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養育男孩,rebecca
1
很多媽媽說,沒有生二寶前,怎麼都想不到會遇到這麼多
還記得放假第一天,寶媽群裡的茵茵媽媽說:「好開心呀,我終於可以不用早起啦!」大家紛紛點讚。可沒幾天,大家進入吐槽模式:「這孩子,每天睡到中午,起來就開始打遊戲」;「假期想讓玲玲多學點,可負責接送的老人和上課的娃都要罷工,急人啊」;「兩個娃都在家,吵死啦,趕緊開學吧」…….
熊孩子們歡天喜地放寒假了。家長們喜憂參半,高興的是不用早起可以睡個囫圇覺,下班也不用輔導作業,愁的是另一種「鴨梨」來臨:假期熊孩子們怎麼管?
假期生活的狀態,決定了孩子開學後學習的狀態。有的孩子經過一個假期休整,神採飛揚成績穩定向上;而有的孩子一臉疲態,緩了不少日子才擺脫「假期綜合症」,家長為此傷心費神。
2
孩子狀態低迷的背後,需要提起我們重視成因
休假不是放縱,而是休整,是新學期更利落的出發。可孩子的天性是貪玩的,缺乏自制力的是大多數。一般來說,孩子假期之後狀態低迷,基本由於這幾種原因。
缺少假期規劃和約束
聊到假期,閨蜜和我抱怨說,生二寶時正值假期,分身無術,就把二年級的女兒託付給了公婆。老人寵愛,聽任孩子喜好,結果整個假期看電視和吃甜食成了常態,假期過後小閨女變成了小胖子和近視眼,她著了急,趕緊接回自己家。
沒有學校規律的作息和老師的教管,如果任由孩子不受約束,吃喝玩和學習都沒有規劃,假期過後,不只會出現學習成績下降,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尤其寒假正值新年,飲食不節制也會「擴招」很多的小胖子。
過度放縱玩樂
有的父母對孩子奉行放管,由著孩子自己喜歡。孩子自律力不足,每天遊樂場、遊戲廳報到,熬夜賴床,自然沒有狀態;有的條件比較好,美其名曰讓孩子放鬆,整個假期就成了看世界的大旅行,假期結束了,可孩子的心還飄在外面。
比如,童童媽媽覺得男孩子不能管,得迎合好玩的天性,放假了就得讓孩子充分放鬆,於是童童瘋玩了整個假期,可一開學,代價來了,童童說自己是好似被上了金箍咒,怎麼也不願去上學受束縛。
3
面對已然開始的假期,爸媽應該怎麼做?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度過快樂陽光的假期,精氣神實足的面對新學期,也都想讓他們在假期充實有意義,分享幾個實用的建議:
幫助孩子規劃假期生活
寒假過得怎麼樣,父母怎麼引導是關鍵,對孩子的假期計劃要花心思,不能圖省事。假期是屬於孩子的,要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幫助他們學會制定合理計劃並自覺執行。
合理的假期安排是前期、中期讓孩子適度放鬆。
帶孩子出去旅行,讓孩子開闊視野,培養人際能力,提升見識。
穿插短暫有針對性的課程,或是語數外彌補不足、或是運動課程強身健體、或是各種才藝課程陶冶情操。
鼓勵孩子自己制定每天作息任務,培養孩子做事有計劃的習慣。
適度的課程加上科學作息讓孩子生活規律,而不是一下子無事可做,沉迷遊戲手機,
寒假的後期,要用一周左右的時間「收心」。
不建議這個時間出行,可以整理假期收穫,檢查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否完成,預習新學期課程,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去書店讀書,體育場運動,幫剛過完熱鬧春節的孩子「降躁」,踏實下來。
利用大腦特質,實現假期養精蓄銳、突飛猛進。
假期休息也有很多竅門,利用好大腦的特質,孩子的能力可以迅速提升。
糖糖口語班有個同學叫樂樂,小學霸一枚,三科成績優秀不說,畫畫、小提琴、柔道樣樣都拿獎到手軟。假期旅行玩樂也不少,因為樂樂喜歡美食,樂樂媽沒少帶他去各地過嘴癮。可是每次假期回來,樂樂的學習還是穩步向上。向樂樂媽取經。她笑了,我可是心理學專業的,很小就注意開發樂樂的大腦潛能,所以他的學習效率和吸收能力特別好,自然有時間玩了。
原來樂樂媽媽利用了大腦的功效,充分激發了樂樂的潛能力,學習不費力又效率高。全能型小學霸們都是會使用會開發大腦的小能手,善用腦科學的成果就能讓孩子在假期有煥然一新的變化。具體怎麼做呢?
