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網劇幫"↑ 獲一手秘密
【每一條微信直擊網絡影視產業】
迎著驕陽,今年夏天井噴了一批小說IP改編的網絡劇,震動了整個網際網路。大手筆大製作的《盜墓筆記》激起了全民觀網劇的熱潮,而在網絡劇日播榜上緊咬《盜墓筆記》的《納妾記》卻成為了這場逐鹿戰的一匹黑馬,僅千萬製作費點擊率卻直追億元製作的劇,成為本年度最為現象級的以小博大。
網劇幫聯繫到了《納妾記》的導演孫愷凱,希望了解到更多關於現象級網劇《納妾記》的成功秘訣。
特別:網絡平臺的經典穿越
《納妾記》首播日流量已經破千萬,相較於別的網劇,它有著自己的特色賣點,孫導認為在同時期同題材上面自己是有一些優勢的,古裝類的網劇現在製作量很少,在古裝場景服化上面大量投入的網劇也很少。所以首播日流量破千萬,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但他們也是很高興的。
孫導向我們提起和別的穿越劇相比,《納妾記》之所以出彩,最關鍵的就是在它的網絡特性上面,因為現在電視臺限制穿越劇之後,網絡給了這種題材一個新的舞臺,觀眾喜歡也很期盼這種題材再次出現,《納妾記》本身就是經典的穿越題材小說,自然很吸引觀眾。
雖然在《納妾記》拍攝伊始曾受媒體質疑,男主角楊秋池加官晉爵、娶妻納妾的人生,完全拷貝了《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但是孫導表示並不是如此。《納妾記》裡面的楊秋池只能說和韋小寶的人生軌跡有些許相近,但其實從他本身的人物特質上還是區別很大的,因為他穿越回明朝以後主要是幫縣令破案,去一步一步通過現代知識幫助古代人偵破,所以這個的故事主線和《鹿鼎記》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演員:精挑細選類型豐富
劇中楊秋池的扮演者孫堅是孫愷凱中戲02屆同學,師出同門,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育體系出來的,從表演上對楊秋池這人物從一開始呈現出來就跟孫導想像的一樣,楊秋池這個人物可能原本想像的時候沒有那麼帥氣,最初導演有一點擔心,但是演第一場戲的時候他心裡就想,楊秋池就是孫堅,孫堅就是楊秋池。因為孫堅當時演出來的狀態非常正確,就是現代人的特質到古代,出來的這種和古代人的反差,他的小細節又抓的非常準,所以說孫堅演楊秋池是非常合適的。
孫導希望劇裡不同的女演員代表不同的類型,使她們有不同的粉絲不同的受眾。一個演員的特性,包括她更貼合距離的人物,所以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找演員。
演員的表達也出現過問題,演大老婆的演員導演最擔心。因為她一個人要演不同的性格,楊秋池給她整容前後不同的性格,但她本人是偏向整容後的性格,豪放粗獷的女性形象演繹讓她有一點難為情,在把握這種形象時比較痛苦。
劇本:在忠實原著上升華生活
改編難以被作者和原著粉認可,幾乎已成國產網劇詬病。上星期得到原著作者沐軼讚許,對於改編孫愷凱導演也告訴我們他們自己的方法。首先拿到小說時從導演這到編劇那第一想法是劇本中涉案過程已經寫得非常完整了,完整到它的生活部分比較缺失。所以改劇本統一的方向是偵破不去改變原著,在它的生活部分拔高,讓楊秋池回到古代之後成為一個既能破案又能享受美好生活的人。生活部分他們想做的喜劇感強一點,因為他們想做一個喜劇風格的偵破劇,一般很少把喜劇偵破懸疑這些點都結合在一起的。因為這幾個元素點本身有點擰巴,改編這個小說的時候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把它們糅在一塊做一個喜劇類的偵破劇。所以說改編主要就是加深了楊秋池的生活部分,第二就是加了一些插科打諢的人物來增加戲劇感,增加緊迫感又添上一個喜劇的調性。
