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劉三姐》,劉世龍和黃婉秋,為何沒在一起?緣分錯過好遺憾

2021-02-08 DJ雅清

時間是1960年,劉世龍還在拍《鴻雁》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位叫姜樹森的女導演就來找到他,說有個角色想找他試試。劉世龍問是什麼片子?姜樹森說是《劉三姐》。劉世龍還以為「劉三姐」是個勞動模範呢,所以也沒多想,就答應了下來。

可是一試服裝,他有些傻眼了,就問:怎麼是古裝?劉三姐不是勞動模範嗎?化妝師也逗,就說:劉三姐是古代的模範,不是現在的模範。

就這樣,劉世龍成了《劉三姐》中的「阿牛哥」。

在這之前,劉世龍已經先後在《沙家店糧站》、《董存瑞》、《媽媽要我出嫁》、《女社長》、《懸崖》、《海上神鷹》、《草原晨曲》等多部影片中扮演了角色。

尤其是他在《媽媽要我出嫁》中所扮演的劉明華,和在《鴻雁》中所扮演的鄉村郵遞員李雲飛,均以俊美帥氣的造型,和樸實無華的表演,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是在這之前他所扮演的,都是現代人物,他從未想到過自己也會演古裝戲,更沒想到會在這部戲裡,認識一個純真又美麗的女子——黃婉秋。

話說劉世龍趕往《劉三姐》外景地的過程,也大費周折,就好像老天在故意考驗他一樣。

他先後好幾次都弄丟了劇組給他買的火車票,好在前幾次都有人給他找了回來。可最後他要進火車站的時候,一摸兜,車票又丟了。他好說歹說,檢票員才看他是電影明星不像逃票的,所以才網開一面,放他進了站。

而到了桂林外景地,他又傻眼了。因為沒想到桂林會那麼熱,就跟個蒸籠似的,一動不動也滿身都是汗。

但既然來到這裡,就用心把戲演好。這是所有演員的共同心願。

而當他看到在電影裡扮演女主角劉三姐的黃婉秋時,心中不由一動。

但他當時也沒多想,只是覺得眼前的這個女孩明眸皓齒,笑靨如花,並且渾身充滿著青春朝氣。他心想,如果運氣好,這個女孩會成為明日之星也說不定。

事實上,《劉三姐》上映後,黃婉秋一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大明星,比已經小有名氣的劉世龍還要紅。

但其實《劉三姐》這部電影最開始的時候,女主角的候選人名單裡,並沒有黃婉秋的名字。那時,她只是劇中小配角舟妹的扮演者。

可是《劉三姐》這部電影的第一版鏡頭拍出來,有個別領導覺得原定女主角扮演者不太理想,建議導演蘇裡換人。當時有人提議讓已經憑藉《五朵金花》走紅的楊麗坤來試試,但廣西方面的領導說劉三姐是廣西的牌子,演員也最好是在廣西找。於是導演蘇裡就把尋找演員的重心,放到了廣西方面。

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正當蘇裡導演為尋找演員大費周章時,突然有一天扮演舟妹的黃婉秋打他眼前經過,令他眼前一亮:這麼美麗的一個姑娘,不正好是現成的「劉三姐」扮演者嗎?

於是給黃婉秋裝扮上。試妝的結果幾乎讓劇組所有人都喜出望外,因為確實十分漂亮,而且水靈。至於演唱方面有些差距,那也沒啥大問題,到時候可以讓人配音嘛。

就這樣,小配角黃婉秋,一下就變成了女主角。當時,她還不到17歲呢。

電影陸陸續續拍了一年多時間。這其中的過程,也讓黃婉秋在表演方面有了一個特別大的進步和轉變。使得黃婉秋由一個不懂電影表演的門外漢,變成了漸入佳境的「劇中人」。

這其中,黃婉秋最感謝的人,除了導演蘇裡,就是扮演阿牛哥的劉世龍。他們在業務上,都給予了黃婉秋太多的關心和幫助。

《劉三姐》電影拍完後,劉世龍和黃婉秋並未斷了聯繫。

當時劉世龍很喜歡黃婉秋這個又漂亮又溫柔的小妹妹,而黃婉秋也很喜歡劉世龍這個又帥氣又樸實的大哥哥。可是在那個個人情感不外露的年代,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是不會輕易表達出來的。因為害羞,也因為怕被說成是資產階級作風。

