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法可依 破解流浪犬治理難題

2020-12-23 東南早報

東南早報訊(記者 林福龍 王柏峰 文/圖)帶狗逛公園、遛街未束牽引帶,讓寵物犬隨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明年元旦起,《泉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對這些不文明行為都有詳細規定及相應的管理處罰辦法。

狗狗也需要持證打疫苗

立即走訪

無繩遛狗隨地排洩 不文明養狗時有發生

近年來,家犬、流浪犬的擾民傷人及糞便破壞環境衛生等問題日益突出,狗傷人事件引起的糾紛矛盾亦時有發生,影響社會和諧。昨天,記者走訪市區刺桐公園、東湖公園,以及幾條主幹道,展開一番調查。

上午10點,記者在市區田安路泉州商城廣場東側看到,幾隻狗在這裡嬉戲。它們有的綁著繩子但並未戴嘴套,有的則連繩子都沒有。「這裡人來人往,還有很多小孩子,這些狗對小孩來說是一種隱患。」帶著孩子逛街路過的市民劉先生擔憂地表示。

隨後,記者在刺桐公園西側道路上發現一隻大型狗,沒有任何牽引帶,正在路邊樹底下隨地大小便,不遠處狗主人正在打電話。

一些居民也向記者反映,他們小區有不少人養狗,經常在小區看到無繩遛狗,「我們只能讓孩子遠離,萬一狗發狂亂咬,後果不堪設想」。

典刑案例

大狗落水被救 卻獸性大發連咬兩人

2019年4月24日晚,市區福新花園城廣場前,一隻巨大的流浪狗掉進水池,好心的寵物店醫生聞訊前來救助,誰知它突然獸性大發,先後咬傷兩名醫生……

大狗乍看像金毛,體型巨大,站起來約有五六十釐米高,體重至少也有30公斤。據附近居民稱,最近它就在福新花園一帶逛,「雖然長得兇猛,也沒見過它主動攻擊路人」。當天晚上,大狗不慎掉進廣場水池。附近一家寵物店醫生知道後趕到現場救助。沒想到在求助過程中,它突然張口就咬。隨後另一家寵物店醫生覺得大狗可憐想要領養,也同樣被大狗咬傷,傷在手臂部位,傷口還很大。不少市民在廣場上散步跳舞,擔心大狗再次傷人,有人報了警。豐澤區特巡警大隊接到報警後,趕到福新花園城廣場,在幾名公益平臺人員的協助下,終於制服這條大金毛。

狗主人撿起狗狗隨地拉的便便

男孩抄小路上學 被狗咬傷主人不理

去年11月,居住在鯉城金龍街道古店社區店頭街的左先生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兒子小左上學途中被一隻狗咬傷,他認為狗是鄰居家的,要求對方賠償,但對方否認狗咬人。

據悉,由於租住的房子離學校很近,平時小左都是自己走路上下學。6日清晨,小左起床遲了,便選擇租房旁的一條近路去學校,誰知途中被拴在路旁的一隻狗咬傷了,手指和後背有輕微出血。

接到老師的電話後,左先生趕緊帶兒子去醫院打疫苗。左先生的妻子楊女士說,事發後他們向派出所報警,但那條小路上沒有監控,當時也沒有目擊者,狗主人否認自家狗咬人。

條例解讀

城市建成區禁烈性犬 遛狗外出應當束牽引帶

根據《條例》的第三十三條、第五十三條,對居民飼養寵物、管理方法、違規處罰均有十分詳細的規定。

其中第三十三條:「居民飼養寵物不得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以及他人休息。寵物在城市道路、公共場所排洩的糞便,其攜帶者應當即時清除。攜帶犬只外出應當束牽引帶。」「禁止在城市建成區飼養烈性犬。」

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日常巡查,違法飼養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依法處理;烈性犬名錄由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確定,並向社會公布。同時,《條例》還規定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流浪犬只清理,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部門回復

違法飼養烈性犬 最高罰5000元

針對各方關注的寵物飼養管理問題,《條例》是如何規定的?哪些犬只不能飼養?流浪犬如何處理?哪個部門負責監督管理?違法飼養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目前我們正在根據《條例》內容作細化調整,正式實施後將由科室專門負責人執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首先是居民飼養寵物不得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以及他人休息。《條例》要求寵物攜帶者應當即時清除寵物在城市道路、公共場所排洩的糞便,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清除;拒不清除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從保護居民人身安全的角度出發,禁止在城市建成區飼養烈性犬,要求攜帶犬只外出應當束牽引帶。對違法飼養烈性犬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處理或者予以沒收,可以對單位處兩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公安機關予以配合。

