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共十集
▼
敬請在WIFI網絡下觀看
一、念佛法門無比殊勝
諸位蓮友:
阿彌陀佛!後學很榮幸受邀來報告一點粗淺的佛法。本人才疏學淺,所知有限,有報告不周的地方,還請諸位老師、諸位大德、諸位蓮友慈悲多予指正。今天受邀來報告的題目是《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
佛經上這樣記載:極樂世界的眾生,是蓮花化生,非常清淨、莊嚴。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太多太多了,形成一望無際的蓮池海會,所以以這個名稱作為報告的題目。佛,有無量無邊,我們要念哪一尊佛呢?就是剛剛大家至誠恭敬在念的清淨、莊嚴、無量無邊功德的「阿彌陀佛」。往生,往生到哪裡去呢?往生到十方一切諸佛所共同讚嘆的最為清淨莊嚴、最為殊勝的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下面後學要報告的內容:就是:念「阿彌陀佛」,生前可以消種種業障,增福慧,逢兇化吉,消災免難,乃至這一期壽命盡的時候,可以仰仗佛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就可以完全止息無始劫生死之苦,有一個成佛度眾生的希望,這樣三十九個真人真事。
當然,後學只是一個凡夫,只能將這些所見所聞,提出來作個報告,也謹以至誠之心,祈求十方三寶慈悲加被。佛經上講:「入寶山不至空手回」。大家有緣聽聞到《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的佛法,要是能得到佛法最真實的利益,也就不辜負我們諸位大德、蓮友百忙中抽空前來。
首先我們大家瞻仰到的是我們佛教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佛經上這樣記載:佛他老人家「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佛為了一件非常要緊的事情,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什麼要緊的事情呢?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成佛時所開示的:「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有的眾生都和佛一樣,有萬德萬能的本性,但因為妄想、執著把這本性給蒙住了。所以,佛他老人家就慈悲地告訴我們一個盡虛空、遍法界最好的消息:就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一切眾生都不用受生死輪迴的束縛,都不用受六道輪迴的折騰。
佛,他老人家來到這個世界度化眾生,觀察這個世界眾生的機緣,就示現在這個世界眾生拼死拼活要去追求的、榮華富貴全部具足的帝王之家。佛是皇太子,世間人所追求的一切榮華富貴都全部具足了,而後毅然全部捨棄,修行成佛,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佛法的可貴就是要超越世間一切的美好。
我們放眼歷史,就中國來講,至聖先師孔聖人的道德學問源遠流長,一直至今天,還加被這後世蒼生。一般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孔聖人傳了幾十代,他的子孫還是這樣受人敬仰,孔聖人的教化還是受人重視。
而出世間,就是「佛」了。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捨棄榮華富貴,修行成佛,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幾千年來,真是加被了無數蒼生。可以說:只要人心不死,大家一定會走上聖人之路,一定會走上成佛之道。因為佛法的教化,真的是可以解決我們目前和將來的問題。
佛陀他老人家成佛以後,就針對這麼多千差萬別的根器,講出了無量無邊的法門,就像醫生醫病人一樣,對症下藥。可是這些法門裡面,大多數要靠自己的力量好好地修戒、定、慧,來滅貪、瞋、痴,才能證果,了生死。照佛經上記載:就是做一個自了漢的(阿羅漢),也要斷見思惑。經上講:斷一品惑如斷四十裡瀑布。很多人連見思惑都弄不清楚是什麼,更何況說要斷呢?就像我們自己的習氣毛病一樣,連自己都不知道,怎麼來改?很不容易。