選擇讓大腦主動休息的活動
主動休息就是需要投入專注力才能享受到樂趣的活動,如讀書、運動、畫畫等興趣活動。心理學家米哈裡認為:主動休息最容易產生心流。心流發生時,能讓人產生極大放鬆度和滿足感,我們會完全陶醉於正在做的事情,這種陶醉感讓大腦得到了充分的放鬆和滋養。
相對而言,被動休息是不需要消耗什麼精力,不需要什麼技巧或專注力的休息,如玩手機、看電視。被動休息會讓大腦沉迷上癮,卻達不到鍛鍊滋養大腦的作用。假期裡最大的敵人正是手機等電子產品,很容易讓孩子沉迷其中。
因此,在寒假裡,應讓孩子學會讓大腦主動休息,而旅遊、讀書、藝術欣賞、體育運動等高品質的休閒生活能夠很好的滋養大腦,避免玩手機、打遊戲。沒了電子屏幕的幹擾,孩子的專注度也會提升。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轉移對電子產品的喜愛,靜靜讀書時的爸爸勝過各種苦口婆心的說教。
學會積極休息
大腦有不同的聯合功能區,左腦為抽象腦、學術腦,右腦是藝術腦、創造腦,左腦工作時,右腦就在休息和釋放壓力。
利用大腦這一特點,告訴孩子做作業累了的時候,就去畫畫、彈琴一會,孩子的大腦就不會負重前行,左右腦切換,作業速度也會更快。這樣的輪換能保證和提升學習效率。
如果孩子坐著畫畫、讀書時間長了,就鼓勵孩子出去玩一會。大腦雖小,耗氧卻很大,久坐時,血液循環會變慢,供氧量降低,會讓大腦特別疲乏。這時起身出去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可以促進大腦迅速恢復能量,此時的大腦效率會更高。這也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
堅持正確的學習休息轉換方式,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們的效率提升了,學習興趣增加了,才藝也加強了。養成一個全能小學霸也不難哦!
4
培養自律力,不要放縱孩子玩翻天。
小輝的日本迪士尼之旅有九天,這些天玩得痛快極了,每天都耗到半夜12點才回酒店。等結束假期到家,小輝累壞了,足足緩了兩天。假期補課一開始,小輝發現自己腦子昏昏沉沉的,怎麼也聽不進老師的課。
這就是典型的假期過度疲勞症狀,影響了學習的專注度。大腦有自我保護機制,非常疲倦時,自我保護機制就會自動選擇暫停或減緩高能耗任務,以減少壓力,體現在學習上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缺乏睡眠和休息的學習就是大腦在做高耗能而低排毒的工作,學習效率降低,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因此,出去遊玩時不要讓孩子耗盡能量才休息。
即使假期活動安排很多,家長應該和孩子約定每天睡覺時間最多晚半個小時。
對孩子要「收控自如」,比如提醒孩子在遊樂場痛快玩的同時,不要精疲力竭再回來,按時睡覺並安靜進行睡前閱讀可以有效的保護大腦。
幫助孩子們度過一個高品質的假期,看著他們快樂充實而又健康的成長,這就是父母給予孩子最理性的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