那時候兩人增加感情的方式,往往就是通信。通信越頻繁,感情也就越深。

有一段時間,劉世龍和黃婉秋的通信就很頻繁。劉世龍也曾在信中委婉地向黃婉秋表達出自己的心意:我喜歡你,如果你有了朋友就請告訴我。

但同時劉世龍的心中,又有很多顧慮。其中最大的顧慮就是自己曾經有過婚史,又離過婚,而且年齡又比黃婉秋大13歲,所以在心裡總覺得對方會十分介意。

是的,早在1954年,劉世龍就已經結過婚,並且生下一個兒子劉小龍。後來夫妻二人因感情不和而離婚。離婚後劉世龍很想向黃婉秋進行表白,但因為種種顧及而使他停止不前。

後來,他把自己的心事完全告訴了《劉三姐》的導演蘇裡。蘇裡問他為什麼不直接跟黃婉秋說明?感情這種事兒總不能讓女孩子主動吧?劉世龍就說了那兩個原因,一個是自己年齡比對方大,另一個她又在廣西,倆人又不在一塊兒。蘇裡罵他因為膽怯,到手的幸福也飛了。

1966年之後,黃婉秋和劉世龍其實在北京還見過一面。但一聽說劉世龍已經再婚,黃婉秋當時就有些悶悶不樂。從北京回廣西不久,她也結婚了。

用蘇裡的話說,劉世龍和黃婉秋,多好的緣分啊,結果錯過了,真是太遺憾了。

1991年,桂林舉辦《劉三姐》發行30周年、黃婉秋從藝35周年,蘇裡、劉世龍等均應邀出席。此時的劉世龍和黃婉秋,再次相見,也只是相視一笑。過去的一切,都如雲煙般消散。對於每個人來說,過好當下的日子,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吧?

