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被一部電影刷屏——《戰狼2》。
兩年前,《戰狼》一經推出,即強勢佔領各大院線,創下5億票房記錄,火爆場面依稀還在腦海浮現。
如今,《戰狼2》上映4小時,票房破億。
上映還不滿3天,票房已經7個億了。
這一切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那就是功夫小子吳京。
如果說《戰狼1》僅僅是一部收穫高票房的視覺爽片的話,《戰狼2》絕對可以讓你在一飽眼福的同時,陷入持久的顱內高潮。
這部影片到底講了些什麼?
答案就在這首歌裡。
拿命乾杯 雲飛向天
子彈穿過狼煙
午後的雷 在耳朵邊
吻著我的臉
流浪一年 死生一線
走破所有思念
我恨時間 又搶又騙
它奪去這一生最愛的紀念
風去了 雲也沒回
我怎麼連一個夢想也看不見
人去了 心也沒回
愛與戰火一樣不堪又可憐
故事承接了第一部的結尾;
男主冷鋒在任務完成後,把戰友的靈樞帶回了老家。
而戰友的老家,剛好遭遇了暴力強拆。
冷鋒打抱不平,暴打了拆遷隊,結果被抓進了監獄。
他的女友龍小雲在一次執勤中不幸殉職;
只留下了一顆花紋子彈的線索。
冷鋒把這枚子彈戴在脖子上,誓要為女友報仇。
三年後,冷鋒去非洲做起了跑船的生意;
每天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席捲了冷鋒所在的國家。
和瘟疫同時到來的,還有一場政變。
反對軍聯手了歐洲第一強的僱傭軍。
他們想要抓到陳博士,得到他研製的疫苗。
因為掌握了能救命的疫苗,相當於掌握了整個國家。
中國海軍由於沒有聯合國的允許,無法擅自行動。
於是冷鋒主動請纓;
獨自一人前往當地的華資醫院和工廠,解救陳博士和華人同胞。
只有18個小時的時間,冷鋒開啟了好萊塢式的孤膽英雄模式……
聽上去,還是一部「手撕鬼子」的雷片,但是這部電影主角,已經不是一個兵,而是一個脫離體制的自由人,他會和女友膩在一起向我們撒狗糧,會允許自己的乾兒子在華人超市中小偷小摸……他不再是一臺只會打架的機器,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活生生的人。
除了在人物設定上費心思,電影的場面相較於第一部也顯得更加宏大和震撼。
劇組遠赴非洲,實地取景拍攝。
可是他們在那裡遭遇了諸多困難。
先是在非洲的貧民窟遭到搶劫;
然後又迎來了龍捲風的洗禮,500個外景搭建的房屋卻被吹走了200間。
攝影指導被毒蜘蛛咬得半身麻痺,製片主任食物中毒;
吳京本人也一度被炸到暫時性失聰。
簡直就是用生命在拍戲。
開頭一段「一鏡到底」的水下搏鬥。
為了拍這個鏡頭,片中的黑人演員先練了兩個月的水下功夫。
吳京更沒閒著,為了能做出最好的效果,練閉氣,練到水下能待三分鐘。
一個跳水的鏡頭,一遍一遍拍,差點命懸一線。
在水下憋氣3分鐘對他已經不是什麼難事,然而,他還需要在水中與4位演員對打,如此大的運動量,即使是潛水高手,也只能憋氣一兩分鐘。果然,拍了兩條之後,吳京就撐不住了,他開始不斷往下沉,水開始往嘴裡灌,而他渾身乏力。當他努力向救生員示意後,後者飛快地扔過來一個呼吸器,湊到他嘴邊,這才使他從見光明。
以及後來十分精彩的「坦克漂移追逐戰」畫面。
這個效果也是吳京花時間學習,親自上陣拍攝出來的。
為了拍出效果,吳京駕駛坦克讓兩輛坦克並排互撞,但為保證坦克安全不能履帶剮履帶,實拍前,一名坦克駕駛員還忐忑地問:「真碰還是假碰?」吳京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來真的呀。」結果因為互撞太激烈,一輛坦克的後備廂都被撞漏油了。
還有一場坦克撞大樓的戲,冷鋒在前面跑,敵人的坦克在後面追,連續撞擊大樓的兩個承重柱,最終坦克被倒塌的大樓壓住,冷鋒得以逃生。一開始,吳京最擔心承重柱被撞後,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怕自己來不及跑,被柱子壓倒。實拍時,他跑得還算順利,坦克開得也挺快。沒想到樓上的磚頭開始一塊塊往下掉,有一塊差點砸到他。「本來我還想踢一腳那磚頭,以為是道具,結果沒踢中,拿起來一看,壞了,從上面掉下來的全是真磚頭!」吳京笑言,這算是他兢兢業業,老天眷顧吧。
拍打戲,受傷無可避免,但吳京這輩子就一直在受傷, 他曾在《開講啦》中描述自己的傷情:
「六歲鼻子斷,八歲腦袋開瓢,九歲胳膊斷,十四歲下肢癱瘓,十七歲腳斷,身上縫針達一百多針……」
《戰狼2》的攝影、武術指導等工作人員評價他時,貌似再說:
這丫瘋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吳京變成了一個硬漢,從前,他在我心裡,一直是那個阿飛。
那個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和李尋歡喝醉了,一邊舞劍,一邊瀟灑地甩出一句:名利腳下踩,情義肩上挑。充滿少年意氣的少俠。
20歲的吳京是少年意氣的阿飛,40歲的吳京,已然蛻變成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冷鋒,從一個少俠變成一個大俠。如果非要指出他們的共同點的話,那應該是吳京身上至始至終都沒有變得「拼勁」。
阿飛為了大哥李尋歡可以犧牲所有,甚至廢掉自己的一身絕世武功。拼的是義氣。
冷鋒為了家國情懷和自己的愛人,不惜赴死奔向戰火。拼的是大義和愛。
吳京,用生命拍一部戲,拼的是事業也是理想。
我開始有點愛上這個硬漢吳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