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我最喜歡那個「配角」

2021-02-19 丁是丁

端午假期,追了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1的日劇,《坡道上的家》。

看最後一集時,恰是高考第二天的下午。外面狂風大作,驟雨挾裹著冰雹,打在玻璃窗上噼裡啪啦……女主角裡沙子作為替補陪審員陳述的一番話,觸動了我,伸手去扯紙巾擦眼淚。

女兒在一旁不屑道:「點在哪兒?」

她的意思是:這有什麼好感動的?感動點在哪裡?

我感動點比較低。說起來很慚愧。

有人稱《坡道上的家》是超寫實的、「反婚反育」的完美教材。

我不這樣認為,「反婚反育」肯定不是作者的初衷,她想喚起的應該是社會、家庭、女性對「養育孩子」這個話題的責任意識,是提醒大家對「媽媽」這個角色深層的了解。

了解比理解還差了一點。了解可能只是皮毛的層面,理解卻是感同身受,是同理心。

女主角裡沙子相夫教女,全職太太。偶然的機會被選中去法庭做替補陪審員,得以接觸到一起震驚日本社會的虐待殺嬰案。

一個年輕媽媽安藤水穗,將出生僅8個月的女兒溺死在浴缸裡。

擔任陪審員的裡沙子本來非常憎惡這個殺人犯媽媽,但隨著庭審的一步步進行,水穗的生活狀態一點點被揭開。她發現自己跟水穗過著同樣的人生:不被親生母親認可,從來得不到一句讚美;喪偶式育兒,孩子哭鬧丈夫會指責她們「不會當媽」;婆婆橫加指責、指導,幹涉她們本來就一地雞毛的生活……

在了解案件的過程中,裡沙子理解了水穗,也促動了整個陪審團對這個殺人犯媽媽的諒解,雖然還是判了她十年。但法官在宣判後那一席體諒的話,令水穗在法庭上淚流滿面,也使裡沙子內心釋然。

劇中沒有人後悔自己當了媽媽。雖然沒有人講「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沒有經驗,請多體諒一點吧」,但表達的就是這層意思,是舉全家之力、夫妻共同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這一觀點。

片名《坡道上的家》是因為安藤水穗的家住在坡道上。每次她抱著孩子氣喘籲籲地回家,總顯得那麼沉重。對新媽媽來說,對為人父母者來講,生兒育女,本身就是像爬坡一樣艱難的事吧?

我最喜歡的角色不是女主角裡沙子。而是那個配角,女審判員,她在劇中始終著一身職業裝,我一開始甚至沒記住她的名字,後來查了一下,才知道她叫松下朝子。

松下是個職業女性,表現得非常職業,不卑不亢。

同事拿了她填寫的申請表跟她確認,提醒她如果調動工作需要搬家,她也無權拒絕,還問她丈夫是否知道她的選擇。

她反問:「如果我是男性職員,也需要回答這種問題嗎?究竟為什麼只有女人要接受這種詢問?」

這是一種女性意識的覺醒。我以前聽某公司女性老闆自嘲,說他們公司「把女人當男人用」,事實上,職場上優秀的女性好像真的常常忽視自己的性別,沒有男女,只有「職務人」。

松下朝子關注身邊的人,非常善解人意。

她注意到作為替補陪審員的裡沙子欲言又止,好像有心事,幾次用話語關照她,鼓勵她講出來,大膽發言。裡沙子說身體不舒服告退,她追出去,肩並肩坐在裡沙子身邊,借用書上的觀點不著痕跡地安慰她。