本文由DJ雅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59年後《劉三姐》主演近況 劉世龍梁音等已去世 黃婉秋77歲仍美麗
    劇中劉三姐的扮演者,原本不是黃婉秋,她最初是作為配角舟妹的扮演者進入劇組。但因為劉三姐的扮演者遲遲不能定下,令導演蘇裡大費腦筋。最終,他將目光鎖定在了年僅17歲的黃婉秋身上。最初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但沒想到黃婉秋試妝並試戲後,鏡頭中的感覺竟然比想像中的還要好,當下決定,由黃婉秋來扮演劉三姐。
  • 黃婉秋:一生一世劉三姐
    "影片拍完回來看樣片,然後剪輯、送審都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尤其是香港、澳門、東南亞那邊放映時,那場面簡直是瘋狂,當地的報紙全是《劉三姐》的消息,這部片子被稱作是"山歌片王",多少人在傳唱其中的歌曲,我經常聽到街上有人在唱裡面對歌的插曲'什麼花開節節高,什麼水中起高樓……'一聽到這段唱我就想起劉三姐大眼一轉,俏嘴一張,便是難題一道,讓莫懷仁和三個酸秀才敗下陣來,這可是最樸素的生活智慧呀!"
  • 黃婉秋:家喻戶曉的《劉三姐》
    "影片拍完回來看樣片,然後剪輯、送審都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尤其是香港澳門、東南亞那邊放映時,那場面簡直是瘋狂,當地的報紙全是《劉三姐》的消息,這部片子被稱作是"山歌片王",多少人在傳唱其中的歌曲,我經常聽到街上有人在唱裡面對歌的插曲'什麼花開節節高,什麼水中起高樓……'一聽到這段唱我就想起劉三姐大眼一轉,俏嘴一張,便是難題一道,讓莫懷仁和三個酸秀才敗下陣來,這可是最樸素的生活智慧呀
  • 黃婉秋:一生都是「劉三姐」
    黃婉秋這一生只演了一個劉三姐,卻因此把自己的命運與這個角色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那是她無法擺脫的關係。她曾經多次嘗試再演其他的角色,但是始終沒能鼓足勇氣。數年前,她的丈夫何有才策劃並與人合資,在桃花江邊辦了一座「劉三姐景觀園」,只要人在桂林,黃婉秋每天都會出現在那裡,為遊客唱歌、籤名、合影留念。《劉三姐》在桂林拍外景的那一年,何有才只有11歲,後來何有才考入桂林歌舞團,黃婉秋是他的老師。「哪有學生敢打老師的主意?如果不是文革她被打倒,我和黃婉秋絕對沒有可能。」何有才一直這麼說。
  • 黃婉秋的一生一世劉三姐情
    11月7日中央4臺播出一檔十分感人的節目:中國文藝-致敬經典,電影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現場訪談。黃婉秋的一生用一句話概括:一生一世劉三姐。一生只演一人,一生只做一事,一生只為劉三姐。這是央視主持人對黃婉秋的總結。謙虛的黃婉秋說,是蘇裡導演的一句話改變了她的一生,讓她與劉三姐結了一生一世的緣。
  • 隆文人物 | 黃婉秋:一生都是「劉三姐」
    "影片拍完回來看樣片,然後剪輯、送審都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尤其是香港、澳門、東南亞那邊放映時,那場面簡直是瘋狂,當地的報紙全是《劉三姐》的消息,這部片子被稱作是"山歌片王",多少人在傳唱其中的歌曲,我經常聽到街上有人在唱裡面對歌的插曲'什麼花開節節高,什麼水中起高樓……'一聽到這段唱我就想起劉三姐大眼一轉,俏嘴一張,便是難題一道,讓莫懷仁和三個酸秀才敗下陣來,這可是最樸素的生活智慧呀!"
  • 《劉三姐》:除了主演黃婉秋,「劉三姐」的背後到底有幾個替身?
    有人說,劉三姐受歡迎是因為影片故事有趣,劉三姐和地主鬥歌》為藍本拍攝電影來獻禮,正巧《讓我們蕩起雙槳》的詞作者喬羽去廣西採風時觀看了這部戲,他被風趣的唱詞和活潑的表演方式吸引住了。這下創作團隊是集齊了,但獻禮的時間快到了,演員都還沒選,更別說開始拍了,於是反對的聲音就來了,說肯定要趕不上獻禮了,不如就別拍了。但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開拍,畢竟已經做了那麼多前期準備工作了,不想前功盡棄。
  • 客家人物 | 黃婉秋:一生都是「劉三姐」
    黃婉秋這一生只演了一個劉三姐,卻因此把自己的命運與這個角色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那是她無法擺脫的關係。她曾經多次嘗試再演其他的角色,但是始終沒能鼓足勇氣。數年前,她的丈夫何有才策劃並與人合資,在桃花江邊辦了一座「劉三姐景觀園」,只要人在桂林,黃婉秋每天都會出現在那裡,為遊客唱歌、籤名、合影留念。《劉三姐》在桂林拍外景的那一年,何有才只有11歲,後來何有才考入桂林歌舞團,黃婉秋是他的老師。「哪有學生敢打老師的主意?如果不是文革她被打倒,我和黃婉秋絕對沒有可能。」何有才一直這麼說。
  • 銀幕上李向陽王成劉三姐光彩照人 銀幕下他們三位扮演者口碑如何
    的王成當然是首選;而說起美麗的桂林山水和動聽的廣西民歌,劉三姐就是那裡的同義詞。相同的聯想,說到李向陽,觀眾自然會想起演員郭振清,說到王成,就會想起演員劉世龍,而劉三姐與黃婉秋幾乎被人們當成了一個人。劉世龍外形樸實而不失帥氣,笑容極具感染力和親和力。為了演好《英雄兒女》中王成這個角色,當兵出身的劉世龍,又專門下到基層連隊體驗生活,和年輕小夥子們一起摸爬滾打,站崗、出操、刺殺、投彈。三個月下來,他練得皮膚黝黑、身形健壯,與標準的志願軍戰士不相上下。拍攝《英雄兒女》給劉世龍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
  • 還記得《劉三姐》嗎?裡面的各位主演們後來都怎麼樣了呢?
