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肆虐,暴雨如注,世界仿佛被撕裂了一個口子,一道閃電劈過,風暴中驚現遮蔽天空般的龐大黑影,三個兇神惡煞的龍頭從雨幕中伸出,俯視著這滿目瘡痍的大地,這頭從宇宙墜入人間的怪物,意欲毀滅一切,巨口吐出閃電,翅膀掀起狂風,它是代表上帝的猛獸,它是帶來混沌的暴君,它是——王者基多拉。
前不久《哥斯拉2怪獸之王》的上映令王者基多拉這個冷門群體中的標誌形象變成了流行文化中的熱門話題,雖然哥斯拉是影史最知名的怪獸形象,但是作為其死對頭的基多拉卻擁有稱得上最具辨識性的形象——三個龍頭,醒目而威嚴。
每一個怪獸的誕生都有著其獨特的淵源,這其中有巧合有必然,回溯其濫觴總會指向那些遠古的神話與傳說,畢竟幻想是編碼在人類細胞中的獨特基因,神靈造人無跡可考,人造神靈則是有源可循的。我們就來徜徉於神話之海,試圖探尋一下這三頭惡龍是孕育於怎樣的胚胎,發育自怎樣的臍帶,誕生於怎樣的子宮,又是成長在怎樣的母親的胸懷。
我們來倒著說一說。王者基多拉誕生於日本怪獸電影,其版權在日本東寶公司手上,好萊塢算是其後媽。《哥斯拉2怪獸之王》是基多拉首次在好萊塢電影中登場。源於導演麥可·道赫蒂本身對於哥斯拉電影的熱愛,他指導造型師在設計全新的王者基多拉的形象時力求能夠還原日本經典版本的特徵,比如的典型東方龍頭形象。就像我們的先民綜合了蛇身鹿角魚鱗而設計出了龍形象,在基多拉的具體設計時也參考了許多現實中的生物,龍頭顎部借鑑了科莫多巨蜥,脖子和鱗片來源於黃金眼鏡蛇,三個頭之間的互動來源於狼群。而導演此前在網上透漏,基多拉的整體形象參考了《聖經》中撒旦化身的大紅龍——七頭戴七冠長十角,尾巴拖著三分之一的星辰。電影中的基多拉是遠古泰坦,人類神話中各種惡魔形象都有其影子,這是一種現實和虛構之間的有趣互文。
具體而言,王者基多拉誕生於1964年,它在《哥斯拉》系列的第五部作品《三大怪獸地球大決戰》正式登場,作為一個從外太空來的怪獸,三頭、雙尾、雙翅、兩足、金色,這些都是「奧特曼之父」圓谷英二定下的基多拉的最基本形象特徵,在後來的一系列哥斯拉系列電影、魔斯拉系列電影中,基多拉的形象多有變化,但總體都維持初代的基本理念。關於基多拉的形象來源,多部哥斯拉電影的導演本多豬四郎說是參考了日本傳說中著名的八岐大蛇。不過,實際的原型要更加複雜。
從名字上來看,基多拉一般被認為源於日語「九頭蛇」的發音,不過實際上它跟俄語的九頭蛇發音更加相似,基多拉形象其實就直接來源於1956年的蘇聯奇幻電影《穆羅姆的伊裡亞》,在其中就出場了一個三頭飛龍的怪獸,在這部蘇聯影片的日本引進版本中,這個三頭飛龍怪獸被稱作「王者飛龍(King Dragon)」,而基多拉的完整名號叫做王者基多拉(King Ghidorah),這個「王者」的前綴來源於何處一目了然。
《穆羅姆的伊裡亞》中的三頭飛龍:
蘇聯的這部電影中的三頭飛龍形象來自於斯拉夫神話中的著名怪物「Zmey Gorynych」,而這也終於指向了王者基多拉最初的起源。怪物「Zmey Gorynych」的形象就是三頭飛龍,有時候它也被叫做「九頭蛇」。斯拉夫神話中有著名的勇士Dobrynya Nikitich對抗並殺死惡龍Zmey Gorynych的傳說,
在俄羅斯許多影視劇都能看到三頭飛龍形象,而它們都來自於這個傳說,比如上面說到的《穆羅姆的伊裡亞》。2006年的俄羅斯動畫《多布瑞亞和龍》,直接就是該傳說的改編:
2017年俄羅斯奇幻電影《最後的勇士》中同樣出現了三頭飛龍的怪物形象:
基多拉形象分為兩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是三頭,一個是龍,它的起源也源自於這兩個方面,即對於數字「三」和龍形象的崇拜。
全世界的神話體系中對於「三」這個數字都非常迷戀,賦予這個數字以各種各樣的含義,古印度有佛家三世佛,佛光普照時間和空間,古希臘有命運三女神,紡線環繞神靈和人類,這是一種全面的洞察力。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基督教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這代表著一種穩固的基礎。
斯拉夫神話中戰神特裡格拉夫(Triglav)就是一個擁有三個頭顱的神靈,就像希臘神話中看守地獄之門的三頭惡犬一樣,三即是眾,這代表了一種威懾力,可見在斯拉夫神話中數字「三」具有強勢的含義。
而龍的形象更加典型了,斯拉夫神話中主神有兩位,雷電之神佩龍(Perun),以及大地、冥界之神維列斯(Veles),其中維列斯的形象就被描述成頭上生角的巨蛇或者半人半蛇,頭上生角的蛇其實就是龍,無論東西方文化,龍與蛇形象互通。而蛇的形象在全世界的神話中都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希臘神話中提豐身上有一百個蛇頭,聖經中的撒旦化身為蛇誘惑了夏娃偷吃禁果,瑪雅人信奉長著翅膀的羽蛇神,中國傳說中的女媧也是半人半蛇,而在各種神話中,蛇的形象又往往跟繁衍相關,提豐是怪獸之父,生下一眾奇禽異獸,毒蛇誘惑亞當夏娃,之後才有了萬千子孫,羽蛇神本就是生命之神,而女媧摶土造人,為中華始祖。所以蛇的形象普遍具有一種繁殖的象徵。
綜上,三頭飛龍的形象就是力量和繁殖力的結合,不過這種最初的含義在不斷演化中逐漸轉變成為了單一的威懾力。在《哥斯拉2怪獸之王》中,泰坦巨獸們具有毀滅但同時改善地球環境的功能,而唯獨作為外星訪客的基多拉被當成了純粹的破壞者,殊不知其形象本身,早就蘊含了毀滅與新生的雙重含義。
歷史的循環,文化的演進,一個神話意象的變化也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