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出生年份不詳,卒於公元35年),字君然,南 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南)人。東漢中 興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
一、遭際演秀 說降呂、朱
岑彭在王莽末年,曾試署棘陽縣 長。劉鄉寅、劉秀兄弟起兵,攻克棘 陽,岑彭帶領家小投奔前隊大夫甄 阜。甄阜怪他不能固守城邑,拘禁了他的母親和妻子,讓他立功, 以便將功贖罪。
岑彭只好率領賓客努力作戰。後來,甄阜去世,岑彭也受了傷,逃到宛城,與前隊貳嚴說共同守城。漢兵攻城,一連幾個月, 城中糧食吃盡,人民相食。岑彭跟嚴說獻城投降。
將領們因岑彭固守,提出要殺死他。大司徒劉鄉寅說,岑彭身為郡中大吏,盡心守城,是他的節操所在。我們舉大事,應當表彰義士。不如封他官位,以勸後來者。更始帝遂封岑彭為歸德侯,並讓他隸屬於劉演。
劉演被更始帝殺害後,岑彭作了大司馬朱鮪的校尉,跟隨他進擊王莽的楊州牧李聖。後來,殺死了李聖,平定了淮陽城, 朱鮪推薦岑彭為淮陽都尉。
更始帝讓張印、徭偉二人鎮守淮陽。徭偉反叛,趕走張印, 岑彭率兵進擊徭偉,大破其軍,升任潁川太守。
春陵人劉茂起兵,攻佔潁川。岑彭不能到官上任,只好帶領麾下數百人依附河內太守韓歆。正逢劉秀巡行河內,韓歆要守城抵拒,岑彭勸阻,韓歆不聽。不久,劉秀到懷,韓歆見形勢危迫, 不得已投降。劉秀得知他曾想抗拒,大怒,把他放在鼓旁,準備斬殺。劉秀又召見岑彭,岑彭分析當前形勢,說自己曾受劉鄉寅全濟大恩,願意為劉秀效力。劉秀大喜,跟他深相結納。岑彭藉機進言,說韓歆是南陽地區的正直君子,可以收為己用。劉秀赦免了韓歆,讓他當了鄧禹的軍師。
更始帝的大將軍呂植屯駐淇園。岑彭勸說他,他也投降了劉秀。於是,劉秀任命岑彭為刺奸大將軍,派他督察各營,隨軍平定河北。
劉秀即皇帝位,任命岑彭為廷尉,仍拜歸德侯,行大將軍事。
岑彭和吳漢、王梁、朱祐、萬峰、賈復、劉植、堅鏢、侯進、馮異、祭遵、王霸一起圍攻洛陽。朱鮪堅守,不肯投降。光武帝知道岑彭曾任朱鮪的校尉,便讓他前去勸說。
於是,朱鮪在城上,岑彭在城下,兩人相互問侯、談笑,像平常一樣。岑彭乘機勸說:"我過去有幸執鞭侍從,多蒙你薦舉 提拔,常想找個機會報答您。如今赤眉軍已經佔有長安,更始帝 也為三王所反,皇帝(劉秀)已經平定燕趙,佔有幽燕之地,百姓歸心,賢俊雲集。這次,他親率大軍,來攻洛陽,天下之事, 可想而知,您固守城池,想等什麼呢?"
朱鮪嘆息,說出了心中的苦衷:"當年大司徒劉鄉寅被害,我參與了。又曾勸阻更始帝,讓他不要派蕭王(劉秀)北伐。我知道這兩件事罪過太大,實難得到寬宥,以此猶豫。"
岑彭回去,對光武帝劉秀直言經過。光武帝說:"欲建大事, 不計小怨。朱鮪如果投降,連官爵都可保有,哪能殺他呢?河水在此,我若失言,有如此水!"
