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12-31
廈門房產網為您推薦以下內容
如果在未來某個時段回顧現在,12月25日召開的中共廈門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無疑是廈門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標誌點。
會上,審議通過了兩個對廈門接下來發展至關重要的文件——《中共廈門市委關於制定廈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廈門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發展戰略(2020-2035)》(以下簡稱《發展戰略》)。
這兩份重要文件,堪稱廈門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城市發展「總戰略」,必將對廈門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廈門這艘大船要盯住哪顆星、駛向哪裡去,已經以最清晰、最明確的狀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2035年的廈門定位
一是高素質標杆。 二是高顏值典範。
三是現代化前沿。 四是國際化樞紐。
2035年的發展目標
城市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收入邁上新臺階,人才優勢和創新動力顯著增強,成為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國內大循環重要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的新優勢顯著增強;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廈門、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城市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人居環境與城市品質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
建成「五中心一基地」(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旅遊會展中心、區域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和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成為自由港特徵經濟特區和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國家中心城市,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率先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樣板城市。
2035年的發展戰略
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引領、
協同融合、品質躍升」四大發展戰略
2035年的戰略路徑
一是創新賦能,增強核心競爭力。
二是數字引領,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三是聚焦長板,加速提升城市能級。
四是先行先試,建設更高水平開放新高地。
五是協同共進,構建區域一體化新格局。
六是探索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七是良法善治,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
八是彰顯文化,擴大城市國際影響力。
九是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市。
十是人民至上,共建和諧幸福家園。
2035年的戰略平臺
打造「創新協同化、產業高端化、城市智能化、區域一體化、開放立體化」五大戰略平臺
2035年的城市空間
大力實施跨島發展戰略,推進島外新城建設,構建「一島一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格局,推動建設廈漳泉現代化都市圈,引領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對接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融入「一帶一路」等空間發展布局。
可以這麼說,廈門的發展推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進入了一片嶄新的空間,大有可為也理應大有作為。
正如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在大會上發出的號召:
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 近 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牢牢把握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著力點,堅持擴增量和優存量並舉、內循環和外循環並重、抓重點和促協調並行、補短板和鍛長板並立、抓當前和利長遠並進,全力提升城市新能級,率先構建開放新體制,奮力增創改革新優勢,持續攀升治理新高度,加快實現空間新突破,不斷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取得新成績。要切實把黨的領導抓得更實,把能力本領練得更高,把用人導向樹得更牢,把各方合力聚得更強,努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完成我市「十四五」目標任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定位國際化樞紐
率先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新時代全面開放新高地,探索建設自由港特徵經濟特區。提高城市全球連結能力,成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和西太平洋的重要節點城市。服務國家總體外交,積極服務構建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推進企業國際化、產業國際化、城市國際化、人才國際化,打造全球重要的區域性資源配置樞紐平臺。
強化區域協同戰略
要大力實施跨島發展戰略,推進島外新城建設,構建「一島一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格局,推動建設廈漳泉現代化都市圈,引領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對接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融入「一帶一路」等空間發展布局。
大力實施跨島發展戰略,推進島外新城建設
一島四新城:以廈門島內為核心,實施跨島發展戰略,推進集美新城、海滄馬鑾灣新城、翔安南部新城、環東海域新城的建設;
多中心:構建廈門全域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旅遊會展中心、區域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等的多中心網絡化的城市空間體系。
大氣魄大手筆譜寫城市發展新篇章
全面推進「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優化提升本島功能,穩步推進老舊城區、老舊小區和老舊工業區改造提升,構築以科創、金融產業和總部經濟為重點的高能級都市核心產業體系,補齊教育、健康等功能性設施短板。
組團式推進島外新城建設,加快基礎設施跨島布局,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謀劃跨島新通道,適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優先落地島外園區,促進產業結構跨島升級;以一批社會民生重點項目為引領,加速公共服務跨島覆蓋進程。
拓展城市輻射空間,立足廈漳泉都市圈、閩西南協同區,實施「東通西拓、南聯北延」空間發展策略,構建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更多廈門房產相關資訊,請關注廈門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