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前家裡打掃越乾淨,年後全家運勢會越好?
真正會休息的人,是這樣度過假期的
春節祝福分4層,你在哪一層?
如果明年開始取消春晚,你會同意嗎?
作者:瑪丫(富書籤約作者),轉載請加微信fushunamei
狗年除夕夜,央視春晚在8點準時開播。
因為搬了新家,家裡的電視不太會用,半天沒有開出中央臺,心裡很失望,以為今年除夕就這樣沒有春晚的陪伴了,還好後來想起來網絡也有直播,才在春晚開播後一個多小時,看到了直播。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果明年開始取消春晚,你會同意嗎?」
這個問題下面有127個回答,100個以上都是不同意。
其中有一個叫劉浪的人這樣說道:
不同意。我認為春晚已經不僅只是一場晚會了,從小春晚就在這舉國歡慶的節日裡陪伴著我們,帶給我們快樂,陪我們一起等待午夜的降臨,我想現在這已經是一種習慣了。
春晚已經播出35年了,我們早就被央視養成了習慣,就像我一樣,看的時候吐槽,看不著的時候心裡發慌,總覺得沒有春晚的背景音樂陪著,就不是過年。
不過,雖然很多人依然保留著看春晚的習慣,但是春晚再也不是三十年前年年都能得到好口碑的時候了,大家一邊看,一邊說:「春晚真是一年比一年難看。」
春晚真的不好看了嗎?
其實,客觀地來講,春晚的製作水平每年都在提高,而且它也在儘量地接地氣,相聲小品裡的網絡用語,主持人的自黑,包括分會場的新模式,流量明星的加入……這些都說明,春晚真的有在努力做好,真的有在努力吸引年輕觀眾。
但是我們的耐心已經無法和三十年前相比了,春晚進步的速度,遠遠落後於我們笑點與淚點飛躍的速度,綜藝節目,網絡搞笑短視頻,微博,遊戲,這些都在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三十年前,我們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四個半小時,目不轉睛地看完春晚,三十年後,我們的注意力已經只能集中3分鐘了,然而春晚還是一場長達4小時的盛宴,所以,我們覺得春晚不好看了。
比起過程,我們更加在乎結果了。
在錯過了一個多小時春晚後,我曾想第二天看重播,但是卻突然覺得自己沒有耐心在不是除夕的日子看春晚,於是去微博搜索,發現大家正在討論賈玲的小品,評論還不錯,於是找到了18分鐘的小品片段,津津有味地看完了。
我想,如果不是網友對這段小品的評論還不錯,我是沒有耐心在將近兩小時時長的節目裡,等這段18分鐘的小品出現的,就像現在很多人已經沒有耐心好好地閱讀一本書了,因為我們已經不知道它究竟有沒有用。
如果有人把四個半小時的春晚,根據人們不同的興趣,專門剪輯出半小時的版本,相信一定會非常火爆。
喜歡看語言類全部剪輯成語言類,喜歡看偶像的全部剪輯偶像的鏡頭,喜歡看雜技的就看一段雜技,這樣多好,比起不能快進的春晚直播,這種各取所需,直接呈現結果的視頻,會更受歡迎。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地享受過程了,除夕夜不能快進的春晚,就像我們的人生,我們永遠不知道,生活什麼時候會讓我們如意?但是,只要在不如意的時候等待著,享受這過程,結果一定會有的。
《百喻經》裡有一個故事,叫「半餅飽喻」。
有一個人,他非常飢餓,為了填飽肚子,就去買煎餅吃,吃了一個沒有飽,又吃一個,還是不飽,他一口氣吃了六個,還是覺得肚子很餓,於是買了第七個餅,誰知道剛吃了一半,就覺得肚子飽了,吃不下了。
他恍然大悟,拍著肚皮說:「我吃第七個餅才吃了一半就飽了,前面吃了六個都沒飽,早知道我就不吃那六個餅了,直接買第七個呀。」
得到了這個結論後,他非常得意,到處勸人:「吃餅的話一定要吃第七個餅。」
大家都覺得他很愚蠢,不願理他,只是偷偷地嘲笑他。
這個故事看起來很荒唐,但是我們卻常常是它的主人公,在飛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沒有耐心去做一些看起來毫無意義的事情了。
就像看春晚,父母那一輩,依然會反反覆覆,從頭到尾地看完它,就像他們願意耐心地等我們長大一樣。
老子云:「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我們對春晚的態度,就是對父母的態度。
最近幾年,春晚變了很多,它開始請流量明星,甚至請了韓國人氣偶像,它嘗試分會場,嘗試高科技,還用搶紅包吸引觀眾。
曾經權威無比的央視春晚,好像一夜之間,就變得接地氣了,好像一夜之間,就年輕態了,但是這種接地氣和年輕態是不成功的,它依然會被我們吐槽。
這樣的春晚,多麼像我們的父母。
他們想逗我們開心,卻不知道該講哪一個笑話,他們生疏地蹦出一個網絡流行詞想逗我們,我們卻覺得很不和諧,我們並不想笑,但是又不好意思,覺得又尷尬,又心酸。
他們老得太快,我們長得也太快了,我們兩代人,仿佛生活在兩個世界裡。
他們的除夕是趙本山宋丹丹,我們的除夕是搶紅包和刷微博。
兩年前,媽媽嚷嚷著要買智慧型手機,又纏著我教她玩微信,我幫她註冊好,演示了好幾遍,又畫了簡易說明書,她終於學會自己登錄了。
第一次和她聊天,好半天才收到她一句「好的」,因為她對拼音不熟悉,手寫很多字又不記得怎麼寫了。
教了她語音,經常是一大段空白的,到最後幾秒才是半句沒說完的話,有時候5秒鐘能說清楚的事情,她能發來3段59秒的語音。
我煩不甚煩,我覺得我的時間很寶貴,不能浪費在聽寫59秒無聊的語音上面,但是又怕錯過重要信息。
直到現在,我看到媽媽發來的大段語音,都是一邊吐槽,一邊不得不聽,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的媽媽,在努力地走進我的世界。
她是有很多問題,但是誰讓她是我的媽媽呢?
我有時候覺得她煩,但是如果她不在了,我一定會想她。
春晚35年了,現在的網絡主力軍也多是25-35歲的人,春晚陪著我們的父母一起,見證了我們的成長。
小時候,我們覺得春晚很好看。
小時候,我們覺得爸爸無所不能。
小時候,我們覺得媽媽溫柔賢淑。
現在,我們覺得春晚很爛。
現在,我們覺得爸爸很土。
現在,我們覺得媽媽很煩。
也許有一天,春晚真的取消了,就像陪伴了我們13年的董卿真的退出春晚一樣,她在的時候,我們吐槽,她若真走了,我們又要懷念。
珍惜有春晚的日子吧,好好享受這四個半小時舉國歡慶的新年儀式,好好陪伴父母。
我們以為我們有一輩子的時間吐槽四個半小時的春晚,但是誰能知道未來會怎樣?
我們以為我們陪伴父母還可以說一句來日方長,但是,也許只有短短六十天。
我們該有耐心,像小時候父母陪我們長大一樣,陪父母慢慢變老,雖然這個結果一定別離,但是,我們還能掌握這過程。
真的,不是春晚不好看了,是我們沒有耐心了,不是父母不中用了,是我們長大了。
作者簡介:瑪丫,富書籤約作者,一個大腦都是霧霾的人,金牛座的小倔驢,坐標江南,用感性的大腦,書寫理性的人生,簡書@瑪丫。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屬貓(woshimiaoji),爸媽內參(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賞飯加微信:fushusz(備註廣告),部長微博@富書創始人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