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中國計算機應用大會(CCF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是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全國性學術會議,已連續舉辦35屆。大會自2013年以來,均以當前熱點應用為主題方向舉辦學術年會,現徵集2021年承辦單位。
2013年由中國(南京)軟體谷管委會承辦
(主題:雲計算與大數據)
2014年由華勝天成集團承辦
(主題:智慧城市與大數據)
2015年由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承辦
(主題:大數據與物聯網在工業中的應用)
2015年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承辦
(主題:計算機應用專委成立30周年紀念)
2016年由華北理工大學承辦
(主題:網際網路+數據科學)
2017年由大連大學承辦
(主題:網際網路+醫療與健康)
2018年由南開大學承辦
(主題:智能應用)
2019年由上海交通大學承辦
(主題:網絡空間安全)
2020年由湖北文理學院承
(主題:網際網路+智能應用)
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前身是計算機在國民經濟中應用學組,成立於1978年,1985年更名為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掛靠在電子部六所,現為中國計算機學會(CCF)設立的二級專業分支機構,是CCF開展計算機應用領域學術活動的主體,受CCF直接領導。委員主要由高等院校、職業類院校、國家科研院所、政府機構網絡及信息中心以及企業界的專家、教授、高級工程師組成。專委會將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發展戰略研究、專業技術標準制定、專業資格認證、專業培訓和諮詢評價服務等活動,促進國內外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的交流,組織並參與有關國內外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應用交流活動,溝通國內外計算機技術、產品、應用的信息,促進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和推廣;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發展計算機應用事業的建議;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的發展,發揮專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提升在國家科技活動和國際學術方面的影響力,為政府部門當好參謀和助手,為專業人士的能力提升提供幫助。
01
會議地點
CCF中國計算機應用大會(CCF NCCA)將在全國各地城市輪流舉辦。
02
會議時間
會議召開時間應該在氣候比較適宜的季節,一般在秋季,以8-11月為宜。2021年NCCA應該避開主要的相關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的時間。
03
關於組委會
承辦單位應該有一個實驗室或部門在某一研究領域有一定學術基礎和組織能力。大會主席和程序委員會主席應由本領域的知名學者擔任。
承辦單位在申請時不能確定大會主席和程序委員會主席的,可先空缺,在確定承辦會議後,由專委常務委員會推薦指定大會主席和程序委員會主席。
04
會議程序
NCCA錄取的中文論文經期刊二次審查後,將由中文期刊正刊(北大核心、CSCD、科技核心等機構同時檢索)正式出版。
NCCA英文論文集將由Springer正式出版。
會議將公開徵集論文,錄用論文分口頭報告(Oral)和張貼報告(Poster)。要求每篇錄用論文至少有一名作者註冊參加會議並報告論文,否則該論文將從推薦列表中刪除。
主會會議日程一般為1.5-2天。會議上除了特邀報告和論文報告,還可以組織專題論壇、講習班等形式的交流和討論。
05
財務預算
會議積極爭取政府、企業贊助,同時適當收取註冊費,用於支付論文出版和會議舉辦過程中的實際費用。對中國計算機學會專業會員以及學生會員,註冊費應至少優惠20%。
會議的註冊費、贊助費由中國計算機學會(或指定的承辦單位)收取並出具發票。
會議結束後,組委會應向中國計算機學會和CCF計算機應用專委會提交詳細的財務收支報告,會議結餘資金應向中國計算機學會上交。
06
承辦申請書
申請書應包含以下內容:
1. 會議時間、地點(高校、酒店或會議中心)
2. 承辦單位研究基礎、會議設施、接待設施介紹
3. 組委會主要人員及其研究經歷、組織經驗
4. 程序安排基本想法介紹
5. 財務預算,包括註冊費標準、預計收支情況等
請在2020年10月12日前將申請書發給CCF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鹿澤光。申請人將被邀請在2020年NCCA上介紹會議申請報告。如有超過一個申請單位,將在會上由專委常務委員會投票決定承辦單位。
附:CCF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主任
許斌(清華大學)
副主任(按姓氏拼音排序)
陳學斌(華北理工大學)
彭紹亮(湖南大學)
趙軍輝(華東交通大學)
秘書長
鹿澤光(中科國鼎數據科學研究院)
副秘書長
林俊宇(中科院信工所)
常務委員
陳愛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黃 嵐(吉林大學教授)
程振林(北京中域資本)
林俊宇(中科院信工所)
劉 鵬(華北電力大學)
歐陽建權(湘潭大學)
汪祖民(大連大學)
閆光輝(蘭州交通大學)
楊東日(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
聯繫人:鹿澤光
中科國鼎數據科學研究院
電話:010-53947856
郵箱:ccf_tcapp@c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