唐朝有一位圓澤禪師,修行功夫很好,能夠知道過去生的事情,能夠知道今生的事情,能夠知道來生的事情,但是他還沒有辦法了生死。怎麼知道呢?書上記載得很清楚,他有一位護法居士李源,要和他一起去朝山,他知道搭船會碰到一個因緣,就要走陸地,可是李源居士堅持搭船,圓澤禪師就說:「這個因緣就是這樣了,逃不過的。」
出發前禪師就把事情交代好。出發了,船一直走,到了半途,一個懷孕的婦女在那邊洗衣服,圓澤禪師一看就掉眼淚,李源說:「師父,您怎麼看到這夫人就掉眼淚呢?」師父說:「我和她有一段因緣,我要不搭船,不碰到她的話,就不用再投胎當她的孩子,這下子糟糕了,生死還未了,我還要再去輪迴了。」李源居士說:「師父那怎麼辦?」師父說:「你三天後來婦人家裡見我。」「那我怎麼知道是師父您投胎的呢?」師父說:「我和你一笑為憑。我看到你會笑,然後我們十幾年之後,在杭州西湖再見。」說完,圓澤禪師就坐化了。
諸位,我們看看這一公案,圓澤禪師能修得這樣的功夫,生死還不能了,所以,了生死不是嘴巴上說說的,要有真實功夫斷見思惑,證羅漢果,四果阿羅漢才有了生死的希望。進一步要當菩薩,菩薩還有五十幾個階次,再進一步要成佛,經上講要三大阿僧袛劫,否則就沒辦法達到佛出世來廣度眾生、了生死、離苦得樂的本意。
佛本身也經歷過,你看,(圖1)餓得皮包骨頭,日食一麻一麥,每天只食一顆麻,一顆麥。幾個人能這樣修苦行,沒那麼簡單。所以,佛在講出一般通途要靠自己的力量了生死的方法後,又大慈大悲,介紹出特別法門,也就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能夠了生死的辦法。所以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是西方三聖。
大家看一看,阿彌陀佛示現的相,就是一手拿著蓮花、一手接引眾生的,這是他老人家發願要接眾生到他的國土。其他的佛沒有發願要來接引你往生到他的佛國。 就像聯考一樣,大家不能說最好的學校在我家隔壁,我就要去念,沒那麼簡單,你得拼死命用功,用最好的成績,第一志願考進去。 可是極樂世界,可以說是成佛最穩當、最快速的大學。阿彌陀佛就像校長一樣,觀世音菩薩就像教務主任,大勢至菩薩就像訓導主任。這最快的成佛大學,只要你想去,全部接受,不只全部接受,阿彌陀佛還發願,親自到你面前,接你到他的極樂世界去,太殊勝了,太殊勝了。
大家看看,阿彌陀佛的左手旁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何等人物,是已經成佛的正法明如來,又倒駕慈航現菩薩身,今就在極樂世界。經典上這樣記載:觀世音菩薩遊我們娑婆世界,到處尋聲救苦,真是救苦救難,感應很多。而觀世音菩薩最要緊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離開這生死的苦海,達到他老人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本意,所以觀世音菩薩輔佐阿彌陀佛,就勸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再者大勢至菩薩,也是等覺大菩薩,經典也是記載:「如母憶子。」好象母親念著自己孩子的那種心情,無微不至,想盡辦法使所有的眾生,離開生死輪迴的苦海,往生極樂世界。
念阿彌陀佛的好處,經典上記載:只有佛與佛才能夠究竟知道,所謂的「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它的道理很深,好處很多,而最重要的是導歸極樂世界,可以說: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道理深,可修行的方法簡單,有三個條件:
第一,深信 深信釋迦牟尼佛絕對沒有打妄語,深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深信有阿彌陀佛,這樣就是你成功的第一步。大家想一想,佛是何等身份,世間一切榮華富貴都能夠毅然捨棄掉,他還騙我們做什麼?而且不打妄語是佛的基本戒律。佛當年要度印度的外道,就以外道常識講:我們人三輩子沒有說謊話、沒有打妄語,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鼻尖。佛舌頭一伸出來,把整個臉都蓋住,外道的人馬上跪下來皈依了。佛他老人家多生多劫不打妄語,大家想一想,佛已經一無所有,一切都捨棄掉了,赤足沿門託缽,這樣謙卑,完全沒有什麼大的勢力,沒有什麼大的財富或者用什麼來作他的後盾,佛法還可以流傳幾千年,這裡面有它很深很深的道理。佛法確實是可以安定人心的,確實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上處事、待人、接物的問題。所以大家要深信釋迦牟尼佛的話,經典上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就是力量。
