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節選自《藝術商業》2014年11月刊 ]
酒店雖為臨時住所,但就是有人要把酒店做成一間或古典或時髦的Gallery,讓入住者駐足酒店空間,反覆流連。這是一個無藝術、無生活的時代,所以,請我們一起以藝術之名入住。
在巴黎大劇院英迪格酒店,傳統織物和取材於歌劇的巨幅壁畫完美融合了現代主義的巴黎藝術氣息
無論是穿越歷史的名家名作,還是濃縮現代的當代先鋒藝術;無論是畫作還是雕塑,抑或是裝置藝術品。酒店在「住」這個功能之外,已經逐漸多功能化,尤其是它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流動的藝術廊或博物館。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的酒店新張時,會有必不可少的環節—藝術品選購及收藏。
不管你是不是各類大型酒店集團的白金卡會員,也不管你是否熱衷於入住單體獨立或小而精緻的設計精品酒店,那些酒店裡的藝術作品從你踏入酒店開始,就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體驗。所以,在這些古老的或是嶄新的酒店裡,它們無一例外的都要和藝術及藝術家有點兒染。
臺北寒舍艾美酒店套房洗手間馬桶壁設計了一隻「小蒼蠅」
你會以「藝術之名」入住嗎?我問過大多數鍾愛或頻繁出入酒店的人,超過半數的都會舉手稱讚。尤其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們!
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最好方法就是先了解這個城市的藝術文化歷史,而酒店是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很多緊密的行程使人無法在一座城市的博物館畫廊費時流連,那麼就可以選擇一家藝術酒店入住,在酒店裡將城市歷史濃縮在藝術品中統覽。年輕人喜歡住設計酒店,為先鋒藝術家設計的房間或裝飾而痴狂;熱愛古典藝術的人們,偏愛那些名家真作,仿佛可以置身藝術歷史長河之中,仿佛也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分子。
位於峇里島的穆麗雅酒店的八仙桌(TABLE8) 餐廳,可以容100位左右的賓客,設立了靈感來源於中國慈禧太后的「慈禧包房」,並以相關的藝術品作裝飾
那麼,到底有多少酒店可以稱為藝術酒店?
藝術涵蓋的範圍非常廣,而作為酒店這個載體來說,藝術品就成為一家藝術酒店的必備。國內最奢華的藝術酒店當屬北京怡亨酒店,步入酒店如若置身藝術館,大型的裝置藝術布滿整個中庭。酒店囊括了古典及當代藝術,在客房和公共空間內隨處可見,其中大部分是藝術大師的雕塑及畫作真跡,如薩爾瓦多·達利、Pierre Matter、陳文令、安迪·沃霍爾、高孝午和周良等。這讓怡亨酒店一經開業就成為了中國最大的以酒店為載體的私人當代藝術收藏中心。同時,這裡也在不斷引入更多藝術家並支持青年藝術家的創作作品用於陳列。我喜歡這裡是因為每次都有驚喜,在長廊、餐廳、房間流連,就像是沉浸在藝術博物館之中。進入酒店的套房,因主題不同,搭配的藝術品也不同;同時,設計與藝術達到完美結合。當你準備入睡,只需要用床頭「手槍」開關床頭檯燈,時鐘光影被投放在房間天 花板之上。在擁有遊泳池的套房中,面積為328平方米的邁 阿密套房裡洋溢著熱浪風情,戶外露臺擺放著藝術家羅恩·阿拉德設計的喬治亞風格木餐桌與白色鏤空的漣漪狀浮雕座 椅,還有荷蘭設計師託德·布歇爾創作的北歐風格沙發躺椅以 及躺椅旁放置的高孝午雕塑作品《都睡了》系列之一,當然還 有蒂莫西·奧爾頓創作的20世紀30年代的威尼斯風格的玻 璃藝術品等。假如這裡是一座博物館,大概可以讓人用 3天的時間在此流連。
