,動不動讓你匯報一些東西,動不動就為一點屁事兒開會。——要麼是無法100%的信任你,只能通過各種形式化的東西控制你;——要麼是所謂的「服從性測試」,確認自己「我是領導的存在感」;有些領導,真的是不配做領導。因為對下面的人容錯率太低了,細節盯的太死,小事管的太多,啥都得聽他的,犯一點錯誤都無限放大。我這幾年的觀察是,但凡你攤上這樣的領導,你的成長不會快。因為你啥都幹不了,你啥都得聽領導的,你因為怕犯哪怕一點小錯誤你都不敢開拓創新。年輕人必須有足夠做事的空間,才能快速的成長。我的助理,最近做分銷活動,做訓練營,自己招人,自己研究工具,自己折騰。這些從前都沒做過,但折騰幾個月成長很快,她想做什麼,只要大方向沒問題,我就雙手支持,我不關心過程中會出現啥小錯誤,沒有完美的做事,但人要成長就得去開拓。這個不展開講了,總之,有些領導其實是怕你太強的,有時候他寧願把機會給比你差的,原因你懂得,真實的職場這些都是真實的存在的,而且不在少數。你若是攤上這樣的領導,而且你的升職加薪80%是他說了算的話,你得好好想想了。大概描述:她每個月到手一萬多,在這家公司兩年了,明顯感覺到公司進入一個平穩期,不會有大的發展,同時自己做的工作不會讓自己有比較快的成長,屬於低價值工作,不要強專業知識和高智力付出,想換個工作,問我的建議。很多讀者可能跟我的同學一樣,一上來不理解我的建議,貌似不像我的風格。第一:你的能力我比較熟悉,你再換一份工作,賺的錢不會比現在多,甚至很可能是持平的。第二:你現在還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別貿然辭職。第三:你剛生了孩子不到一年,短時間內你需要更多的照顧家庭,而不是換一份雖然能讓你更快成長但需要你高強度工作甚至天天加班、周末都要幹活的工作。這幾年,你不能很好兼顧的時候,先顧孩子才是長期價值最大化。第四:現在這份工作,工作量很不飽和,你每天只需要一半的工作時間就能做完,那麼剩下的時間,你完全可以用來給自己充電學習提升自我。天下沒有完美的工作,你現在工作劣勢是它不能幫你更好的成長,但優勢時,你能拿著不低的薪水,同時每天有大把的時間用來自我提升和照顧孩子。所以,你現在可以不辭職,但你現在要拿著不錯的薪水培養自己隨時辭職的能力。這個同學是個典型的案例,說明了職業的複雜性,你永遠不能只考慮問題的一面。比如雖然成長性不好,但現在特別賺錢,我可以在這做一年,多攢點錢,這樣有資本讓後面的選擇更自由;比如雖然現在賺錢不多,但這個工作比較有前途,咬著牙扛過一兩年,就會有很大的賺錢空間;比如雖然成長性不夠,賺錢也不算多,而且將來賺錢也不算多,但個人時間非常充裕,我可以先領著飯錢的同時,學習、充電、自我成長,這樣後面就可以找到好工作,直接跳槽可能也找不到特別好的工作;但假如一份工作,剛才說的這些都沒有,沒錢、沒價值、還沒時間,那就可以毫不猶豫的辭職了,因為你得找一個至少滿足一點的工作,用這一點,去撬動未來的兩點。好了,以上,五點,非常明晰了,不用寫結語了,本文完,可以點讚在看評論轉發一條龍服務上了。啥..還沒看夠?那記得明天再來我家。本文來源:公眾號@粥左羅,百萬網際網路精英的精神食糧。粥左羅,90後,畢業5年持續進化,從服務員到創業營收千萬。個人成長研究者和實踐者,開發寫作、成長、學習、閱讀、新媒體課程,學員超過10萬人。堅信成長即財富,堅信優質內容能給你向上生長的力量。關注@粥左羅,菜單欄查看50篇必讀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