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這三款,根據行業網站GameIndustry.biz的統計,已經確認登陸Epic Store的還有《百戰天蟲》發行商Team17的太空roguelike新作《Genesis Alpha One》、旅行線互動的《食人鯊》(Man Eater)、《Abzu》開發商新作《The Pathless》、太空冒險遊戲《Rebel Galaxy Outlaw》、沙盒建造類新作《幸福工廠》(Satisfactory)以及同名電影改編遊戲《殭屍世界大戰》等六款。
與之相對應的是,這些遊戲在Steam上要不壓根沒上架,要不就是宣布延期一年時間發售。可以推測他們與Epic籤訂了一份限時獨佔協議。
這些遊戲有一個共同的標籤:那就是獨立遊戲,而且大都出自知名獨立發行商之手。而在Epic Store官網和客戶端中,除開自家的《堡壘之夜》和《虛幻競技場》之外,絕大部分即將上架遊戲也都是獨立遊戲。
作為一個剛出現的遊戲應用商店,為何獨立遊戲成為了第一批入駐吃螃蟹的人?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分成比例:與Steam和GOG平臺30%的抽成比例相比,Epic Store只有12%。
從去年8月開始,這兩個平臺就成為了Epic Games創始人蒂姆·斯維尼(Tim Sweeney)抨擊的對象。
斯維尼稱,現有遊戲市場體系對於開發商而言太不公平:平臺只需要7-8%的抽成就能活得很好,但他們卻收了30%;而當開發商花錢獲取用戶時,大部分的錢都流到了中間商手中。這種現狀不應該被維持,應該有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
正因為這種原因,由Epic Games推出,去年國外最熱門的遊戲《堡壘之夜》並未登陸Steam和GOG。
隨後,斯維尼拿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Epic Store,並公布了一個圖表,將自家抽成比例直接與Steam進行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