這種體諒,並不是因為她的職責所在,對一個替補陪審員,她好像也沒有過多關注的必要,但松下能做到,就是人性的善良。

因為她也是個有幼小孩子的媽媽。

結尾時,想像的畫面中,裡沙子和水穗也並排坐在一起,交流育兒的經驗,晚上哭不哭,是否母乳餵養,坦誠「有沒有想打孩子一頓」的念頭……

那是一種遺憾,如果提早她們有這種溝通,就不會發生殺女的慘劇了;那也是一種暗示,女人、媽媽,可以互幫互助,抱團取暖,相互救贖。

松下朝子主動選擇,對丈夫有要求。

一邊要上班,一邊還要照顧孩子,買東西,做飯。日本大男子主義盛行,松下朝子的丈夫顯然對妻子工作有頗多不滿,倆人也有矛盾。

她約丈夫外出吃飯,在桌上提出倆人共同承擔家務的要求,還拿出了分工明細。

相比裡沙子和水穗對丈夫言聽計從的態度,她是敢說「不」的那個人。她會表達自己的感覺,明確告訴丈夫:做家務、照顧孩子,不是你幫忙,而應該是兩個人一起分擔。

家庭生活,過日子,很多夫妻有了矛盾和分歧是因為不溝通、不表達,不談感覺,常常會令矛盾和分歧更多,不可調和。

松下朝子敢於提要求,談自己的感覺,講道理,她丈夫果然也能照顧小孩,承擔起共同的責任。

作者安排這個配角,也許就是不著痕跡地暗示,要向她學習。

審判結束,她在辦公室門口對審判長說:聽了判詞,她更堅定了信心。接到調令去外地,本來已打算辭職,還是決定去那裡工作,帶著孩子一起。

那句「帶著孩子「,她說得特別果敢。

審判長嘉許的點頭和目光,也預示著她——一定有更好的前途和未來吧。

親,在優酷和人人視頻都可看此劇

謝謝點「在看」喲~~

相關焦點

  • 豆瓣9.0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壓垮女人的不是孩子,是丈夫
    《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有9.0分,算是比較高分的作品了。是的,在《坡道上的家》這部劇裡,的確有個家庭主婦,親手把八個月的女兒扔進了裝著熱水的浴缸,眼睜睜的看著孩子離開了世界。在《坡道上的家》這部劇裡,女主帶孩子的時候,為了讓孩子學會獨立,她故意對摔倒的孩子沒有去扶。這一幕,剛好被下班回家的丈夫看到,然後丈夫不分青紅皂白,對著女主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數落,罵她虐待兒童。
  • 豆瓣9.0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壓垮女人的不是孩子,是丈夫
    《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有9.0分,算是比較高分的作品了。講述的是,女人帶孩子的過程。該劇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尤其是帶過孩子的女人,更是能體會電影裡描述的種種心酸。是的,在《坡道上的家》這部劇裡,的確有個家庭主婦,親手把八個月的女兒扔進了裝著熱水的浴缸,眼睜睜的看著孩子離開了世界。這樣的事,無疑令所有人感到震驚。孩子沒了之後,丈夫和婆婆把她告上了法庭。
  • 《坡道上的家》坡道上的家
    《坡道上的家》由柴崎幸、水野美紀、伊藤步、真島秀和、田邊誠一等主演電視劇。從《我要準時下班》到《坡道上的家》,兩部日劇自播出後便好評不斷,尤其其中涉及的現實問題,在中國也引發共鳴。前者將加班文化直白真實地刻畫出來,並以堅持準時下班的女主反襯加班的深重積弊。而《坡道上的家》則直陳育兒之難,演繹了一段當代主婦們的絕望群像故事。
  • 聊日劇《坡道上的家》
    《坡道上的家》豆瓣:9.2導演:森垣侑大主演:柴崎幸/水野美紀/伊藤步/真島秀和類型:劇情/家庭>製片國家/地區:日本上映時間:2019年簡介:在這部坡道上的家劇情/家庭片中,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
  • 超寫實日劇《坡道上的家》,聚焦女性育兒,卻如此黑暗寫實.
    好久沒和大家安利日劇了,今天就來給大家安利一部剛開播不久,在豆瓣上評分卻高達8.9分的日劇《坡道上的家》。
  • 最寫實日劇《坡道上的家》,到底是誰壓垮了孩子媽媽?
    我不是一個母親,所以我沒辦法輕描淡寫地去安慰她,也不知道如何為她出謀劃策。但是我最近看的一部日劇《坡道上的家》,讓我對母親這個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這部劇講的是一個日本全職母親安藤水穗,有一天將自己八個月大的女兒溺水致死,這個事情引起了全日本民眾的震驚,也引起了極大的憤怒。
  • 9.1分|懸疑日劇《坡道上的家》6集完結
    / 西田尚美 / 長谷川稀世 / 窪冢俊介 / 松澤匠/ 玄理 / 酒井美紀 / 利重剛 / 瀧澤沙織類型: 劇情 / 懸疑 / 家庭 / 犯罪官方網站: www.wowow.co.jp/dramaw/sakaie/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首播: 2019-04-27(日本)集數: 6單集片長: 50分鐘又名: 坡道途中的家
  • 《坡道上的家》推出小說版!日本作家角田光代揭露喪偶式育兒困局
    半島記者 黃靖斐 今年,日劇《坡道上的家》因為切中了日本社會「女主內男主外」家庭結構所造成的「喪偶式育兒」癥結,引發巨大關注,在國內影評網站上更是獲得9.1的高分。在書的封面上的話特別醒目,「我是媽媽,是妻子,是女兒,可是我也想做自己。」「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世界對女性最大的惡意。」2019年上半年,日劇《坡道上的家》一經播出,不但收穫一眾好評,還引發了激烈的社會討論。這股熱潮也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
  • 《坡道上的家》
    [cp]每年放假追一部日劇,之前看見石原裡美笑,用力咬牙走在路上的樣子總會不經意間被她鼓舞到,不愧是「元氣少女」,「治癒系」 《非自然死亡》 《校對女孩河野悅子》 今天追完一部只有六集的喪劇《坡道上的家》,之前就看過關於家庭主婦的一些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找到你》總是看一次哭一次,看一次壓抑一次。
