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分:4分(最高5分)
推薦人群:懸疑片、動作片觀眾
出發去看《空中營救》之前,我本來打算去看一部不費腦子的動作片、特效災難片,但很快就發現自己腦子不夠用了。《空中營救》這個譯名未能很好體現影片的主體劇情:如同一切密室殺人遊戲一樣,「群眾」都很無知,「警察」都是孤膽英雄,不但要在有限時間內揪出兇手,還得自證清白。不同的是,這次沒有「法官」,每次天黑請閉眼之後真的會死人。
稍微劇透一下:當你看到主角在飛機起飛後上網發簡訊,先別急著吐槽,這個是劇情推進的關鍵。這是一個看不見對手的談判過程,面對恐怖分子發來的威脅簡訊,連姆·尼森扮演的乘警一開始毫無辦法(別以為很簡單,看了電影你就明白了),還差點被誣陷為劫機犯——呃,Are you kidding me?隨著恐怖分子的預言一一驗證,尼森大叔擦汗表示,擦,我信了,這根本就是一個詭局嘛。雖然我們知道飛機最後還是會安全降落,但這種詭異驚悚的氣氛還是延續到影片快結束之時。
兇手一直用網絡簡訊威脅乘警尼森
尼森大叔這次雖然亦文亦武,但脾氣也是挺爆的,上次在《颶風營救》裡差點兒掀翻巴黎鐵塔,不過他比《虎膽龍威》那個火爆小強更有智慧、更鎮定一點,堪稱粗中有細,基本上還是按照預警應對步驟行事。限於機艙空間狹小,也不方便亂開槍,影片動作場面只佔了兩成的分量,但是片中的懸疑、推理大大彌補了這種遺憾。
面對壓力和處處兇手,尼森開始帶著觀眾猜謎。而且這是一部比較聰明的猜謎電影,可能會有聰明人猜出兇手是誰,但我是沒有。作者非常善於放煙霧彈,在封閉空間裡營造懸念,給了觀眾不少誤導。另外,猜謎遊戲的參與性也很強,很快你就會不由自主地代入主角,自己開始分析兇手到底是誰。
可以說,這是一部空中版的《生死時速》,飛機變成了移動的戰場,與《生死時速》的大巴一樣想停卻根本停不下來,就像影片的英文片名Non-Stop一樣,整個航班150人的生死讓觀眾在電影的兩個小時裡一直在飆風,一刻也脫不了軌。
尼森的問題是,被誣陷為劫機犯之後,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支持他。面對壓力與責任,尼森勇於承受與擔當,如此堅持自己又如此抗壓,看來他一定是個白羊座,或者天蠍座。
影片中也出現一些邏輯漏洞,劫機犯的動機也很彆扭甚至還有點無釐頭,但是,馬航事件不是比任何電影都更有戲劇性、更詭異、更彆扭嗎?考慮到影片的娛樂性十足,與之前同樣以航班安全為主題的影片比如《飛機上有蛇》、《空中監獄》相比勝出一籌,我也就原諒這些缺點的存在了。何況,尼森大叔還手把手地教你不少冷知識,比如如何在航班上抽菸和如何佔用洗手間之類。但不可避免的是,你看過一遍知道謎底之後,影片的耐看性大大打折。
【科普】
飛機上還能上網?網速還能傳視頻?沒錯,方法就是通過地面基站向空中發射信號,另外一個方法是利用通訊衛星。這種機載客艙網際網路服務已獲得美國和歐洲等民航管理機構的認證,乘客在機艙內的通訊不會對飛行安全造成影響。美國約有近2000架飛機可以空中上網。中國民航三大航空公司也已經具備空中上網能力,但仍在試用階段,沒有全面普及。
1、點擊上面的[…]分享這篇文章到朋友圈;
2、關注「我們審片」,就可以不斷接收靠譜影評,步驟: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號→搜「我們審片」;或者點擊文章標題下藍色字體「我們審片」;
3、文章內容版權所有,其他公眾號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