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浪姐的火爆播出,伊能靜這位「興風作浪的媽媽」也被網友「熱烈」地關注了!任何網站輸入她的名字即可解鎖網友們如黃河之水一樣口吐蓮花般的吐槽。看完全程的我想說這次真的不能怪網友暴力,伊能媽留下的把柄也太多了。今天我來給大家總結並且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伊能靜這麼「作」的深層原因。
01、戲精上身,無限反覆提自己曾經的輝煌
還記得姐姐們第一次見面的情景嗎?
剛好她和寧靜一起出現
當時很多人都很禮貌地上來喊「靜姐」,實際上是在喊寧靜,但是無奈伊能靜一位大家在喊她,於是很「謙虛」地回了一句「大家千萬不要把我們當成德高望重的前輩啊」……
成團之後更是上來就對王智和王麗坤說自己得到過哪些高人的指點,還即興模仿了一下王菲的聲音,一臉「我超級牛逼的」。在自以為兩位小朋友都被自己的專業鎮住了之後,便以「母親」的角色強行把自己帶入到訓練中去,對二人進行了人生導師般的指引。
02、遇事不妙,靜靜地甩鍋
第一次測評之後伊能靜得分74分排名23,王麗坤72分,王智66分。伊能靜當時自己選擇的這兩位隊友,並且自己說「我過去了可以做隊長」。
然而在練習過程中一直以「嚴母」的方式來要求王麗坤和王智。公演表現整體不好就開始甩鍋了。
先甩鍋給耳返。
甩鍋給這首歌太難了
甩鍋給隊友
說自己教兩個隊友唱歌教的嗓子都啞了,隊友唱歌完全不是同一首歌的感覺。而且隊友動不動就哭,覺得自己最後一名了,沒有辦法面對家人。
隊友明明自己唱的不行卻在怪耳返沒有聲音,智慧抱怨,真是負能量滿滿……
沒辦法啊,我真的是把她們當自己的孩子,我都教導嗓子啞……
包括在《定義》說話不過腦子被網友黑,也是毫不猶豫出賣閨蜜……
第一次測評之後伊能靜得分74分排名23,王麗坤72分,王智66分。伊能靜當時自己選擇的這兩位隊友,並且自己說「我過去了可以做隊長」。
03、曬幸福
一再問主持人
「你不覺得我現在很幸福嗎?」
於是圍繞這個主題跑出很多自己幸福的證據。簡直像在寫一篇議論文,光有證據不行還得作比較。跟誰比較?
李子柒也就罷了,還要跟梅姑比?
不比不要緊,這一比更是成了眾矢之的!
你說要曬幸福就曬唄,但別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都不幸的這個假設之上。
現在好了,被眾人的粉絲噴成篩子了……
以上總結的是網友黑她的主要方面。如果只是喊大家來八卦八卦那就太淺薄了,顯然不像我的作風。我其實是想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伊能靜這麼作的原因。
04、反覆提起自己曾經的輝煌,其實是自我價值感低,存在感低的表現,太過於渴望被人「看見」。
我們先看看伊能靜的原生家庭。
她出身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在她之前家裡已經有6個姐姐,在渴望一個兒子的父母眼中,她的出生並不是那麼受歡迎。在渴望被父母愛被關注的童年裡,伊能靜得到的愛與關注都少的可憐。不僅如此,在她出生不久父親就離開了家重組家庭並且如願以償的生了一個兒子。她與7個姐姐由母親撫養,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而伊能靜則成為母親發洩怨氣的對象。她對伊能靜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沒有你就好了」。
在同齡人都被父母的愛滋養的時候,她卻背負了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原罪,不僅不被愛還在不斷被責怪。
後來母親不堪重負,將幼小的她送到鄉下的親戚家寄養。養母靠賣冰棍為生,對她還算不錯。但是怕她亂跑會用鎖鏈幫助她的腿。在她6歲的時候生母接走又將她寄養在香港的姐姐家裡。
就算放在現在,妹妹跟著姐姐生活都會有很多不便,更何況當時伊能靜的姐夫有精神疾病,對伊能靜經常打罵虐待。直到13歲的時候母親帶著她改嫁到日本,生活才看到一點光明。
日本生活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經常受同學欺負。直到16歲籤了唱片公司可能她才有機會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氣。
可以想像一下十幾年當中,一個一直不被愛,不被看見,且被當作拖油瓶一般地送來送去的孩子內心的陰影面積有多大!每一次養育關係的變動,生活環境的變化都是一次關於「遺棄」的現場作案。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內心哪裡會有什麼價值感,哪裡會有什麼底氣?有的只是被拋棄被嫌棄的恐懼。弱小的她唯一能做的只是在漫長的童年時光中一次又一次祈求時間快點兒再快點兒,這樣自己可以早日長大早日創造一些價值,捧到親人面前以證明自己是有用的不是多餘的,是有用的,求你們不要再拋棄我……
於是,證明自己有價值,這件事情,本身就不知不覺被埋在了骨子裡。無論在哪裡,她總會一不小心就啟動這一機能。向父母證明、向愛人證明、向子女證明,當然也向粉絲證明著自己的價值,那些曾經耀眼的輝煌就是最好的證據。
05、甩鍋
如果剛剛那段大家讀懂了可能會更加容易理解為什麼她那麼喜歡甩鍋。甩鍋的本質是不敢或者不想承擔壞事情的後果和自己的那份責任。
在一則綜藝中伊能靜對秦昊說:「遇到事情你首先想到的是家庭,但是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在成長壞境那麼惡劣的情況下,如果不首先想著自己,想著保全自己,那我們估計沒有機會見到現在的伊能靜。在惡劣的環境中保全自己,這是一種求生的本能。保全自己當然就不能為別人考慮太多。
比如,姐姐們闖禍了可能會得到媽媽的一頓臭罵,但是她就有可能得到一頓毒打,因為她本就是母親眼中那個多餘的孩子啊,她能忍受得了原本多餘的孩子還給自己闖禍嗎?