岑彭又去見朱鮪。朱鮪從城上垂下繩索,說:"真講信用,就拉著繩索爬上來吧!"岑彭毫不猶豫,拉過繩索就向上攀。朱鮪見他誠信,就先口頭應允投降。
五天後,朱鮪帶輕騎兵去見岑彭,對手下將士下令:"堅守城邑,等我的消息,我如不歸,你們可把大軍帶走,上輟轅去歸附郾王。"
接著,他和岑彭一起到了河陽,把自己反綁起來去見光武帝。光武帝解其束縛,好言撫慰,並讓岑彭把他連夜送回洛陽。
第二天,朱鮪率全城出降。光武帝任命他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
二、勸誅鄧奉 智破秦豐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朝廷派岑彭進軍荊州,攻下隼、葉等十幾座城池。當時,南方局勢混亂。南郡人秦豐佔據黎丘,自稱楚黎王,擁有十二個縣;董斤在堵鄉起事;許邯在杏起事;另外, 更始手下的將領也各擁所部佔據南陽諸城。光武帝派吳漢前往徵伐,但吳漢不戢士卒,恣其為暴,所過多有侵擾掠奪。
破虜將軍鄧奉回新野探親,見吳漢在其故鄉的所作所為,大怒,起兵反漢,擊敗吳漢的部隊,繳獲他的輜重,與各路反漢力量聯合起來,屯兵於淯陽。
這年秋天,岑彭破杏,收降許邯,升任徵南大將軍。光武帝命他跟朱祐、賈復、耿弇、王常等將領一起討伐鄧奉。
岑彭命部隊先攻堵鄉,董訴勢急,鄧奉率軍赴救。董、鄧二人部下,均為南陽精銳之士,岑彭進攻,連月不克。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夏,光武帝領兵親徵,部隊行至葉地,董訢部將率領幾千人攔路截殺,光武帝受阻。岑彭往擊,大破敵軍。光武帝到達堵陽,鄧奉連夜逃往淯陽,董訢投降。
岑彭等又追擊鄧奉,直到小長安(南陽縣南)光武帝親臨戰陣,士氣鼓舞,鄧奉兵敗無路,請降。
光武帝考慮鄧奉是舊日功臣,而且禍端實由吳漢引起,想赦免丁奉。岑彭和耿弇勸諫,他們說:"鄧奉背恩反叛,暴師經年, 致賈復傷痍,朱祐見獲。陛下既至,不知悔善,而親在行陣,兵敗乃降。若不誅奉,無以懲惡。"於是光武帝斬殺了丁奉。
光武帝引兵回師,而派岑彭率領傅俊、臧宮、劉宏等三萬多人南擊秦豐。
岑彭等攻克黃郵。秦豐和他的大將蔡宏在鄧堅守。漢軍數月不得進。光武帝責備岑彭。
岑彭頓生巧計,一面連夜集合兵馬,傳下號令:"明日西擊山都(今湖北襄陽縣西北)。"一面故意放鬆對俘虜的看管,使他們得以逃亡。俘虜逃回秦豐營地,把岑彭的部署告訴他。秦豐信以為真,調動主力,開赴山都,準備伏擊岑彭。此時,岑彭則悄悄渡過沔水,在阿頭山(今襄陽縣西)大破秦豐部將張揚。然後, 從川谷間伐木取道,直奔秦豐的大本營黎丘,擊敗留守部隊。秦豐大驚,急忙回師救護。岑彭與諸將依山紮營。秦豐和蔡宏趁夜來襲,岑彭早有準備,出兵迎擊,秦豐敗走,蔡宏被殺。朝廷封岑彭為舞陰侯。
秦豐相趙京在宜城獻城投降,漢朝任命他為成漢將軍。岑彭和他一起在黎丘包圍秦豐。
當時,田戌在夷陵,擁眾割據,聽說秦豐被圍,害怕漢兵來伐,想要投降。他的妻兄辛臣勸他說:"當今天下,豪傑並起,各據郡國,洛陽不過才巴掌大的地盤,勝負吉兇,實未可量。不如擁兵按甲,坐觀其變,然後再定行止。"田戌說:"秦豐那樣強大, 尚且被岑彭所困,何況我們。我已決計投降,你不要再說了!"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春,田戌留辛臣駐守夷陵,自己則將兵到黎丘,準備歸降岑彭。不料辛臣卻盜走田戌的珍寶,抄近路搶先去依附了岑彭,並且寫信招田戌來歸降。
田戌懷疑辛臣一定出賣自己,不敢投降,與秦豐合兵拒漢。岑彭出兵攻打田戌,田戌大敗,逃回夷陵。
光武帝親自到黎丘犒賞軍士,封賞岑彭部下將士一百多人。
岑彭進攻秦豐已經三年,斬殺敵兵九萬多人。秦豐手下只剩了一千多殘兵,而且,城中糧食也快吃光了。
光武帝見秦豐勢力衰微,便命朱祐代替岑彭守黎丘,而命令岑彭和傅俊南進夷陵,攻打田戌。岑彭打敗田戌,攻佔夷陵,田戌率幾十個騎兵逃往蜀地。岑彭追到稱歸,俘虜田戌妻兒老小和幾萬士兵。
三、攻隴平蜀 義信懷人
岑彭將伐蜀漢。但夾川谷少,漕運艱難。於是,他命馮駿駐軍江州,田鴻駐軍夷陵,李玄駐軍夷道,而自己則率兵還駐津鄉,據守荊州衝要之地。他派人喻告尚未歸附的地方,聲明,倘能主動投降,可以奏封其君長。