此外,違法飼養烈性犬幹擾他人正常生活,或者放任烈性犬恐嚇、傷害他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對未束牽引帶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相關焦點

  • 入冬以來,市南區60餘只流浪犬有了溫暖的「家」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戴振陽流浪犬是困擾城市治理的重要難題,其成因複雜、流動性強、繁殖迅速,影響城市秩序、影響市民安全。市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在市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的指導下,按照「源頭治理、人道捕捉、科學收容、規範處置」的工作要求,採取市場化手段積極破解城市流浪犬治理難題。入冬以來,集中開展流浪犬捕捉行動,加強收容管控,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流浪犬安全過冬。《青島市養犬管理條例》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明確規定流浪犬只由城管執法部門組織捕捉並送交犬只收留所。
  • 社區治理的「武侯經驗」:創新信託物業模式,破解小區治理難題
    本期「善治成都」,記者專訪武侯區委社治委機關黨委書記朱江,他以破解小區治理難題為目標,分享社區治理中「終結」物業糾紛的「武侯經驗」。從小區治理到「人城境業」和諧統一記者:武侯區作為城市基層治理示範區,有著社區治理服務創新實驗的使命擔當,在推進「人城境業」和諧統一方面是如何做的?
  • 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開展流浪犬專項治理行動
    為進一步促進城市文明建設,有效減少因街頭流浪犬傷人、擾民等問題,日前,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集中開展了流浪犬專項治理行動。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召開了流浪犬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工作推進會,制定了流浪犬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建立了流浪犬捕捉巡查制度,形成了犬只管理的長效捕捉、收容和查處機制。
  • 王夏暉:讓科技成為破解汙染治理難題的「金鑰匙」
    面對「十四五」艱巨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任務和不斷提升的各方面要求,應集中相關科研力量,打一場生態環境保護核心技術的攻堅戰,讓科技成為破解汙染治理難題的「金鑰匙」。近年來,國家陸續發布了大氣、水汙染防治等先進技術目錄和重大裝備目錄,建立了生態環境高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但與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的要求相比,差距還很大。
  • 北京通州新華街道三項措施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來源標題:新華街道三項措施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出租屋管理難題如何破解?商務樓宇人員密集如何抓防疫?為解決這些社區治理難題,北京通州區新華街道創新三大秘笈——大數據管人管車,甚至包括養犬信息;租房先備案,中介、業主、租戶都要籤訂承諾書;成立運河商務區聯合黨委,商務樓宇黨員成為疫情防控「先鋒隊」。大數據平臺信息一目了然只要是登記過的居民,進入通州區新華街道盛業家園社區的河畔麗景小區,無需出入證,刷臉即可完成認證。
  • 王夏暉:讓科技成為破解汙染治理難題的"金鑰匙"
    面對「十四五」艱巨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任務和不斷提升的各方面要求,應集中相關科研力量,打一場生態環境保護核心技術的攻堅戰,讓科技成為破解汙染治理難題的「金鑰匙」。   近年來,國家陸續發布了大氣、水汙染防治等先進技術目錄和重大裝備目錄,建立了生態環境高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但與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的要求相比,差距還很大。
  • 山東省日照市:「國企+紅色物業」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通過凝聚各方隊伍力量,用好黨建這根繡花針,穿起社區基層治理千條線,在推進「紅色物業」過程中,通過紅色議事廳實現多方共同參與協商議事,合力解決物業管理中的難點問題,形成物業矛盾化解的閉環機制。  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盼,日照市用紅色基因燃起了國企熱情。
  • 即日起,泉州鯉城開元街道開展流浪犬清理整治行動
    即日起,鯉城區開元街道將組織開展流浪犬清理整治行動,對轄區流浪犬、無主犬等進行集中收容。據了解,近期,不少群眾向鯉城區創城辦、開元街道辦事處反映稱,小區和校園周邊常有流浪狗出沒,白天晚上追逐行人,半夜吠聲擾民,擾亂居民生活秩序,對居民出行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 抓強「五大」建設,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以「脫貧攻堅」為抓手,抓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建設,全方位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產業幫扶「一對一」,助力產業興旺。全國各地貧困地區逐漸脫貧離不開對產業發展的支持與投入,產業發展賦能農業工程,農業工程推動產品提質增效,產品增量帶動貧困群眾經濟收入穩增長。
  • 廣州基本破解垃圾圍城難題