第二,切願 你發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世間再怎麼好,再怎麼壞,你全沒有貪戀。我們好好念佛,一期壽命到時,就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發願要接我們,你有這個願,就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大家要是發願到其他佛國去行不行呢?可以,可是其他佛沒有來接你,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去,就沒那麼簡單。
印光大師,民國一代高僧,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他開示說:「我們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比來生投胎做人還容易。」所以我們能夠聞到淨土法門,不曉得我們積累了多少生、多少劫的大善根。累積了太大的福報,我們才有幸得到天地間、法界裡無價至寶,我們才有機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這個願容易達成,其他的願,你不要說往生成佛,就是一般世間人要做小小的事業,都沒有那麼如人意,所謂「世間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定要發願,還要切願。要認識我是來娑婆世界輪迴這最後一生,這一期壽命一到,一定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再一次來娑婆世界,不是業力把我牽引而來,而是像菩薩一樣大慈大悲,乘願再來,悠遊自在。因為我們的問題全部解決了,而我們有無量的神通、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慈悲、無量的能力,能夠分身到一切世界去廣度眾生。發願是往生極樂世界成功的第二步。
第三,力行 就是要依佛所開示的,聞到阿彌陀佛的聖號,要至誠、恭敬地念,老老實實地念這一句佛號,不要摻雜其他。以「念佛」作為修行的正功夫,其他一切一切,待人處事點點滴滴,全是要成就我們這一句佛號念得好。 深信、切願、力行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三個重要條件。
經典上記載:能不能往生,看你有沒有信願。有些人雖然佛念得很好,一天幾萬聲佛號,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透,可是他沒有信、沒有願,也沒辦法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再者,極樂世界蓮花九品,從上上品到下下品,花開有快、有慢,蓮花的大小不一樣,那就要看我們念佛功夫的深淺。我們看歷代往生自在的人,每天真的拼死命用功念這一句佛號。
修行是一個途徑,學佛了,知道要了生死,就要開始修行,我們能夠碰到淨土法門,這是途徑中的捷徑,徑中之徑。它的修持方法是念佛,念佛又分為四種:
第一,實相念佛。這太深了,我們功夫不到,不敢隨便講,要靠自己去下功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第二,觀想念佛。觀阿彌陀佛,觀極樂世界,把極樂世界觀成了,你也成就了。可是我們凡夫的心太粗劣了,真的不容易觀成。
第三,觀像念佛。看著佛的像,看到開眼閉眼那個像清清楚楚,你要往生的時候,那個像就在前面來接你。也同樣不容易。
第四,持名念佛。剛剛我們講,就是老老實實地念這句盡虛空、遍法界最莊嚴的「阿彌陀佛」聖號,這就是你修持的徑中徑,途徑中的捷徑的捷徑。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上根器,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些馬上就要成佛的等覺大菩薩,他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最快。下下根器,像五逆十惡,他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只要發心懺悔,至誠念佛,佛都會來接引他的。
