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旅小鎮、恬靜時光!「美麗鄉村谷城行」第十站走進堰河村

2020-12-26 湘湘愛旅行

「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

離開喧囂城市,退隱茶園山間,清茶為伴,度一段山居時光,正是當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

在谷城,有這麼一個村莊,它是電影《茶色生香》的主要取景地,這裡有茶有酒有美食,有山有水有鄉愁。她就是五山鎮堰河村。

五山,位於道教聖地武當山東南麓,境內群峰競秀,泉水清冽,綠茶飄香。巍然挺拔的馬鞍山、雲霧山、百日山、邱家山、李家山比肩而立, 「五山」因而得名。而擁有 「全國文明村」、 「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生態文化村」、 「全國綠色小康村」、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中國最佳宜居村莊等眾多稱號的堰河村,就位於百日山麓,有303戶,1050人。

秀水青山藏古韻,茶色生香蘊新村。

走進堰河村,清澈的堰河水穿村而過,依山就勢而造的茶園,是茶農在山林間的傑作。若隨無人機的鏡頭從高空看,層層疊疊的茶園更像一枚枚印在大地上的指紋,婉轉生動。登上觀景臺,憑欄遠眺,腳下的層層茶田,如同漣漪,圈圈圓圓地蕩開,直到遠處綿延的群山。白牆黛瓦的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炊煙嫋嫋、白鷺於飛,如同人間仙境。

當地文人有佳句:「玉帝留戀不忍去,且聽堰河水潺潺。」在五山,玉皇街、玉皇殿、玉皇池等現存遺蹟,似乎也印證了當地傳說與玉皇大帝的淵源由來已久,甚至連茶,也與他有關。

相傳玉皇大帝雲遊四海,途經五山,為當地淳樸民風所感動。遂解下腰間佩劍,插於地下,寶劍化身為滿山茶樹。山民採摘製成茶葉,外形扁平,恰似玉皇寶劍,故名曰玉皇劍茶。

車輛沿茶山一路向上開,兩側連綿的茶園搖曳生姿,早已將外界的喧囂隔離開來。一個古色古香的茶壇,屹立於眼前。茶壇置身於五山鎮的最高點,拾階而上,豁然開朗。茶壇之下是萬畝生態有機茶園,一眼望去,滿眼皆綠。每一次深呼吸,似乎都帶著自然的清新。

堰河村遍山都是「生態經濟」。據玉皇劍公司總經理姚偉介紹,五山的茶園不施農藥化肥,全部用的有機肥。茶園安裝有病蟲測報燈,可減少蟲害。茶園裝有攝像頭,通過物聯網,可以實現茶園直播,讓消費者看在眼裡,喝得放心。

然而,你很難想像,過去的堰河「見山山禿頭,見路路斷頭,見水水斷流,見人人犯愁」,百姓窮,集體空,村裡債務背不動。

為了改變現狀,以村支部書記閔洪豔為代表的堰河人認識到,堰河窮是因為山,出路和希望也在山。從此,堰河村緊緊抓住「生態」這個法寶,在綠色產業、鄉村旅遊和宜居村莊建設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堰河人不僅農戶房前屋後種有竹,村裡還有一個楠竹園。以竹造園,竹因園而茂,園因竹而彰。竹園裡一根根粗壯筆直的竹高聳入雲,好似一個翠綠的大屏障,竹林下是一片排列整齊的石頭方陣。

據閔洪豔介紹,過去村裡沒有大型會議室,群眾大會就開在楠竹園裡,這些大石頭,成了村民們開會時坐的石椅。也就是在這片楠竹園,堰河村最早開始了垃圾分類、村莊環境整治,為村裡吃生態飯、走生態路奠定了基礎。

距堰河接待中心約7公裡的百日山,海拔760米。相傳「祖師爺」真武大帝先到百日山,後到武當山,並在此修煉過100天,因而得名「百日山」。百日山現存真武廟、轉運洞、祖師殿寨、朝聖宮等建築,始建於明朝末年,最後一次復修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秋日的百日山群峰競秀,怪石嶙峋,水清林茂。景區內遊人如織,玻璃棧道、吊橋、彩虹滑道、旋轉木馬等遊樂設施讓遊客們樂不思蜀。