岑彭原來跟交趾州牧鄧讓是好朋友。於是,他一面寫信給鄧讓,陳說劉秀的威德,勸其歸降,一面派偏將軍屈充移檄江南, 頒行詔命。不久,鄧讓和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蒼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錫光等相繼派遣使者,貢獻方物禮品。岑彭奏明皇帝,把他們都封為列侯。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冬天,光武帝召岑彭入京師,幾次接見歡宴,厚加賞賜。不久,岑彭南還津鄉,皇帝下詔,讓他經過家鄉時祭掃墳墓,並規定大長秋朔望之日,都要問候太夫人起居, 以示榮寵。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岑彭率兵跟隨光武帝攻破天水,並與吳漢在西城包圍了割據隴上的隗囂。當時,公孫述(蜀地的割據者)的將領李育來救隗囂,也被蓋延,耿算包圍在上。光武帝東歸,寫信給岑彭說:"如果攻下兩城(指西城、上),就帶兵南下攻取蜀地。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次發兵,我的鬚髮都要增白。"
岑彭堵塞谷水,以灌西城,西城差點被淹沒。隗囂將領行巡、周宗率領蜀地救兵前來救援。隗囂這才得以逃出西城。
漢軍乏糧,於是燒毀輜重,率兵撤回。隗囂派兵尾隨追擊。岑彭殿後,保證了諸將全師而歸。
歸後,岑彭仍駐守津鄉。
建武九年(公元33年),公孫述派任滿、田戌、程泛率領幾萬人乘船下江關(今四川奉節縣東),擊敗馮駿、田鴻、李玄,攻克夷道、夷陵,佔據荊門、虎牙。他們在江面上架起浮橋、鬥樓, 並在水下立起攢柱(密集的柱樁),斷絕水道,而大軍則在山上安營,抵拒漢兵。
岑彭幾次進攻,均失利而歸。於是,便建造直進樓船、冒突(船名,取其觸冒而唐突)、露橈(船名,取其露楫在外,人在船中)幾千艘,做大進攻的準備。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天,岑彭、吳漢、劉隆、臧宮、劉歆等將領調集南陽、武陵、南郡的兵士和桂陽、零陵、長沙的委輸棹卒六萬多人,戰馬五千匹,會集荊門。吳漢認為三軍棹卒多費糧草,提議解散他們。岑彭則認為蜀軍勢大,棹卒不可解散, 並上奏皇帝,說明情況。光武帝對岑彭說:"大司馬(吳漢)習慣用馬步兵做戰,不習慣水戰。荊門之事,由徵南公(岑彭)做主。"
於是,岑彭便在軍中招募搶攻敵人浮橋的勇士,說明誰先登上浮橋,誰得最高的賞賜。偏將軍魯奇應募。
當時,天風狂急,魯奇率勇士駕船逆流而上,直衝浮橋。但江中攢柱,阻住戰船,難以前行。魯奇一面督率軍士殊死作戰, 一面用火把焚燒攢柱。風怒火盛,橋樓崩燒。岑彭盡起全軍,順風並進,所向無前。蜀兵大亂,溺死者達數千人。漢軍斬殺任滿, 生擒程泛,田戌脫身,逃往江州。
岑彭上奏劉隆為南郡太守,自己則率領臧宮、劉歆長驅直入,進佔江關,並嚴肅軍紀,號令軍中吏士,不得虜掠百姓。所到之處,百姓都奉獻牛酒,迎接犒勞部隊。
岑彭接見當地年高德劭者,對他們說:"大漢王朝哀愍巴蜀百姓久被虜役,所以才興師遠伐,以討有罪,為民除害。"並堅決推辭,不受牛、酒等物。百姓見此仁義之師,都非常高興,爭著開門歸降。光武帝下詔書,命岑彭守益州牧,而每攻克一個郡, 岑彭都先兼攝太守職務。
岑彭進軍江州,見田戌糧草眾多,很難在短期內攻克。便留馮駿駐防,自己則率兵直指墊江,攻破平曲,收得糧米幾十萬石。
公孫述派遣延岑、呂鮪、王元和他的弟弟公孫恢一起拒守廣漢、資中,又派侯丹率二萬餘人拒守黃石。岑彭見狀,多設疑兵, 虛張聲勢,命楊翕和臧宮抵拒延岑等人,自己則分兵由水路回江 州,溯都江而上,襲擊侯丹,大破其軍。接著,晝夜兼行二千餘裡,一鼓攻克武陽,並派精銳騎兵馳攻廣都,一直攻到離成都幾十裡的地方,其勢如迅風疾雨,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敵眾潰散。
開始,公孫述聽說漢軍在平曲出現,便派大軍前往迎擊。等到岑彭到達武陽,繞出延岑部的後方,蜀地出於意外,震駭動搖。公孫述更是大驚失色。他用杖頓地,連連嘆息:"是何神也!"
據說,岑彭所駐的地方叫彭亡。岑彭聽此地名,心中不悅, 本想移營,天黑未果。公孫述派一刺客,謊稱是逃亡之人,前來投降,乘夜間刺死了岑彭。
岑彭首破荊門,長驅武陽,持軍整齊,秋毫無犯。邛谷王任貴仰慕他的威信,從幾千裡外派使者迎接他,情願歸降。使者到達,岑彭已死。光武帝把任貴貢獻給朝廷的禮物都賜給了岑彭的家屬。為岑彭定諡號"壯侯"。蜀地人也愛戴他,給他在武陽立廟,歲時祭祀。
岑彭在東漢王朝建立和鞏固過程中南徵北剿,獨當方面之任。他不但作戰勇敢,奇計迭出,而且信義素著,以德懷人。故能克成宏遠之業,建立不世之功,成為"雲臺二十八將"中之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