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四點二十分,習慣地打開手機上的天圖,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搜尋著天蠍座,因為人們總說天蠍座的人喜歡掌控。他們總是希望成為世界的核心,希望成為資源或者權力的支配者,別人都要圍著他們轉。所以天蠍座的人總是自豪地說:我們不是自己要把手伸得很長,而是不經意間,有能力掌控著別人或大眾某些必需的資源或權力。天蠍座在古代的星宿中屬於東方蒼天的房宿、心宿和尾宿。《淮南子·天文訓》將二十八宿分成九野:中央鈞天為角宿、亢宿、氐宿,東方蒼天為房宿、心宿、尾宿,東北變天為箕宿、鬥宿、牛宿,北方玄天為女宿、虛宿、危宿、室宿,西北幽天為壁宿、奎宿、婁宿,西方顥天為胃宿、昴宿、畢宿,西南朱天為觜宿、參宿、井宿,南方炎天為鬼宿、柳宿、星宿,東南陽天為張宿、翼宿、軫宿。每當各星宿的出沒和到達中天的時刻來判定季節。春分時節在東部的天空出現東方青龍七宿為春天,冬至時節在北部的天空出現北方玄武七宿則為冬季,秋分時節在西部的天空,故稱西方白虎七宿 ,夏至時節出現在南部的天空,故稱南方七宿。這七個星宿古人面向南方看方向節氣,所以才有左東方青龍、右西方白虎、後北方玄武、前南方朱雀的說法。
《史記 天官書》:「房為府,天駟也」。府通腑。《爾雅 釋天》:「天駟,房也」。房宿屬於天蠍座,房四星就是蠍子的頭,它們都是二、三等的較亮星。心宿是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星三顆。其主星亦稱商星、鶉火、大火、大辰。《宋史·天文志三》:「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 。範鎮《東齋記事》卷二中記載:「是冬,日食心宿」。中國古代記載心宿之日諸事不用,曰:「心宿惡星元非橫,起造男女事有傷,墳葬不可用此日,三年之內見瘟亡」。傳說中國在4000多年前顓頊時,就設立了火正的官職專門負責觀測這顆星。心宿和「北極五星」是同一時代的產物,二者不僅構造相同,功用也相同。它們都由第一星「太子」、第二星「帝王」,也就是天王星和第三星「庶子」星構成,如果算上心宿的下一宿尾宿,那麼二者同具「後宮」星的作用,因為尾宿也是後宮之星。二者的主星也同為赤色星,並為各自所在星組的最亮的星星。
《史記正義》說:「佔:明而近房,天下同心」。這是古代星佔學關於一次「五星聚」事件是否成立的判斷法:如果五星皆明大,也就是它們的亮度都等於或超過心宿二,且五星聚集得像心三星那樣密集,那麼這個「五星聚」就是成立的,因為它以天象語言表示「天下同心」,天下人民都同意改立天子。當然,佔辭中沒有直接出現「心宿」字樣,但是「近房」的說法委婉地表示出了「心宿」,因為該宿的確是在房宿近旁;「明」這個字眼也暗示了心宿,因為心宿二是著名的一等明星。「天下同心」也說出了心宿,因為心三星天王、太子、庶子是父子兄弟一家人,而太子統領中國東南地區的人民,庶子統領中國西北地區的人民,天王居住在中國中部,這樣,父子三人同心就可以換說成「天下同心」。中國早期的軍隊體制也是這樣,即王家軍隊由父子三人統帥,具體分工是:太子統領前軍,君王統領中軍,庶子統領後軍。尾宿天區主要屬於天蠍座,也有部分位於天壇座,蛇夫座天區。《左傳》:「童謠雲『丙之晨,龍尾伏辰』」,注曰:「龍尾者,尾星也。日月之會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見」。《呂氏春秋·孟春紀·孟春》:「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中國古代認為尾宿之日不可求,一切興工有犯仇,若是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內有悲哀。
在生活中,房宿日的蠍子們,可能會更看重物質資源的掌控,而那是些別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比如穿衣、吃飯、收入來源和居住條件等等。如果一頓飯有一個大菜,蠍子們或許會很滿足;也會把飲食與金錢收入相聯繫,重視自己的飯碗。同時他們也非常注重自己的棲身之所,會把錢投資在房產上。而房宿前幾個時辰的蠍子們或許會把這樣的情緒發揮到極致,因為這樣的蠍子們往往有著強烈的不安。而房宿後幾個時辰的蠍子們期待更多的是來自家的溫暖和愛,他們期望從父母、伴侶身上獲得更多的支持和肯定,當然也希望成為一家之主。心宿的蠍子們,似乎更在乎權力和地位的佔有,無論是家庭生活還是社會工作甚至是社交領域,都希望自己能夠主導周圍的群體,他們具有領袖或領導氣質的,能夠非常積極、上進地去追逐自己的人生價值。以上可以說就是房宿的特點。尾宿的天蠍們,或許更重視營造個人空間, 特別是尾宿初度的天蠍座們,讓你覺得很難與他們交心,對外界往往懷有深深的不信任感,他們總是深深地隱藏著自己的內心,你永遠不知道這群蠍子在想什麼。天蠍座往往被視為是靈性修行的大群體,而尾宿中度的天蠍們往往具備精神、靈性、以及超自然範疇的獨到特質。他們似乎真的具備洞悉平行世界的能力,他們很容易通過夢境、或者儀式以及其他特定方式,看到或者接收到一些原本不屬於我們生活的世界的信息。尾宿末度的天蠍們做事雷厲風行、不喜歡拖沓,都有著非常強的執行力,而缺點就是脾氣會有些急躁,當事情的發展不是按照自己的預期或者安排進行時,原本和顏悅色的面孔,會瞬間變了顏色。
中國古代為了方便於觀測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轉,便將黃、赤道附近的星座選出二十八個做為標誌,合稱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主要觀測方法有四種:一是在黃昏日落後的夜幕初降之時,觀測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的星宿,稱為"昏見";二是此時觀測南中天上的星宿,稱為"昏中";三是在黎明前夜幕將落之時,觀測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的星宿,稱為"晨見"或"朝覿";四是在此時觀測南中天上的星宿,稱為"旦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現在觀測星星已經可以說是全方位和全天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