堰河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秉持「總體布局顯山露水,交通道路依山傍水,產業結構保山護水,生態資源養山潤水」原則。讓村民的生活與山水、生產、文化、環保、旅遊融合,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如果你遊山玩水有些餓了,那就來遊客接待中心的年貨一條街逛逛吧,當地的特色美食 「五山八大碗」一定不要錯過。

地處谷城、丹江口、房縣交界地帶的五山人,生活習俗深受三地影響,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五山人凡是紅白喜事,有八道固定的菜,被稱作「八大碗」。傳統的「八大碗」包括粉蒸肉、「梳子背」蒸肉、三角燉蹄、蒸排骨、樣米、蒸豆泡、豆芽、酸湯八道菜。「五山八大碗」傳統製作技藝已入選谷城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每到臘月,堰河的年貨一條街就特別熱鬧,在這裡,玉皇劍茶、農家自製的臘肉、臘魚、風乾雞、小灰雞蛋等堰河香系列及黃酒、獼猴桃酒、香菇、木耳、紅薯幹……讓人目不暇接,吸引眾多城裡人前來搶購。

閔洪豔說,村裡成立了堰河生態旅遊經濟合作社,把每家每戶組織起來,融資開發,對全村旅遊產品進行統一規劃和包裝,哪怕是每道菜的價格也要合作社統一來定。

如今,村裡每年舉辦的「過臘八節,吃百家宴」「打年貨,到堰河」堰河年俗文化節已成為谷城乃至襄陽一張靚麗的名片。

來堰河村一定要去民俗園轉轉,這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好去處,可以用歲月靜好來形容它。一棟棟統一規劃又各具特色的民居古色古香,紅牆黑瓦、木窗木門,增添了這裡的靈氣和秀美。

潺潺的流水在房前屋後環繞,青石板路、拱形石橋連通著戶戶人家,構築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這裡的四季是被定格的風景畫,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仿佛會呼吸,讓你前所未有的平靜安寧。你也可以在這裡看書喝茶曬太陽,時光也慢了下來。

閔洪豔介紹, 近年來,堰河村圍繞五山 「茶旅小鎮」的發展定位,以原生態嫁接現代文明,讓村民過上生態健康的美好生活,同時也讓來到村裡的城裡人找到遠古田園和農耕時代的記憶,體驗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2016年,村裡規劃建設了堰河民俗園,民俗園裡有30多戶村民自發建起了高檔民俗,實現一戶一個傳統項目:如傳統作坊、竹編、奇石、石磨豆腐、傳統小吃、傳統米麵加工、曬醬等特產,帶動100多人就業,並能同時接納200多人入住,並成為堰河村旅遊的新景點。

截至目前,村裡已發展茶園、杜仲4700多畝,年產值3000餘萬元。五山堰河鄉村旅遊區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以上,實現旅遊綜合收入過億元。今年堰河將達到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到2020年底,全村將實現一家一棟小洋樓,一家一部小轎車,一家有一個致富項目或者一名致富能人,人均存款達到十萬元的小康奮鬥目標。

