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榮公司,煉鐵廠燒結車間的任務就是當好高爐的「炊事員」,滿足高爐對入爐礦石日益提高的要求,降低高爐冶煉成本,提高高爐冶煉效率,這,就是燒結車間的「職責」。
「一不小心超記錄了」
5月、7月,燒結車間月產量創歷史新高;6月,燒結車間固體燃耗創歷史新低。「往年我們經常會出去對標、學習,今年因為疫情的特殊原因出不去了,我們就自己跟自己對標,自己跟自己較勁,也算是自我成長自我突破,沒想到一不小心竟然超記錄了。」天榮煉鐵廠燒結作業區副主任王洪慶笑著說道,但在這笑容的背後,卻充滿了壓力與責任。
在疫情特殊時期,燒結車間做到了管理、操作、改造三管齊下。在人員管理方面嚴格把控關鍵點崗位,針對重點崗位隨時調整、隨時培訓;燒結車間內部根據生產節奏隨時控制及調整操作方針;在工藝設備改造方面,燒結車間圍繞「穩定原料」、「控水降負壓」積極開展工作,通過自動化配料,提升配料精準度,對一次混合機加水點及積水方式技改,均勻加水,減少滾筒粘料,對疏料器技改,提高燒結透氣性,減少條現象,降低負壓,穩定煙道及環冷溫度,為提產增效、固體燃耗和電耗等指標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績與壓力並存,機遇與挑戰同在。隨著鐵水產量的不斷提升突破,高爐對入爐礦石的需求日益加大,燒結車間的壓力也就隨之而來。面對壓力,王洪慶說道,「有壓力,才能有奮起直追的動力,燒結車間屬於煉鐵的前道工序,我們一定要擔負起我們的責任。」無論是在吃飯,還是在休息時間,王洪慶和他的團隊總能隨時隨地的聊起「提升、創新、改造」等相關話題,技術研發處燒結專工何濤說:「我們的小技小改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看到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就立馬行動!」
「逛」出來的「金點子」
技術專工何濤也是一名「老燒結」,想法多、點子多,兩個人湊在一起總有聊不完的研究話題,在何濤專工的印象中,王洪慶就是典型的「實幹型」領導,如果要找王洪慶,去車間「抓」準沒錯。王洪慶日常工作總體圍繞一個字——「逛」,那些隨時隨地的「燒結金點子」就是王洪慶每天在車間「逛」出來的。
隨著鋼材價格回升,圍繞「提品位,多出鐵,提效益」的主線,提高燒結礦品位勢在必行,國內精粉價格相對外礦而言優勢明顯,燒結車間不斷突破,從6%逐步增加到15%,但原料粒度細,燒損小,燒結粘結性下降,對燒結工藝操作增加了很大困難,既要保質量,又要提產量,那段時間負壓偏高,操作上稍有滯後,工藝參數就會出現波動。
在這種情況下,王洪慶就去現場逛,先穩配料下料量,再對混合料水分進行調整,摸索最佳點。對燒結機前3節風箱風門調控,微負壓點火操作,即有效利用煤氣,又充分燃燒、降低料面結殼現象,降低了燒結負壓。
同時利用月度計劃檢修時間,對疏料器進行小技改,由原來兩排梳齒改為三排,提高燒結透氣性,降低負壓;在一混滾筒進料口,增加霧化噴頭,提前預混、減少集中加水,有利於緩解滾筒粘料現象;根據周計劃的原料結構,細化操作方針,重點關鍵崗位培訓,四個班組統一操作,穩定工藝參數,不斷提產創新高。5月份燒結礦產量創歷史新高,7月份再創歷史記錄,6月份固體燃耗創歷史新低!
王洪慶的家中堆滿了各種各樣關於「燒結」方面的書籍,今年不能「出門」對標的王洪慶,也增加了通過網絡學習提升的時間。當問起知識儲備時,王洪慶「嘿嘿」一笑,指了指頭說:「都在這了。」規章制度與具體操作會存在差距,對此,王洪慶總是管得多、管的細,任何問題都逃不過他的一雙「火眼金睛」。
在王洪慶的影響下,燒結車間的鋼鐵戰士們也養成了愛琢磨、愛研究的「習慣」,並且有著很強的時間觀念,是一個敢想、敢說、敢幹、敢擔當的「鋼鐵團隊」。接下來,燒結車間將加強人才培養,鞏固「師帶徒」模式,為燒結車間搭建健康的人才梯隊,培養專業能力過硬的後備人才。
這就是煉鐵廠燒結車間,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膽識的「炊事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