諸位也許沒有碰到,後學看多了。蓮友的父親住院,醫生說沒法醫治了,帶回家準備料理後事。可他又斷不了氣,指著白茫茫的牆壁喊叫,喊什麼呢?「看欠你多少?我叫我兒子還你,你不要把我當豬整。」大家想一想,人還沒斷氣,旁邊圍了那麼多兒孫親友,他完全沒辦法做主,講那些話,而且現豬的樣子,整個臉鐵青色的,一點膚色都沒有。我們感到很奇怪,問他兒子,他兒子說:「我父親年青的時候做屠宰業,宰豬。」哦!真的不得了,報應現前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趕快替老人家在佛前至誠懺悔,念佛,求佛、求菩薩慈悲化解他的冤孽。念著,念著,一會兒,豬的樣子不見了,變牛的樣子,口水一大堆一大堆地流,然後伸出長長的舌頭在嘴上轉,耳朵也像牛一樣快速轉動。我們看著實在很難過,又不雅觀。助念時,先給這個沒有斷氣的人蓋了一床陀羅尼經被到胸口,看他嘴巴現畜生的樣子,就把被子拉上去,把嘴蓋上,這一蓋,他把陀羅尼經被當草吃進去。哎呀,真是不可思議。我們趕緊把被子拉出來,再問他媳婦,她說:「也有宰牛啊!」 可是阿彌陀佛慈悲發四十八願,裡面就有一願,即使造五逆十惡,臨終地獄相現了,要墮地獄了,可他有個好因緣,碰到善知識勸他:「你已經造罪一生了,現在做人的資格盡了,要到惡道受苦,你還有一條離苦得樂的路,趕快念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接你往生極樂世界。」他要是當下就念佛,即使十念,乃至一念就斷氣了,阿彌陀佛都親自來接這個人往生極樂世界,真是大慈大悲,無以復加。
所以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其他的佛沒有發這種願要接你到他的佛國,你得自己好好修,可是阿彌陀佛就發這種願,所以古德讚嘆:「上焉者,文殊普賢不能逾其閫,下焉者,五逆十惡亦能臻其域。」念佛法門真是大慈大悲的法門。詳細記載的有三部經:《佛說阿彌陀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還有《華嚴經》中的 《普賢菩薩行願品》,也列為淨土五經之一,再者,《楞嚴經》裡面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我們淨土第十三代祖師把它列為淨土第五經的。這是專門談念佛法門的經典,其他太多太多的大乘經典都提到。所以說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它的道理那麼深,修行方法又那麼簡單:深信、發願、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那麼,阿彌陀佛這麼好,往生極樂世界又這麼好,是不是有真憑實據呢?有!請看——
二、古代居士往生典範
1、 周安士居士
現在我們介紹的是清朝的大修行人(圖2)。他的道德學問好得很,他集合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經典的精華,編了一部《安士全書》。這本書被印光大師讚嘆為全世間最好的善書,所以大家沒有機會看其他善書,這一本書要詳細地看。印光大師看了這本書,斬釘截鐵地說:「周安士老居士保證是乘願再來現居士身的一位大菩薩。」
周居士在書裡面記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是有憑有據的,不是空口說白話的。」何以故呢?讀書人要講蓋棺定論,因為生死的事情一點都做不得假。他說:「我們念佛人要往生,有些是預知時至的,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要往生。」後學深信,全世界裡沒有修行的人,沒有這樣的福報,不曉得什麼時候要走。假如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要走,我想,他絕對不敢造惡。拼死拼活掙來的,他沒法帶走,一般人的生老病死真是太可憐了。念佛人有辦法預知時至,身無病苦,生的苦已經過了,老、病、死的苦,可以藉著至誠念佛的力量化解掉,不用生病。