當記者問到怎樣不著痕跡的植入廣告,或者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軟廣不會被觀眾厭煩時,孫愷凱導演給我們舉了《納妾記》中植入電動車廣告的例子。在一個古裝劇裡如果出現電動車很不合理,但這是穿越劇,就把這個電動車安排在劇情裡,加強喜感。觀眾看到這裡不會覺得很突兀,反而會樂。這就是導演想把植入刻意放大,變成戲放在劇裡面,轉化成笑點,變成戲裡的一部分。
網絡劇走網際網路營銷,《納妾記》在新媒體營銷方式上也有創新的方式,比如在微博上做了話題,劇裡面的經典臺詞表情還是有很多網友自發製作傳播,形成了話題性。
現在大IP同名小說改編盛行,孫導說因為有很多小說本身寫的很好,提供了改編成劇本的很好的基礎,但是大家也不能一味的去追求熱IP,把原創放在一邊。但是改編還是要看小說本身,不能什麼都拿來改,不管它有沒有故事性有沒有可改性,還是要注重本質的東西,值不值得改。
孫導透露接下來他自己原創的寫了兩個,IP改編他也在找,找到合適的也很難。
以小博大:製片方更注重品質
孫愷凱告訴我們《納妾記》的投資額僅1000萬多,原本在去年拍這個劇的時候當時在網劇裡投資還挺高,但是今年上線時,大投資的網劇就增多了。所以製片方就沒有拿投資來做文章了。
投資額僅為千萬級的《納妾記》能衝頂投資近億的《盜墓筆記》,那無疑是今年網絡大IP角逐戰中,最現象級的以小博大。
孫愷凱說:「我12年接觸網劇,我拍的第一本IP改編網劇就是《唐朝好男人》,當時我也是改成了穿越加喜劇,現在我拍《納妾記》。這樣我基本上也比較有經驗。所以從劇本改編到拍攝,還是有經驗鋪路,是有一定信心能拿到這樣的成績單。但成績這麼好我們也沒有想到。」
在大家印象裡,製片人和導演經常是針鋒相對的,而孫愷凱說他們不是這樣,孫導說:「覺得陳總很不像一個投資方,他永遠跟我說錢不夠給錢,時間不夠給時間,後期哪不行就加錢好好做,他更像一個兼職身份,沒有控制我任何。從一開始做劇本開始,陳總跟著我們一起,後期他參與的可能比我都多。所以整個過程中真沒有和他針鋒相對。這個事這個戲製片方的特點,華海很注重品質。拍《納妾記》的時候第一次讓我感到片方還是挺為生產部門著想的。」
上線兩集之後,《納妾記》就遭遇重大盜播事故,許多網友在神秘人提供的帳號下,竟拿到未公開上線的前6集。晚上在貼吧發現有人把前四五集發到網上可以提供下載,後來製片方介入調查。還好沒有造成太大損失。後來想為什麼自己會遭到盜播,可能是因為大家比較期待,想快點看到後面的劇情。現在PPTV已經會員可以看全集了,作為導演孫愷凱表示是希望觀眾可以按照平臺規矩來看,這樣也是對自己辛辛苦苦拍戲的回報。哪怕多了一個點擊量對於導演的心理感受都會更好。
認真做好每一部劇本,拍好每一個鏡頭
孫愷凱說,網劇火是一定的,因為觀眾年齡逐漸往90轉移,網絡肯定會成為收視主體,所以網絡劇一定越來越火。現在網絡劇的製作也已經大大超過電視劇的標準,而且題材上傳統電視臺看不到的可以在網絡上看,包括人物故事。現在唯一關鍵就是網絡劇如何盈利,說到底現在都是拿廣告商的錢做事,但現在做網劇並不是一件賺錢的事,但是它發展前景非常好。
孫愷凱表示希望把《納妾記》做好幾季,把它的影響力做的足夠大,然後後面會做到院線。網絡大電影也是今年剛興起的,也考慮過,但更想它能夠成功走入院線。
孫愷凱說自己一點都不享受拍攝的過程,更享受做出來這個東西有觀眾反饋,有人在微博上給自己留言,結果帶來的感受就完全抵消了前面的痛苦,這就跟女人生孩子一樣,生完了就只有孩子記不得痛了。
「我從開始拍戲就是走的商業路線,走商業路線的目的就是服務觀眾。生活已經這麼苦了,在影視劇上我就不想讓觀眾過度思考,我更希望它能讓觀眾樂,跟著它一起成長,釋放情緒,來緩解工作生活中各種壓力,這是我拍戲想給觀眾帶來的感受。」
對於給新晉導演的建議,孫愷凱說:「我覺得就是認真做好每一部劇本,拍好每一個鏡頭。把自己的每一個鏡頭都當做人生最後一個鏡頭。認真去做。」
網劇幫成立於2014年8月,是國內第一家服務於【網絡劇】【網絡電影】的專業網際網路影視平臺。
每天發布最權威網絡影視信息
致力於中國網絡影視產業的商業模式化
投稿、專訪、合作QQ:2914166835
手機:18612100220(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