  • 《坡道上的家》日劇 | 恐婚人群恐的究竟是什麼?媽媽們看完都後悔結婚生娃麼?
    日劇《坡道上的家》以一起母親(安藤)將孩子溺斃的案子開頭,女主裡沙子則被選為這起案件的候補參審員。《坡道上的家》女主柴崎幸竟然是中田英壽的妻子,對,就是那個號稱「「亞洲小貝」,」亞洲大羅「的****,好暴露年齡,而女主也已經38了,剛開始是衝著凍齡女主去的,後來發現這部和過去的絕大部分日劇一樣,給你慢慢揭開了人心的醜陋和瘡疤
  • 《坡道上的家》:中年女人的崩潰往往是那個忍住不哭的瞬間
    眾聲譴責中,這位母親只是不斷地重複著:「不是的,不是的,只是想嚇唬嚇唬她……」但,一切都是徒勞的,似乎根本沒有人願意聽她的解釋……這讓我想起小說《坡道上的家》中的一個場景——極度疲累的女主人公裡沙子左手提著沉重的紙袋和購物袋,右手拉著女兒文香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文香突然就鬧起了脾氣,
  • 《坡道上的家》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她們必須兼具自立、自尊、慈愛、和善、寬容等優良品質,最好還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分擔家裡生計,要無止境容忍丈夫的壞習慣和冷言冷語,面對家裡的熊孩子也絕對只能給予愛的教育,一旦無法滿足以上要求,就會被冠以「不適合結婚」、「不適合當母親」的罪名,這看起來是危言聳聽,但其實在東亞範圍內卻比比皆是,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就為我們展開了一個已婚已育女性無奈而彷徨的生活。
  • 豆瓣9.0 《坡道上的家》上線
    坡道上的家坂の途中の家這是一部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的日劇。影片一開始是對母親溺死孩子案件的採訪,不出所料,所有人都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著案件中的年輕媽媽安藤。有人說,孩子媽愛慕虛榮,孩子的發育沒有滿足她的期望。有人說,孩子媽神經兮兮,老覺得別人家孩子更好。還有人說,這種人根本就不配當母親。
  • 日劇資源推薦:坡道上的家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坡道上的家導演: 森垣侑大編劇: 篠崎繪裡子
  • 豆瓣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重播,守寡育兒讓婚姻望而生畏
    竇唯以9.0的高分辨出了日本話劇《坡道上的家》,4月29日在網際網路平臺重播。劇中改編自焦田光岱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小惡魔時期為女兒頭疼的家庭主婦李莎(柴崎幸劇)。雖然丈夫陽一郎(田邊誠一)的扮演下班後會有點幫助,但育兒的勞累和別人的意見讓李莎一天天失去信心。
  • 《坡道上的家》坡道上的家隨想
    坡道上的家蠻好看的,因為正好也快處於這個階段,所以很難得耐著性子看完了這部劇。說下最大的感受,不想結婚生孩子了。一個人過得挺快樂,何必折磨自己,尤其是劇裡小孩子,想想就要瘋掉。社會對女性看似寬容,其實都是帶著歧視意味的寬容。比如平時重活怎麼能讓女生幹之類的做法,與此相同的,還有對母親的偏見。
  • 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讓人重新審視母親的角色
    先來說說日本電視劇《坡道上的家》具有什麼樣的道德兩難。在劇中,安藤水穗(水野美紀飾演)是一位年輕媽媽,她將自己八個月大的嬰兒在浴缸裡溺斃,這樣的女人,該受到最嚴厲的審判,你是不是會對她充滿憤恨?從審判到理解,就是一條長長的坡道。現在讓我們每個人,跟著導演的鏡頭,和劇中的國民參審員一起,陪著安藤水穗,艱難地爬上這條似乎沒有盡頭的坡道。大中午,烈日當頭,四周寂靜無聲,孩子的啼哭尤其刺耳,她仿佛一個疲憊的遊魂,孤獨地行走在坡道上。深夜,她依然是孤獨一人,在孩子的啼哭中心煩意亂。日以繼夜,夜以繼日,這種日子好像沒有盡頭,看不到任何希望。
  • 坡道上的家:豆瓣8.6,終於有部日劇,敢探討這個敏感話題了
    關注本公眾號,後臺回復 「坡道上的家」,有驚喜人們很少會主動關心一個罪犯的生平。更多的則是像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評論區中所說的那樣:「不關心,趕緊死刑。」「我不想知道他的背後故事。」這部春季檔日劇,或許會帶來一個新的思考角度——《坡道上的家》
  • 《坡道上的家》:是不是社會越進步,人類越矯情?
    《坡道上的家》是先看完日劇,再看的小說。同一個故事,用不同的媒介表達出來,體驗也有不少的區別。拋開網上那些關於恐婚恐育的論調不談,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失敗者的自我掙扎。坡道上的家:角田光代女性崛起之路一、關於為什麼別人可以,但我不行?
  • 《坡道上的家》:懂得保持「自我」,才是「全職媽媽」的最大意義
    這幾天看了一部豆瓣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看完之後深有感觸,這是由日本作家角田光代創作的現實題材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裡面主要講述了全職媽媽裡沙子被法院選上當陪審員,每次公審都必須出庭。本來裡沙子把這件事情當做重新回到社會的機會,不斷努力地兼顧著工作與家庭。然而,隨著案件地不斷深入,她卻在殺害自己八個月大女兒的"惡毒"媽媽水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