    《劉三姐》是1961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風光音樂故事片,也是我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講的是廣西劉三姐用山歌反抗財主莫懷仁的故事,劉三姐——黃婉秋飾演1943年出生在廣西桂林的黃婉秋,既是桂林村民的她也是桂林文化局的局長,在文革時期,《劉三姐》作為黃婉秋的代表作
  • 黃婉秋:因演劉三姐遭批鬥險些被槍斃,老百姓都看哭了,但我無悔
    一提《劉三姐》人們忘不了劉三姐與阿牛哥在大榕樹下的山盟海誓,更忘不了主題曲《多謝了》:「多謝了,多謝四方眾鄉親,我家沒有好茶飯(啊),只有山歌敬親人(啊)……」然而她曾說:「《劉三姐》讓我一下達到了人生藝術巔峰,我一生榮耀悲歡,都和《劉三姐》緊緊相連。」為何?因為黃婉秋曾險些被槍斃,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 揭開你所不知道的《劉三姐》幕後故事,多個「劉三姐」成就黃婉秋
    就在喬羽琢磨怎麼把這個戲拍出時,長春電影製片廠也關注到了這部戲,他們覺得這個故事很新穎獨特,拍成電影肯定也吸引人。於是由喬羽出任編劇,蘇裡擔任導演,長春電影製片廠出資的電影《劉三姐》立項了。這下創作團隊是集齊了,但獻禮的時間快到了,演員都還沒選,更別說開始拍了,於是反對的聲音就來了,說肯定要趕不上獻禮了,不如就別拍了。但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開拍,畢竟已經做了那麼多前期準備工作了,不想前功盡棄。於是雷振邦踏遍了廣西的山山水水,在搜集了當地大量民歌曲調的基礎上創作出了全新的山歌曲子。
  • "劉三姐"黃婉秋,與小6歲丈夫先婚後愛,住農村20年,今如何
    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看過劉三姐這部電影,應該現在的年輕人很少對這些有所了解了吧,其實當時在海內外都產生了非常巨大的轟動,當時電影中廣西絕美的自然風景和一些山歌文化以及對愛情的追求,使得這部電影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 經典老電影《劉三姐》當年風靡全國,那些演員們,後來怎麼樣了?
    六十年代的老電影《劉三姐》,如今已經少有人提,電影中的演員和工作人員,不少人也已經離開人世。不過說起電影中優美的主題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優美的旋律至今還是讓人陶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扮演劉三姐的演員黃婉秋。黃婉秋13歲開始上臺表演桂劇,出演《劉三姐》的時候只有16歲。銀幕上的她漂亮大方,不畏強權,在當年打動了很多觀眾的心。不過片中劉三姐的演唱並非出自她口,演唱者是傅錦華,已於2013年去世。
  • 廣西「劉三姐」黃婉秋,17歲出演劉三姐爆紅的她,如今怎麼樣了
    那麼當時的主演17歲的黃婉秋也因這部電影爆紅,因為她演繹的人物生動形象,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劉三姐,如今59年過去她怎麼樣了呢?因為美麗的長相,嘹亮的嗓音讓她成功主演了電影《劉三姐》,當時她只有17歲,沒想到電影上映後她一夜爆紅,成了家喻戶曉的「劉三姐」,但是成也劉三姐敗也劉三姐,因為黃婉秋是當時廣西最有名的人物,所以那場運動的到來讓她的命運發生了很大轉變,她人生跌入了谷底,要說幸運那就是這時候她遇到了現實中的「阿牛哥」
  • 電影《劉三姐》故事,主角背後另有高人,喬羽躺槍惹上官司
    對於劉三姐的人選,廣西方面強調必須是廣西籍的演員,其他都好說。由此長影廠確定了三個人選,分別是廣西彩調劇團的傅錦華,廣西桂劇團的尹羲和廣西話劇團的黃小曼。三位演員之中,傅錦華已經進京演過歌舞劇《劉三姐》因此被廣泛看好,長影廠首先為她拍了一部分樣片。
  • 靠撿漏「劉三姐」成名的黃婉秋,後來嫁小6歲老公,近況如何?
    一、能歌善舞的姑娘,奮力擁抱夢想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1943年,黃婉秋就出生在那。她滿足了人們對桂林的幻想,不僅從小生得清秀俏麗,還生了一副好嗓子。她本身也喜歡唱歌,經常在大家面前演唱一番,這樣美麗靈動、能歌善舞的她,還真像極了劉三姐。
  • 一生只演一角"劉三姐",卻因此險被槍斃,如今77歲的黃婉秋現狀如何
    17歲的黃婉秋在電影裡飾演了一個美麗又俏皮的角色——劉三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至今日,黃婉秋的「劉三姐」成為了一代經典角色。是何其幸運,讓《劉三姐》選擇了我,我這部電影,也一下子讓我達到了人生的藝術巔峰,我一生的榮辱興衰、悲歡離合,都和《劉三姐》緊緊連在一起。
  • 山歌好比春江水——黃婉秋、傅錦華、張桂蘭共同塑造的《劉三姐》
    黃婉秋,她14歲登臺演出,1961年在電影中扮演劉三姐時,年僅17歲。但她所扮演的那個清純俏皮的劉三姐形象,連同影片的詼趣生動的故事和膾炙人口的歌曲,在幾代中國人的心坎裡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家喻戶曉。
  • 《劉三姐》張巨光與小1歲劉世龍演父子,39歲車禍離世女兒6歲
    如今我們隨便拍個照都會修圖、美顏,最擔心就是留下黑照,我們時刻希望自己能夠美噠噠,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少不了臭美和自戀,總希望自己能青春永駐,將容顏永遠定格在18歲。不過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很多演員,卻沒有這麼重的偶像包袱,他們不會一味的在意自己的銀幕形象,更在意的是如何創造一部好的作品,如何塑造一個豐滿真實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