接下來說到臺北,這裡也可以成為藝術之都,當我邁進臺北寒舍艾美酒店的時候,先被大堂中國藝術家李暉創作的那頭俯下身軀的長頸鹿裝置藝術品吸引,它仿佛是酒店在行謙卑的歡迎禮,迎接著客人們的到來。酒店擁有近700件的藝術品,其中600件位於160間客房中,公共空間陳列著60件多件。而且,經過深入了解才得知,酒店裡每一束照耀在藝術品之上的燈光,都是在藝術品安放完畢後一一設計的,因為這樣才可以達到觀賞藝術品的最佳效果。接待臺後的藝術品是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的珠珠系列PixCell裝置作品《鹿》,用像素營造實景。最震懾我的,是寒舍食譜餐廳巨大背景幕牆上由上海青年藝術家楊泳梁創作的巨幅黑白攝影《人間仙境》,其遠看如山水水墨,走近竟都是現代鋼筋、水凝土建造工地的組合拼貼。此外,最讓我著迷的是電梯間裡那幅以影子雕塑聞名的比利時藝術家Fred Eerdekens,用銅線簡單扭轉的光影投射作品,其中都是《小王子》書中的名句。當然,最有趣的一個小細節來自一間艾美房間,套房洗手間馬桶壁設計的一隻「小蒼蠅」,讓你的「瞄準射擊」給如廁增添情趣。而它的姐妹酒店臺北寒舍艾麗酒店,更升級呈現了何為進藝術之廊的定義。其中包括La Farfalla義大利餐廳藝術家Paola Pivi的裝置作品《瘋狂的球》,攝影藝術家楊泳梁的作品《月光》《下弦&月光》《望》,還有戶外露臺那幾朵藝術家杉浦康益的作品《牡丹》等。
朗廷酒店推出的「英式下午茶」搜羅世界各地頂級香茗,調茶師均由Wedgwood茶藝學院培訓及頒發證書
當然,再看看那些新開的酒店裡,無一例外的都把藝術家的作品拿來裝點空間,或是不定期地將酒店公共空間作為藝術廊,陳列著新老藝術家們的作品,並舉辦各種藝術活動。例如,北京的華爾道夫酒店在金碧輝煌的外表之下,用低調的藝術品和藝術元素裝點走廊、大堂以及房間;上海的靜安香格裡拉酒店用周春芽和曾梵志作品呈現上海風情;而一向以藝術為主題的朗庭集團旗下的朗豪品牌,一直都用藝術品及藝術活動打造品牌形象,最新開業的廈門朗豪酒店,就無一不在體現著這一特點。此外,寬窄巷子裡的釣魚臺精品酒店、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喜達屋集團旗下的W、豪華精選品牌、洲際集團旗下的英迪格品牌、萬豪集團旗下的傲途格精選酒 店品牌等,都在向藝術致敬!
放眼全球,藝術從古至今無處不在。例如以藝術設計大師 Philippe Starck 動手整修的巴黎萊佛士皇家蒙索酒店為例,單是看價格絕對屬於奢華藝術酒店的系列,引領藝術當之無愧。在巴黎,絕對不缺少任何與藝術相關的風景,包括入住。例如,巴黎萊佛士皇家蒙索酒店是香榭麗舍大街上的「藝術博物館」,這裡曾經是名流人士最愛下榻的酒店,它是藝術家和新一代旅行者最愛的入住之選。整個酒店隨處可見藝術跨界的蹤影,而且這裡有獨特的藝術禮賓服務,他們可以給你提供最好的在巴黎觀摩藝術、享受藝術之旅的獨家路線與旅程設計;在藝術書店,你可以瀏覽併購買到各式古老或者新銳的藝術家們撰寫的以及與藝術相關的各式書籍、影像;這裡還有眾多的藝術展和拍賣會,當你在酒店裡徜徉,諸多的藝術作品直接進入眼帘;此外,酒店裡還擁有私家電影院。當然,在過足眼癮之後,味覺的享受還是不可錯過的!法式餐廳La Cuisine 的天花板,那畫面太美你只管抬頭看!這是由法國藝術家 Stephané Calais 繪製的巴黎花園風光。步入花園,葡萄牙藝術家 Joana Vasconcelos 設計的大型雕塑作品等也值得觀看。
我們再流轉到藝術之國義大利的文藝復興之城佛羅倫斯。和烏菲茲美術館一樣,佛羅倫斯的四季酒店也如同佛羅倫斯的博物館。在由兩處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組成的這座酒店裡,經過7年的修復,壁畫、浮雕、裝飾以及絲綢壁紙都體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風貌。古老神話故事呈現在巨幅牆面之上,116間房間中陳設著本土和國際藝術品收藏,還有部分名貴真跡可以在13個套房中獨賞。此外,18世紀藝術家Ignazio Chiaiese 的精美陶器被陳放在酒店各處。尤其是在 Volterrano畫廊套房中,還裝飾著許多經過修復的中國19世紀壁紙。
這樣的酒店在歐洲數不勝數,比如倫敦古老的Savoy酒店、巴黎新開業的半島酒店、義大利米蘭的 Boscolo 酒店、威尼斯的安曼酒店、羅馬新開業的英迪格酒店等,當然那些與品牌設計進行合作的藝術酒店,我們還沒有提及,下次再來講吧!
還猶豫什麼呢?請「以藝術之名」入住!
文 / 郭小懶
媒體人,酒店行業觀察者, 奢華酒店評論人
回復關鍵數字,閱讀本期【重磅專輯】更多文章:
1 藝術酒店:可以住的美術館
2 開一家藝術酒店不是偶然
3 廢墟上的新生
敬請關注《藝術商業》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