茶裡時光慢,杯中歲月長。

來堰河吧!總得有這樣的時光,讓我們坐在如煙柳蔭下,走在蔥蘢茶園間,品一杯清茗,看庭前花開花落……在靜好的時光裡,淺笑嫣然。

【來源:今日谷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五山公路驛站:茶旅小鎮新的風景線
    該公路驛站的建造遵循因地制宜、融入本土、美觀實用原則,對原公路改道後的空閒地進行充分利用,建設亭臺樓榭、休閒廣場、公共衛生間等設施,種植綠植花卉,安裝景觀燈和文化宣傳展示牌,處處體現茶旅小鎮的人文特色。形成了一個集公路服務和五山人文特色於一體的景觀公園,路人在休息的同時,可盡情領略當地茶旅文化,司乘人員和遊客也可享受便捷的出行服務,從而助推鄉村旅遊發展。
  • 隘口:茶旅融合好風光|吳正凱|馬頸坳鎮|美麗鄉村建設|茶旅
    山下,茶田綿延向遠處展開,司馬河潺潺而過,交錯相連的村主道、入戶路貫穿著一棟棟嶄新的小洋樓。陽光之下,茶田與亭榭、清溪與垂柳、遊客與訪者,盡顯和諧之美。下了車,張智林指著不遠處的一棟兩層樓的房子,興奮地說:「這就是『山莊』,我們未來的民宿,一樓用餐,二樓住宿,設施進場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民宿,是隘口村正在建設的「茶旅小鎮」項目的一部分。
  • 桃源縣委辦離退休幹部茶旅小鎮迎重陽
    近日,桃源縣委辦離退休幹部職工一行來到著名的茶旅小鎮——桃源縣茶庵鋪鎮,先後參觀了老兵集團黨性教育基地展示館、孔家湖屋場、松陽坪萬畝茶園,接受黨性教育的洗禮,感受新農村建設的巨大變化,以此迎接中國傳統佳節重陽節的到來。
  • 「穀城縣」五山茶旅小鎮公路驛站驚豔亮相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打造,日前,穀城縣五山鎮又一靚麗景觀——茶旅小鎮公路驛站正式亮相。該公路驛站位於五山鎮謝灣社區入口處的唐家河橋頭,建造遵循因地制宜、融入本土、美觀實用原則,對原公路改道後的空地進行利用,建設亭臺樓榭、休閒廣場、公共衛生間等設施,清新的綠植、古樸的迴廊、醒目的文化展示牌、時尚的景觀燈,處處展示著茶旅小鎮的獨特魅力。
  • 到茶旅小鎮看會展
    原標題:到茶旅小鎮看會展   武夷山茶博會是武夷山人的盛大節日,也是海峽兩岸茶人及全國茶商、茶人共同的節日。
  • 文旅江蘇幫扶致富路丨金壇茅山:美麗鄉村入畫來,文旅融合賦能鄉村...
    12月22日,由江蘇省文化旅遊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水韻江蘇美麗鄉村」2020「文旅江蘇幫扶致富路」大型融媒體採風行走進常州金壇,用鏡頭記錄文旅江蘇、用文字述說美麗鄉村建設。融媒體採風行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今古茅山是勝遊,秀峰突兀繞滄洲。」
  • 三峽茶旅小鎮建成開園
    三峽茶旅小鎮(航拍)三峽晚報訊(全媒記者黃善君 通訊員向清華 張國榮)9日,雨後初霽的夷陵區鄧村鄉白雲飄渺,茶園蕩翠,三峽茶旅小鎮建成舉行開園儀式,當天千名外地遊客慕名而來免費暢遊茶山公園。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的鄧村鄉,有8900個農戶種茶,全鄉16個村村村都是茶葉專業村,茶葉面積近10萬畝。茶農見縫插針式發展的茶園,形成了特色迥異的景觀帶。湖北省鄂旅投集團與夷陵區政府、蕭氏茶業聯手,在鄧村分三期開發三峽茶旅小鎮。
  • 「美麗鄉村我代言走進山西澤州」扮靚豐收節文化旅遊月
    2020-09-29 23:25 來源: 澎湃新聞 美麗中國鄉村行 9月29日上午,以「秋風古韻 暢遊澤州」為主題、「錦繡中華迎金秋 魅力澤州慶豐收」為響亮口號的「文化旅遊月開幕式暨美麗鄉村我代言走進山西澤州
  • 王壇: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王壇: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2020-08-25 11:28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共建鄉村振興文旅產業,1978電影小鎮與魯家村達成戰略合作
    1978電影小鎮、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村民委員會就共建鄉村振興文旅產業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此次雙方的戰略合作,旨在為保護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推動鄉村振興及文旅項目建設,促進產業快速發展,實現品牌相互促進。通過自然資源依託、特色文化驅動等有效開發與利用形式,各自利用自身資源,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強強聯手,資源共享,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 「三美融合」驅動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