比如,狗打碎了一隻碗姐夫可能會罵一頓狗,但是如果她,這個拖油瓶打碎了一隻碗,就有可能是一頓毒打。
於是,但凡有點兒智商的孩子也不會自己找打吧?推卸責任就變成了一個比較好的、能減輕懲罰的辦法。
在浪姐中我們看到伊能靜不僅推卸責任,還一再貶低自己的隊友。根本原因也是為了保全自己。扭曲是非帶動節奏以削弱競爭對手甚至隊友的競爭力,以此突出自己,增加一分勝算。大家說「踩」隊友,我很認同這個詞。但她這個本事也同樣「得益於」她不堪的童年。
同樣在職場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甩鍋和被直接上司排擠瘋踩的情況,我希望看過我此篇文章的人注意兩點:
1、堅定自己的價值,不要被別人洗腦。
2、不要被對方的情緒感染而陷入慌亂。
通常職場這類人會是我們的直接上司,會控制欲極強地命令我們做一些我們並不認同的事情;把我們批評的一無是處;會大發雷霆;會把所有錯都歸結在我們頭上。
這種情況下容易被洗腦的人會產生極其強烈的自責情緒,認為自己無能,幹啥啥不行,一無是處;會被領導的怒火感染,恐懼或者自己也生氣。
其實你要理解,領導之所以控制欲強可能源於他的缺乏安全感;他把你說的一無是處,可能他童年的時候也有一個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人經常把他說的一無是處;他勃然大怒,大發雷霆,可能眼前發生的事情讓他很崩潰,很失控……
以上,並不全是你一個人造成的,所以,冷靜反思,不要輕易動怒自責焦慮,對身體真的很不好。
06、曬幸福
因為在童年裡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和肯定,於是她生來也失去了自己肯定自己的一部分能力。
這裡補充一下她的感情經歷。
16歲出道後不久父親車禍去世。在她剛剛可能證明自己價值給父親看的時候,父親再也看不到。她終究是沒能得到父親的認可。
在心理學中,安全感很大一部分源於父親對於孩子的影響。如果這一部分是缺失的,那麼孩子一生都會在缺乏安全感的困擾中掙扎。女孩子在擇偶方面的標準和與配偶的關係就是父女關係的一部分映射。在與男人相處的時候,缺乏父親肯定的這部分女孩兒會不斷嘗試尋找異性的肯定。
伊能靜在18歲的時候愛上26歲的庾澄慶。因為兩家家庭背景相差甚遠。伊能靜的身世我們都知道了,簡直比小白菜還慘。但是庾澄慶可是名副其實的大戶人家的孩子。
庾澄慶的爺爺曾擔任昆明市市長,還獨資開辦了雲南第一家機制捲菸工廠。庾母張正芬更是國寶級的京劇名伶。兩個人的感情一直不被男方家人接受,雖然頂著壓力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在14年愛情長跑後庾澄慶與伊能靜在2000年低調結婚,這段婚姻還是在8年之後結束。原因有人說是伊能靜出軌,也有人說是庾澄慶受不了兩人越來越像「父女」一樣的關係。也有自稱是知情人的網友說,伊能靜會反覆確認庾澄慶在哪裡在做什麼,還愛不愛她……
這些問題令人窒息,卻也無不透漏著伊能靜並沒有在這段婚姻中彌補上自己自幼缺乏的安全感。當然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同時也說明並沒有遇上合適的人,因為她一直承受著庾澄慶家人的否定。
離過婚,有過一段婚姻的歷練;也生過孩子,增加了新的親密關係的連結。此時的伊能靜已經比第一次戀愛時要冷靜睿智很多。遇到秦昊顯然也是理智考察過其家庭之後才決定結婚的。與秦昊的婚姻生活確實滋養了伊能靜,公婆接納她心疼她,老公包容她寵著她。無論是外人眼裡還是她自己眼裡,她無疑都是一個幸福的二婚女人了。但是,低價值感,缺乏認可和安全感的人,有時候會很害怕幸福。因為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因為太懼怕幸福來得不真實,太懼怕幸福轉瞬即逝……
於是她瘋狂地向外人展示,在別人的認可和羨慕聲中,才能安心享受這份幸福,才能從容接受這份幸福。
在了解伊能靜這些經歷之後,是不是覺得她有今天的成績挺不容易的,想必大家對她的吐槽會輕很多。真是應了那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我還是很建議伊能靜繼續做心理諮詢,多多尋求幫助,讓自己的內心再多一些力量,內心堅硬了,就不會繼續外表的柔弱了。
然而同情歸同情,所謂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在第四期浪姐的時候,「伊媽」踩隊友那些話又開始換一個人說給她自己聽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就是世界的魔幻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