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日常養護工作需要精心、細心、耐心,尤其對於盆景愛好者和新入行的新手來說,想要養好盆景是個不簡單的事情,甚至養活都成問題,這是因為我們還不是太了解樹木盆景的生活習性,在錯誤的養護下前功盡棄了。每一類的盆景都有一套獨立的養護方法,不能盲目地去管理,很可能會出現好心辦壞事,很多時候,盆景就是這麼被我們玩死的,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些盆景養護上的誤區,減少在日常養護中,玩死盆景的機率。
1、積水
任何的植物離不開水分,但任何植物對水分的需求都會有一個飽和量,而且還有些植物是不喜水的,像一些生長在乾旱、沙漠等區域的植物。特別像松柏類盆景,平時花盆裡是不能有積水,澆水幹透澆透,過多澆水會導致盆內經常積水,無法及時排出,會影響到根系呼吸,嚴重的根部會腐爛。
澆水時,要根據盆景的大小和品種,適量地把握澆水次數和量,澆水可以少,但千萬不要多,我們日常養護噴盆景植物,造成死亡的超7成的原因是澆水過多造成的。除了平時澆水需要注意,還有要注意雨季,長時間的下雨,一定要把盆景移到室內,或及時排水,如已經造成長時間積水,不要憂慮,及時的翻盆換土。
2、用錯藥
這也是新手經常犯的錯誤,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病菌和蟲害的入侵,這是正常的現象,選用正確的處理方法就可以了,但新手因為判斷不準病因,選擇了錯誤的用藥,會導致植物的死亡。
還有就是,如果你剛剛對盆景修剪或嫁接過,千萬不要用農藥之類,這個時候的植物還處在虛弱的狀態,修剪、嫁接後的傷口還沒有癒合,任何刺激性的藥物都會對植物造成傷害的。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如果你的盆景生病,而你無法確定病因,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物理辦法。
3、熱死
適宜的溫度環境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必要條件,每一品種的植物都有適合自己的溫度環境,只有在這個環境裡,植物才能正常的生長發育。如果環境溫度過高,會造成植物體內的水分蒸騰過快,導致水分供應不足,脫水,發展下去,就會造成植物死亡。
像一些移栽小苗、下山樁等,需要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中進行生長,但在密閉的環境中養護,也需要注意到空間裡的溫度環境,如果長時間讓它們處在一個密閉的較小的空間裡面,植物在呼吸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無法排出,就會導致小苗或下山樁等發生脫水,最終會死亡。
4、肥料過量
植物需要充足的養分才能生長,所以,我們在植物的生長旺季還是要施點肥料的,特別是盆景,盆土本來就偏少,想要它們快速的生長,肥料少不了,但要謹記,施肥需要薄肥勤施,不能施肥過量,而在某些階段是不能施肥的,像夏季和冬季就不能施肥。
還有像剛上盆的植物,是不需要施肥,這個時候,它們的根系還沒有恢復,施肥只會抑制根系對養分的吸收。新上盆時,土壤裡也不要增添太多的肥料,特別是根系周圍,會導致根系被燒死,一般使用發酵過的有機肥和液肥,大家記住。
5、廢棄地土壤
栽培盆景時,盆土的選擇是很重要的,新手最好建議購買成品植土,掌握不好土壤的配比或使用的材料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植物的生長。比如,一般植物都喜歡酸性土壤,疏鬆、肥沃、透氣性好的植土,但你使用外面隨便採挖的土壤回來做植土,不光影響植物生長,還可能土壤沒有處理好,由病菌遺留,導致植物生病。
在翻盆換土時,原先的盆土已經沒有養分,成了沒用的土壤,該捨棄就捨棄,不要重複使用,或者加點養分、有機肥等,繼續去給植物使用,植物除了養分之外,還需要疏鬆透氣的生長環境,廢棄土重複利用,會板結更快,影響植物根系呼吸和水分排出,得不償失。
上面這些,我都犯過,可以說,都是一些畫蛇添足的行為,很多事情,本心是好的,想把盆景照顧得更好,但往往好心辦了壞事,把盆景生生地玩死了,這幾點,希望新手朋友們都記住,不要犯這些錯誤的操作。我是@花房姑娘娟子,記得給個關注,點個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