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海底撈是2009年,那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我印象中最牛逼的餐廳還是肯德基和麥當勞,從來沒有聽說過海底撈這個品牌,但卻被其川普ISO的服務感動。那個時候,清一色都是來自四川的"么妹",這也是我唯一會的一句川普。於是,幾乎很長一段時間裡,飯點我都在海底撈。晚餐吃過,宵夜吃過,凌晨三點吃過,凌晨六點吃過,海底撈成了我家的後廚和餐廳。
上海吳中路店,海底撈上海第一家店,至今已經七年了,我也吃了整七年,在那裡過了五個生日。他旁邊以前是小肥羊,後來又改成了撈王,大概未來還會改,但我相信海底撈不會改。在我腦海中,論口味海底撈不是第一,對面的劉一手口味更好,上海還有辣府和香天下,但環境和服務卻沒有第二家,"海底撈他們學不會"。
要說小肥羊和劉一手,其實還是備胎。海底撈排隊太久的時候,試過小肥羊,不行,又換過劉一手。後面小肥羊倒閉了,而我喜歡劉一手,不僅是口味,還有老闆僱了很多聾啞人,就衝這一點我就不想他垮掉。可是,後來裝修改了,聾啞人不見了,我就去得很少了,我覺得再好的味道,也沒有原來的感覺了,只是偶爾會想起。
說回海底撈,印象最為深刻的事,其實是跟立二拆四,晚上一起吃完海底撈之後,第二場又繼續是海底撈。我以前不吃豬腦花的,看著就噁心,在他的循循誘導之下,我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一度每次必點,還好他從來不誘導實習生,否則⋯⋯後來聽說腦花裡面各種噁心的事,竟然也只是偶爾點起來了。不過,幾乎每次吃海底撈,我都會想起他來,國家判他有罪跟我無關,我認為他是非罪之人,希望能再跟他一起海底撈。
上次看馮大輝的文章,還好是一早看到,要是半夜看到的話,興許就跑去海底撈了。兩年以前,半夜睡不著我就跑去海底撈,點一堆東西狂喝酒,自己把自己灌醉回家,這兩年卻一次都沒有過。其實,半夜出去有很多見聞,倒還蠻有意思,但八卦起來也沒勁,我只喜歡私下說說,公開來說我就覺得低級趣味了,儘管我是個低級趣味的人。可是,別人眼裡的八卦,對我來說都很正常,我能夠接受並不排斥,六十歲的香港大爺帶著二十多歲的小妹妹在旁邊喝酒,我們能喝作一團。
上海的夜生活很少,烤魚、燒烤、小龍蝦基本都在三點就關了,24小時營業的也就海底撈個別門店,一則我就是喜歡,二則別無選擇了。所以,經常會半夜出沒於此。海底撈確實有讓人喜歡的道理,到這裡吃飯基本不會生氣,我是開開心心的吃一頓飯,那就是吃飯最大的樂趣。好吃的哪裡都有,開心的卻很少,海底撈是難得的唯一。
牛肚、黃喉、豆花幾乎是我每次必點的點,前兩個菜燙15秒就好了,最多不超過30秒,我總要一遍遍的強調。我好吃,我希望每個人都吃開心。一旦發現好吃的地方,我就會不厭其煩的安利,每次組局都帶去那些地方。光大對面的不爭天下秘制龍蝦、龍茗路十尚坊的木屋燒烤、虹口足球場的村夫烤魚、光啟城的青花椒烤魚、龍柏新村的豐茂盛朝鮮族烤串⋯⋯我希望把美好分享給身邊的人。
不廢話了,我也吃出一些VIP來。2014年在海底撈過生日的時候,當時的客戶經理芳芳送我一張會員卡,可以在全國門店享受折扣優惠。後來有一段時間不打折只積分,這次生日又告訴我可以打折了,全國門店88折。在朋友圈說了一下,發現很多朋友需要,海底撈員工也告訴我,我的朋友也可以使用這張卡。所以,我希望能分享給像我一樣,熱愛海底撈的人,執著於某些東西的人。
我的電話號碼用了很多年,在上海7年,來之前辦好的,就一直再沒有變過。哪怕聯通送過我一個9999的號碼,我也是轉送給了立二,結果他去三亞把手機丟了,過了幾個月才告訴我,號碼已經回庫了。我還是喜歡我現在的號碼,也許是我懶,我不喜歡頻繁的去換,喜歡一樣東西就會一直用,除非真的傷了我。當然,我雙子座、AB型並不見得就是一個安分的人,只是我沒有機會帶實習生而已,或許是我還沒有到35歲以上。
真不廢話了。如果知道我的手機號碼,直接就可以用了,用我手機號在海底撈登錄iPad點餐就可以自動享受折扣,如果沒有也可以在買單的時候報我手機號。不知道我手機號碼的人,其實很容易找到我號碼,如果實在找不到的話,也可以來問我。要麼有我私人微信的,要麼一直有關注我的,要麼給我過打賞的,100%回復。其他情況,我就不保證了。儘管分享對我沒有壞處,但我還是願意分享給對的人,而不是一個啥也不是的人。
嗯,我的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