再者,往生的時候見佛來接,見到菩薩觀音、勢至與諸聖眾,見到蓮花,見到佛光,還異香滿室,乃至天樂鳴空,奏阿彌陀佛的佛樂。以至往生後身體柔軟,比生前還要莊嚴,一點死相都沒有,往生後火化,燒出非常殊勝莊嚴的舍利子。這種種瑞相,周安士老居士說:「做不得假。」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是有憑有據的 。
同樣,周安士居士以八十餘歲高齡,完全沒有生病,自在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佛法傳到我們中國來,歷代記載念佛往生的事例,有一本厚厚的《淨土聖賢錄》,裡面記載著念佛人往生的事跡,在家,出家,男女老幼,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有,一些畜生,鸚鵡、八哥也有念佛往生的。
後學今天帶著這個小鳥念佛的帶子給諸位聽聽,(鳥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看,鳥可以跟人一樣,連續念幾十句佛號。一隻會念,再抓一隻過來,它可以教另一隻念佛。為什麼叫人不能殺生就是這個道理,所有的眾生都有佛性,你殺生簡直是在殺佛,而且多生多劫的輪迴,不曉得它哪一生、哪一劫會是我們的父母、師長,那還了得。
以前交通印刷不發達,就已經收集了這麼厚的一本往生的事例,顯見遺漏的太多太多。經上記載:「蓮池無日不開花。」極樂世界沒有一日沒有人往生的,不只是我們娑婆世界這些可憐的眾生往生,十方世界都有人知道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好處,都拼命念佛,趕快要求往生極樂世界。
2、 王龍舒居士
我們再來介紹宋朝王龍舒居士(圖3)。他是一位國學進士,道德學問也非常好,他留下一本好書《龍舒淨土文》,我們想要念佛的人,就得非常重視這本書。民國一代高僧,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出家後,有一次在曬經時(從前經文要拿出來曬),偶爾看到這本《龍舒淨土文》,一看,太好了,原來念佛這樣殊勝,就發願專修念佛法門,而成為淨土宗一代祖師。一位淨土宗的祖師,就是看了一位在家居士寫的書,被感動而來修行成為祖師,可見這本書很好。印光大師讚嘆,這是接引初機學佛發天下第一奇書。
王龍舒居士在淨土文裡面徹底地把佛的慈悲表露無遺。不管是三教九流、各行各業,都可以在你的那個場所,用那個身份來修念佛法門,往生極樂世界。它裡面有一個《備說》,準備的備,他說:我們白天就要準備好燈,晚上用;天氣還沒有冷,就要準備好衣服,冷的時候好穿;還沒有餓,就要準備好吃的 ,等餓時好吃;我們壽命還沒有到,就要準備好壽命到了,要何去何從。他說:「何為去備?」怎樣準備我們時間到了要離開的事情呢?「修福,修慧,修淨土。」 他不只是寫書來勸人家念佛,他自己更是行解相應,依教老實念佛,一天拜佛一千拜。大家可以試試看,修行念佛的味道,只有自己下功夫才知道。日課千拜,我們蓮友裡,也有日課千拜的,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不用生病,遍告親友,我要往生了,不復相見了,我們極樂世界裡再見了。
王龍舒居士往生的當天,自己拜一拜阿彌陀佛,拜完拿著念珠,站著大聲念佛,說:「阿彌陀佛來接了。」然後立化,站著往生。這種瑞相,我們淨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讚嘆:這種立化往生的瑞相可以照耀千古。
所以大家知道,我們人有生命,也有慧命;我們有事業,也有道業。我們的生命、事業隨著一期因緣的變化消失掉了,可是,我們的慧命、道業,可以源遠流長。你看看,宋朝的一位在家居士,他念佛往生的事跡、他的《龍舒淨土文》一直流傳到現在,還在感動著民國一位出家師父來修念佛法門,成為一代祖師,來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才是對我們念佛人、修行人,成就道業往生的可貴。
近代以來立化往生的很少,藉此,呼籲大家好好用功,讓佛面上有光,讓我們的聖賢錄上再添一筆。
三、現代高僧大德往生示現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臺灣寶島這些有名有姓、多少人打聽得到、親近過的高僧大德。
1、 廣勸念佛(廣欽老和尚)