    日,浙江省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在義烏召開。2003年全面啟動這項工程以來,浙江省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久久為功,造就萬千美麗鄉村,為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美麗中國帶來經驗啟示。  當前決勝全面小康收官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肩負新使命,踏上新徵程。
  • 【曉蕊分享】中國小記者走進小山村,走進美麗鄉村劇組
    2015年9月8日,中國小記者如約來到美麗的小山村,採訪《美麗鄉村》劇組!
  • 第三屆中國茶旅大會在五峰舉行 融合一碗「土涼茶」 茶山蝶變金銀山
    名片:茶旅大會永久落戶五峰「因茶興業、三產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11月3日上午,第三屆中國茶旅大會發布《五峰宣言》。活動中,主辦單位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組織發布了中國茶文化旅遊「十四五」規劃,啟動了「美麗茶鄉中國行暨茶文化旅遊示範區評定」活動, 為2020「五峰杯」首屆中國宜紅工夫茶產品質量推選進行了頒獎。
  • 遇到最美的鄉村,走過新舊江門的時光印記
    遇到最美的鄉村,走過新舊江門的時光印記江門是中國第一個僑鄉,有著悠久而豐富的歷史文化。這個僑鄉現在也在以光速發展,一些地方已經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這裡除了歷史悠久,還有美麗的風景,優秀的土壤。這一次,我花了一個周末的時間去探索江門最美麗的村莊,並有一個獨特的鄉村之旅。有這樣一句話,「廣東有三寶,陳皮老薑禾稈草。」
  • 武夷山茶旅小鎮會展中心通過竣工驗收!今年茶博會投入使用
    10月30日,在中國茶旅小鎮(武夷山)一期工程會展中心項目的主體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安裝調試設備、鋪種綠化植物等最後的收尾工作。據悉,茶旅小鎮會展中心項目已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將在11月16日-18日作為今年的海峽兩岸茶博會主會場,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
  • 湖北宜城美麗鄉村入畫來
    12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市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拉練活動中,筆者看到,一條條寬敞乾淨的瀝青路,一棟棟粉刷一新的房屋,一個個別致的議事亭,一片片色彩斑斕的田野,一張張農民燦爛的笑臉,一路風景變換,讓人流連忘返,一幅幅美麗鄉村的優美畫卷徐徐呈現。美麗鄉村風光。
  • 「大喇叭」唱響「美麗鄉村行」 平安千萬家
    「大喇叭」唱響「美麗鄉村行」 平安千萬家 2021-01-08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時光靜美,世事靜好,走進商業繁華的「祥雲小鎮」
    居民區內竟隱藏著一個商業繁華的「祥雲小鎮」。這裡有咖啡店、花店、麵包房 、日料店、披薩館……傍晚時分,周邊寫字樓裡的年輕白領們終於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會走進這個小鎮。小鎮裡有一家安靜的奶茶店。或許是因為它深藏在巷子的最裡面,所以給人一種靜的感覺:時光靜美,世事靜好。奶茶店門臉不大,但整體感覺很舒服。它還有個特別的名字——「厝內小眷村」。
  • 【12月27-29北京】第15屆中國康養·文旅小鎮項目實操高端總裁峰會...
    針對康養·文旅行業面臨的問題,壹方城特別選擇不同類型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邀請康養·文旅小鎮一線實戰操盤手,從康養·文旅小鎮起源、投資運營模式、業態生態與產業孵化、產業規劃升級、產業運營、資源整合、文化挖掘與保護等方面,多維度共同探討康養·文旅小鎮的產業構建與操盤運營。還將實地考察奧倫達部落;燕達國際健康城等內容的轉型與創新模式。
  • 山東主流媒體走進齊魯美麗鄉村 探尋鄉村民宿發展新樣本
    5月20日(徐春太)美麗鄉村中國畫,特色民宿添新景,為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對山東省民宿旅遊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展現旅遊民宿新發展、新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5月20日-5月26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了「好客山東·精品民宿」媒體採風行活動,來自人民網、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