    「到去年,廣州基本破解垃圾圍城的難題。」1月15日上午,廣東省人大代表、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在廣州代表團媒體開放日活動上回答南都記者關於垃圾分類的問題時如上回應。現場分享廣州三個先行做法廣州市2019年第三季度起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其中,推進樓道撤桶、實現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投放模式成為各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之一。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  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  這裡曾是亞洲最大的居住社區——面積63平方公裡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常住人口達80多萬人。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熱點問題:治理「人臉識別」濫用將有法可依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2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了即將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部分法律案相關情況,並回應了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立法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    對於餐飲浪費嚴重和「人臉識別」被濫用等,嶽仲明表示,治理這些問題未來都將有法可依。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即將在本次常委會會議上提請審議。據介紹,該草案共32條,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
  • 青島:對流浪犬採取「隨出隨捕」 全年查處和勸阻犬吠擾民、飼養烈...
    對廣場、學校和小區等區域進行聯合巡查,對反映強烈的流浪犬、禁養犬、犬只經營問題和違法養犬、遛犬行為進行了重點整治。自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各部門共受理舉報3400餘起,開展執法巡查6300餘次。公安部門查處和勸阻犬吠擾民、飼養烈性犬行為500餘起,行政處罰130餘起。城市管理部門勸阻、制止各類違規遛犬等問題2160餘起,查處不文明養犬違法行為30餘起,罰款7100元。
  • 如何破解物業管理難題?水清溝街道「紅色管家」交上滿意答卷
    如何破解物業管理難題?居民沒有主心骨,管理混亂、矛盾頻發的管理難題怎樣破解?近年來,市北區水清溝街道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形式,充分調動和發揮轄區內資源和力量,構建社區黨委+社區居委+物業+業委會+共建單位「五位一體」黨建工作模式,多方統籌聯建、互促共建,以黨建引領破解物業管理的難題,創新打造「紅色管家」服務平臺項目,於2019年1月在清水灣花園小區展開試點,並陸續在3個社區5家物業服務小區試點推開。人民網等多家媒體予以報導。
  • 永興:執行+網格模式破解「執行難」難題
    為切實推進解決「執行難」問題,永興縣政法委與永興縣法院建立了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與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聯運工作機制,要求各鄉鎮(街道)建立網格化執行協助機制,藉助永興縣綜治中心信息系統平臺完善的大數據,實行執行+網格模式,通過「以人找房」和「以房找人」等方式進一步破解法院「執行難」難題。
  • 【專項執法】小包垃圾亂丟難題如何破解?城管來幫忙
    【專項執法】小包垃圾亂丟難題如何破解?小包垃圾難題如何破解?城管來幫忙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兩個社區的居委幹部第一時間想到向各自城管社區工作室的聯絡隊員求助。程家橋街道城管中隊主動跨前對接,通過「三步走」戰略,助力社區有效壓制了亂扔亂倒小包垃圾的違法違規氣焰。
  • 攀枝花直屬公安園林派出所「三舉措」加強轄區流浪犬只整治
    為切實加強流浪犬只的管理,從根本上治理流浪犬只數量增多、隨地便溺、傷人等問題,提高轄區群眾依法養犬、文明養犬的意識。攀枝花市公安局直屬分局園林派出所採取三項措施積極開展流浪犬只整治工作,轄區流浪犬只數量明顯減少,流浪犬只傷人事件明顯下降,維護了轄區群眾的人身安全,切實提高了轄區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 合肥:治理養犬 居民各得其樂
    市區重點管理區域實行養犬依法免疫和登記制度,重點管理區每戶限養一隻犬,養犬人應當在犬只出生滿3個月或者免疫間隔期滿時,將犬只送至農業農村部門規定的免疫點進行免疫;取得犬只免疫證明後20日內,攜帶犬只到公安機關規定的地點辦理養犬登記……「我們通過開展文明養犬宣傳、依法處罰違規養犬、積極清理收容流浪犬等,大力推動《條例》落地見效。」
  • 宜城推行「協商在一線」 破解社會治理「疑難雜症」
    宜城市政協主席楚定立14日介紹,2019年5月以來,該市按照省政協部署,積極探索「協商在一線」試點工作,聚焦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堵點、痛點、難點選題,成為各界群眾表達訴求、知情明政、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協商進社區15天 拿下「燙手山芋」地處宜城市城鄉接合部的宋玉社區,下轄2個商住小區、1個商圈市場,居民來源複雜。
  • 江西破解難題 積累「興國經驗」
    > 更新時間:2020年07月09日 08:56:57 江西破解難題    ——建制度,破解組織協調難題。興國縣試點著重從強組織、明責任、嚴管理等方面加強部署,充分發揮制度作用。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專門成立了試點領導小組;二是明確責任分工,宣傳、財政、公安、統計等部門和試點鎮、村居各司其職;三是嚴抓工作管理,建立幹部包村居、每日報告、工作晨會三項制度,並成立事後上戶驗收組,確保綜合試點數據真實可靠。    ——抓統籌,破解「兩員」選聘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