這是上廣下欽老和尚。人家稱他「果子師」,因為他老人家數十年不食人間煙火,也就是說,時間到了要吃飯、吃菜,他不用。只吃一點天然的水果,就可以活,而且活得很好,活到九十幾歲,無疾而終。他老人家數十年不倒單,就這樣打坐入定,不像我們,晚上時間到了,疲勞了要睡覺、要躺床,他不用。所以他的寮房沒有床,只有禪椅。他老人家雖然有「不食人間煙火,不倒單」的苦行功夫,可是他老人家親自講,這種苦行功夫不是一般人可以修的,各有各的因緣。
他開示說:他真正在佛法上得到利益,就是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他老人家說念阿彌陀佛,就是在挖無盡的寶藏。所以,有去請他開示的,不管你是什麼身份,為了不辜負你走一趟去見他,他把慈悲表露無遺:「你好好念佛,求往生極樂世界。」 他是一字不識的出家師父,家裡非常貧窮,賣去給人家當養子,去當學徒,但是他拼死命用功念佛,開大智慧。
上至元首、大學校長、大學教授、海外留學的學者,下至一般家庭主婦,大家都向他請教佛法。他老人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給你一個最圓滿的答案,就是:你不用再去分析,不用再去懷疑,好好念佛。
舉一個例子,民國六十八年,我們退出聯合國,人心惶惶,這些信佛虔誠的居士去請教老和尚,說:「不得了啊!我們三十八年從大陸來臺,六十八年退出聯合國,太危險了,這一下該怎麼辦呢?」
老和尚如沐春風說:「這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很好啊!有這麼多人在修行念佛,尤其這麼多高級知識青年在念佛,這麼多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全世界沒有像我們這樣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佛菩薩不來加被,要加被哪裡?」
居士們說:「師父您老人家有功夫您不怕,我們可擔心得很。」他們又說:「師父趕快教我們一個比較靈感的方法來度危機,要不要拜拜懺?念念比較靈感的經?持靈驗的咒?」
老和尚笑呵呵說:「你們這樣愛國,要護國息災,全體念阿彌陀佛。」老和尚再解釋:這句佛號,不管你是在家、出家,不管你哪一宗、哪一派、修哪種法門,不管大人小孩,大家都可以念,都可以集萬眾心力於一處,所謂至心一處、無事不辦,把阿彌陀佛感應過來了,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發揮無量無邊的作用,一切諸佛都來加被。反過來呢?好吧,你們念的那個經,別人不會念;你拜的那個懺,那是你會的,我們不會拜;你會持的咒,我們也沒辦法跟。雖然出發點好,可力量全部被打散了。所謂「團結就是力量」。 後學覺得老和尚真是慈悲,大家就記取老和尚的這段開示:「老實念佛,莫換題目。」老和尚太多太多的事跡、語錄,大家可以看看,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
早年在大陸修行時,住老虎洞,老虎不傷他,他為老虎皈依,老虎來護持他,還帶來一大群老虎太太、孩子,圍在他身邊,就像家裡養的家禽一樣,真是當代的伏虎和尚,真實有功夫的和尚。晚年還感動了一位當代的哲學大師——方東美教授來皈依,方教授很有修養,在指導博士生寫論文,他也跪在老和尚的面前來至誠求皈依。這樣感動了多少高級知識青年,他們說:「我們的教授,這樣高的道德學問都來跪在一位念佛的老法師面前求開示,來拜他為師,我們千萬不能輕視這個念佛的老人家啊!」
最後,老和尚以九十五歲高齡往生。往生前預知時至,把寺廟一切人事都交待好,他的靈骨怎樣分配等等也安頓好以後,安詳自在念佛,打坐往生極樂世界——坐化了。
這不是武俠小說的情節,這是多少人有目共睹的真人真事。往生時,大約有幾十萬人去念佛送他,這念佛的聲音感天動地。我們恭祝上廣下欽老和尚上品往生,乘願再來,廣度眾生,也感謝老和尚福國佑民,弘法利生,做無量無邊功德。
大家瞻仰一下,修道人不必掩飾外表,他是以道氣來莊嚴自己。這樣一位不食人間煙火、安心打坐的念佛老和尚,感動國內外多少蒼生,就只希望能求得他的一句開示。老和尚能夠做到這樣不食人間煙火,又不倒單,他對於這個世界完全沒有什麼希求,他像佛菩薩一樣,完完全全是來做利益眾生的事情,真讓我們非常非常地感動。
我們臺灣能夠有幸感應老和尚由大陸來臺坐鎮,來弘法利生,是我們的福分。他這樣莊嚴,一點架子都沒有,不管是什麼人來,一視同仁,讓大家如沐春風。 剛剛我們看到的是不識字念佛修行成就的高僧。讓我們再看看另外一位典型。限於時間,只舉幾個例子來做表率,可以舉一反三、聞一知百,滄海一滴也知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